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微观第第459期 | 黄莉莉:青春志愿,爱在师大
青春志愿,爱在师大
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辅导员 黄莉莉
前几天和大学同学聊起开学,问起大学开学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同学说——可能是志愿者的笑容吧,确实抚慰了当时作为刚入学新生离家的无措和对未来的茫然。你还记得,当年上大学时接你入学的那位志愿者吗?
初秋九月的师大,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可不仅仅是因为新生力量的涌入。在报到新生的憧憧人影中,总是点缀着数抹鲜艳的红马甲。从白天到黑夜,各个学院的志愿者用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光是作为学长、学姐的担当,更多的是作为志愿者的奉献与爱。他们,用不同学院的风格,将这一份特殊的爱,一棒又一棒地接力传承,让每一位新师大人感受到爱在师大的欢喜。
1
志愿服务彰显别样青春
开学伊始,校门口、教学楼、宿舍楼、食堂里,到处都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这是咱们师大的老传统了。志愿者们身披绶带、各司其职,用微笑与热情迎接每一位新生及家长,为新生带路、拉行李箱、指引办理入学手续、答疑解惑,消除新生初来乍到的陌生感,增加了校园归属感。“一条龙”的服务,为新生提供了便利,展现出师大学子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更是师大浓浓的“志愿服务味”的体现。但是,总有人好问“得失”,质疑志愿服务的真实性,为什么呢?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有义无反顾英勇救援的水草队长、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莆田三兄弟”张涵、兢兢业业坚守服务岗位的蓝永生、舍小家为大家奔赴抗疫一线的高亮医生、坚持志愿服务奉献自己全部时间的王忠武……这些好人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温暖。他们又为什么这么做呢?
俗语有云,“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滴善举成就大爱”,社会良好氛围的培育与维护,离不开每个人的奉献与付出,爱心的凝聚,离不开每个人的关怀与善意。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纵使处在“象牙塔”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压力;面对现实生活,一些学子忘却或放弃了奉献,将一己私利看成了人生的全部,对于奉献之人,也多加以冷嘲热讽,但这些人终究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学子仍旧是乐于奉献、勇于担当之群体中的一员。我们一路走来,离不开他人的奉献与付出,离不开社会的关怀与肯定;因此,即将走上社会的我们,更应该学会奉献,从身畔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真正做到勇于奉献、乐于助人。
青年大学生一直是推进志愿服务开展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向善,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2
奉献得失激发向善力量
奉献二字,读之极易,做到还需脚踏实地。作为新时代学子,我们在许多时候都能感受到他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奉献,大到社会大事,小到校内小事——遥想疫情之初,无数医务人员与志愿者挺身而出,将疫情的黑暗挡在了身后,让国人重获安宁的生活,社会也得以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正常运转;再看黄山之巅的“放绳工”李培生,每天在悬崖峭壁上悬绳保洁,25年相当于攀爬了200次珠峰,换来黄山的洁净如洗;而第十九任迎客松“守松人”胡晓春,则一年超过300天住在山上、凭借着一人之力守护一棵松树,一守守了12年,只为千年古松青春永驻。
而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校园里也有许多的老师、职工、同学在默默无闻的奉献,在各个学院,有日常打理教室的同学,有乐于替学生答疑解惑的科任老师;在图书馆,每当我们想要寻找需要的图书之时,热情的图书管理员便会走上前,在听取我们的困惑之后替我们答疑解惑,从而帮助我们以最快速度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料;在校内的路口,每当上下课时,都会有勤劳的保安大叔在维持秩序,帮助学生快速安全地通过路口,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都是如此。而在宿舍,宿管老师每个学期都坚守于岗位之上,关注着我们的住宿安全、维护着宿舍的秩序与安宁…我们的身边从不缺乏恪尽职守、乐于奉献之人,他们就像一盏盏明灯,在暗夜中的道路两侧替我们照亮前方的路,让我们获得便利、少走弯路,因为他们的奉献,我们的生活得以变得更加地美好、得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他们得之为何?失之为何?不忘初心耳。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奉献自我、燃烧青春,是在展现最美的自己,不忘初心,坚守一方。
宋人陆游在其名篇《卜算子·咏梅》中有云“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何尝不是新时代志愿者与奉献者的最佳写照呢?作为新时代的主人、作为新时代的祖国栋梁,我们这些大学生、研究生们更应该学会奉献、乐于奉献,纵使不曾在汗青上留下自己的名讳,也要留下自己默默奉献的背影。我们,当为后来者充当先行者,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为他们的前进之路提供便利!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青年微观】每周定期推送微评文章,欢迎大家围观点赞、阅读转发!也欢迎广大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投稿!
投稿邮箱:
fjnuqnwg@163.com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责任编辑:陈芬婷
近期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