3W互联网深度精选

其他

中国式家族,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作者
2022年10月9日
其他

未来3年,请善待你所在的单位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3W互联网深度精选本文转载授权自洞见
2022年9月30日
其他

近2亿独生子女的困境,已经来临

合作需求」点个“在看”,你怎么应对这个困境?
2022年9月29日
其他

大佬们的 35 岁

合作需求」点个“在看”,你35岁做何选择?
2022年9月28日
其他

所谓能力问题,80%都是态度问题

合作需求」点个“在看”,你的态度有问题吗?
2022年9月27日
其他

一年狂赚1100亿美金,江苏这家公司竟然比华为还厉害!

合作需求」点个“在看”,你认为江苏经济怎么样?
2022年9月26日
其他

如果你不想工作了,去看看凌晨4点的菜市场

合作需求」点个“在看”,你还有奋斗的欲望吗?
2022年9月23日
其他

李佳琦回归,但淘宝不再需要李佳琦?

2019年,李佳琦横空出世,光是他的直播间人数就能达到几千万人。2019年李佳琦创造了50亿GMV,2020年约200亿元,到了2021年双11预售直播这一天,李佳琦的预估GMV就有130+亿元。
2022年9月21日
其他

“顶级豪门”联姻冲上热搜:原来这就是有钱人世界里的“潜规则”…

@孙大圣说商业*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W立场。商务合作请加微信联系:rxfu3868请务必注明:「姓名
2022年9月20日
其他

新东方副总裁曝光离职内幕:人啊,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一档节目,不会因为一个主持人的离去而消失,因为立马会有优秀的人才来顶替。
2022年9月15日
其他

2022 年十大内卷行业

25%)。与2021年同期相比,园林工程行业的“内卷度”大幅上升。2022年上半年,24家公司营业利润合计为-10.8亿元,而2021年同期,此数值为1.5亿元,同比下降了820%【(-10.8
2022年9月14日
其他

一二线的二手房全面下跌了!

合作需求」点个“在看”,现在你会选择买房吗?
2022年9月13日
其他

阿里、腾讯们的账户上,居然趴着2万多亿现金……

合作需求」点个“在看”,你觉得为什么要储存现金?
其他

你身边的这些中国品牌,全是美国的

比较好玩的是,中华牙膏也是联合利华的。记住了,中华牙膏不是中国的,几十年前就是联合利华的了,别记错了。下次如果抵制英国或者荷兰,就能利用到这个知识点,到时候可以选择抵制中华牙膏。
其他

破 3.5 亿,刘德华赚了多少钱?

合作需求」点个“在看”,你看好线上演唱会吗?
其他

林俊杰“炒房”,一年不到亏了80%:陷入一场骗局?

2的虚拟地块。三块地总耗资74271.68美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图|林俊杰在推特上贴出自己购买的虚拟地块2022年4月7日,林俊杰又在推特上宣布,自己持有Arcade
其他

东软暂停成都

阿基米德Biotech(ID:ArchimedesBiotech)作者
其他

从现在开始,请务必珍惜你手里的现金

合作需求」点个“在看”,你有什么理财打算?
2022年8月31日
其他

稻盛和夫:我人生巨大的财富,就一句话

合作需求」点个“在看”,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2022年8月30日
政治经济

任正非最新讲话:“活下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3W互联网深度精选来源
2022年8月24日
其他

穷就算了,为啥我们还越来越忙?

有些专家比小孩子还天真,他们断言电脑象征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它消除了千篇一律的劳动,使我们都成了脑力劳动者。但后来他们却发现,那些整天敲键盘的女事务员,她们的工作和在工厂做组装一样单调乏味。
2022年8月23日
其他

四川这次真的悲壮到让人想哭!

合作需求」点个“在看”,你有在节约用电吗?
2022年8月22日
其他

当互联网大厂开始躺平

合作需求」点个“在看”,互联网行业在走下坡路?
2022年8月19日
其他

腾讯突然宣布:不玩了

鸣金网(ID:mingjin-wang)作者
2022年8月18日
其他

烧光51亿,又骗国家补贴!中国一代造车神话,终于露出马脚

的资本。第三个致命伤:拿补贴当生存红利长江汽车的破产,内部的人才是真正的恨铁不成钢。前员工直言,
2022年8月17日
其他

“中国第一民企”,倒在2022?

发行的8500万美元票据,票面利息为7%。这个Great
2022年8月16日
其他

突发,彻底断供

今日互联网大事件(ID:toutiao99)
2022年8月15日
其他

雷军 2022 年度演讲全文:熬过绝望低谷,你便无人能敌

我们在卖掉半年之后,互联网新一波热潮开始,而且
2022年8月12日
其他

未来5年普通人想实现阶级跨越,机会在哪里?

(meme),会往下遗传。基因我们都知道,生理上,会遗传。你老豆是个高鼻梁,你大概也会是。可模因是个啥玩意呢?这其实也是一个达尔文进化论里的东东,大体是指思想、行为等文化元素,
2022年8月11日
其他

是的,台积电实在太重要了!

台积电到底牛在哪?芯片代工,在很多人的认知当中,只要买来光刻机,那就搞定了嘛
2022年8月10日
其他

字节刺向美团的“心脏”

如今的字节跳动,亦有成为超级平台的野望——时至今日,抖音除了杀时间,还可以在同城享受美食、娱乐、景点/周边游、美发/美甲、订酒店/民宿团购等诸多服务,Fun
其他

台积电才是佩洛西的主要目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3W互联网深度精选来源|星海情报局(ID:junwu2333)作者|老局长佩洛西还是降落到了台北。因为这事儿,我气的半宿没睡着,满脑子就是两个字:窝火。第二天醒来之后,稍微冷静了一下,瞄了一眼新闻——果然,老太太的狐狸尾巴还是露出来了,和菜菜子见面之后,佩洛西马上就见了刘德音——台积电的现任掌门人。那我们就不整那些弯弯绕的事情,就事论事,分析一下佩洛西和台积电的那些事儿。佩洛西为什么要和台积电董事长见面?答:告诉台积电应该怎么配合美国最新出台的“芯片法案”:别去大陆建厂,来美国建厂,dollar大大滴有。什么是“芯片法案”?答:“芯片法案”全称“芯片和科学法案”,是美国参众两院最新通过的一项法案。“芯片法案”授权美国政府未来五年内支出2500亿美元来推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五年研发预算”。其中,半导体制造业分到了527亿美元的补贴,同时还能给芯片企业的工厂提供240亿美元的免税额度。最重要的是,如果芯片企业想享受这种优惠政策,那么在未来10年内就不可以在中国大陆新建或者扩建较先进制程(28nm及以下)的半导体工厂。本质上说,“芯片法案”的核心就是要让中国丧失先进半导体的制造能力。▲图|佩洛西显然是芯片法案的主推人美国为什么急于推进“芯片法案”?答:拜登是民主党的总统,而目前最困扰的拜登的问题就是美国国内的高通胀——拜登本人将通胀的原因归咎于芯片短缺——疫情导致汽车、电子产品都面临“芯片荒”,同时还导致了居家办公的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由于缺少芯片,美国汽车产能受挫,因为买不到新车,连二手车都涨价了——美国媒体报道:2022年美国二手车价格比2021年上涨了40.6%。而在中国这边,由于最近我们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视,中国对半导体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中国产芯片的比重快速上升,美国产芯片的比重快速下降。根据半导体产业协会的数据,事实上,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国在芯片制造上的态势便开始发生逆转了。1990年,台积电还处于初创时期,中国几乎没有半导体制造能力,而美国则占据了全球37%的市场份额,是当年全球半导体领域的绝对龙头。但到了2010年前后,中美两国在半导体制造环节已经平分秋色——预计到2030年,美国制造的半导体可能只会占到10%的市场份额。一句话,美国现在拼命想扩充本土的半导体产能。这里说个闲话,有时候我觉得美国的操作很迷,有点让人看不懂——为了缓解“芯片荒”,英特尔曾经想过在中国大陆投资建厂,但这个提议很快就被白宫方面否决了。看来,这法案的核心还是“提高美国本土半导体产能”,如果提高的是美国以外的产能,那就绝对不能搞。佩洛西和“芯片法案”什么关系?答:“芯片法案”是民主党的重要政绩,“芯片法案”在参众两院通过之后,民主党高层高兴得跟过年似的。佩洛西本人就是民主党的高层,这个法案也是她主力推进的项目,在参议院通过“芯片法案”之后,佩洛西发表了演讲,在演讲中她说:“因为参议院民主党人致力于每个美国人在21世纪经济中的福祉,这个法案将会推动全美国的创新。”显而易见,“芯片法案”是佩洛西的重要政绩。台积电作为“芯片法案”设计意图里最重要的对象,自然会被佩洛西盯上。台积电有多重要?答:极为重要,美国《国家评论》杂志称之为“最重要的公司”。在全球5-10nm最先进制程芯片的市场上,台积电占据了90%的份额,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在整个芯片制造行业中,台积电也有60%以上的市占率——世界芯片看东亚,东亚芯片台积电。事实上,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早就断言“台积电将成为地缘战略的兵家必争之地”。毫不夸张地说,没了台积电,从美国到中国,从苹果到小米,从特斯拉到百度,几乎所有科技企业都要歇菜。更重要的是,F-35/
其他

陈春花还没意识到自己的真正问题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3W互联网深度精选来源|砺石商业评论(ID:libusiness)作者|华生虽然已经漏洞百出,但陈春花还是没有放弃最终的辩解。昨日,陈春花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春暖花开”上发表了一封致读者的公开信。在这封公开信中,陈春花对外界质疑其“夸大对华为贡献”、“博士学历造假”等事项进行了辩解。从这封公开信的内容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陈春花还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真正问题。无论是“华为风波”,还是“博士学历造假”都不是陈春花的核心问题所在,而是问题带来的结果。陈春花真正的核心问题有三个:第一,陈春花在学术上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就,却获得了与成就严重不符的声名。很多人对陈春花的共同感受是,如果试图回忆一下她哪怕一句让人记忆深刻的管理洞见,都几乎想不出来。但在网络上类似“中国德鲁克”、“传奇女性”与“管理第一人”之类夸大宣传的语言却密集出现。这种夸大宣传,会让很多专业人士感到极大的不适。例如,在这些夸张的宣传中,笔者尤其在看到对陈春花冠以“中国德鲁克”的说法时,会觉得极为荒唐。熟悉德鲁克的人都会了解,德鲁克先生在青年时期便学富五车,一生更是著作等身,其不仅创建了管理学这门学科,还在社会学、政治学领域都有着极深的造诣,是真正“大师中大师”。而陈春花与德鲁克在专业水平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将陈春花称为“中国的德鲁克”,这不仅是对已去世的德鲁克先生的亵渎,也是对中国管理学界的一种侮辱。这也是为什么在学术界,几乎没有任何一位资深学者出来声援陈春花的重要原因。第二,陈春花在专业上漏洞百出,也给了公众很多质疑其专业水平的把柄。例如,笔者极为不认可陈春花在近些年长期宣扬的一个“非连续性增长和指数型增长”的观点,例如:“企业没有大小之说,只有快慢之分。如果你今天还在谈论自己企业的规模,那肯定是要被淘汰的。”“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不去探险、探索,新大陆就离你很远。”“危险的现象是,很多企业还在沿用工业时代的逻辑,就是连续的、可预测的线性思维。我们不能停留在预测连续性和线性的思维当中,而是将数据、协同、智能等要素碰撞在一起,重构商业系统的结构,带来非连续、不可预测的非线性思维。”陈春花的这些观点来源于当时大量通过资本催生的畸形增长企业。例如,瑞幸、乐视、摩拜与ofo等昔日昙花一现的企业,都是陈春花经常引用的案例。对应陈春花的这个观点,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吉姆·柯林斯在其著作《选择卓越》中,则有一个几乎相反的“20英里法则”的观点。吉姆·柯林斯认为,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都不是在某一个时期追求绝对高增长的,而是对匀速增长保持着高度纪律性。在繁荣期不会追求过度的高增长,同时在萧条期也不会放弃对合理增长的追求。为什么陈春花与吉姆·柯林斯会得出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呢?根源是陈春花的观点是基于对企业表象的粗浅了解下的直觉判断,而吉姆·柯林斯则是基于多年实证研究而获得的深刻洞见。在《选择卓越》之前,吉姆·柯林斯还创作了《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与《再造卓越》三本商业经典,每一本都是其带领团队历经多年的实证研究而创作的成果。作用到现实的商业世界,陈春花的“非连续增长”理论无疑是危害巨大的。真正对商业有深入研究的专家会很清醒地认识到,连续性的线性增长才是商业的基本规律,指数型增长的业务可遇不可求,且很多表象上的指数增长,背后其实是外界看不到的很多年的能力沉淀。如果过多地引导创业者去追求指数增长,这将导致中国商业界盲目追求速度与规模的浮躁风气。后来的事实也都证明,陈春花提到的很多指数级增长的企业都出现了巨大问题,这也让公众开始产生疑问,为什么一直被奉为管理专家的陈春花,却在遇到瑞幸、乐视、摩拜与ofo等标新立异的企业时,完全没有展现出一位专家应有的专业判断力。而吉姆·柯林斯的“20英里法则”,无疑是历久弥坚的真理,其才可以真正给到企业家们真正有价值的行动指引。陈春花与吉姆柯林斯的差距,也正是一个伪大师与真大师的真实差距。第三,陈春花在谋取商业利益上极为贪婪。据悉,陈春花注册有多家公司,这些公司每年围绕其个人IP的商业创收高达亿元级的规模,而在这个生意链条中也绑定了大量的图书出版商与培训咨询机构。我们看到很多对陈春花进行不实鼓吹的文章,多是围绕陈春花这个生意链条上的产物。作为最大的受益者,陈春花很难完全与这些文章撇清关系。如果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在谋求商业利益上过于贪婪是不太容易被注意的,但陈春花作为北京大学的知名教授,公众对其有着一个“文人”的期待。而其却把大量时间花在出席各种商业场合,赚取不菲出场费时,哪还会有精力去做专业研究与教书育人,也无法再保持一个学者的中立客观。例如,另外一位商业网红吴晓波也饱受质疑。早期,得益于《大败局》、《激荡30年》等作品,吴晓波也曾赢得了不错的口碑,但后期四处走穴,为各类经不起推敲的企业站台,最终也持续遭受质疑,落下了一个“二流文人,三流商人”的名声。上述三个问题,才是陈春花身上最根本的三个问题。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滋生了网络上众多夸大事实的文章,造成对华为公司的干扰,进而带来华为毫不客气的官方声明。华为的官方声明,又让陈春花从商业领域出圈,成为一个社会热点人物,这才导致网友们挖掘出陈春花的博士学历造假。而博士学历造假,让公众早期只是对其专业性与商业炒作进行质疑,扩展到对其是否具备一个教授资格的质疑,这动摇了陈春花作为大学老师最基础的生存之本。最后导致北京大学对陈春花展开调查,陈春花也被迫提出辞职申请,聘用合同被中止。所以,总的来看,夸大对华为的贡献与博士学历造假这两件事情,都不是陈春花今天困境的根源。最根本的问题是陈春花自己在学术上没有任何实质性成就,在专业上漏洞百出,同时在营销上过度包装自己,在谋取商业利益上表现得过于贪婪,却坐享远超个人能力、品行与价值创造的巨大名利,违背了公众对一个学者教授应有风骨的期待。“德不配位,必遭其殃”,在当前极为透明的舆论环境下,如果一个名人具备了上述几个条件,身败名裂便成为了一种必然。虽然也有一些与陈春花私交不错的朋友,为陈春花抱不平,但其实陈春花并不委屈。也许在日常交往中其是一个和善的,私德不错的人,但从一位公众人物的角度来看,当前结果是其名不副实,但却获得北大教席,赚得上亿身家所必须承担的代价。另外,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陈春花其实并没有必要通过公开声明再来为自己辩解。因为所有的辩解,在其自身最核心的问题面前都变得空洞无力,并且只会引起舆论领域新的千层浪。这时,陈春花更应该做的是正视自己的核心问题,认真反思,并静下心来去做真正高质量的专业研究,用未来的专业成果来重新证明自己。如果陈春花无法正视自己的问题,还希望通过辩解来恢复名声,重新大张旗鼓地公开演讲,四处为企业站台而谋取商业利益,那么其将永远无法为自己重新赢回尊严。但显然陈春花还活在自己虚构的世界里没有跳出来,在公开信的最后,其还俨然以一个高高在上的管理专家的身份来教导中国的企业家们,“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和国家一同崛起、强大,面向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研究持续发展,并取得应有的价值。”但事实是,中国很多企业都早已经为中国的管理实践创造了广被认可的巨大价值,而陈春花不仅没有创造任何价值,相反让中国整个管理学界的声誉受损。*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W立场。商务合作请加微信联系:rxfu3868请务必注明:「姓名
其他

“老子就算被卖进青楼,也要做头牌!”

样样都来,但只要谈起工作,大家都百分百专注,投入,喝茶喝着喝着就变成项目讨论会了。后来我去到别的地方,特别怀念这种氛围。工作虽然累,心不累。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升职加薪的速度其实,大多数行业年薪
其他

被全网打假的北大教授陈春花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3W互联网深度精选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作者|卡夫卡不忙了跟大家讲个笑话吧,当年有个北大刚毕业的小伙子,进了华为就给任正非上了个万言书,高谈阔论的都是公司经营战略问题,任正非先生的批复是:此人假如有精神病,建议他去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董事会辞退!古人常用赵括纸上谈兵的典故来讥笑那些自以为是的书呆子,其实赵括好歹出身在武将世家,从小跟着老爹在军营里历练过,上战场的时候还是武力值爆表,且打起仗来勇猛不畏死。就问问有几个人有本事敢跟赵括比?今天有些连纸上谈兵都谈不利索的人,乘着全民重商的东风,通过各种营销,造假,弄了个中国最高学府的金字招牌,大肆招摇拐骗,竟然有脸买通营销号,把自己打造成华为背后的军师。没错,大家都知道我说的是北大教授陈春花。陈教授很昂贵,随便卖个课程都是十万起的,针对的也是所谓高端人群。一站上讲台,开口闭口就是华为如何,小米如何。我不太熟悉小米,但从目前小米的发展来看,过于依赖营销、供应链的玩法,缺少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让企业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当然,营销和整合产业链真的很重要,但这对于资本来说,并没有形成任何竞争壁垒。小米能做到的,竞争对手们也能做到。小米上市之前,给CEO发了价值99亿的期权奖励,这一点,中国绝大部分老板都敢学会做,但华为的老板任正非只拿了1%的股权,并且宣布绝不上市,这一点,中国再找不出第二个老板乐意去干了。所以各行各业各种大大小小的粗粮此起彼伏,但此间再无第二个华为。核心竞争能力没有人敢学,能学,那么别人怎么模仿?天天拿着小米和华为碰瓷的陈春花教授会在付费课程上这么讲吗?陈教授被打假以后,很多人都说华为学的是IBM,不好意思,可能几十年前IBM是比华为NB的公司,但到了现在,跟华为一比,IBM啥都不是。因为IBM已经成了华尔街金融大佬的敛财工具,员工都是工具手下的工具人,这样的企业,大家天天吹嘘福利多好,965太幸福,然而到了商场上动刀动枪的时候,谁会为了别人手中的工具搏命?可能有那么小猫三两只吧,但一个企业能靠这个再次伟大吗?只有一群人,有强大的资本当后盾,只有一个做大企业一起赚钱变现的机会,人人都愿意当奋斗者,又有了现代化的管理架构加持,因此越战越勇。但你以为北大陈春花教授会去传授这个秘诀吗?无论她懂得其中真正的门道与否,她都不会这么讲,因为她是个卖课程的,蹭华为的热度是为了做生意,但真的跑去宣传华为战斗力的来源,那些愿意掏钱的老板都要退票了,这生意做都要不下去了。所以大家不妨去想想,是怎样的一群人才会花那么大的价钱,跑去听一个压根都不靠谱的课程的?我认识很多做生意的朋友,抱着结交圈子的想法去读了个高端MBA,当然,学到什么咱也不评论,但很多人学着学着,家庭就此破裂。地产界第一代网红王总,就是上学遇到了真爱。所以你看,到底他需要学什么?无非是人家画地为牢,搞个大圈子,网络进来一群所谓大佬名流,大家在一起各种交流。但是呢,报个班总归是需要很多时间的,有人连这个时间都不愿意花,那么可以参加各种短期的课程,反正陈教授挂着个北大的幌子,还不怕招揽不到足够的门生。中国古代读书人中特别讲究师承,所谓天地君亲师,老师重要倒不是人家教了你什么,而是重金运作之下,有了一重师生关系,那么默认了老师提拔支持学生,学生要联合起来给老师抬轿子。晚清第一人精李鸿章玩官斗就玩不过翁同龢,因为翁老师有许多学生而李鸿章只会做买卖卖国,手下只有一群军阀,玩起舆论攻势来,李鸿章再怎么买洋记者帮忙吹捧,最后依旧各种遭遇暗箭。所以大家不要小看了老师,此老师不是彼老师,为啥老师开了个头,立刻就有1万多个公众号,全网无脑夸华为幕后军事陈春花?公众号喜欢蹭热度,爱瞎写,怎么没有人把我写成华为幕后军师呢?营销号炒作你以为都是免费的?当老师的营造出一种虚假光环,核心圈的学生们纷纷出手相助,核心圈的学生们彼此也通过老师各种勾兑资源,但靠这个,大约变现还是太慢了。得扩大影响力!前段时间,自称金融大事的翟山鹰在卷走学生们几十亿以后,在海外蹲得大约也太无聊了,翟老师发了个视频来嘲笑那些上当的信徒,意思是你们被骗是因为笨,我比你们有智慧,所以才能骗了你,总之你迟早也会被人骗的,被我骗其实还是件好事,诸如此类的,好多被骗的人听了以后,气得心脏病都快发了。其实翟大师只说了一半,大部分被他骗的人不是因为太笨了,而是太贪心了,总以为付出一点钱,能弄来超预期的收益,而且自欺欺人的以为,有这种大本事的人愿意全心全意来帮他。就好像陈春花老师的课程,据说卖得很好,十万起步那种,普通老百姓哪里有那个钱去糟蹋?买了听讲的人,有些人还真不是为了交个朋友,拜个老师。中国GDP飞速发展的几十年里,有许许多多踩中时代红利的人,俨然成功人士,但到了存量博弈的时代,有些人发现从前的那套草莽功夫真的跟不上时代,所以真的想找个高人来指点一下,能转个型。这些人中有人以为,天下真的有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听听她忽悠,就能解决自己做企业的问题。一样的课,你要是卖1000元,说不定他都懒得听。他们有种奇怪的心理,特别迷信权威,总以为挂了大招牌的就真的是个不起的人物,说的话动辄影响国计民生,太大了捞不着,但被美国制裁都弄不死的华为在那里摆着,据说任正非先生听陈教授讲一下,立刻就能顿悟了。所以你看,那么牛叉的陈教授口水沫喷过来,怕不是立刻就能学到了华为的皮毛?往往这种人才是最容易上当的那一种。这世界上,最难的一种品质是信,有人因为不自信,所以才会盲目轻信别人,只要人家牛皮吹得大,说点似是而非的概念,挂了个大名片,那种不自信就催生出一种盲目的信任。无非是这类人最想搭上一趟便车,又不愿意以为靠着自己能做到,所以才容易落入圈套。但陈教授的圈套,对很多受了骗的人来说,其实也没太大损失,毕竟陈教授还没有发展到帮人搞金融理财那一步,她跟那种卖高价奢侈品包的,忽悠了个假的概念,天价卖给你一个除了贼贵一无是处的包,然而有人背着包到处乱转,以为靠着包就能身份陡然提升,说白了,大家也是另一种各取所需罢了。所以有些人又搞不懂陈春花教授,为啥买个爱尔兰人搞得假博士文凭就敢跑来北大这种大门槛里行骗,她那是太自信了。世界上有句话叫自欺欺人,骗来骗去骗多了,突然就把自己说过的假话都当真了,或者还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加持,让她骗局在屡屡被戳破的情况下,依旧地位稳固。这等于是孙悟空落到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修炼了一把,倒淬出一身铜经铁骨,等闲人当面削脸都能纹丝不动那种。一般的企业,被陈春花蹭了热度,也没啥办法,毕竟人家长袖善舞,结成了一重有无数护法的大网子。中国愿意好好做企业的人,一般遇到来蹭热度的大佬,都会默认了,越是品行不端的学阀,越是惹她不得,况且被人蹭点热度,也不至于有太大损失。企业们几乎都是下意识的选择了闭嘴,于是各种叫兽们的操作空间就更大了。然而千不该万不该,陈教授这把蹭华为的热度蹭过头了。任正非先生现在已经差不多在中国的企业家里封了神的那类,到了这把年纪,差不多有点无欲无求,突然到老了就被人强派了个军师,还是精神支柱的那种,蹭热度炒作都要有个谱,这离了大谱的玩法,直接把人给惹火了。其实一开始,华为还算比较客气,公关方面委托人沟通,如果陈教授能见好就收,真诚道歉,甚至找个中间人过来打个圆场,事情都不至于闹到这一步。一个做企业的,真的没必要为一个吹牛客如此大动干戈。然而陈教授不是一般人,人家以为我蹭了你的热度那是给你面子,看得起你,八成以为没收代言费都是吃了亏的,再说这种有跟脚的,平时谎言连天常有被人揭穿的时候,每次都能靠着厚脸皮搪塞过去。可惜这次的经验主义害了陈教授,任正非被激得动了真火,于是华为直接发了个声明:最后这句“华为不了解她,她也不可能了解华为”一看就像是任正非先生的原话,并且要求公关部门加上去的。华为的热度,北大的热度,不同寻常评语的催化,一下子把陈春花教授给推到了万千吃瓜群众的眼前。陈春花一旦有了跨行业的热度,立刻就有许多人来扒拉她的光辉历史,黑料太多了,但其中最难解释的就是那个便宜买来的博士文凭。我以为文凭其实说明不了什么,但假的文凭却很容易佐证其人的各种黑料。所以还需要挖别的吗?就这个,陈教授只怕从此要告别到处指点江山捞大钱的快活日子了。北大到现在都不敢公开割袍断义,啧啧啧,这也是一奇。所以你看,我真心诚意的建议大家都别去相信有什么了不起的砖家叫兽能帮你做好企业。很多砖家叫兽无非是吃了一波历史的红利,靠着厚脸皮和熬资历才走到今天的,他们天天被保护得好好的,从来没有见识过人间的疾苦,更不懂得做一个企业要如何脚踏实地才能干好,他们沉溺于自我吹嘘和自我幻想,给你一堆似是而非的理论,然后你信了,就等着掉坑里了。你要让他们自己来干干,那就真的像一堆太监上了青楼,理论上说的头头是道,然而理论只不过是理论罢了。我又想起了拍蒜断的张小泉,好好几百年的牌子就这样毁掉了,毁于一个营销大师之手,他大约学了一肚子的理论,还会用法律的武器来忽悠消费主,但这样一个人,怕是从来不会老老实实的到刀剪生产的第一线上去踏踏实实的搞清楚,一把刀应该怎么制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越是热闹的流量,越有坑爹的后果,一把刀拍蒜拍断了,一个几百年的品牌就此玩完。做人,做企业,我看还是踏实点好。*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W立场。商务合作请加微信联系:rxfu3868请务必注明:「姓名
其他

每日优鲜“死”于短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3W互联网深度精选来源|虎嗅APP(ID:huxiu_com)作者|苗正卿“非常失望,期权没有变现、6月工资没有发、7月工资也没有发、还突然被裁退了。”7月28日晚,每日优鲜员工吴萍(化名)透露。让吴萍们最为气愤的是,7月28日,原本是每日优鲜和员工们约定的“补发6月份薪水的日子”,但每日优鲜高层却选择这一天通知大家“离职”。更诡异的是,在7月27日晚上19:26,每日优鲜竟然以“公司空气问题”为由,通知全员第二天(7月28日)居家办公。在官方通知里,每日优鲜发给员工的文案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安全的办公环境,公司决定增加一场空气治理”。有员工告诉虎嗅,“这场空气治理”更像是“把员工拴在家里,避免裁员消息引发情绪化事件”的借口。7月28日下午14点左右,吴萍等员工被拉入一个飞书群,并被通知在此“线上开会”。当时,吴萍等员工还误以为这场会议的主题是探讨“如何补发6月工资”。据超过6位参与了7月28日会议的每日优鲜员工透露,在今年5月每日优鲜发起了一轮裁员。对于留下的员工,公司采用了“延后发薪”的方式,在正常情况下,每日优鲜会在当月10日发放上一个月的薪水,但在6月10日,公司通知大家“薪水要延后到6月30日”。(有员工向虎嗅透露:从5月开始,每日优鲜社保缓交。)可悲的是,在等待发薪的20天里,很多员工还被“洗脑”努力工作。一些中高层和部门领导,向部分员工传达了包括却不限于“即将有大笔融资到账”“与公司共度时艰、爱惜一起努力的品牌”“只是延后发放工资,不会不发工资”的信息。以及,直到7月27日,所有每日优鲜的员工依然要准时10点打卡——在被欠薪的状态下,每日优鲜的考勤制度、考核制度照旧。在6月30日,每日优鲜并未如约发放本应在6月10日发放的薪水(实际上这是5月的工资),在此之后,补发工资的日子被每日优鲜高层多次延后,最终定格在7月28日。一部分员工从5月开始,已经向每日优鲜发起劳动仲裁,但依然有一些老实的员工愿意相信每日优鲜。两个关键因素让这批老实人愿意等待:在7月15日,每日优鲜以“官宣”的方式宣称与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并获得2亿元股权融资;以及多位员工透露,作为一家美股上市公司(每日优鲜于2021年6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他们相信每日优鲜不会轻易倒下。几乎所有参加7月28日会议的员工,都误以为将听到“发薪水的好消息”。“我们每天刷手机新闻,2亿融资的事情我们都看到了,我就想公司都融资了2亿,我一万多的工资肯定没问题了。”本来有结婚打算的小倪(化名)告诉虎嗅,很多每日优鲜员工手里都握着期权,在2021年6月上市后,大家本以为“生活有奔头”,但随着每日优鲜股价持续下跌,“财务自由”的梦想渐行渐远,但她终究没有想到会有一天公司“发不出薪水”。但现实给她当头一棒。7月28日下午,每日优鲜HRBP代表公司告诉所有人:“这里面大部分人(指飞书线上会议里)的工作就截止到今天7月28日,7月份社保和公积金由公司缴纳,8月份开始大家要去做自理。”值得注意的是,据虎嗅了解,这位发言的“人力”甚至不是每日优鲜HR部门领导,在关键时刻公司CEO并未露面,也未敢直面员工“宣告裁员”……截至美东时间7月27日,每日优鲜收盘价为0.236美元,总市值已不足6000万美元。自2014年创立至今,每日优鲜累计融资额超过120亿元。在2021年6月25日,每日优鲜登陆纳斯达克,但上市首日便破发——首日收盘价较发行价下跌25.69%(首日收盘价为9.66美元)。此后每日优鲜的股价在一年时间内断崖式下跌,2022年3月后每日优鲜的股价跌破1美元,开始面临“退市警告”。(虎嗅注:由于每日优鲜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纳斯达克上市合规标准的1美元,每日优鲜已被要求于2022年11月29日之前恢复股价至1美元或以上,否则将被要求退市。)“每日优鲜持续亏损,过于激进的前置仓模式和资本盲目助力,让它处于拔苗助长状态,隐疾已经埋入骨髓。疫情冲击、消费疲软让每日优鲜的隐疾被放大,最终病入膏肓。”分析师刘彬认为,就算没有疫情,每日优鲜“中前期的烧钱急速扩张、后期的急于盈利”都让这家公司存在隐患。对每日优鲜的命运,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向虎嗅表示:“每日优鲜是在一个错误的时期做了一件可能超前的事,前置仓为基础的生鲜电商从模式上并没有问题,但当前这样一个经济下行、消费收缩的周期,它的模式、特别是物流成本是难以改变的瓶颈,最终也导致经营逻辑出现坍塌。”谁在为每日优鲜干活?“每日优鲜干部很多,藩镇林立。”一位在每日优鲜供职超过4年的中层向虎嗅透露,2014年至2021年,每日优鲜的“钱根”基于几大城市: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杭州。而以几座大城为核心,每日优鲜形成了自己的大区制度——几乎在每一个大区内有一座根基城市,而大区、城市以及基于此形成的脉络,构成了明显的“派系”。同一大区内的人层层关照。一个非常典型的说法是:城市负责人可以不接总部老大电话,却可以24小时内随时接听大区上级的电话。在扩张的关键周期内(2018~2020)为了应对友商,每日优鲜最高层赋予了每个大区极高的自主权:区域人事“任命权”(更强的举荐权)、管理考核权、甚至部分财务权(为了和地方供应商合作)。由于前置仓模式的“巨额烧钱属性”,这里面有很多创利空间。“相同派系”的人们,抱团紧密,在飞速扩张过程中,这些“关系相近”的人,由于并肩作战、共谋富贵,最终成为地方上自成体系的“藩镇”。上述人士告诉虎嗅,2018~2020年,每日优鲜总部对地方的管辖力度在逐渐变弱。2020年至今,整体情况已经演变为“政令难出公司总部”的局面。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凸显了每日优鲜总部和地方的“割裂”。由于意识到物流和供应链成本过高,每日优鲜早于2016年便开始研发公司整体的数字化系统,为了确保数据安全和实用,每日优鲜扩招了超过400人的技术团队从零开始打造包含采购、物流、营销、企业OA的数字化系统。与这些系统诞生同步,每日优鲜陆续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标准。但令人感到尴尬的是,直到2022年每日优鲜即将“崩盘”,地方大区中依然有部分“藩镇”拒绝采用公司统一的系统或拒绝按照公司标准流程操作。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之一是利益。一位参与过每日优鲜数字化体系建设的前员工告诉虎嗅,每日优鲜公司总部一直希望把所有城市所有业务的每一笔“钱”都清晰统计,并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所有流程标准化、体系化(也基于此加大公司总部对地方的监控)。但在地方拓展资源、与供应商谈合作过程中,有很多环节“不方便公示”,以至于理想中的基于“数字化体系的降本增效”纸上谈兵。与“政令难出公司总部”同时发生的是大区乃至公司总部里中层人数的扩张。“每一个高管都有自己的兄弟,大区负责人也有自己的兄弟,兄弟下面还有小弟,主管、总监数量在2018年之后激增。”“致命问题”出现在2020年的两笔融资后。2020年,每日优鲜连续融资两轮,当时在一级市场,很多曾经投过每日优鲜的机构开始变得慎重。“从2014年开始这家公司一直巨额亏损,2020年大环境上有疫情和国际贸易多重影响,大家的信心有些波动。”一位投资人向虎嗅表示,大环境的不利因素,让人们对被投企业的“盈利能力”更为看重,而当时的每日优鲜在一些机构眼中“不必要开支较多”。在2018年融资成功后不久,每日优鲜在市场扩张的同时,“提早”开启了“享受”:在公司总部,每日优鲜给员工匹配了不亚于部分“大厂”的福利——免费的水果、咖啡、冰棍。要知道直到2022年,像美团这样的大厂都未给员工匹配这样的福利。而在产品推广过程中,每日优鲜在一些城市疯狂“刷广告”,甚至一些ROI较低的渠道也获得了每日优鲜的投入。与此同时,每日优鲜在不断扩招,在2019年每日优鲜的员工总数达到公司史上新高1771人。“在2020年每日优鲜试图融资时,所有的机构都希望它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缩减不必要开支。”上述投资人表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2020年每日优鲜开启了一轮大裁员。来自每日优鲜招股书的数据显示,2020年每日优鲜员工总数下降至1429人、同比降低19.3%。而关键的问题是,什么人被裁退了?“主管、总监这些并没有大幅度减少。实际上一线干活的员工变少了。”一位知情人士透露,2020年的裁员,让每日优鲜的公司架构进一步呈现出“干部相对较多、干活者相对较少”的情况。而每日优鲜特有的“公司文化”让基层干活的人“留存率变低”。据悉,在每日优鲜公司高层非常重视复盘会。但是在很多复盘会上,每日优鲜高层采用的管理方式是“传统谩骂之法”。有知情人士透露,部分高层会直接“问候家人”,而曾有被批评的下属,为了表现“忠心和态度”,自己打自己“嘴巴”。这样的风气层层传递。有曾供职于每日优鲜的员工透露,无论是复盘会还是立项会,每日优鲜的部分中高层很容易“情绪化”。“大家很难理性、平静地给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但是会撒气。”被“眼前利益”绑架了为了赢得融资,每日优鲜在裁员之外,还在寻找其他的“降本增效”方式。两个今天看来可称之为“败笔”的招数是:提价+砍掉部分看似“不必要”的服务。“2020年开始,开会时高层更关心的是利润、出货量,如果你去查我们的发展史,你会看到真正负责用户体验的大佬在那段时间离开了。”一位曾经每日优鲜的中层透露,大量毛利率更高的产品被放到了每日优鲜的APP上。为了降低“选择困难”,一些高毛利产品在APP首页获得更好的推荐位,甚至会砍掉一些“更容易被用户选择,却毛利更低的SKU”。成本也可以从供应商端“优化”。有蔬菜供应商曾给多家生鲜平台供货,他曾在2021年下半年告诉虎嗅,从一些小细节上平台会卡成本。“比如,同样是蔬菜,上架前的精修这些工序,到底有还是没有?影响了用户体验,也影响了成本。我们供应商没有选择权,我们是根据订单干活。”作为“损耗大户”的蔬菜,如何处理运输过程中的“磕损品”也体现了平台的价值观。上述供应商讲了一个细节,像白菜这样的菜品,有比较高的损耗率,但在上货时,到底去除“几层外叶”,存在“灰色空间”。“说实话,有时候一两层叶子的取舍,积少成多也是一笔钱。送到消费者端,一两次不会说什么,时间久了会影响体验。”以及,供应商的情绪,也将影响平台产品的质量。“每日优鲜拖欠我的货款,已经延期180多天了。”一位每日优鲜的供应商告诉虎嗅,从2020年开始,每日优鲜的付款周期逐渐变长。2021年以来,每日优鲜的“拖款”问题愈发严重。而一个隐形挑战是,在疫情冲击下,部分供应商在2021年的日子也不好过。“原料在涨价,物流成本也在涨价,疫情也在影响我们。很多供应商本身很难,大家给每日优鲜供货一方面是因为多年合作的信任关系,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上市公司,我们原本相信它不会欠钱。”该供应商表示,一部分合作的商家甚至在2022扛住压力继续给平台供货;也有供应商被“拖款”小半年,依然抱着希望继续供货,但被7月28日的“裁员”消息惊到。有供应商找到平台的相关对接人,却因为“对接人”已经“被离职”而无法得到答复。部分供应商坦承,自己并不认识每日优鲜更高层的管理者,也不知后续如何沟通货款事宜。“每日优鲜一路上走得很急。”分析师刘彬认为,在2016~2020年,每日优鲜屡屡在资本市场成功融资,融资之后迅速扩张,在精细化打磨供应链、内部管理生态上缺乏“苦功”。在2020年感受到巨大成本压力后,每日优鲜又急切地通过“裁员”、调整SKU、改变用户体验等一系列方式去试图盈利,但这些方式“并非长久之道,更像是短期饮鸩止渴。”而沈萌则认为,“经济下行”是“压垮”每日优鲜的根本原因。“如果经济处于上行周期,前置仓运营的成本不断下降、同时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它的商业模式就没问题。但恰恰因为疫情的加速作用,这两年是一个相反的周期。疫情只是加速器,而经济下行是根本原因,这是任何单一企业无法也无力改变的系统性风险。大企业投入生鲜电商可以与其他电商业务进行成本分摊,但对于单一业务企业就缺乏这样的风险分散机制。”眼下,摆在每日优鲜员工和供应商面前的问题是,何时可以拿到“补发工资”和“货款”。而知情人士告诉虎嗅,目前每日优鲜内部的“信息流淌”已经处于失效状态,对于高层到底想怎么做,绝大部分尚在职的员工“难以知晓”。但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是,7月15日每日优鲜“官宣”的2亿元战略投资并未按时到账。如此,每日优鲜需要面临的将是更大的资金压力,以及11月的“退市难关”。*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3W立场。商务合作请加微信联系:rxfu3868请务必注明:「姓名
2022年7月29日
其他

“我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 10 年寒窗苦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3W互联网深度精选来源|九边(ID:
2022年7月28日
其他

公司需要的,是成年人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3W互联网深度精选来源|张丽俊(ID:zhanglijunCherry)作者|张丽俊有老板跟我说:“因为疫情,公司业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有一部分员工,还是没有紧迫感,对工作很敷衍,我苦口婆心地告诉他们,要认真一点,但他们还是不听。我想把这几个人裁掉,可以吗?”我认为这不算裁员,从基数来看,只能算是正常调整。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在环境很好的时候,也是需要淘汰人的。为什么?因为企业里的人才不流动,企业就会变得没有活力。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定地执行271(绩效管理中的一种考核法,按“271”原则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20%超出期望,70%符合期望,10%低于期望
2022年7月27日
其他

负增长!中国经济第一大市,首次易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3W互联网深度精选来源|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
2022年7月25日
其他

取代房子,中国赚钱的方式已经彻底变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3W互联网深度精选来源|水木然专栏(ID:smr669)作者|水木然下面五大机会,千万不要放过!商业的重心转移了!首先,我们必须看懂一个商业大势:商业的重心发生变化了,之前的重心是“产品”,未来的重心是“人群”。经营“产品”是向所有人提供所有的商品;而经营“人群”是向固定的人群提供最合适的产品。
2022年7月22日
其他

1天带货2.5亿,被董宇辉拉黑,别再买那些“带血”的酸菜鱼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3W互联网深度精选来源|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作者|桌子先生这个7月,直播界“杀”出了一匹黑马。7月17日,“趣店”总裁罗敏的一场直播,刷屏了互联网。有多火爆呢?无数业内同行,都在朋友圈转发了他的战绩。微博上,朋友圈里,到处都是“罗老板直播间免费送iphone”的新闻。7月17日,“趣店罗老板”的直播间粉丝量暴增397万,涨粉率高达372.6%,竟直冲榜首!为什么一个籍籍无名的直播间,会突然一下出名?因为他的打法太“强势且凶悍”了。1500台iphone13的赠送福利,这已经让无数消费者血脉喷张。“10万单酸菜鱼,今天直播间送福利,只要1分钱!”这白送的价格,直接刺中了消费者的痛处。他在宣传上,也不吝啬“砸钱”。抖音,微博的开屏广告,不断地霸屏网友的眼球。直播间的标语是:“上市公司ceo正在直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字,但每一个字,都精准地踩到了大众敏感的神经。还有明星贾乃亮等人的引流助力,于是,“趣店罗老板”一战成名。大力出神迹。在这样全方位的攻势下,“趣店”的直播成绩,迎来了意料中的大爆发。据相关统计,仅7月17日那天,“趣店罗老板”的账号销售额突破2.5亿,单场场观超过9000万,增粉超过458万。这些惊人的数据,打破了平台多项带货纪录。总而言之,“趣店的罗老板”,不管是店还是人,都火了。也许是为了趁热打铁,赢得更多的名气,他开始蹭头部主播的流量。7月18日晚,在“东方甄选”直播间,罗敏亲自动手为董宇辉接连送上了10个“嘉年华”。他以为董宇辉会说:“感谢榜一大哥的火箭”,可是没想到,董宇辉直接说:“虽然我们转型很难,但还是个上市公司,财力还是比较让大家放心。感谢大哥的关注,但是我们不提倡刷“嘉年华”的行为,不如买点农产品,帮助农民和快递小哥们。”话说到这里,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但趣店罗老板仍不为所动,依然送出了几个大火箭。最终,为了和罗敏划清界限,董宇辉将罗敏拉黑。董宇辉硬刚罗敏的行为,获得了网友的盛赞。而自从趣店靠“烧钱”出圈,并且在董宇辉这里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引发全网一片骂声。“两家都是挣学生钱,但一个把学生往下拽,一个是把学生往上拉。”“有些行业不违法,但它缺德!”“一个放高利贷起家的人在直播间大谈情怀和自己的不容易,可笑。”“趣店以前是干什么的,不会有人忘了吧?”“带血的酸菜鱼,大家同意吗?”为什么这个人一出来就在网上掀起这么大的风浪?为什么他给董宇辉刷了那么多“火箭”,还是被董不留情面地拉黑了?这还得从他“鲜血淋漓”的发家史说起。“趣店”的前身,是一个叫“趣分期”的网贷平台。2014年,罗敏开着宝马,带着10万份传单驶入北京某大学校园“创业放贷”,当天晚上平台就有订单进来。为什么他们会把目标瞄准学生呢?首先,学生喜欢超前消费,网贷广告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能精准地戳中他们的需求:“额度大,可贷20万;放款快,3秒就能到账;利息低,甚至首月0利息。”这些精准词牢牢抓住了年轻人的心,极具魅惑性,让想超前消费的年轻人毫无招架之力。其次,学生虽说没什么钱,但坏账率不高,他们可以打工还钱,实在不行,还有父母家人为他们兜底。出于这些原因,网贷平台将眼光瞄准了年轻人。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网贷公司看上去很美好,但背后都是一个个隐藏极深的陷阱。学生首先遇到的是高利息。据湖南都市频道报道:趣分期的逾期违约金非常高,明显高于业内标准。长沙某高校的一个学生,在趣分期上借款6000元,逾期几个月后,还款金额竟然高达13355元。然后就是暴力催收。向网贷平台借款,还不上怎么办呢?他们有的是各种办法。曝光通讯录,打电话威胁逼迫,这些都是很常规的手段。一些大学生被逼得毕不了业,在天价滞纳金面前,濒临崩溃。无数年轻而无知的大学生,被网贷断送了一生。网贷平台就像一只怪兽,一旦涉及,就会完全被吞噬进去。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前方等待你的,就是万丈深渊。一位21岁的女孩,因为在网贷平台上负债十几万而跳楼自杀。她的父亲看着女儿借贷的账单,看着女儿的尸体泣不成声。那个本子上,写着她每个月需要还各个贷款平台的钱,而最终她的支付宝上面只剩下7块钱,银行卡里面只剩1块钱。而最开始,她不过只借了三千块钱而已,因为还不上,拆东墙补西墙,利滚利,越来越多。其实她已经努力还了八万,但还欠十几万,最后她心灰意冷,放弃了生的希望。这是一场和魔鬼的交易,赌上的,是自己的身家性命和灵魂。天津的一个年轻女孩在借贷后,跳楼自杀,她在自杀前的告别视频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希望能用我的死,都来整治一下网贷。”虽然这些事情并不是都发生在趣店上面,但是趣店却是“作恶”的其中一员。在罗敏的相关视频下,有位网友说:我弟弟被坑得跳楼了。短短几个字,却让人看得脊背发凉,触目惊心。这些,并不是冰冷的新闻事件,而是一个个破碎而撕裂的人生。它扩张的背后,有多少学生的眼泪和鲜血?它攫取利益的背后,有多少家庭为此而破碎?而今天,这些悲剧的始作俑者,竟然摇身一变,成了网络红人,再一次在直播间赚得盆满钵满。他打着“给福利”的旗子,唯一的目的,只是想再一次收割“韭菜”,再啃一次“人血馒头”。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我永远记得,在一次电视招聘的节目上,某个学生怒怼罗敏:你对一群还在使用父母生活费的学生,通过放贷的方式,促进他们去攀比,消费,我看不到你项目的价值!这样的发言,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这才是我们普罗大众,对资本最该有的态度。为什么我今天要写这个事情?因为我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互联网的记忆。不是所有的作恶都能被原谅,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能被宽恕。正如抖音上某个高赞的留言所说:有些资本,从毛孔里就滴着肮脏的鲜血,它不应该被簇拥,被推崇。一旦我们宽容,一旦开了个口子,他们就会趁虚而入,大肆收割。当“无德”变成了一种常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直播带货已成风口,但如果我们放任那些“劣迹斑斑”的人冲进来,到时候劣币驱逐良币,被祸害的,还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一个没有底线的人,永远不要幻想成为被推崇的偶像或者主播。若今日我们对他们宽容,那么来日,他们挥舞的镰刀就会挥向你我。请不要放过他们!*素材来源:法政第一线《2000块出卖肉体!是可怜还是傻?》红星新闻:《21岁舞蹈演员不堪网贷自杀》新闻早敲门《合肥大学生网络赌博输130万,无奈想自首》抖音:@鲸视频。@趣店罗老板*图片来源: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深精立场。商务合作请加微信联系:rxfu3868请务必注明:「姓名
2022年7月21日
其他

为什么香港没有烂尾楼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3W互联网深度精选来源|挑个房(ID:LOUDIAN0755)作者|楼癫最近各地地产问题愈演愈烈。愤慨之余,不禁让人思考。内地的期房制度源自香港,为什么人家那边。就几乎没有烂尾的情况出现呢?作为深港两地家庭,楼癫刚好有机会接触到。两边看似相同,又有所不同的买房流程和制度。作为购房者,在两边买期房最大的区别,其实只有两点。一是资金监管方不一样。内地是银行和相关部门负责,而在香港是律师楼。内地的首付,是交到开发商的银行监管账户。由银行和相关部门,根据施工进度,控制监管账号里资金的释放。但是在香港,除了5%的订金是直接交给开发商的。剩下的首付,都是交给开发商律师楼的信托户口。开发商需先付款给建筑商完成一定工序。取得建筑师证明书后,才可申请在信托户口取回建筑费。确保买家的订金,是用来支付建筑费。这个信托户口的作用,就类似于咱们这边的支付宝。二是在香港买期房,在未交房之前是不需要申请按揭和月供的。换句话说,交楼前,银行也是不会介入按揭业务。只有在临近交楼前,购房者才需要去找银行申请按揭。也就是说,银行并不会承担交不了楼的风险。银行参与的时候,房子已经盖完了。所以从两边制度和流程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内地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烂尾楼,主要是因为权责不清晰。国内银行在比较前期就介入。掌握监管账户资金释放权利的,是银行和相关行政部门。但是承担风险的又主要是购房者。且不可无责退房退首付,属于终身责任制。也就是不管房子能不能按时按点交出来,购房者的月供都少不了。所以,既然风雨无阻都能收到钱。那银行怎么会有动力和责任,去卡着开发商的资金呢。毕竟开发商其实都是银行的大客户。得罪了他们,银行下个月的业绩可能就完不成。那是不是有必要像香港那样,跳开银行由律师楼去操作监管资金呢。不同的经济环境,适合不同的经济制度。事实上,香港也发生过律师楼违规挪用监管资金的事件。但是香港商业和法律制度健全,且处罚非常严苛,所以很少发生。可是考虑国内良莠不齐的律师水平和素质。以及建设项目资金监管的业务,基本上是由银行来运作的惯例。在国内全面推行律师资金监管制度,暂时还不现实。而且,完全以现房形式来销售楼盘,也不现实。那我们就要思考下,怎么能在不动大手术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管谁监管,都有一定的违规风险,关键是要权责统一。所以整个流程其实只需要调整一步。比如像香港一样,规定“不交楼前,不用月供”。这么做,道理其实也很简单。既然在国内银行介入的早,那就从一开始就承担这份风险。如果银行自己早就知道。一旦烂尾,这套房子中有大部分的风险都是由自己去承担。那他比任何人,都在意楼盘的施工进度。比老百姓更有信息优势,也更有动力去控制监管资金的释放。所以,只需要这么一小步调整就好。*图片来源: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深精立场。商务合作请加微信联系:rxfu3868请务必注明:「姓名
2022年7月20日
其他

县城里藏着另一个中国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3W互联网深度精选来源|九边(ID:ertoumu893)作者|九边在互联网上县城的形象有个特点就是“土”,很多时候代表了管理水平低。如果在网上查“全国最大的县城”,你会发现很多省会城市都神奇地名列其中,比如武汉、长沙、石家庄、济南、合肥,还有天津……最离谱的居然有西安和南京这两个古城,我只能猜测是本地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更高的期望吧。那在县城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县城里的人,其实也分好几大类,这也是为何网上对县城的描述如此不同。最标准的就是普通的原生居民家庭,这些家庭大多至少两代人都在县城居住。几十年下来认识的人非常多,长辈大多有稳定而又中等的收入。住房不是以前单位分的就是自建的。这些年可能搬入了商品房,比较难以理解的是,大部分县城的房子没有房产证,可是照样可以交易。对于这些家庭有一个描述就是“三十岁就可以看完一辈子”。这些人并不对自己有太大的想法了。最多考虑的都是子女,这些父母大多没有受过很高教育也没有很大见识,对于孩子接触的新东西一般也不理解。操心的就是升学就业结婚这三样。心目中如果孩子考上重点大学,毕业之后留在大城市自然最好。自己想办法砸锅卖铁给孩子凑首付。如果不行就回老家考个公务员,那就可以算是扬眉吐气光宗耀祖了。考不了的就自己想尽办法给孩子弄个“正经”工作吃财政饭,然后赶快结婚生孩子自己帮着带。比标准家庭低一些的,就是那种从乡镇或者村里来到县城的家庭。这种家庭有的是父母带着孩子在县城定居,有的是父母出钱为孩子在县城买房。这种家庭在县城中就比较边缘化,因为社会关系大多不在县城里。而县城的“关系”氛围又非常浓,外来者融入并不容易。长辈操心的事情大多也是孩子的上升,如果不能通过考试进入重点大学,回到老家考公也是最优解。在县城里,这种外来家庭吃上“公家饭”是最快融入当地、提高地位的方式了。这种家庭在县城的生活就比较一般,很多人对于县城的负面印象大多源自于此。县城另一个饱受吐槽的,是它的房价,这些年来伴随着大城市房价大涨,县城的房价也是水涨船高。很多经济比较不错的县城,房价可能和所在市的房价差别不大。这就造成了很大一个问题,如果是乡镇或者农村家庭,在县城或地级市甚至省会差一些的地段,购房成本的差距没有太大差别。去年抖音上有个小伙伴说他原本打算回县城。结果回去一看吓一跳,差不多的新房,他老家县城8000,所属市里不过一万。他们的省会属于弱二线,房价好的房子两万三万,但是一万多在偏一点地段也能买到。而且省会的工作机会比起县城多不少,他父母亲戚都是镇上的,去县城还是省会没有多大差别。这样一来选择就很明确了,于是他在省会买了个比较偏的次新二手,打算骑驴找马以后置换。按他说的“傻X才在那个破县城八千多买房子”。其实本来县城房子并不贵,但2016年前后他们县城搞新城大拆建,现金补偿使得很多人拿到大量现金。拿到钱的人也多选择置换新房,结果造成了一轮房价暴涨。比标准家庭高的家庭,大多是较富裕的生意人和有一定职务的公务员家庭。这些人属于县城的精英家庭,不但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而且拥有覆盖全县的社交圈子。这种家庭的生活就比较好了,基本可以用爽地飞起来形容。很多人回到县城,发现生活简单又美好,大多也是因为家庭条件在当地就属于比较优越的。精英家庭一般都会追求孩子获得更好的生活,如果在大城市会尽量买房。要是回到县城,努力为孩子通过关系,弄到有编制的工作是第一选择。也就是考公务员,并为孩子在后续发展中提供全力支持。这种家庭,才有所谓“县城只要大城市一半的收入就可以买买买”,“小镇青年更愿意消费”这些说法。在2010年,北大博士冯红旗以在河南中部地区挂职的机会,写了博士论文,也就是著名的《中县干部》。这篇文章在网上引起了长时间的热议。其中重点讨论的就是干部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世袭”的情况。在县城这种环境里,中县的情况很常见,县城因为缺乏活力和流动,各种职业的“世袭”非常普遍。很多店铺生意都是两代甚至几代人做,几十年连地方都没动过。而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工作,依靠上一代的关系和运作,起步就可以比没有背景的快。等到十几二十年后,有背景的职务也自然要高。如果比精英家庭更好的条件,就是当地大企业的老板和领导班子成员了。这种家庭子女大多不会留在县城里,出国或者在一线城市才是他们的选择。如果说有哪伙人最爱公务员,那无疑是县城人。在县城上班和大城市有个很大区别,就是相对可以选择的不多。只有不多种类的工作,以至于在县城,很多人眼中只有两种工作:吃财政饭的和打工的。这里就要说到一个情况,就是之所以县城热衷考公,一大原因是县城中吃财政饭的人比例比较高。我国现在的是“层层复制”,也就是说,中央的主要架构是: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四套班子,省、市、县三级都完全复制,再往下就不复制了,如果继续复制,官僚体系会大到爆。而且中央政府的主要部委,都向下复制,比如中央有财政部,省政府有财政厅,市县政府有财政局。所以县城拥有相对完整的行政体系,公务员数量非常多。而这里又是附近地区的资源集中区,医疗教育资源集中,医生老师这种事业编制也比较多。所以在县城里,“吃公家饭”的人很多。一般一个数十万人的县,有编制的公务人员有两千人左右,其实这点人只是正规公务员人数。要加上参公人员和医院学校这种事业编的,可能就要超过6000。再加上数目不等的退休人员,工勤这种临时性人员。一个县财政养活的人数,很容易超过一万。在这之外,银行、信用社、移动联通这类国有大企业,员工也被县城的人认为是有“正经”工作。一万多人,相对于一个十几二十万人的县城,比例就不低了的。甚至个别地方高到离谱,比如曾经引起热议的佛坪县。县城常住八千人,两千多是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上班或者退休的。当然这么多人也不都在县城,下面乡镇也有人吃财政饭。但是一般县城距离下面乡镇是很近的,这些人大多都在县城安家。加上县城人和人的距离更近,所以县城几乎每个人都有吃财政饭的亲戚朋友。有接触才有比较,不论公务员还是事业编制,工作环境和待遇比起县城大多数工作还是要优越的。这是县城追求考编的基础。这也形成了中国绝大部分县城的一个特色,可能整个县里完全没有任何产业,只是通过财政给公务员花钱,公务员平时去吃饭消费,拉动了整个县城的经济。整个县城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围绕“财政”展开。接着说说县城的工作收入。这个各地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不过比大城市肯定是要低的。但是也不能简单地一对一比较,就是相同工作才有可比性。大城市很多收入很高的工作,在县城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很多人说老家的人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啥工作,却收入很高,觉得应该不是啥正经事,而且大概率不会持久,劝你尽快回来考个编制。总的来说,普通县城里多数人的平均收入在两三千之间。少量工作有收入高的,不过比例很少,不算在内。而且县城的企业,很多都不太规范,各种金险的缴纳不规范。或者只交一两种或者缴纳基数按照最低标准来,甚至很多干脆就“折现”了。这方面一比,吃财政饭的优势就更加显出来了。因为这些人的收入是按照级别定的,全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没有那么大。再加上吃财政饭,各种金险一般都是会交齐的,缴纳的比例还很高。所以即使从经济角度看,考公在县城都是一个划算的事情。一般的县城,财政饭的收入比平均收入还是要高的。即使拿到的工资和吃财政饭的人一样多,甚至更多一些。如果把缴纳的金险算上,他实际上你的收入比他还是要少的。至于有人说公务员升迁难,这个倒是确实,而且现在大家并不避讳“政治资源”一说,也就是说,咱俩都在一个单位干活,你有资源很快升上去了,大家也没啥说的,毕竟出了大学一两年就接受现实了。整体而言,只要能力运气情商都正常在线,不捅娄子也不天降猛男,一般在这条路上最后都差不多。干二十年大多能熬到弄个科级(县城对科级干部喜欢提一级叫处长)。虽说很多只是待遇,没有实际权力,但是已经在县城的圈子里够用了,县城流动低,20年下来基本没有不认识的人,有点小事都多少帮得上一点忙了。而医生教师之类也是这样,积累年资和经验做到主任医师和高级教师都不难。有人说县城里的人对吃财政的人尊重,这更是合理。面对一个看得见摸得着,以后的处长或主任医生,当然非常值得尊重。相比起来,一个过年才从大城市回来住几天,所谓“月入XX万”的白领,在县城里的人看来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他们觉得你那玩意不一定能持久,短时间赚得多有啥用?再说了,讨好本地公务员和医生,说不定明天办事就能用得上了,你挣钱又不给他花,他干嘛重视你?如果你像东哥回老家那样,成箱子给乡亲分钱,别说什么主任,就是亲爹也扔一边去了,大家肯定来巴结你。这里要说说县城的消费。一句话就是中国物流如此发达,全国东西价格都差不多的。现在大宗商品是全国甚至全球统一价格了。县城需要的大量物资也多是外地运来的,所以东西价格和大城市基本没有大的差别。县城相对低的是人工费和商铺租金,如果某样消费中这两样占大头,或者当地时令产品,这些相对性价比就会更高一些。最明显的就是饮食类了,很多美食up主拍摄县城的食物,尝味道之前很多都感叹分量真足啊。弹幕也一波表示“馋哭了,这在XX至少XX起步”。而产品如果是从外地来的,很多时候因为物流和转手,甚至还要更贵一些。很多人说县城大多都相对封闭保守。这是真的,人口流动性比较小,老人比例相对大,传统产业的人多,体制内的人多。人们的接触面小,很多时候大城市的流行,在县城却无法流行起来。这也是人的意识一旦形成,想改变一下是非常难的。所以县城里面娱乐大多比较传统,如果要去KTV唱歌找人很容易,如果打麻将打牌都不用找,喝酒更是能把你喝吐了。但是要是玩剧本杀的,那真的是为难当地人了。相对缺乏流动,使得县城显得没有什么活力。从正面可以说是“恬静”,从反面可以说是“死寂”。这里要说说县城的几个经常被诟病的地方。比如说县城是人情社会,对于在大城市的社恐人,非常的不适应,节后返城对各种亲戚的吐槽是保留节目。比如县城里办事都喜欢找人,即使正常程序完全不会遇到问题的事情,也要找人。比如县城的人对“干部”有宗教式的向往,酒局作为县城的交际场,坐上手的一定是有职务的。如果有上级政府部门来的,本地干部即使职务等级相同也要坐下手。比如县城里的人都喜欢议论别人,一件事情很容易几天内就被所有人知道。这一切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县城作为一个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区域。很多事情并不能按照城市里那样一板一眼,实际要被传统乡土社会的习俗约束。但是传统习俗又不再能公开使用,很多就变成了潜规则。潜规则的存在基础就是共识,很多时候要多数人认同方可。如果出现强硬不认可的人,潜规则要依靠多数人施压。比如两个人打架伤了人,按照城市里说法“打输住院,打赢坐牢”。但是县城里面很多不是这样,只要没有打到刑事案的地步,就有转圜的余地。打人的家里亲友会被发动,通过各种渠道找被打的人亲友,想方设法让对方不主动追究,好把事情“平”下来。其间各种拉锯博弈,最重要的是寻找到两家都认可的“有面子”的人从中说和。打人的目的就是避免法律处理,被打者目的就是要精神物质两方面补偿。一般以打人方掏钱+登门道歉认错+各种保证为主,其间双方都要有人作为见证。事后也要散布出去,以此维护被打者的“面子”。比如县城里面要拆迁遇到钉子户,如果按照法律,直接推土车推平,实际上哪里敢这么做?在县城里,首要是把钉子户情况统计出来,然后分别处理,其中常见的一个方法就是包干:发动钉子户亲友劝说,一家一家搞定。曾经有个县城拆迁,一共冒出22个钉子户。书记认定了22个县里干部,每个人都和钉子户是三代之内的亲戚。你劝不通就不许来上班,工资奖金都给你停掉。以至于县税务局副局长抱着铺盖,搬到当了钉子户的小舅子家住,足足赖了五天,最后终于“做通了工作”。县城里面,事件的处理,只要不是严重违法。很多都有潜规则的影子。所以人们对于事情,找人成了一种本能,不论什么都喜欢找人,动用潜规则试一下。这样一套体系的运行,需要整个县城是个人情社会,任何两个人都要尽量容易地联系在一起。并且联系的要足够紧密,也就是人情网要够密够紧,遇到事情才能“兜”的住。所以县城里面热衷交际,热衷联系,这样自己才能和整个网紧密联系,如果遇到事情别人才帮你,潜规则才能对你开放。《教父》开头的经典场面,殡仪馆老板来找老教父“主持公道”。老教父说你自从生意好了就不再和我来往,现在有事来找我,还和我提钱?要掏钱雇我帮你?县城里很多人和事也是如此,对某个人的一种极低评价就是“平时不处人,有事找人帮忙,就大桌小桌摆出来了,结果一个来吃的都没有。”而对干部的尊重也源于此,潜规则的运行,除了多数人认同,很重要的是发生事情,必须要有足够“面子”的人从中说和。首先这个人要有值得大家认可的身份,然后做事要公道,最好还要会说话能讲出道理让大家信服。在县城的环境里面,最合适的自然是有干部身份的人了。特别是本地出身大家都认识,长期在当地担任一定职务(并不需要很高),说话做事有水平的人。我在前面说了,县城里面吃公家饭的比例高,干部也多,比起有钱人,大家都比较认可这些人。干部工作稳定、收入比较高、受大家尊重,手里又有权力可以帮人,这使得县城里面对于“吃公家饭”如此向往。有小伙伴可能会问,县城里有哪些发财机会。其实在县城怎么成为富翁和大城市差不多,多数都是依靠运气、胆量、谋划实现的。大城市有的东西,如果有利润,很快在县城里就会出现。如果你发现某个东西在老家县城没有出现,第一反应千万不要是要去填补“下层市场空白”,因为很可能是这东西不适合当地情况,特别是可能因为你不在当地才不知道的原因。贸然想当然的一下踩进去,很可能发现是个大坑。而且县城的人还会奇怪“这么明显的大坑咋掉下去的,怕不是瞎啊”,真的是双重打击。我亲眼见过的,就不限于在县城卖JK,卖手办,卖安德鲁貂,开卡游店,开逃脱密室等等。大多是热闹几天,然后因为没有足够客户,很快就垮了。不过县城一般都有大城市的“平替”,也就是廉价版本的各种东西,奶茶在大城市二三十一杯,县城里八块,只是里边既没有奶也没有茶,都是味精和糖的勾兑,大家依旧乐此不疲。同时也有一些人,是依靠某些其他方式致富的。比如搞垄断,有的是垄断某样产出,矿石、农产品、土特产任何一样都可以。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河北保定一个地方在河道违规卖沙子,一晚上能卖157万。有的是垄断销售,比如每次打黑都能看到报道,黑恶势力在蔬菜批发市场搞垄断几种蔬菜销售,一个县的规模,每年就能获利上千万。这种情况,很多时候也是县城作为人情社会的结果,因为人和人的关系紧密,监管就会变松,只要不是有人存心闹大,一般就那样运转下去了。不过现在很多县城都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大城市的吸引力,特别是最近二十年,随着全国城市化率提高。县城的年轻人流出非常多,很多人到了更大城市生活。伴随一个定居大城市的年轻人,县城里可能这一家几代人积累的资金都会被带到大城市。这也是大城市房价大涨的一大基础。而人是一切的基础,虽说县下面乡镇和村也有人到县城生活。但是这种全国性流动不是平均的,于是一个问题就显得很尖锐:部分县城的空心化。原本县城设立,基础是古代商品和人的流动慢,每隔一段距离,自然会形成一个中转站。但是随着现在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每隔百里左右一个县级政府,很多时候显得不必要。所以这些年来,很多县级行政区划消失了。大多数是靠近大城市的下辖县,因为城市扩张,变县成区;少数是有些人口和辖区太小的县,与大县合并。在此之外,很多经济发展一般的县城,在最近十几年中,财政上有个大问题。很多小伙伴可能知道,分税之后地方和中央的财政权责不均,中央通过转移支付平衡各地的财政。全中国除了几个发达省份,财政收入都比中央的转移支付还要低。相对的很多县的财政压力就更大了。因为国家的转移支付,到了省里大多都优先发展省会和重点城市,分到县里的资金,一般只够保证政府的日常运转。如果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要更多资金。但是大多数县的资金是不足的,没有资金就无法发展,不发展经济就没有更多的财政收入。这就成了个循环。于是很多县政府在这些年里,大量地发行了地方债。因为行政级别低,县城发行债券的数量有限,于是县城通过各种投资公司筹款。这些钱利息比普通的债券高很多,我曾经见过最高年化17%的债券,项目说明是中部一个县城投改造当地设施,如此夸张的利息,后来果然延期了。整体而言,只有一小部分县城发展了起来,走上了正循环。很多县城花了大量的钱,最后只是把城建搞上去了,自身产业却没有发展。钱花了没有产生效益,最后等于被白白浪费掉了。甚至资金不足,没有完工留下一堆烂尾工程。但是借的钱要还的,这使很多县的财政非常紧张,甚至全年财政收入连借款利息都不够。这几年因为地方债到期无法偿还,时不时有暴雷的新闻,将来也是个大麻烦。大家应该有种感受,我国的剧烈城市化这两年开始明显减慢了,尤其是疫情之后,可能更多的人重新思考人生和社会,对大城市可能没那么憧憬了,甚至有不少人带着一、二线的积蓄回县城待着了,只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适应。而大城市高昂的房价,让太多的学历不占优势的小镇青年大概率得回县城去。这样一来一回,今后可能会倾向于稳定,整个社会格局也慢慢定下来。财富总量上差距肯定是越来越大。生活质量方面差距却不会太大。其实现在大家应该有感触,小地方跟大城市的生活差距并不大,基本上大城市用啥,他们也用啥,可能差别是你用大品牌,他们使用质量可靠,价格便宜,没有品牌的同质化产品。我回去老家就有个感触,北京有啥,那边就有啥,不过都是低配版本。不过成熟社会就这样,给每个人一个合适的生态位,既可以去大城市拼一把,也可以去县城里过稳定的生活,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只要心态调整好,每个人都能过得挺不错。*图片来源: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深精立场。商务合作请加微信联系:rxfu3868请务必注明:「姓名
2022年7月18日
其他

“在越南,钱就像躺在街上”

Lanyi,其时,此人已经在越南工作了6年,他的妻子是越南人,孩子也在越南出生,作为鼎晖的“越南通”,Thomas主导了两起那里的投资:电信零售商Mobile
2022年7月15日
其他

抖音“抛弃”刘畊宏?​

2018年5月,一个名叫“温婉”的17岁姑娘在地下车库里靠一段“GucciGucciPradaPrada”节奏的摇摆舞走红,视频上线不到一周点赞量就达到1400万;温婉本人也一夜爆红,粉丝突破千万。
2022年7月14日
其他

一代神童,也被 “鸡” 毁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3W互联网深度精选来源|视觉志(ID:iiidaily)作者|虫二被小学生的行为震到,不是一次两次了。但这一次,当Z世代再上热搜,我还是跪了。彼时的我们,眉心点着红点在小升初的联欢会上拉手转圈,欢唱《七色光》。当代小学生却要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神伤,对中国女子服饰的变迁做出深入浅出的报告,甚至还需枚举阐述秦始皇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比题更“恐怖”的,是他们的表现:谈吐有物落落大方毫不怯场,逻辑清晰不急不缓,汇报文稿简明老道恍如标准模板。这还是,小学生吗?怎么“鸡”?如果,你对此并不理解。不理解他们小小年纪连世界观都没完全树立,到底该怎样去理解环保与公益的奥义?不明白在我们以为巴金姓巴老舍姓老,分不清八大山人到底是几个人的年纪,他们怎么就已经翻遍《上下五千年》,娓娓道来博古通今了呢?我们先来看一份真实的小学生简历:在惊讶“小学生还有简历”这件事之余,我看到的几乎是一份满分的答卷。小学六年,琴棋书画、德智体美全面开花,每类小项只摘桂冠。人外真的有人,而这,只是鸡娃现状的缩影。内卷这股子风轰然乍起,波澜了鸡娃父母早已躁动的心。育儿圈里流传着一套公认的标签,将孩子分成“三六九等”。父母也按照标准一条一条地筛选,把自己的娃对号入座:“鸡娃”只是个统称,细分下来又能分成“荤鸡”“素鸡”“自鸡”和“家鸡”,普通孩子叫“青蛙”,优秀的被叫“牛蛙”,没上过辅导班的只配叫“小蝌蚪”。▲图源|企鹅妈妈把孩子“物化”成动物,像喂饲料一样地拼命催熟他们。孩子们腾不出功夫反抗,日复一日被灌下养分等待着蜕变的那天。其实,不光“鸡”着孩子,更是考验着爹妈的心脏是否足够强大。“菜场小学”“早培ZZP”“爬藤”,扑面而来的升学黑话,不做点功课还真摸不着头脑。“鸡学”,早已在日益紧张的资源争夺战中成为父母的必修课。
2022年7月13日
其他

烧光170亿!“中国特斯拉”濒临破产,遭员工集体讨债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3W互联网深度精选来源|金错刀(ID:ijincuodao)作者|张一弛江湖上有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最近,死亡边缘的奇点汽车,正在深切的体会着这句话。被员工因为欠薪长达一年半告上法庭,被供应商申请了强制破产重整,股东也集体逃离,奇点汽车几乎内外信任和口碑一起崩塌。最鼎盛时期,奇点汽车光员工就有1500多人,现在只有不到50人,连过去的零头都够不上。从去年开始,奇点汽车创始人沈海寅也已经被法院限制高消费。圈内人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汽车业内堪称‘PPT式造车’高手的,只有贾跃亭的FF与奇点汽车。”自称“汽车界小米学徒”的奇点汽车,明明是元老OG,为何却越混越差?一个在互联网圈身经百战15年的男人,怎么说翻车就翻车了?“连做梦都在想造车”的老板七年憋不出一辆车整整七年,没量产出一辆车——这无疑是让奇点汽车最抬不起头的事实。因为奇点汽车从成立开始,就一直有种要“干大事”的架势。2014年,当时还在360任职的沈海寅就已经蠢蠢欲动,将造车的想法向周鸿祎进行了汇报,希望在360内部做一个汽车项目。但造车离360的主业实在太远,被周鸿祎迅速否决了。“既然在360做不了,干脆自己来做。”
2022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