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时代需要培养合格的“数字公民”

2018-04-23 郭帅 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近日,教育部高中信息技术课标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政协委员任友群等编著的《聚焦数字化胜任力》一书出版。现在的孩子都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还有必要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吗?什么才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现代国民的核心素养?在孩子们玩转各种程序的同时,学习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培养信息素养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近任友群及其编著的《聚焦数字化胜任力》。——编者 


  “小宁,老师布置读英语的任务还没完成哦。”听到妈妈的话,上幼儿园大班的小宁拿出iPad,打开APP跟着朗读并且自己录音保存。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像小宁这样,从出生就长期“浸泡”在数字化环境中,对于各种技术应用习以为常,因此他们也被称为“数字原住民”。


“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数字素养已成为社会公众的一项基本生存能力。未来所需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也需具有良好的信息技能,并能将两者进行深度融合。”任友群说。


“数字原住民”不等于“数字公民”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加快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生态环境。那么什么才是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从小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可以自然而然培养获得学科的核心素养吗?


2018年1月,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就对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做出了清晰的界定,即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


“且不说当今中国发展并不平衡,全社会还远没实现下一代都自动成为‘数字原住民’,就算发达地区下一代中‘数字原住民’可能更多一些,这些孩子也不能简单等同于‘数字公民’,他们同样需要加强数字素养教育,才能在信息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任友群说。


任友群进一步表示:“虽然现在不少学生是信息技术的‘发烧友’,但在高效获取信息、评价信息、整合信息、用可视化的方式交流分享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孩子们在日常的娱乐和技术环境中并不能自然具备数字素养,必须通过严格的课程来教他们学习如何将技术用于学习和解决问题。”


在任友群看来,培养具有数字素养的时代国民,首先要具体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上来。


任友群认为,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要更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理解人、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当世界成为一个大的‘信息系统’,是培养新一代国民具备合理获取与使用信息系统中数据的能力,进而主动理解、掌握和推进整个数字世界发展进程,还是只能通过‘屏幕’获得他人发布的信息,被动感知、消费和享受他人的创新成果?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未来。”任友群如是说。


“培育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成为信息技术健康的‘消费者’,更好地融入信息社会;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成为信息社会负责人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创造性地推动信息社会发展,从而培养出高数字素养的国民。”任友群说。


“只关注计算机教育,仅仅教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也不足以培养其数字素养。系统、科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信息社会本质特征,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提升数字素养。”


在任友群看来,合格的“数字国民”既要掌握相关的技术工具,也要理解技术中所蕴涵的核心概念、学科思维以及交流特征,合理应用学科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按照信息社会行为规范负责任地开展信息活动。


也因此,学校应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教学目标。“课程应满足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帮助学生有效、安全、规范、自信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并为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生活、学习及持续发展提供知识基础、技能和方法支持及价值观引领。”任友群说。


信息技术教育仍需进一步变革


在编著《聚焦数字化胜任力》一书时,研究团队通过网络调研方式面向上海市各区县的部分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进行数字素养水平等方面的调查,共收到11016份有效答复。


调查显示,初、高中学生用IT设备“听音乐”、“聊天”占比最高,初中生分别为69.86%、67.51%;高中生分别为85.29%、83.73%。


“尽管现在学生拥有数字设备的比例不低,但是更多地用于娱乐和社交,用于完成学校布置的各种学习任务的机会少,使用技术支持学习的时间并不多。”任友群说。


任友群表示:“从对中小学生数字素养的调研可见,学生有条件使用各种信息科技设备,掌握相关的信息科技软件和硬件基础,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网络交流成为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数字素养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信息技术教育仍有进一步变革的空间。”


调研显示,80.04%的初中生和83.84%的高中生获取信息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渠道是学校里的信息科技课。通过网上教程、自学、帮助文件、同伴交流等方式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网络上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不多,无关信息较多,学生难以聚焦和专注学习本身。”


数字化环境迅速发展,使得中小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使用信息技术,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日常应用中得到了广泛提高。但是,任友群表示,在学校信息技术课堂上重复学习以及学习内容滞后于数字化环境发展需要的问题还一直存在。


“同时,现有信息技术课程缺少对学科方法和原理性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技术工具内在特征认识不足,容易出现沉迷手机、网络上瘾等问题,甚至沦为技术工具控制下的‘奴隶’。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多样性的需求和课程内容滞后的矛盾限制着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功能的最优发挥。”任友群说。


除了信息技术知识外,任友群认为,学生对于信息的鉴别与评估意识、在信息社会中的自我约束能力、信息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从调查结果来看,小学阶段有35.6%的学生在获取信息后,不会进行鉴别与评估而直接使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分别有74.6%和73.5%的学生在网络中获取信息后,会根据信息发布者的情况、相关信息的比较情况以及通过他人对此信息的评论等各种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估。


“与传统的道德规范和法制规范比较,你认为网络是怎样的?”在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初、高中学段的被调查学生中分别有42.8%和24.6%的学生选择了“网络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和“网络是虚拟的,不必太认真”的调查选项。“因此要加强学生信息道德规范的引导和健康。”


此外,认为“在网络中对自我信息的保护要靠自己”的初高中学生占比接近50%。


面向未来,就要重新思考信息技术课程的育人功能和目标,以及学什么和怎样学。“信息课程是跨学科、跨界的,这既应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反映出来,还应在其他学科课程中,以及跨学科课程中反映出来,这就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背后的逻辑。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在克服应试痼疾和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与优质等方面会有更多的作为。”任友群说。


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上,任友群认为,还需进一步完善个性化发展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开发契合科技发展与信息时代变迁的教材、健全反映中小学生数字素养的评价机制。


任友群还建议:“小学阶段应更多培养孩子的数字化工具应用能力,尝试体验程序控制的自动化技术工具,学习简单的信息技术知识,培养信息意识;初中阶段在锻炼学生掌握基本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应注重与生活情境相联结,引导他们接触一些计算机科学概念,将培养方式由形象化、具体化逐步转向抽象化、概念化;高中阶段则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以及清晰地表达解决方案的能力。”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在逐渐降低信息技术教育中数字化工具应用能力培养所占比重的同时,可以适当提高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所占比重。”任友群补充道。


任友群表示:“上海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目前面临改革发展的新机遇,改革与发展需要从核心素养界定、课程标准研制、学业评价和学习环境四方面进一步探索出一条突破与超越之路。做好示范引领作用。现在,新版上海高中信息科技教材已经开始编制,各册编写者既有大学相关学科的一流学者,又有基础教育一线优秀教师,还得到了像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这样的相关学科专业学会以及BATK等优秀互联网企业的大力支持,我们要从示范引领的高度为上海和全国的信息科技教育做出应有贡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