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两个月,持续刷屏的硬汉财新背后,是中国最危险的女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粥左罗 Author 粥左罗主创团

作者 l 文七君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shoujirym8754)


最危险的女人到最危险的地方,

并不是为了制造危险。

只有真相,

才是很多新闻媒体人在一线追求的真理。


新冠疫情发展至今,亿万中国人开始对钟南山、张文宏这些名字耳熟能详。他们有一说一,勇敢又专业,令人油然生敬。

 

因为他们,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及时的真相比疫苗还重要。


然而这些提供真相的英雄里,最不容忽视的还有一个:财新。


2 个多月疫情的山呼海啸中,财新如同灯塔一样屹立不倒,以文抗疫,写下了诸多硬核报道,持续在朋友圈刷屏,被称作“第九位吹哨人”,圈粉无数。


人们称财新为硬汉,而这位硬汉背后,是一位更刚的女人。


她叫胡舒立。


2001 年,美国《商业周刊》将胡舒立誉为“中国最危险的女人”。


她是中国最著名的媒体人,是中国媒体界的“女教父”。


1998 年,胡舒立创办《财经》,被称为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任《财经》主编的 11 年,不知有多少公司高管,因为她而进了监狱。


2009 年 7 月,胡舒立团队接连4篇稿子被毙,11 年来这是前所未有。11 月 9 日,为了新闻的尊严,胡舒立正式离开《财经》。


2 个月后,56 岁的胡舒立创立了我们今天熟知的新闻抗疫硬汉《财新》。


胡舒立有多刚呢? 


就拿最近一次举例。 


2 月 20 日,《财新》报道武汉养老院有 11 位老人死于疑似新冠肺炎,“都是因为反复发烧最后呼吸衰竭而死”。

 

 

21 日,“武汉发布”官方辟谣,声明“11 名老人呼吸衰竭而死”报道不实。接着又发消息称,疫情期间造谣传谣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24 日,《财新》二话不说,发出一篇独家深度报道。

 

 

并且直接放出大招,提供了一份病亡人员信息名单,名字、性别、年龄、死因、日期,赫然纸上……

 

财新记者曹文姣根据调查资料整理

 

四两拨千斤,安排得明明白白。武汉发布在事实面前败阵下来,公众信任输得精光。


这一来一去,财新硬刚出了圈。


这就是财新,这就是胡舒立,就是这么刚。

 

很多人都看过《财新》的刷屏爆文,但不了解背后的胡舒立。这篇文章我们一起认识下,这位中国最危险的女人。



记者必须在现场

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柴静在《看见》里,曾经说过一个与胡舒立有关的故事:

 

《非典阻击战》播出后,有同行说:“你们在制造恐慌。”

 

当时我身边坐着时任《财经》杂志主编的胡舒立,她说:“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胡舒立说,专业的新闻绝不迎合

 

新闻不是提供你欲望当中最低层次所需要的东西,而是提供你应该知道的东西,这就是不迎合。

 

事实是最高的标准,其他一切都要让步。

 

想要传递事实,就要尽可能地接近事实。

 

因此,胡舒立说:每一次重大事件发生时,记者必须在现场,代表公众的眼睛。

 

“记者在现场”,这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

 


 

这次新冠疫情期间,胡舒立的团队是最早进驻武汉一线采访的媒体,也最先拉响了病毒警报。

 

财新最早跟踪报道病毒专家管轶的武汉观察,并发出了一系列报道:《管轶:武汉肺炎发展曲线与SARS高度相似》(2020/1/20)、《管轶:去过武汉请自我隔离》(2020/1/23)

 

 

1 月 23 日,大家还没把新冠当回事,财新却放出了管轶的“惊世之言”:

 

“保守估计,此次感染规模最终可能会是 SARS 的 10 倍起跳。我经历过这么多,从没有感到害怕过,但这次我怕了。”

 

一语点醒梦中人,武汉疫情已入危局。

 

同样是胡舒立带领的这批队伍,最早独家报道了李文亮医生。

 

 

“真相比平反更重要”、“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这些都来自财新对李文亮的采访。

 

斯人已去,警音长存。

 

他们还最早全景式报道了武汉疫情。


春节期间,胡舒立就调遣 37 位记者深入前线,推出了全方位封面报道《37位记者四万字全景调查:信管病毒何以至此?》。报道影响巨大,一度令杂志一刊难求,在淘宝上被炒到 88 元还买不到。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说过一句话: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豆瓣上有位网友说得好: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比轻慢更可怕的是遗忘,比遗忘更可悲的是不曾知道。

 

正是有胡舒立们这样的新闻工作者,中国民众才不至于不曾知道,不至于随意遗忘,不至于轻慢懈怠。


 

胡舒立的新闻信仰

不做报喜的喜鹊

不做报丧的乌鸦

做一只啄木捉虫的啄木鸟


1953 年出生于北京的胡舒立,原名叫胡舒拉,随母姓。她还有个姐姐叫曹卓娅,随父姓。

 

卓娅和舒拉,是苏联小说里的卫国英雄。家长给两姐妹起这俩名字,其志可见一斑。

 

就像很多人口口相传的一样,胡舒立是标准的名门之后,新闻世家。

 

胡舒立母亲胡令升是《工人日报》高级编辑。其父身份不详,一说是原司法部司长曹杰之子曹奇峰。外公胡仲持是《申报》编辑。外公的哥哥胡愈之,是中国新闻出版界的开拓者,曾任新中国首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官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副国级。

 

1978 年高考,胡舒立进了人大新闻系,开启了半生的媒体人生涯。



78级师生留影,前排右一胡舒立

 

大学毕业后,胡舒立进入《工人日报》当记者。期间,她被外派到了厦门记者站。在厦门,她碰巧采访了当时的副市长,颇得对方赏识。

 

1992 年,胡舒立转战《中华工商时报》,深度报道了一批推动中国证券市场工作的人,还和他们成了朋友。

 

这些人很多都成为国内叱咤风云的人物,高西庆、王波明、周小川都在其列。

 

早年建立的各种关系不仅为胡舒立提供了信息披露的先机,也培养出她异于常人的边界摸索能力。对于公众来说,这仿佛就是胡舒立在新闻界呼风唤雨佛挡杀佛的根本。

 

但,纵观胡舒立四十年来的从业生涯来看,她的成功,关系和背景只是一方面。而且,不是最重要的那方面。

 

最重要的,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也是我们真正想让读者了解的。



 

胡舒立曾说过,《财经》是一只啄木鸟,永远在敲打一棵树。

 

“不是为了把树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得更直。”

 

《财经》的精神,就是胡舒立的新闻信仰:不做报喜的喜鹊,不做报丧的乌鸦,做一只啄木捉虫的啄木鸟。



对于啄木鸟来说,捉再多的虫子,也是为了树木着想。啄木是为了驱除危险,让树木更加健康地成长。


对于胡舒立来说,在尊重政府权威的前提下,关注并推动中国改革进程。啄木是以专业实现新闻理想,以传媒为改革护航。

 

四十年风雨如晦,鲜花与荆刺并存。她一直践行的,就是这个啄木鸟精神。

 


媒体最大的悲哀,是被收买

新闻不是宣传,

也绝不能是宣传

 

1998 年,王波明找到了胡舒立,邀请她一起创办《财经》杂志。

 

胡舒立提出三个条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采编独立,出资人永远不能干涉编辑部工作。

 

因为独立,所以诚实。

 

在《财经》创刊号中,胡舒立这样说道:

 

“我们相信,反省过去是通向未来的桥梁;我们为诚实的成功者鼓掌,我们也向经济生活中被损害者和被侮辱者伸出手掌……”

 

她做到了。

 

 

胡舒立任《财经》主编的 11 年,是很多大公司做噩梦的 11 年。


不知有多少公司高管,因为她而进了监狱。

 

1998 年 4 月,《财经》刚创刊,就做了封面特稿《谁为琼民源负责》,炸开了地产公司虚报利润的黑幕,引得监管机构震怒。

 

2000 年 10 月的《基金黑幕》,揭露了基金界诸多腐败现象,引得十家基金公司联合发表声明,给《财经》和胡舒立施加了巨大压力。


胡舒立不甘示弱:


任何道理都不可能凌驾于市场“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之上。三公之中,公开居于首位。媒体的批评权与公众的知情权,就是公开性的保证。

 

“不要小看姐,姐会让你吐血。”胡大姐真不是盖的。

 

从 1998 年 4 月 1 日第一期《谁为琼民源负责》,到 2009 年 11 月 9 日任内最后一期《黎强红与黑》,十一年间,胡舒立带领《财经》采写了大量优秀新闻作品。

 

说他人不能说之事,为不能发声的人发声,胡舒立影响和推动了许多重要公共政策的出台,使得《财经》成为国内传媒界的旗帜。

 

因为诚实,所以值得信赖。


胡舒立曾公开提过新闻的防火墙原则:媒体不能被收买。

 

应当在新闻组织内部建立并且坚守经营部门与编辑部门的防火墙——广告销售部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指挥、左右、影响新闻编辑部门。

 

新闻不是宣传,也绝不能是宣传。

 

我们当前中国的媒体,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还没有真正脱离宣传的传统,不幸陷入被收买的境地。

 

我们不但看到了有偿新闻,还看到了有偿沉默,我想这是我们这个行业最大的悲哀。

 

 

做新闻,胡舒立是不近人情的。她坚持新闻独立,决不能受任何影响,管它是利益集团,还是人情世故,统统免谈。

 

她说:新闻媒体是代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正直性就是生命线。这是底线。

 

2018 年,早在华信集团东窗事发大半年前,财新就已经开始暗中调查。华信老大叶简明知道后,想认识胡舒立,委托胡的同班同学打个招呼。


胡的同学专程到北京见胡舒立,胡舒立只管跟同学吃饭喝酒打哈哈,完全不做任何回应。

 

叶简明饭局当然没有约成。半年后华信事发,财新的报道又把所有同行远远甩到了后面。

 

美国《商业周刊》将胡舒立誉为“中国最危险的女人”。

 

胡舒立确实危险。

 

要么不出手,出手就一啄毙命。

 


“新闻是易碎品,

我是个有梦的人”

为了新闻尊严

离职《财经》、创立《财新》 


胡舒立手下,有中国最好的调查记者队伍。树大了,就容易招风。

 

股东害怕风险太大,要他们停止做调查报道。老板也开始干预采编独立权。

 

2009 年 7 月,胡舒立团队接连 4 篇稿子被毙,11 年来这是前所未有。11 月 9 日,为了新闻的尊严,胡舒立正式离开《财经》。

 

彼时,她已经 56 岁。她的身后,是《财经》近 180 人的采编团队。大家决定一起集体出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998 年 4 月,45 岁的胡舒立创办了《财经》。2009 年 11 月,56 岁的胡舒立离开了她。

 

离开《财经》时,胡舒立团队并没有新闻执照。他们假装一切如常,在新办公室里继续“采访”,继续“编辑”,继续“发稿”,只是不能真正印刷出来。就这样假装又真正地工作了两个月。

 

两个月后,他们拿到了新执照,第二天就出版了新杂志。

 

新刊的名字叫《财新》。



 

2014 年财新成立五周年之际,胡舒立说:

 

“我们这个团队的所长,不外乎做最重大的复杂的报道,采访最难采访到的人物,以国际化视角观察世间变化。一切皆变,此道不变。”

 

以不变应万变,其中艰难不难想象。理想的实现,靠的是真相险中求。

 

2002 年,胡舒立团队捅破了银广夏虚增利润案。报道刊出几小时后,银广夏高管们先后被送进了监狱。

 

惩奸除恶的背后,其实有不为人知的辛酸。

 

胡舒立团队很早就发现,银广夏多年来的利润完全是假造的。秘密调查半年后,他们获得了完整的决定性证据。对方知道后,通过各种方法,试图阻止他们刊出报道。

 

他们立志:即使最后我们被迫离开,也要报。

 

报道刊出后,因为证据确凿,监管当局迅速采取行动,银广夏高管层几乎全部被捕,股价崩溃。

 

这件事在中国影响巨大,以至于后来美国的安然事件出来后,中国人为了理解它,把它称之为“美国的银广夏”。

 

观一隅而知全貌,一叶落而知秋。

 

在一件件大快人心事件的背后,胡舒立及其团队不知道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胡舒立曾公开发言称:

 

中国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面对无比复杂的问题,阴暗面重重叠叠,利益纠葛相互缠绕,牵一发而动全身。

 

创造让这个社会都说真话说实话的环境。这很难,但这也是使命。我们的,和你们的使命。

 

1917 年,梁漱溟先生写下了“吾曹不出如苍生何”,轰动一时。

 

“今但决于大家之办不办,大家之中自吾曹始,吾曹之中必自我始。个个之人各有其我,即必各自其我始。我今不为,而望谁为之乎?嗟乎!吾曹不出如苍生何?”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历史是新闻的定稿。

 

媒体的权力就在于,它能够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进而改变世界本身。

 

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其最大的使命就是见证与实录,铁肩担起道义,妙手著成文章。

 

如此,后人才能以史为镜。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今天,我想把这句话送给财新,送给胡舒立们。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纵使再难,为苍生念,孑然奋力向前,舍我其谁?

 


从 “喜鹊”式到

“啄木鸟”式新闻文化

新闻专业主义启蒙

自胡舒立始

 

1985 年,胡舒立赴美,对美国新闻界进行了为期 5 个月的走访。之后写出了《访美记》,引入了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


胡舒立在 2013 年第十四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的讲话:新闻不是宣传,不是迎合

 

媒体天然应当把公共命运置于首位,这决定它要遵循的价值和社会责任,主要体现为新闻专业主义:

 

第一,媒体服从公共利益。


第二,媒体必须报道事实。

 

第三,媒体要采纳一定的价值标准。这个价值标准在中国社会分化比较严重,我觉得可以采用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第四,必须服从事实这个最高权威。


第五,必须受制于专业规范。


这五点,是专业新闻的基本要求。但是,在中国,大多数都做不到。

 

北京外国语大学展江教授曾评价道:胡舒立的贡献在于推动。

 

短短 30 年内,在政治框架不变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新闻事业,由正面倡导的“喜鹊”式新闻文化转变为“啄木鸟”式的批判性新闻文化,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新闻专业主义启蒙,从胡舒立开始。

 

胡舒立一直坚持了数十年,才创造出昔日的“财经”荣光和今日的“财新”气候。 

 

也因此,她被称为中国媒体界女教父,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第一人。

 

2001 年,胡舒立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成为国内首位获此殊荣的记者。


 

在新闻界,行业人士都有一个共识:财新应该是国内最有底气对新闻实施收费的媒体,胡舒立则是最有可能推动这一模式的人。


“优质的内容,不论是知识还是资讯,都值得付费。坦白说,如果财新都不值得付费,我就想不出中国同类媒体还有哪家有这个价值了。”新榜创始人徐达内曾说道。

 

2018 年 10 月,财新成为中国第一家建立内容付费制度的新闻公司。

 

作为先行者,胡舒立成绩斐然。光是 2019 年一年,财新网络付费用户就已经突破 120 万,年收入接近一个亿。

 

能让早已习惯信息免费的国人为新闻付费,只有胡舒立做到了。

 


惟勉力留下真实

不至于让失去白白失去


自媒体工作者 @大帅去伐柴 评价胡舒立时,说过一段话,令我感触颇深:

 

最危险的女人到最危险的地方,并不是为了制造危险。


只有真相,才是很多新闻媒体人在一线追求的真理。

 

只不过,如今,很多人都被那些虚妄的东西蒙蔽了。最近流行的“如果不是…我都不知道…”文体死灰复燃。疫情没结束,就迫不及待地歌颂“厉害”。而这些文章里每一个确诊和死亡的数字,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没有人愿意身处危险,更何况是在危险中说真话。

 

良言逆耳。

 

做喜鹊当然轻松讨喜,胡舒立难道不知?

 

但她决意做啄木鸟。

 

在一个个灾难面前,惟逆行而上,啄木捉虫,勉力留下真实,才不至于让失去白白失去。


*参考文献1.《徐世平:胡舒立其人其事》,来源@重读历史,作者徐世平。2.《疫情报道看财新》,来源@象外,作者阿改。3.《舒立团队的风骨》,来源@财新网,作者汪丁丁。4.《胡舒立:终于出走》,来源@南方人物周刊,作者杨潇。5.《两月来,华南海鲜市场附近福利院发生连续死亡》,来源@财新,作者曹文姣。6.《说说当今这些文化名人》,作者张守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公众号@粥左罗。粥左罗,90后,毕业5年持续进化,从服务员到创业者,《学会写作》作者,学员超过10万人的写作课讲师,8000人成长社群发起人,坚信成长即财富,坚信优质内容能给你向上生长的力量。关注公众号@粥左罗,菜单栏查看50篇必读好文。




开工福利 免费领取



为感谢同学们长期以来对【3W互联网深度精选】的支持,我们准备了《全球40本精选畅销书-音频版》送给大家,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奖品介绍#

40节超值音频课
40海外好书独家深度解读
40最前沿的知识/工具/方法
40帮你阅读进阶,高效成长

只教你书中最有用的 10%

思维认知、成长逆袭
职场升级、人生跃迁
4大成长必备能力
一网打尽,全面升级
打破固有思维模型
与全球精英同步思想
帮你扩大格局,快速升值!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福利详情!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