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联微评第73期 | 梁莹:“拗九节”里谈“孝”

梁莹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 2021-03-15

【小联微评】特邀我校辅导员和同学们,从他们的视角“微”观时政,“评”论热点,和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也为同学们更好地认知、理解社会热点问题,提供向导与参考。

“拗九节”里谈“孝”

法学院辅导员 梁莹

3月5日,是农历正月廿九。在福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作为地道的福州人,早上出门前,我吃到了我母亲煮的一碗“拗九粥”——因为这天是福州本土的孝顺节“拗九节”,今年我的年龄又恰逢“暗九”。

如果你不是福州人,可能会好奇,这都是些什么东东?

“拗九节”是福州与霞浦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后九节”、“孝顺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煮“拗九粥”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拗九粥”是类似八宝粥的甜粥。

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凡是岁数逢九(虚岁)的人,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就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拗九粥”和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

所以这一碗粥,寄托了母亲对我浓浓的关爱,自然我是带着对母亲的满心感恩吃完粥的。而且照风俗,本来这碗粥该是我煮给家人的,却敌不过母亲早早备好原料早起为家人们煮食。即便身为人母,在母亲眼中还是需要照顾的孩子啊!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娃”们。

同学们,回到学校时,是不是父母一边嫌弃地说“赶紧走,待在家里烦死人了”,一边往你的行李里塞进亲手做的各种家乡美味,或是偷偷给你的微信又发了个红包?到了学校,他们是不是又打电话发信息督促你“开学了要好好学习了”,可一会又说“别让自己太累压力太大,做事尽力就好”?

我经常和大家的父母接触。他们大多四十几岁,不算老,事业巅峰期,身体却开始“显老”;总担心孩子走弯路,可又怕过分关心让孩子背负上压力,告诉自己“孩子成人了”就“佛系”一点,心里却觉得“子不教父之过”。中年危机里,藏着太多对孩子的爱的矛盾。

我接触的同学中,也常常有非常孝顺的孩子。会用奖学金为父母买礼物;会常常打电话回家;有因为父母一次吵架赶紧回家劝和;父母身体有恙赶紧请假照顾;也有明明自己在学校很多烦恼却总和爸妈说“好着呢”的……

这些做法,算不算“孝顺”?从初衷上来说,绝对是出自一颗对父母感恩和爱的心,所以说是“孝心”一点问题也没有,但从方式上来说,这是最好的方式吗?就像“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一样,我们常常遇到“爱的表达错位”。其实,爱的最好表达,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体会对方的感受,了解多方的需求,给予对方希望的回应。所以,不是你觉得孝顺了,就真的是孝顺了。

因为最近在刷脂,我不吃甜食。可是母亲煮的粥,我一粒米没剩下。糖分可以通过运动消耗掉,可是,若拒绝母亲的关爱,伤心就留痕迹了。吃掉,才是对她关爱的全盘接受和付出的充分肯定。然后,我还和她约好,晚上别做晚饭了,等我下班,带她和父亲一起出去聚个餐过个节。

所以,我有些小小的关于“孝”的建议:

下次,妈妈再往行李里塞东西的时候,把“够啦够啦,这样重死了我提不动”改成“妈,能否分期寄给我,好让我一整个学期都可以慢慢享受”或者“我一定好好锻炼身体,才有力气把这么多好吃的拖到学校去炫耀我妈的手艺”;

下次,拿到奖学金给父母买礼物的时候,可以附上一张手写的祝福卡片或信件,亲自递到他们手里,要知道你的“亲自”比礼物的价值高上许多;

下次,发现电话里和父母“尬聊”的时候,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他们,因为真诚比形式更让父母欣慰,哪怕你告诉他们“爸妈,我在学校很不好”,至少他们感受到“孩子不好,可是孩子信任我、需要我”,而不是“孩子大了,心里想什么我们不知也帮不上了”;

下次,家里出了事情,一定要冷静,想好应对方式再回家,不要哭着急匆匆回去,反而让父母为让你着急而担心内疚还要再操心你路上的平安,这时候,你先要保证自己不给家里再添麻烦再考虑能否给家里帮助;

当然,平时为爸妈的朋友圈点赞,把爸妈纳入朋友圈“可见”范围,时不时地“撩”一“撩”他们,也是一种对他们的关注。更别说在家时除了会同学刷手机,也多好好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做家务、走亲戚、旅行了。父母需要“家”等安全感,这个安全感里,少不了你的真实参与。

说到这里,我想起今年2月3日,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习大大在拜年致辞中提到“夫孝,德之本也”,提倡大家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出发,自然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也曾谆谆教诲:“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走心”的孝顺,带给我们美好的家。当我们每个人千家万户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才能好。若懂得尽孝,就请一定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民族梦、国家梦之中吧!

附:“拗九节”的传说

关于“拗九”有一个《目连救母幽冥宝传》的感人传说: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害死别人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小鬼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 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不管是正月廿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小联微评】将每周定期推送微评文章,欢迎大家围观点赞、阅读转发!也欢迎广大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投稿!

投稿邮箱:845598409@qq.com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责任编辑:孙文希


近期热门文章

提高警惕,远离邪教

「就业直通车」高管代培生--雄鹰计划来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