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关注| 他们用专业与专注, 守护着太湖美丽的湖光山色
说到太湖
大家脑海中一定是水天一色的太湖美景
但太湖上不仅有风景
更有我校大气环境中心师生们专注科研的身影
风餐露宿,以苦为乐
他们是太湖环境的“守护者”
一起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晨光熹微,太湖边上,快艇的一声汽笛划破了湖面的宁静。
清晨7点,此时的天际初露微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的成员们早早起床,开始了他们的太湖“一日观测”之旅。在急速行驶的快艇上,大风呼啸而过,船上并无任何遮挡之物,寒风就这样肆意地在他们衣服缝隙里穿梭。“我们有的成员虽然带着帽子,然而并没有什么作用,感觉随时可能会被吹傻。”团队成员张圳开玩笑地说。
快9点,太阳正准备散发光芒,团队的成员们也刚好到达了目的地。伴随着快艇马达发出的轰鸣声,野外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工作。
太湖边上、太湖中心、太湖四面......队员们在太湖上的各个台站检查、维修仪器以及观测、采集数据。无论寒冬酷暑,他们数年如一日地守护着太湖台站,守护着“数据”这个科研的基石,他们是泛于太湖之上的龙翰凤雏。
研究地气交换,野外实践上太湖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是在江苏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但是在2007年,太湖却爆发了严重的蓝藻污染,治理太湖蓝藻成了政府和众多专家面对的棘手问题。
是年6月,我校举行成立47周年校庆,耶鲁大学森林环境学院终身教授、我校特聘教授李旭辉作为知名校友受邀参会。会上,他在江苏省气象局工作的同学赶来求援,请求其参与太湖蓝藻治理研究。作为从南京走出去的气象专家,李旭辉毫不犹豫地接过“军令状”:从太湖气象、水文及植物学的角度,深入了解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尽快为治理蓝藻痼疾开出“药方”。
太湖蓝藻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李旭辉教授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对太湖水文和大气状况进行全面“体检”。从2010年6月起,李旭辉带领着我校青年教师组建了地气交换研究团队,对太湖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进行长期、连续、高频监测。8年来,这支团队已经由一个组变成了四个组,全方位地、各司其职地守卫着太湖。
课题研究中,数据观测采集的重任主要落在了研究生身上。维护检查仪器、拷贝数据、分析数据、验证模型……通常情况下,团队每月会进行三次这样的野外实践,如果数据、仪器等出现问题,每周都还要乘船去进行特别检查。
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几年下来,张圳对台站维护工作已经十分熟悉,今年博士二年级的他,俨然已是观测队伍的领头羊,说起自己的工作来如数家珍。“我们在太湖上的东西南北中建有8个平台,包括7个湖上站点1个陆地站点”,张圳说。其中最大平台有7M*7M,而最小的半径只有1.5M ,只能通过平台上悬挂下来的垂直扶梯作业。
张圳介绍,团队建立初期只有一个地气交换组,主要是负责对太湖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进行长期、连续、高频监测。随着后期研究方向的不断扩大和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慢慢衍生出了城市气象、空气质量预报、大气化学等不同研究方向的团队,人数也由一开始的十几人增加到了六十多人。每个新成员在加入团队之前,李旭辉教授都会和他们单独谈话,了解他们的兴趣,再分配到相应的研究团队中。虽然工作辛苦,可这样的团队,是每个成员心目中理想的成长阶梯。
风餐露宿,一碗泡面都成“奢侈”
夜深了,星星布满天空,躺在床上的张圳还未入睡,想到第二天就要去进行第一次观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虽然张圳已经成为团队的老成员,但他始终忘不了第一次外出观测前的那个夜晚:已经准备就寝的他突然接到老师的电话,让他第二天跟着师兄乘船去太湖观测,激动得几乎一晚没睡。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飞速颠簸的快艇让他一路呕吐,“感觉整个身体都被掏空了”。“刚开始很多人都晕船,不过吐着吐着就习惯了”,张圳淡定地说。
张圳的难题在晕船,而胡勇博则要克服对深水的恐惧。今年博士一年级的胡勇博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观测时的情境:在最小的台站上,湖水不断拍打着不稳定的梯子,自己踩在梯子上的脚已经碰到了水面;湖水冰冷刺骨,深不可测,他不敢往下看,怕失去继续往上攀爬的勇气。“因为经验不足所以特别紧张”,胡勇博回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
除了要克服生理不适问题,太湖本身的观测条件也十分艰苦。因为观测要进行一整天,大家吃喝睡等基本生活需求都要在船上解决。有的时候累极了,一行人只能挤在小小的储物间,坐在一块小泡沫板上眯一眯。最让人尴尬的是,船上和平台上都没有厕所,所以只能尽量少吃东西少喝水。男生还好些,女生就更难解决了。今年博士一年级的女生赵佳玉常常自告奋勇上湖观测,“进行数据采集时候一心沉浸在其中,倒没有闲心想其他的,不过每次上岸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厕所。”赵佳玉不好意思地说。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人情依然温暖。饿的时候,大家一般就靠着干冷的馒头和面包充饥。“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因为观测时间久加上天气寒冷,一位暖心的船家为我们每人送来了一碗热腾腾的泡面”,张圳和同学们说:“那种感觉一辈子不会忘记。”
数据无小事,垒好每一块科研基石
观测无小事,事事有联系。水温、小气候系统、辐射、涡度相关系统、picarro G2301浓度分析……这么多年来,大家对每一个繁复的数据都保持高度谨慎。
“虽然采集数据是基础工作,但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张圳说,再“高大上”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撑,观测数据上出现的任何失误都有可能造成科研过程中某一环节的错误分析;而大家们在采集、处理数据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科学问题的直观认知。
正是有了这样严谨、扎实的研究态度,才让这样的野外实践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为了保证观测的准确性,大家还会主动增加对观测站台的检查力度、检查次数和检查时间。观测的时候,常常要爬2—3米高的直梯,有的站点没有梯子,就只能从塔身爬到需要观测的仪器附近。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观测较小的仪器时,还需要站在宽度只有5厘米左右的围栏上。
除了太湖上,小池塘边上的密集观测也是如此。为了确保数据的精确有效性,必须在连续三天时间内,每三个小时、有时甚至是每一个小时观测一次,夜里也不能间断。由于女生上湖观测不易,赵佳玉就常常驻扎在乡村的池塘边,简陋的板房、密密麻麻的蚊虫、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都没有难倒她。“对于大气科学来说,数据本来就是基础中的基础,万万马虎不得”,这些辛苦在赵佳玉看来稀松平常,“因为都是气象人的基本功吧。”
星空照亮前行,科研之路荆棘伴着美好
“咔嚓”,一只停落在仪器上的蜻蜓定格在了张圳的相机里。 当一大群水鸟排成一字型从天空中飞过,湖上冷冰冰的金属仪器好像也有了生命。“有时看着水鸟跟着快艇驶过的痕迹,觉得这样的科研真美好。”张圳说。
“最开始是为了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才开始这不间断的太湖之旅”,但是慢慢地,这项科研工作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以前觉得枯燥又辛苦,现在却觉得别有滋味,一段时间不去反而不习惯。”胡勇博说。
从懵懂不知到慢慢成长,团队队员在一次次实践中培养了默契,成为了“生死之交”也彼此见证他人的成长。有的学妹性格开朗,会自己消化负能量,一直带给大家欢乐;有的师弟性子慢但是认真仔细,虽然年纪小却让人安心;有的师兄话多,常常分享实验中的趣事,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赵佳玉仍旧记得在池塘边观测的一个普通夜晚,要强的她身体不舒服却仍旧咬牙坚持,师弟们看出她的勉强却也不戳穿,打着电筒照亮前往站点的乡间小径,一边说着轻松的笑话。“师姐你看,天空中有好多星星,我们一起来唱《夜空中最亮的星》吧!”他们一起轻轻哼唱:“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请照亮我前行……”照亮前行道路的,是星空、是梦想、是坚持,也是相互的扶持和帮助。
在外人眼里,他们是青年气象学生中的翘楚;但在他们眼中,自己只不过是尽微小所能守护着环境。平凡之中透漏着不平凡,让他们在太湖上的身影熠熠发光。
往期精彩
南信美 | 春暖花开,赏花地图送给你3·23| “智慧气象”,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青年说|傅宇:努力的孩子,运气都不会差
文字:王廉雅、郭静妍、孙金凤图片:陈宗林编辑:丁昕怡责编:刘倩倩审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