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上名校就人生飞跃了?没做好这件事,中年危机会来得更汹涌 | 教育迷思(4)

2017-07-05 小猪育女心经 孙明展

写在前面:


连续谈了几期教育迷思。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增加应对未来变化的能力。变化的反义词绝不是规划,而是一成不变。


越是应对变化,越需要动态规划。


这个观点说起来可能有点抽象,让人难以理解。


今天这期教育迷思的文章,来自我的一位朋友的心路历程,可以反向证明规划和变化之间的关系。


这位朋友是传统教育中说的学霸级人物,也是应试教育的获益者,很早就进入一个高增长的传统行业。随着行业市场在技术冲击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不得不反思一直以来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能力规划的不足。


当然,从这位朋友身上看到自己影子的各位也不要沮丧,正如我一直说的,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30多岁40岁依然算年轻人,只要从现在开始加强规划,未来之路还有很多机会。


当然,这篇文章也可以给那些正在等待录取结果的年轻朋友看看。


正如小猪所说:一个人考上名校,只是获得了一个好起点,后面的路怎么规划怎么走,才是决定行进方向的关键。反之亦然。



以下是正文时间


这段时间,全国各地陆续开始高考放榜、填志愿、录取。这么多年,每年这个时候,因为工作关系,会看到许多关于高分考生的新闻报道,媒体各种炒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近两年这种炫分报道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考生比,学校比,现在连城市都在比,比如最近刷爆朋友圈的《高考放榜:深圳高考成绩为何能碾压广州?

作为高考过来人,总觉得这种氛围对即将进入人生新起点的孩子并非好事;而这种锱铢必较的社会环境,对于家有学龄孩子的父母来说,也是一种误导。

于是我对一个朋友说,我想写一篇关于一个名校毕业生的失败职场故事,来提醒大家清醒看待高分和名校的光环。他嘲笑说,现在没人愿意看loser的故事,这个社会推崇的是成功学,马爸爸的故事才有人看。就算一定要说loser,大家更喜闻乐见的是对loser的践踏和群嘲。

我觉得,再怎么盛世荣耀、花团锦簇,人生残酷の真相,总是一直在那里的,知道或者不知道,接受或者不接受,那是你的选择。


作为一个20多年前考进北京大学的高分考生(姑且容我恬不知耻地自我标榜一下),我希望在这篇文章里,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说一点点感悟,这些也是我在养育孩子后才领悟到的,与大家分享。

1

20多年前,我参加了浙江省高考,那一年我的排名是浙江省文科第79名。

勉强算是个高分考生了吧。

与现在不同的是,那时候各个高校还不兴这样一对一贴身招徕,学校也没现在这么激动,我不仅没见过招生办的老师,而且连一分钱奖金都没拿到!(有种错过了100万的感觉)

从小我一直以为自己会读理科,目标设定是浙江大学。我那个年代,高考还是在7月,考3天,其中理科考语数外政物化生7门,文科考语数外政史地6门。

当时我们是高三才分科。我在高中前两年,成绩并不出色。尤其是物理,实在太渣,经常考不及格,搞到后来厌学严重。

由于实在没勇气读理科,最后在分科报名截止的最后一秒,才下定决心转投文科。

进文科班,班里尖子林立,分班摸底考,我表现非常平庸。但从决定读文科开始,我就把入学目标从浙江大学调到了北大,这个执念说起来还是因为一个很可笑的原因,就是跟人赌一口气:有个我一直很崇拜的人说我不够聪明,于是我就决定考个北大来证明一下。

没有老师的关照,只靠自己默默无闻地苦读,直到一模突然进了前三,才被老师注意到,但是二模又失手,跌到20几名,老师感觉摸不清底细,索性观望。

高考那3天状态非常不好,考完都无感。

那个年代的高考,不仅考试科目多,报考流程也非常奇葩,居然是考完先估分报志愿,然后才“开奖”公布分数等待录取。

估分的过程很变态,完全靠回忆来进行评估,连主观题和作文部分也是如此,自己去核对标准答案的得分点。最后拿到成绩时,我发现我的估分单科准头很差,但神奇的是总分和实际分数居然只差了一分。

浙江的考生一直有个惯例,就是喜欢就近考上海或者省内高校,所以那个时候,去北方上学在很多人看来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事。而且89年到92年,因为北大清华新生需要入学军训一年,北清生源越发凋敝。我的高中在我之前,已经好几年都没出上北大的学生了。后来听说,我那一年,北大在浙江的录取分数线创下了历史低位。

因为估分的结果不错,上了北大往年的录取线,而我自己对读北大又有执念在里面,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的第一志愿填了北大法律系,第二志愿复旦新闻系。

法律和新闻,是我从小的两个职业理想。

填志愿时勾了服从分配,意思是法律系进不去,那随便什么系都可以啦。

直到于是到录取通知书拿到手时,我才知道自己未来4年要学的专业是什么国际政治。

拿到这个结果我有点啼笑皆非,因为我的高考政治只有59分!

what are you 弄啥咧!

高考,达成的是一个人基础教育的阶段性目标。

很长时间里,我都认为自己能考上北大,就是个运气的问题。刚好那一年竞争没那么血腥,刚好我的估分神准,刚好我务实地选择了服从志愿分配。。。。

我认为是这些偶然因素成就了我的北大生涯。

但现在再回顾这段经历,我觉得能考上北大,是有一些必然因素在里面的:第一,及早确立目标,而且目标清晰——上北大;第二,执行规划的力度很大,睡得比人晚起得比人早,宿舍走廊的路灯就是我的台灯,早晨5点半准时起床;第三,彻底发掘个人能力,学习和应试都是一种能力,就看你开发得如何。从高考开始,我发现自己的学习和应试能力都不错,什么考试突击准备后成绩都不错。

这三步,不管是把人生拆分成不同的阶段,还是打包整体看待,回头看,都是决定人生高度的关键步骤。

1


国际政治到底是学什么的,在我的亲友圈子中根本没人知道。

新生入学,看到我们系欢迎的横幅写着“欢迎未来的外交官”,我还以为这就是未来的方向了。后来一打听,外交部有自己的对口院校——国际关系学院,而且外交部招人,更愿意要学语言出身的,像国际政治这种所谓的第二英语系,说到底,并没有太专业的英语训练,竞争优势并不突出,所以迎新横幅只是个噱头。

对自己的专业既不感兴趣,也没找到学习乐趣。我还是想学法律,于是在大二,报读了法律系的辅修学位。但真的开始学法律了,又发现法律枯燥无趣并且虚伪,以一颗愤青的心,完全无法忍受这样的落差。

再看看周围的同学,很多人都有明确的目标:有一进学校就开始准备出国留学的,考托考G写paper找推荐信,热火朝天地干上3年,第4年等收获;有为未来发展铺路的,热衷于参与社团活动,寻找进入社会主流的通道;有些同学,一早就立志要赚钱,在校内折腾各种小本经营活动,找工作也一门心思就找薪水高赚钱多的。每个有目标的人都过得热火朝天。

还有一批像我一样没头苍蝇似的孩子,毫无心机浑浑噩噩地在图书馆、宿舍和教室之间穿梭。

整个大学前3年,我轻松地应付着专业学习,却不知道未来方向是什么,也没有人来帮助找到方向。

到大四面临毕业,又要进行人生抉择,那段时间非常焦虑。出国、当公务员、进外企。。。。这些都不是我想走的路。知道自己不想干什么很容易,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却是件很难很难的事。

思前想后,我决定重拾对记者职业的憧憬,报考新闻专业的研究生。

就在我踌躇满志地买书、报名培训班、联系导师,准备考清华新闻系研究生时,接到系里通知,因为成绩不错,我居然获得了本系的免试推荐上研的名额。生性疏懒的我,转眼又将理想抛在了脑后。开始了继续盲目“享受”青春的3年研究生生涯。

研究生依然对专业无感,但我起码没像本科阶段那样不带脑学习了,想明白未来还是想从事新闻行业的工作,于是做了两手准备,一面自学新闻学的一些课程,一面考托考G打算出国学习国际传播。

到毕业时,就业出奇地顺利,选择投简历的第一家报社,经过一轮简单面试就录取了我。

在18岁到25岁这个心灵成长阶段,我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是必须承认,在北大的7年,对视野扩展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很关键的。所以经历迷茫期后才能自我调整,重新找到目标,又回归到规划→执行的正道。

人生路走到这里,看起来全都是坦途。

回想起来,从这里开始,我都在选择比较容易走的路,只是这条路,刚刚好满足了我的短期目标。实际上在长期来看,对目标的理解太肤浅,导致下一个阶段目标模糊不清,也失去了规划的动力。

比如我对新闻的憧憬,说到底,只是对“铁肩担道义、执笔走天涯”的浪漫想象,具体要做什么样的新闻人,达到怎样的职业成就,都没有深思过,对这个行业的理解也是流于表面,只听说南方“开放”,所以一心南下。

像高考考个高分,是一种纯粹智力的比拼,甚至到大学,智力也还占个人能力的大头。建立在智力基础上的短期目标,大概是人生中最容易达成的那一种,进入社会后的身份目标的达成,需要比拼的更多是智商外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不是傻傻苦读能教会你的。

3


当年这家才崭露头角的华南媒体集团,正在为未来崛起做人才储备,所以那一年在名校大规模招人,只要是名校毕业,有意愿从事新闻行业,不管什么专业,全都收。

初初工作,意气风发。我以为自己就要去伊拉克了,谁知培训完到岗才知道,我被留在编辑部做编辑,而且是地方新闻编辑部,连国际新闻的边都没沾到,整天接触的是不是车祸死人,就是奇闻异事。但是我还是喜欢这份工作,每天看到的是人生百态,我挺有兴趣。

凭着强大的学习能力,我很快便能独当一面,干活快又质量高,挣钱不少。后来又做了几年记者,这时对新闻这个行业的理解已经不是初时那么理想化了,所以做起来中规中矩,没有爆点。

在一片平静中,也不是没想过未来向什么地方去,可是惰性已经占了上风,只想做自己熟悉又擅长的事,觉得活在当下才是最实在的,今天不想明天事,陷入了自娱自乐的状态。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把工作尽心尽责当成唯一评价标准,觉得做好这份工就够了。后来单位引进竞争选拔机制,竞岗失败,对我打击最大的是,我以为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是评价职业价值的唯一标准,其实都不存在。

我从藏首的沙子中抬起头来,才发现,不觉意之间,世界在变传播手段在变,长江后浪也翻涌而起,但那时,我还是把一切不如意归因于新闻环境的恶化以及人才环境的局限。

我开始谋划转变,调岗到新媒体部门,接触到行业变化动向。

这期间我怀孕生子,再回到岗位,不过才几个月时间,行业居然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今非昔比,作为传统媒体人,生存状态急剧恶化,有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

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出现了什么偏差,为什么年近40,没有进步反而在不断后退,甚至个人价值都开始出现急剧萎缩?

伏笔从毕业前已经埋下,畏难不愿挑战,偷懒不想辛苦,只想以最小投入来达成目标,这个心态是最致命的。毕业,以为从事了自己理想中的职业,人生就完满了,没有了目标,不再对未来做规划,随波逐流,于是个人能力也停滞不前。

时代变化行业变化的确带来了个人机遇的变化,但归根结底,因为缺乏人生成长的动态规划,短视地以为过好今天就能过好一生,结果被时间巨浪扑了个大趔趄。

在我们爸妈那个年代,可以靠一个铁饭碗维持一生。社会变化慢,你不变,顶多是停留在原地。但是在一个巨变时代,你不变,就会被时间迅速抛开。

靠一次浅层次规划,就贯穿一生的生存状态,显然行不通了。为什么现在各种宣传终身学习?说到底就是世界变数太多,必须要不断调整目标或者精细化目标,持续提升自己。

4


环顾我周围的同事甚至我的朋友中,其实像我这样状态的不在少数。读完名校毕业进入体制内的单位,失去了规划人生的动力,陷入茫然四顾不知所措。

我们这群人,有着漂亮的学历,顺畅的前半生坦途,人到中年却遭遇自我认同低潮:明明能力不差,明明起点很高,明明资源丰富,怎么就混成了这个鬼样子?

这可能是一种更汹涌的中年危机。

为什么会这样?根据我的经历,说到底,就是对人生缺乏系统规划

很多“好孩子”的成长过程可能都是这样的——在学习阶段,能设定目标清晰、达成渠道直接的规划,比如想考100分,想读好中学、名牌大学,但最远,可能也只会想到未来想从事什么职业。这些都是浅层次目标

等到这些目标一一达成,尤其工作以后,就会渐渐放弃对未来的把控,好像买票登上了一列火车,只要它往前走就行了,至于去到哪里、路况如何,都不再关心,似乎确定列车不会中途抛下自己,如果真碰到死路一条,或者路况不佳颠簸不断,就把责任推给命运。

其实,再豪华的火车都有抛锚或走错路的可能,哪有自己抓着方向盘更有把握呢?

人生是否顺遂,目标清晰、规划合理、执行到位,缺一不可,但最最重要的是要有深层次目标,要不断动态规划,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当来自外在环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候,需要用更强大的内心愿力来把握方向。

一个人考上名校,只是获得了一个好起点,后面的路怎么规划怎么走,才是决定行进方向的关键。如果对自己的人生从此完全放任自流,只求及时享乐,向下滑落是必然的。


5


我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样,把生养孩子当成一次检视人生的契机。

像许多父母想的,刚刚生完孩子时,我只希望她这一生平安快乐。

养着养着,渐渐地发现孩子的成长,平安不易,快乐更难。于是我思考更多的是这个问题:如何负责任地养育孩子?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我所有的焦虑其实源自自己的人生出现了偏差,这种状态对教养孩子没有丝毫帮助,只会带来怨气和戾气。

作为家长,帮助孩子尽早找到人生目标,帮助他们制定人生规划,让他们学会安身立命的本领,这只是一个起点,我们还要教会孩子终身规划终身学习。

作为家长,我们更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能真正让他们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变得更强大,最终能拥有持续获得快乐的能力。

这才是负责任的家长该做的事。

有时候我也会感慨,如果在成长过程中,能碰到一位睿智的导师,在迷茫时指导我,可能我会少走许多弯路。我没有这样的运气,希望我的孩子有,因为,她有我。

前文回顾——

未来在家教育网上教育很省钱?到时候哭得最厉害的就是你 | 教育迷思(1) 

“孩子快乐就好”?这碗毒鸡汤千万别干 | 教育迷思(2)

数学思维到底该咋建立?学而思的奥数班究竟有没有用? | 教育迷思(3)



推荐本文作者小猪的公号



小猪育女心经

ID:i_have_a_daughter

北大毕业处女座

大龄麻麻育儿记录

长按关注


本公号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金融产品广告

◀︎特此声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