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学生心声】:好的导师会带来精神引领好的师门让人有归属感

2018-04-12 张弛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在开放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生具有极强的个体意识,“师徒如父子”的传统观念遭到挑战。近年来发生在校园中的多起因为师生期待不一致造成的校园悲剧提醒人们,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审视研究尊重新一代学生的特点,厘清师生关系边界,构建“清、亲”型师生关系,从而在新的时代起点上,重建和谐的师生发展共同体。


背景:

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研三学生陶某在校内跳楼身亡,警方调查结论为高坠死亡。

4月8日,武汉理工大学官方微博发布关于陶某坠楼事件调查的通报,通报称陶某导师王某存在与学生认义父子关系等行为,已停止其研究生招生资格。

今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博士生杨某溺亡。之后据媒体报道,他的博士生导师周某曾让杨某帮忙浇花、打扫办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车场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装窗帘、给自己熟人的女儿做家教等等。

 发表论文、毕业、就业这些名词似乎是每一位研究生的心头之患。因为当下仍采取“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学习生涯是至关重要的。


从研究生入学,我所在的学院就一再强调日益严格的毕业要求。比如要求研究生毕业之前至少要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一篇专业论文,其他学院好像还有更高的要求。然而国内有限的期刊版面,却有着大量学生无限的需求,发表论文竞争激烈,变得难如登天。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导师对学生研究方向和具体内容的打磨,或者借助他的资源和实力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发表。如果想要继续读博深造,除了自身努力,还要多位导师的推荐,找到目标院校,才能顺利升学。因此,研究内容的难度加大,毕业要求高,论文发表途径平台少,导致目前研究生面临巨大的在学压力。学习课程遴选,小论文的选题,毕业论文的方向、开题、修改,学习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导师的帮助和指导。


在我看来,好的师生群体,就像一组共同合作的团队。每当在一个学术课题上一起经历通宵达旦、无数次的实验和努力,双方最终收获的不仅是学术成果,更重要的是融入其中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师生情。也听过其他学校或者同学出现一些没处理好的师生关系,有些原因在于导师,他们把学生当作赚钱的机器,给学生超负荷的研究任务,学生无法平衡好学业和导师的工作任务,进而师生关系恶化。另一部分是学生缺乏对导师的理解和包容,没有主动帮老师分担研究工作的意识,没有立志做学问为国效力的信念,反而堆积了很多的抱怨和指责。


 一个好的导师会给学生精神上的引领,一个好的师门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我是北方人,第一次来南方读书。从一开始导师就从生活上关心我,比如饮食是否习惯、和同学关系处理得如何,敦促我做好未来三年的学习规划等等,让我做到心中有数。生活中她像一位慈母,学术上她又像一位严父。不论是课程的学习和论文的撰写,导师都要求我做到精益求精。有一次因为时间仓促,我把收集到的一些偏老的文献草草发给导师时,她语重心长地和我说:老师让你做这件事,是锻炼你的研究能力。希望你能体会到做研究的不易,今后能静下心来吃点苦头,才会有收获和成果。那一次,给我的心头重重一击。此后我对学术有了更多敬畏,开始严谨对待每次作业和研究。除此之外,导师也教导我多和师兄师姐沟通,不论是学业上,还是在做人做事的方式上。师兄师姐也常给我一些课程建议,或者在学习之余一起吃饭聊天,让我非常享受和他们一起肩并肩成长的日子。我也常怀着感恩之心回报他们的付出。


 作为学生,我为那些身心受过伤害并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同学感到无比心痛和愤慨。学生需要正义的力量,以及能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制度,当然更需要知识与品行并重的好导师,很庆幸我遇到了一位好导师,她教会了我人生的重要一课: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再学做学问。望师者多一份师道的初心,学生多一份理解和宽容。(作者系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研一学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