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回访】之二:有希望就有动力
4月24日下午五点,细雨霏霏。随着一阵悦耳的放学铃声响起,王芳赶紧收拾扫把、簸箕,洗洗手,撑着雨伞到校门口接儿子回家。此时9岁的儿子韩康泳已经在学校门口等她了。
见到妈妈过来,韩康泳一个箭步跑过来和妈妈相拥,然后母子俩一起有说有笑地回家了。
王芳在聚源小学门口接儿子韩康泳。
王芳的家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镇羊桥村,距离儿子所在的聚源小学只有四五百米的距离。每天她都会跟儿子一起上下学,儿子上课,她在学校做保洁员。“党和政府关心我们,让我38岁有机会生了这个娃儿,他就是我的命根子,我就想一直看着他平平安安地长大。”王芳说。
今年47岁的王芳和丈夫韩永久原本有一个可爱的姑娘,1992年出生,按时间推算,现在早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
“我这个女娃儿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为了她能在市里上学,我就到市里一家家具厂上班,她爸在外打工,全家日子过得还不错。”王芳捋了捋额头的丝丝白发回忆道。
然而,10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夺去了王芳女儿的生命,也让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
女儿走了,王芳和丈夫悲痛欲绝。有很长一段时间,王芳最怕夜晚来临,一闭上眼睛,女儿就会在眼前晃悠。丈夫也辞工回家了,整日沉默无语、无精打采。
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都江堰市的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除此之外,四川省在2008年7月25日还发布了关于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的决定。这项政策点燃了很多孩子伤亡家庭的希望。截至2011年3月底,有3761名妇女怀孕,2864名婴儿健康出生。
王芳的儿子韩康泳就是这2864名婴儿中的一个。小康泳生于2009年,如今是聚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更让王芳感到欣慰的是,儿子虽然比较淘气,但是学习成绩不错,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
“有了这个娃娃,日子总算见到了阳光,我也很少想10年前的事儿喽。”王芳说。
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从地震创伤中走出的王芳决心靠着自己的双手建设幸福美满的家庭。她努力争取到了一份在聚源小学做保洁的工作。“一个月不到2000元的收入,虽然不高,可这是靠我的劳动得来的。不能总靠政府,自己的日子还要自己过嘛。”王芳的言语中透着坚定。
聚源小学是由湖北武汉市政府、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和长江日报社共同援建的,目前在校学生1900余名。“到现在再生育家庭的孩子在我校主要集中在一、二、三年级,总数近300个。”聚源小学副校长巴仁春介绍。
记者了解到,聚源小学非常关注再生育家庭的孩子的健康成长,在“1+1心联行动”帮助下,专门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并配了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我们还经常和家长沟通,帮他们逐渐从地震灾害的创伤中走出来,回归正常生活。”聚源小学心理健康专职老师文素芳表示,王芳既是生活的强者,而且从不溺爱孩子,也是家长中的榜样。
回到家里的王芳赶忙在厨房准备饭菜。儿子则拿出书本,在屋檐下安静地写起了作业。“当年我最大的愿望是女儿考上大学。现在儿子学习比较刻苦,我这个愿望有盼头喽!”王芳笑着说。
王芳和儿子韩康泳放学后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