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什么样的人更具备创造性

2018-04-23 赵鑫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积极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灵活性,借助于广泛联系的情境信息,个体能够更好地解决创造性问题。积极情绪状态下的个体联想内容更为丰富,创造性产品更具灵活性与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作为创造性的核心,是个体产生新颖独特且适用的观点或产品的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创造性研究大师Guilford指出,创造性思维主要包含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什么样的人更具备创造性呢?


知识。知识在创造力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个体至少需要在其领域中历练10年,方可创造出有原创性的、高质量的成果。这意味着由长期历练所获得的丰富且结构良好的知识对创造性产出的必要性。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达成一种共识,即智能化程序的设计必须考虑在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程序需要哪些特定的高度组织化的知识结构,缺乏知识库的智能化程序,不能完成有价值的问题解决。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个体无论在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完成认知领域的创造性任务时,除前额叶皮层参与活动外,存储知识的颞叶、顶叶和枕叶也会参与活动。


人格特质。有研究认为,开放性人格特质是创造性强有力的预测者,它能预测创造性的很多领域如艺术、科学与人类学,还能预测各种水平的创造性,包括创造思维风格、目标、业余爱好和成就。在日常生活中,开放性得分高的人往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好奇心强,兴趣颇广,善于欣赏艺术,对美的事物比较敏感,情感体验深刻,能够迎接挑战,具有开放的价值观等,这些特质对于创造发明、艺术创作等创造性活动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以往的研究中,开放性能预测创造性得分中10%到50%的变异。大部分的研究则发现两者的相关系数在0.30左右。研究发现,那些对外部世界或新的体验趋于开放的人更具有创造性,更有可能对创造性感兴趣。研究同时发现,开放性得分高的员工对于新生事物和观念乐于接受,在工作中能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因此工作绩效较高。


多样文化经验。多样文化经验作为文化和经验的特殊结合,意味着所有与异国文化元素或者成员直接或者间接的交互经验。研究显示,多元文化经验可以促进创造性顿悟的成绩,特别是当个体已经适应了国外生活或者发展了双语经验时。研究者发现,个体在国外生活的时间越长,他们越可能解决创造性的问题。更进一步,适应国外生活是国外生活时间促进顿悟问题解决的关键。多文化经验特别是适应不同的文化可能使得个体采用不同视角看问题,因此更容易摆脱思维固着的影响。适应国外文化表现之一是多文化的学习,研究揭示了其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多文化环境下的功能性学习促进了新异联结和对固定限制的打破。对比于非顿悟问题解决任务,早年的双语经验(比如从6岁前就开始学习双语)更有助于顿悟问题解决,这可能是通过促进注意的灵活转换来完成的。


积极的情绪。情绪问题是制约个人体创造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012年全国教育质量监测的数据显示,我国58%的学生存在严重的考试焦虑情绪。而焦虑情绪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有利于促进创造性的产生,而消极情绪阻碍创造性的产生。研究发现,积极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灵活性,借助于广泛联系的情境信息,个体能够更好地解决创造性问题。积极情绪状态下的个体联想内容更为丰富,创造性产品更具灵活性与独创性。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研究表明,积极情绪状态下被试能够提出更多更富有创造性的科学问题。


亲社会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亲社会动机可以帮助个体跳出自身视角的局限,提高其对他人观点、需求的敏感度,增强个体换位思考和观点整合的能力,继而促进内部动机对创造力的正向效应。亲社会动机高的个体,在实际情境中,会产生更多的换位思考,也会有更多慷慨付出的行为,它会使个体产生积极情绪,这些都很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创造力。


民主的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情感表现的综合体现,对子女自尊、学习行为及认知与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包括创造性在内的多种认知能力。国外心理学家在研究中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子女创造性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专制型的教养方式显著负向影响儿童的创造性。另外的一项研究也发现,民主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创造性的发展,而专治的教养方式则阻碍创造性的发展。中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进一步发现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正向影响创造性,而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负向影响创造性。可见,父母教养方式是创造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