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甲子歌|他揭开了伦敦“杀人雾”事件的化学机理密码——记我校1983届校友张人一教授
来自专辑
甲子歌
近4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和环境的改变,他两易学术方向,沮丧过、怀疑过,重头来过。但他有着自己的执着:美国人信上帝,印度人信命运,中华民族相信愚公可以移山。人只要思变,就可以通过努力与智慧来改变与创造世界。
几经尝试,他最终打破了专业之间的壁垒,将自己在气象、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学识融会贯通,在全球空气污染与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气候关系方面取得了国际公认的科研成果,成为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美国气象学会会士、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士、德州农工大学布什总统杰出国际研究奖等多项荣誉。
他的科学起点,始于1979年的南京气象学院。
南气院的体育明星
麻省理工的诺贝尔奖得主弟子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梦想读大学的张人一“玩命”似的苦读了两年,于1979年考上全国首批重点大学——南京气象学院,就读于大气物理系人工影响天气专业。
“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很兴奋,想到自己要去南京读书了。”张人一笑着回忆,没想到一下火车,又颠簸了大半天才来到位置偏远的学校,“一开始情绪还蛮低落的”。但偏远有偏远的好处,校园环境简单朴实,大家都能静下心来学习、做研究,“在这里养成的良好习惯让我终身受益。”
“南气院非常注重英语和数理等方面的学习,这对我后来出国深造、转型研究量子化学等都非常有帮助。”在张人一看来,南气院的学习既严格又宽松,严格在于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宽松在于更加注重思维的引导。“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很灵活,启发学生去思考,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让我们以后的学术路线更加宽广。”张人一说。
校园中,张人一还是个“体育明星”,他是学校男子田径队的一员,蝉联了1980、1981两届校运会的跳高冠军,还和许晓峰、李刚等同学组队,经常在高校校际间接力赛中折桂。
“那时候没什么娱乐活动,下课后运动运动,就是最开心的事了。”直至今日,张人一还保持着那时养成的运动习惯,每天至少跑步、游泳一小时,“运动就是休息,不仅能强健体魄,还能让大脑放松,工作时效率更高。”
从南气院毕业后没多久,张人一来到美国深造。硕士期间,他读的是物理。来到麻省理工读博士时,他又对“隔壁邻居”化学实验室产生了兴趣。“我们做科学研究,就是希望能解决公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张人一道出自己转而学习化学的初衷,”云与降水的形成主要涉及低层大气物理过程,当时并不是科学界关注的焦点;彼时氟利昂等氟氯碳化物对高层大气中臭氧层的危害尤其引人关注,很多科学家投身到相关的研究中。”张人一毛遂自荐,转向大气化学研究,尤其是导致极地平流层臭氧空洞形成的机理。
1995年,张人一的导师Mario Molina教授因为对平流层臭氧损耗机理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从导师身上,张人一觉得自己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宝贵的思考方式,“普通人看见现象想现象,一部分人看见现象想本质,我的导师思考的是看不见现象的本质,这对我的触动是巨大的。”
做前人没做过的事
努力不会辜负任何人
有幸跟随名师学习,张人一满心抱负准备大展拳脚。但1987《蒙特利尔协议书》签订后,氟氯碳化物等被作为列管的化学物质逐步汰换,他的研究方向又逐渐失去了现实意义。
“第二次发现自己从事的研究失去进一步扩展的空间,我不是没有过沮丧。”张人一坦言,“但人只要有不向命运低头的韧劲与执着,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张人一将自己的科研经历形容成一个圆圈,起始于气象学,改行到化学,又回到大气科学。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加快,低层大气中的污染愈加严重,灰霾等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他的研究视野逐渐又从高层大气转到低层大气中来。气象、物理的扎实背景,加上后期的化学加持,让他在影响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大气污染等问题研究上如鱼得水,研究成果在领域内独树一帜。
2010年,张人一被推选为美国气象学会大气化学委员会主席。他还担任德州农工大学大气化学和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并获得德州农工大学最高荣誉的杰出教授职称。“科学研究最需要执着,努力从来不会辜负任何人。”张人一说。
郑军教授是张人一指导的首位博士后,现在也已经成长为学科带头人了,在他看来,老师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他一心钻在学问里,面对更高的行政职位也从不动心”,郑军回忆,张人一每天在学校至少待12小时,中饭和晚饭都带到实验室来吃。前两年郑军去美国看望导师,恰好有一台仪器坏了,两人还一起调试到凌晨一两点,“调仪器是个体力活,老师的年纪也不轻了,但他仍旧亲力亲为,奋战在科研第一线”。
郑军心中,张人一始终保持一颗炽热、纯粹的科学心,“每次见面,他都会抓着我们问工作情况。去年他回校参加COAA会议,吃完晚饭还拉着我们在操场散步,聊了俩小时科研,直至今日,我还能从老师身上学到许多。”郑军说。
解开60年世界谜题
致力解决中国环境问题
1952年,英国伦敦的“杀人雾”事件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一场浓密而有毒的大雾导致一万多人死亡。虽然众所周知导致死亡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硫的排放,但是60多年来,产生致命雾霾的具体化学反应过程一直是个谜。直至2016年末,这个谜团终于被张人一率领的国际科研团队解开,这一重磅成果发表在《PNAS》上,成功解释了燃煤释放的二氧化硫是如何转化成有毒酸雾的。
张人一的这一发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世界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这一成果,不仅是因为他解开了半个世纪之谜,更因为其研究对发展中国家治理大气环境、争取国际话语权具有普适性的科学意义。
“近十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只有找到雾霾的成因、特性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出良方。”通过与英国雾霾的对比研究,张人一发现,中国的雾霾是由更小的纳米粒子组成的,而且比起伦敦大雾超强酸性,当代中国的雾霾基本上是中性的。“中国的雾霾与伦敦杀人雾有本质的区别”,张人一说,“减少二氧化氮和氨气的排放,或许能够中断生成硫酸盐颗粒的反应过程。汽车与农业的排放控制需要成为今后中国减排的重点。”
张人一的信仰是“通过科学研究来解决人类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挑战”,这也是他从事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中国正面临空气污染的挑战”,他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国家高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美英等世界上发达国家也都曾经历过从污染到治理的阶段,中国不是个例。关键是如何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政策。”
“中国雾霾是复合型污染,是由多种排放源共同造成的,有待我们解决的科学问题还有很多。”虽然身在美国,张人一仍旧关注和研究中国问题。他的研究常以中国城市为样本,时常回国做讲座,和中国科学家协同攻关重大难题。
至今,张人一仍旧奋战在科研第一线,“当中国的雾霾消散时,也许我就可以退休了。”
◆ ◆ 往期精彩 ◆ ◆
文字:林雯
编辑:梁瑞娜责编:梁瑞娜审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