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登山线路到底多重要?事故历历在目!
“近日,在未经相关管理部门允许的情况下,登山爱好者邓某和胡某自选线路向武夷山黄岗山主峰发起冲击。不料遇上突变气候,加之地形复杂,两人被困峭壁之上。”尽管最后被顺利救出,才得以脱离危险。若是稍有不慎,生命就戛然而止!
“17年7月16日晚22时左右,我州泸定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求救电话称,有6名驴友在二郎山红岩顶一带迷路遇险,其中1名驴友受伤并出现食物短缺。”
7月4日中午12时许,被困广州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天堂顶丛林约48小时的东莞青年小温,终于被救援民警找到。
7月2日晚,50名驴友在金龟山迷路,深圳坪山新区警方接到报警求助后彻夜搜寻,终于在昨晨3时许成功将他们找到。
6月26日,来自广州、中山的49名驴友自行组团,到惠州市罗浮山登山徒步。因选择较偏远的山路登高,在登山过程中迷路。
户外运动事故发生率节节攀升
迷路、失足、被困……
我们除了感慨生命脆弱之余
拯救驴友的过程中
也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在路上,不是光有梦想就够
去户外,不是光有勇气就行
去户外如果安全没有保障
其它东西都是免谈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意外
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功课!
先制定路线以保证安全
那么问题来了
你知道制定路线需要注意什么吗?
1、进山前信息搜索
登山并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它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以指定出严密的攀登计划,从而保证登山过程的安全顺利。
进山前,应尽力收集有关山峰的文字、照片、电影、录相、有关地图、舫测图和航空照片等,尽量利用最新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最好是五万分之一的地形图,能找到二万五千分之一的更好。
从地形图上大体能了解到该山峰的进山方向,初步确定几条路线方案,大体可以了解各段路线的坡度情况,这些进山前的资料分析工作是不可少的。
当然,很多玩家并不能读懂地形图,那么Google地球也能作为很好的参考。此外,一定要多向有经验的玩家请教,或者多读网上攀登攻略,尤其注意攀登建议及其难点,并在地形图或卫星图上进行模拟攀登。
2、进山后的路线侦察
即便前期你已经对山峰有了很全面的调研,但是毕竟自然环境是不断改变的,和你所获取的资料还会存在一些差别,前期资料只能作为攀登参考。
一般来说,进山后的路线侦察,应利用各种手段,观察整个路线,一般的方法应是登临与计划选择的路线相对的山坡或山头,对整个路线进行分析和观测、记录、对比。攀登计划还需要在攀登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安全原则
何谓安全的路线?
在由大本营到项峰的整个路线上,虽然布满了困难的地形和存在各种山间危险,在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队员发挥应有的技术水平后,能够保证人身安全的,称为安全路线或成功路线。
所谓安全原则即是在所选线路中,所有难点或危险路段都有方法和有手段来保证安全,此谓探险并不冒险。
2.避难求易原则
舍远求近同是选择登山路线的第二个原则。如果路线长的话,就必须在物资上运、体力保存、营地设置、好天气的运用、抢救伤病人员、组织指挥、通讯联络等方面增加一系列的工作量。
这就应该力求在安全的前提下选择较短的路线,以减轻不必要的工作量,节省队员体力。
比如在攀登过程中若遇见大角度长距离的冰坡或冰壁阻碍,或许可以通过攀冰的方式进行攀登,但是在喜式攀登中增大了运输的难度,特别是在队员水平参差不一的情况下,还是应该选择绕行。
3.视线以主峰为主原则
登山路线的选择,力求在整个路线上都能看到主峰,一方面,这点对于组织指挥,通讯联系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顶峰也能像启明星一样指引攀登的方向,鼓舞队员的士气。
但实际攀登过程中全线看到主峰的是比较少的,即便理论上能够看见顶峰,但是在一些极端天气下,如雪、雾也很难看见顶峰。在不能全线看到主峰时,也应力求从前进营地以上路线能看到主峰。
4.具体地形具体分析原则
登山运动是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人与大自然的斗争。要战胜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必须了解活动的环境特点。
(1)高山地区的地形
高山地区的地形,从垂直方面来讲,具有明显的分带特点,3500米以下为森林带,3500秋-5000米为草原草甸带,5000-5500米为冰川冰迹带,5500米-8000米以上为高原冰川寒漠带,并常以冰雪石混合地形为其特征。
冰川主要表现为冰雪补给区,即粒雪盆围壁和山脊山坡上的零星冰雪,这个地带的岩石以冰冻风化的破碎岩石为主。
(2)角峰地形
我们攀登的大多数山峰都是属于角峰,角峰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古)冰川在侵蚀冰斗后壁时,使冰斗后壁不断后退,使所围山峰成为高耸尖锐的山峰。
即是指金字塔形尖峰,山坡呈凹形陡坡,顶峰突出成尖角形成的。因此攀登角峰时,常常选择刃脊路线。
(3)山脊上的路线
山脊上的路线,避开了冰雪崩的威胁(只能发生在山脊下),冰裂缝的可能也很小,但随之而来的风暴、滑坠等又成为主要危险,所以在山脊上行进必须注意了。
(4)冰川粒雪盆地区
对于冰川粒雪盆地区,主要防止冰裂缝,由于低纬度冰川粒雪盆较为宽广,视线开阔,路线选择不是太困难,而对于粒雪盆的围壁,或高纬度冰川的粒雪盆本身,路线选择则是困难地区。
一般的讲,登山路线到这里后,即由山俗地形进入山脊地带,往往在这一交接地区,出现极为复杂的冰雪地形,珠峰的北坳和北壁,康雄冰川源头至南坳、希峰6300米-6500米、6900米-7100米处都属于这一交接地带。
这一地区的特点是坡度大、冰雪崩发生频繁、明暗裂缝纵横交错、冰雪陡坡发育,成为典型的冰暴区。路线的选择极为复杂,往往出现视线受阻的情况。
在此类地区选择路线,应在能观全貌的适当地点全面观察、分析后,取1-2条路线进行实地侦察,然后确立一条较为安全又较短的路线。
(5)现代冰川特点
在攀登雪山时,常常需要通过现代冰川,现代冰川指的是冰川冰从粒雪盆中流出,沿冰川谷外流动,流动速度很小一般每年运动几米到几百米。
由于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冰川谷两侧所受的摩擦力更大,因此流动速度小于冰川谷中部的冰川,因此其交接部位就会产生拉张力因此很容易形成冰裂缝。
此外,冰裂缝的形成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冰川拐弯处的外侧、两个冰川交汇处,岩床高差突变或岩床下方有较大凸起等。
因此在制定攀登路线时应该尽量绕开这些区域。此外,在明裂缝方向的延伸线上,也有可能出现暗裂缝,这些都需要提防和注意的。
(6)冰碛地形中的路线选择
冰碛地形中的路线选择,要注意到冰碛的分布规律。冰川表碛,冰迹石一般为20-40公分厚,其下为冰体,起伏较大,不易行走。
终迹是冰川退却时留下的表碛、中碛形成的,为古老冰碛物,其中已无冰体,上面甚至复盖了少量植物,发育了土壤,比较坚实安全,冰川中迹呈弧形条带分布在冰川的舌部下方,较易选择路线。
(7)极高的寒漠带
对于极高的寒漠带,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岩石冰雪混合地形。在这个地带中,宏观地形已比较清楚,按理说比较容易选择路线,但由于局部地形的阻挡,有时也阻碍驴友们的视线,这就要求必须善于统观整个地形,掌握路线的大方向,不可被局部地形所迷惑。
远看一个石头,近看一个小山包的错觉在登山中经常出现,在这里运动员必须力求全局和局部的统一,不要丧失已取得的高度,保护路线的大方向,乃是成败的关键。
此外在攀登之前
也不妨多设计一些预备方案
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总之为了安全攀登
准备再充分也不为过!
小路提醒大家
要注意以上几点
然后制定出合理的攀登路线
这样才能玩得尽兴
安全回家!
● ● ●
探索世界!
安全回家!
扫描下载户外助手
更多精彩内容可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