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排名第四的计量经济学家是这样练成的, 绝对受益终身

计量经济圈整理 计量经济圈 2021-09-20


凡是搞计量经济的,都关注这个号了

箱:econometrics666@sina.cn

所有计量经济圈方法论丛的do文件, 微观数据库和各种软件都放在社群里.欢迎到计量经济圈社群交流访问.

二天前的中国省/地级市夜间灯光数据release, 1992-2013的面板数据,受到圈友追捧和欢迎,因为里面包括了能够发表在Top刊物的PM 2.5、CO2、Spatial weighting matrix等。

李奇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及统计学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著作《非参数计量经济学: 理论与实践》。在1989-1995年理论计量经济发文数量排名中,位居世界第四,在理论计量经济学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以及非参数和半非参数模型估计方面,大大推广了非参数计量经济学的应用范围 。


Texas A&M大学上的introduction:

Qi Li’s research focuses on developing new estimation models in estimating/testing econometric models under flexible functional form assumptions. He currently works on nonparametric robust estimation when data are highly unevenly distributed, and on large factor panel models and factor panel models with constraints. He serves as associate editor/co-editor for seven economic journals including associate editor for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Economics Letters and Econometric Reviews.


以下是对李奇教授的访谈

洞察力好也能成大师


高燕定:到芝加哥去学经济本科是不是要比去哈佛、或者MIT的经济更好呢?


李奇教授:这个不一定,我觉得他们可能差不太多。另外,如果读博士的话,我原来在加拿大教过一个清华毕业的学生,他学的非常好,后来他在多伦多大学拿的博士,他在多伦多大学读了一年,然后他转到芝加哥去了,他在多伦多数学是学得最好的,到了芝加哥也是学得最好的,芝加哥我有个朋友在那里当教授,说他成绩最好,但是芝加哥大学好像是,你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大部分教授好像不是特别管你,你都要自己做,因为他自己做教授没有太管,所以他做的东西当时没有引起教授的很大兴趣,最后工作找的也不理想,所以我想,如果他再多伦多大学毕业的话,虽然多伦多肯定不如芝加哥,但是那些教授会很密切的跟他合作,他找的工作反而可能比在芝加哥找的工作更好。所以,不是说一定是好学校出来就一定最好,当然你要是芝加哥出来最好的学生,教授特别欣赏,这些老板都是得诺贝尔奖的,极力推荐你,肯定能找到很好的工作。


主持人伊凡:就像现在就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希望到美国去读本科,大部分都是希望去读经济学或者商业方面的专业,所以说我想问一下,您从经济学教授的角度来建议这些学生,比如说高中阶段该做哪些准备。


李奇教授:先说一下这个经济学和商业,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商业专业是工商管理这个专业,硕士的话大家都知道,MBA就是工商管理硕士,就是比较时髦的一个专业。如果你真是学工商管理,你最终不想读博士,不想当教授,只是想做实际工作,想到公司去工作,其实他们不用特别多的数学。那我觉得读大学的话,不管读经济还是读商学院,你肯定要学微积分的,这是大学要学的,但是并不是很深,到大学实际上学得更多的是怎么跟人打交道,在公司,心理学,这种跟人打交道管理的技巧,学的内容就更重要了。


但你如果说我还是想读博士,然后我想去当教授,估计在商学院读博士用的数学也是比较多,比如说管理博士,我有好几个同学在国外做教授,管理学,其实有一部分人之前是学经济的,数学基础比较好,去读了管理博士,那用经济理论的比较多,用数学的也比较多。比如计量经济学、对策论的一些东西,博弈论,但是有一部分是学心理学的。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个很有名的教授了,他原来是北大心理系毕业的,心理学也有很大优势,你在管理的时候心理学是很重要的,你怎么了解人的心理最佳管理,学心理学我知道在北大心理学学士的话也需要不少数学,比如当时在北大我是天体物理专业的,我学概率论的时候是和心理学专业一块学得,同时上的课,一个老师教,但他们总的来说,数学用的要比经济学少一点。


主持人伊凡:那某种意义上来讲,那是不是数学成绩的好坏就决定了你能不能在这个领域走的更远。


李奇教授:也不能说那么绝对,数学很重要。有些人数学并不是特别强,但是你基本的要懂,但也不是说你数学特别突出,搞很复杂的证明,但经济学也需要很好的直观,好多问题你要能看出来怎么解释、怎么解决,你有一个想法之后,你就收集实际数据,用实际数据验证你的理论,或者你认为某些数据不对,你用反证法来证明这个理论不对,这个时候你就要直观比较强,另外你会计算机的能力也很重要,比如会处理很多大数据,这时候并不需要很多数学知识,用计算机操作只是处理数据,数学好总是有帮助的,但是数学差一点也能做的非常成功。


你比如说得诺贝尔奖的人有的数学非常好,数学家的数学非常好非常好,那有的人数学就很一般,但是他们直观特别好,他们能看到好多别人看不到的问题。其实包括宏观经济学、物理学,物理学用数学用的这么多,但是物理学也有数学不好的人得诺贝尔奖,就是说他们洞察力很好。


数学很重要,英文不好将来很被动


主持人伊凡:就是像您觉得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相比较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优势?或者说有哪些劣势,我们可以提前避免的,在去美国读书之前。


李奇教授:一个很标准的看法,大部分人都知道,就是中国学生受的训练比较严格一点,数学学得多一点,题可能做的多,比如说学数学或者考试,比哪个学生强。但是到了做论文的时候可能美国的学生想法多一点,他们的创造性强一点,他们从中学小学就经常鼓励你创造性,你做这个实验,有这个想法,自己比较放开,但是他们严格的做题比中国学生少一点,但是这个不能靠自己来改变的,我们教育制度就是这样,学校让你考这个试,读这个课本,你就要做,没让你做开放性的试验你也做不了。


但是所有的学生,就是说你想出国也好,如果你只想学习好,比如想出国,或者想读研究生,想出国当然英文很重要,英文不好将来你很被动,数学也很重要,如果你学得学科用数学,比如说你学经济学也好、管理学也好,学物理化学统计这都用着,即使你学医学,用到化学和生物的东西,数学对化学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化学你要用数学算一些公式,数学是比较基本的。当然你要说我纯粹学艺术的,比如说我是学传媒的、学媒体,有些专业肯定是不用数学的。当然也有很多专业用数学。


经济学有哪些分类?


高燕定:那么,经济学有哪些分类?我知道你是计量经济学家。


李奇教授:经济学你要是分比较大的块,一般我们分成三块,一般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就是研究整体的国家,怎么订税收制度,政府印多少货币,怎么来控制通货膨胀等等。那还有一个,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就是研究比较个体的,研究比较小一点的,研究消费者的行为,研究厂商的行为,厂商怎么追求他的利润最大,怎么控制他的成本。第三个就是我做的计量经济学。


所以一般就是研究生在我们这读博士,一年之后他要考三个博士生资格考试,一个是宏观经济学,一个是微观经济学,一个是计量经济学,那你要做科研的时候就又要往下分了,宏观经济学有做不同的,做银行这块,看银行的功能是什么,有的人说我研究政府的税收政策,微观经济学有的人说我研究厂商理论、对策论,有的人说我研究公共管理等等,就是研究这些具体的,计量经济学具体用时间序列的理论来研究。


经济学主要用到哪些数学?


高燕定:计量经济学主要用到哪些数学?


李奇教授:主要用到概率论和数学统计了。像概率,因为这些东西都有不确定性,所以会用到基本的概率模型。这个模型里有很多参数我们不知道,就要用到统计学的一些方法。


高燕定:现在很多人,出国留学要学经济,或者有些家长说我是搞经济的,但实际上我知道他们是想学管理的,就是说他的家长本身是做管理的,经常有的人就把经济和管理混掉了。你觉得学本科如果到国外学经济的,他最后去学企业管理或者商业管理,和本科出去就学商业管理,他们未来能不能学经济学的硕士、博士,这样的基础准备好不好?


李奇教授:如果最终想读到博士的话,在国内学经济、学管理都可以。在你读书的时候就是要注意多学一点数学,就是说现在国内不管经济还是管理,比如说微积分,高等数学、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都是必修课。


高燕定:在美国(学经济的)概率论是不是必修课?


李奇教授:在美国概率论不是必修,微积分是必修,一般讲的比较低、学得比较浅。线性代数也不是必修。


本科学经济的可能很难读经济学博士


高燕定:那么在美国是不是学经济学的本科以后很难转去学经济学的博士。


李奇教授:如果你只按他数学的最低要求去学,那就很难,就是说如果我想将来读博士,因为美国大学上课比较自由,你可以选修,选很多课,所以选课的时候就可以选深一点的课。就是说,我选工程类的数学,不要光选经济学的数学,甚至有可能选数学专业的数学,跟你个人的能力,多选一点,这样读博士的时候也会有优势。申请的时候,我们教授一看这个学生的材料,是学经济学的,如果你只学过一个第一年的微积分,那是肯定不够。比如学了工程数学、后来又学了两年的微积分,又学了线性代数、又学了概率论,成绩不错,对他录取有帮助,而且对他将来读书肯定有帮助,如果他数学学得太少,即使录取了,也跟不上,很难。


高燕定:可能你带了很多学生,都是硕士、博士生,你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李奇教授:平常跟着我们做的学生都不会太多,像比如说现在有个学生跟我做,他们那届学生只有7个学生,进来的时候大概20来个,但是中途有些学生考博士资格考试没过,就淘汰了,最后读到三年级的时候就剩7个学生了,一共有30多个教授,有人做这个有人做那个,平均起来一个教授一年不到一个学生。


高燕定:进去的时候20几个,三年以后淘汰剩下7个?


李奇教授:这是剩的比较少的一届,有的时候进去25个,最终剩15个,这就算比较多的,那其他的转成硕士的,如果博士资格考试没过的话一般都可以拿一个硕士学位,有的就转到别的学校去了,转到差一点的学校,有的转到别的系去了,比如经济系过不去,就转到农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系的博士资格考试要求就低,比较容易过,也有就不再读了,硕士毕业就找工作了。


学经济的毕业后能干什么?


高燕定:那如果从未来职业发展来说,读一个经济系的硕士,今后能干什么,读一个经济学的博士未来能干什么?


李奇教授:在美国经济学硕士作用不是很大,像在我们学校硕士一年就可以毕业,如果你本科毕业了到我们那读博士,一年以后博士资格考试没考过,你就可以拿一个硕士,所以你只读了一年研究生,也没有做论文,只是上了几门课,所以没有太多的优势,如果他这个专业需要比较少的经济学知识,本科生可能就够了,如果要求比较高的知识一般需要博士生,或者说硕士生找工作的时候人家把你当成本科生看,很可能这样。因为不像原来中国硕士生,我们读硕士的时候,要读三年,还要做论文,那个时候确实能学很多东西,所以一般你如果做研究性,不管去政府部门或者去学校,一般都要读到博士。


高燕定:那博士出来做些什么工作呢?比如说你的学生,他们出来以后能做些什么工作。


李奇教授:一般博士生毕业出来以后首选工作是去学校做教授,如果学校找不到的话,当然个别的人首选就是去了企业或者政府部门了,那么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能去学校,如果去学校去不了,没有找到,一般会去银行,招商银行,或者也有去世界银行的,比如去联合国的这些有关部门,都有,但是还是去商业银行,去私有的还比较多,去那做些科研,做些预测,比如预测利率怎么变,预测汇率等等,比如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怎么变,就是研究这些东西比较多。


高燕定:问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你刚才说你的研究生很少,我知道你发表了大概一百篇的论文,大家都知道研究生和教授的关系是老板的关系,很多教授都叫研究生给他做研究,那你这个就吭哧吭哧全部都自己做是吗?因为你没有什么学生。


李奇教授:多的时候同一年同一届的学生,多的时候一年有两个学生跟我做,有的时候一届一个学生跟我做,有的时候这一届一个也没有。当然,学生一般要四到五年才毕业,所以一般手下总有学生,多的时候可能同时有三到四个跟我做的,少的时候就一个人和我做,学生总是有的。当然写文章,主要还是靠自己,因为大部分学生数学功底不够,因为我做的比较理论,我的理论需要数学证明的,有的学生证明不了,所以我的学生就是做些应用,当然有的时候我也和他们合作一些文章,有的时候我就可以指导一下,他们自己写文章,我就不和他们合作了,当然过去也有两到三个学生数学很好,跟我做了不少证明的文章,一个是南朝鲜的,韩国的一个女学生,现在回到韩国了,还有一个是中国学生。也有(学生)数学不错的。


高燕定:绝大部分的文章还是靠自己做。


李奇教授:但是很多文章合作,不是和学生合作,是和其他学校的教授合作。比如我最近写一本书,是和加拿大一个教授合作的,他就是加拿大人,不是中国人,那么我跟他合作了很多文章,当然我也和其他学校的中国教授合作过很多文章。和教授合作比较快,大家水平差不多,讨论起来很方便,有的人数学好一点,有的人应用好一点,这样也互补,学生如果碰到好学生,当然也能写出不少好的文章。有的学生数学功底不够的话就不行,我做的比较理论,这时候和学生合作就不是太多。

 

咱们圈子引荐李教授一些代表性论文,尤其是他发表在Journal of Econometrics上的论文。这基本奠定了他在非参数估计领域的地位,其编写的非参数估计计量经济学值得研读学习,当然也可以到社群参看一些非参数估计资料

总共发表了145篇高水平文章,如果这不是大师那谁是大师呢?

社群日常,展示一组clds数据标签和变量值乱码问题:

一些参考源头: 高定燕博客和经济金融网

 推荐阅读:

0.中国所有地级市各类空间权重矩阵数据release

1.工企数据库匹配160大步骤的完整程序和相应数据

2.1998-2016年中国地级市年均PM2.5数据release

3.1997-2014中国市场化指数权威版本release

4.2005-2015中国分省分行业CO2数据circulation

5.中国省/地级市夜间灯光数据release

6.匹配方法(matching)操作指南, 值得收藏的16篇文章

7.内生性问题操作指南, 广为流传的22篇文章

8.面板数据模型操作指南, 不得不看的16篇文章

9.实证研究中用到的135篇文章, 社科学者常用toolkit

计量经济圈是中国计量第一大社区,我们致力于推动中国计量理论和实证技能的提升,圈子以海内外高校研究生和教师为主。计量经济圈绝对六多精神:社科资料最多、社科数据最多、科研牛人最多、海外名校最多、热情互助最多、前沿趋势最多如果你热爱计量并希望长见识,那欢迎你加入到咱们这个大家庭(戳这里),要不然你只能去其他那些Open access圈子了。注意:进去之后一定要看小鹅社群“群公告”,不然接收不了群息,也不知道怎么进入咱们独一无二的微信群和QQ群在规则框架下社群交流讨论无时间限制。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