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我!解锁2022“世界地球日”主题周系列活动
往期精彩
IAMES科学大讲堂
第一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
2022年科技活动月
2022“世界地球日”
主题活动周
IAMES系列报告会
2022年4月18日—22日
每天 14:00—15:00(报告一)
15:00—16:00(报告二)
环球同此凉热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
科学技术处
大气科学学院
腾讯会议ID:778 7192 7070
扫描腾讯会议二维码参会
(入会后可于报告后提问交流)
直播平台链接:
https://www.koushare.com/topicIndex/i/nuist
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是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地球日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现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为了迎接第53个世界地球日的到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保护生态环境,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牵头成立的国际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协会(IAMES)将在4月18-22日举办“环球同此凉热”主题系列报告会,邀请大气科学领域的多位学术大咖,围绕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大气成分与大气环境、陆面过程、台风动力学等内容举行线上报告,体现大气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和前沿性问题。本次系列报告会同时也是我校第一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暨2022年科技活动月开幕式活动,现诚挚地邀请您线上聆听。
14:00-15:00:
王会军 院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5:00-16:00:
戴永久 院士 中山大学
14:00-15:00:
胡敏 教授 北京大学
15:00-16:00:
廖宏 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4:00-15:00:
管兆勇 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5:00-16:00:
陈海山 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4:00-15:00:
谈哲敏 院士 南京大学
15:00-16:00:
陈建民 教授 复旦大学
14:00-15:00:
黄建平 院士 兰州大学
15:00-16:00:
江志红 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01
气候系统预测基础科学中心:使命与任务
✦
时间
4月18日(周一) 14:00—15:00
报告人
王会军 院士
报告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主席、《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和《大气科学学报》主编、《科学通报》副主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导师奖等。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古气候模拟、东亚气候变异及其预测方面的研究,迄今已发表SCI收录论文三百多篇。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气候系统预测研究基础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报告摘要
气候系统预测基础科学中心(CCSP)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经过严格遴选、论证,在众多申请团队中择优支持的基础科学中心。CCSP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院士领衔,联合南信大和中山大学相关优秀研究团队,共同申报获得资助的。CCSP瞄准气候预测研究的三大科学难题: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与海温的预测、延伸期天气预报、年际-年代际气候预测,从季风系统动力学理论、精细化陆面过程模式、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季节内振荡、年际-年代际气候预测理论方面展开科学攻坚,力争实现若干关键突破,提档气候预测科学水平和准确率,有望整体提升我国在气候预测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我国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兼具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02
全球环境变化
✦
时间
4月18日(周一) 15:00—16:00
报告人
戴永久 院士
报告人简介
气象学家、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64年11月生,湖南武冈人。1987年获吉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学士学位,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陆面过程和数值模式研究,在数值天气、气候和地球系统模式的陆面过程模式领域做出了系统性和开创性贡献。研发了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和广泛应用的陆面过程模式,研发了集模式、资料、参数优化、高性能计算等为一体的陆面模拟系统,为陆面过程机理、陆地表层格局变化等提供了综合的数值模拟研究平台。研究成果在气象、水文、生态环境等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并有重要影响。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院长。现兼任数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编辑和专业委员会委员。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气象学奖。
03
环境大气中黑碳颗粒物的
吸收增强效应与定量评估
✦
时间
4月19日(周二) 14:00—15:00
报告人
胡敏 教授
报告人简介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特聘教授。荣获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长期从事大气颗粒物来源、二次转化及其环境影响和控制对策研究,建立颗粒物理化特性分析与烟雾箱和模式模拟方法、开展城市大气环境定位观测站长期观测和综合观测实验,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和大气攻关等科研项目。发表包括Chemical Review、PNAS、Environ. Sci. Technol.和Atmos. Chem. Phys. 等SCI文章,H因子81。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环境保护部一等奖等奖项。国际重要学术刊物J. Aero. Sci. 主编和 《化学学报》编委。WMO-GAW 气溶胶科学咨询组成员。
报告摘要
黑碳颗粒物是影响气候变化的关键温室物种,其在大气中老化引发的吸光增强是导致气候效应评估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是现有模型计算的吸收增强与环境大气中实际测量的吸收增强存在较大的偏差。本研究从黑碳颗粒物的形貌特征、粒径分布和非均一性三个方面揭示黑碳颗粒物的吸收增强特性。由准实际大气烟雾箱的研究发现黑碳颗粒物在老化过程中有两个显著不同的阶段,及其光学和辐射特性的演变。研究发现华北平原的黑碳颗粒物质量浓度呈双对数正态分布特征,且较粗模态的变化范围较大,显著影响其光学性质和直接辐射效应,与混合状态变化的效应相当。提出了以二元混合态指数(χ)定量表征黑碳颗粒物的非均一性,观测结果表明黑碳颗粒物非均一性的变化范围较大,污染程度高的城市大气中黑碳颗粒物的均一性更强。当包裹物与黑碳的质量比从2增加至30以上时,由非均一性造成的吸收增强偏差从10%以下增加至接近50%,χ很好地定量了非均一性对吸光增强倍数的影响,可作为重要的输入参数优化模型对黑碳颗粒物吸光增强效应的模拟。
04
大气化学过程与气候变化
✦
时间
4月19日(周二) 15:00—16:00
报告人
廖宏 教授
报告人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模式研究。在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Geoscience、PNA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90余篇。先后主持中国科学院首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科技部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点项目和集成项目等。2020年获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的“Piers J. Sellers”全球环境变化职业中期奖。2019年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带领团队获得2019年度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排名第一)。现任WCRP中国委员会副主席,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Atmospheric Environment期刊编委及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期刊栏目主编。
报告摘要
介绍大气环境变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解读IPCC AR6关于大气污染物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反馈的最新结论,综述多尺度大气物理过程影响我国大气复合污染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05
海洋性大陆区域气候异常与东亚夏季风
✦
时间
4月20日(周三) 14:00—15:00
报告人
管兆勇 教授
报告人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国务院大气科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气象科学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日本FY2002 FRSGC 杰出研究奖。研究方向 : 大气环流动力学机理、季风和海气相互作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等方面的研究。
06
陆面过程与大气相互作用
✦
时间
4月20日(周三) 15:00—16:00
报告人
陈海山 教授
报告人简介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陆面过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机理与模拟研究。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B类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培养博士10余名,硕士70余名。
报告摘要
陆面过程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气运动重要的下边界条件。陆面过程与大气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被认为是影响天气气候的关键过程之一。报告将介绍陆气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回顾陆气相互作用的观测研究、模型与模拟、相互作用机理等方面所关注的科学问题和研究进展;最后,就陆气相互作用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和讨论。
07
热带气旋丰满度及应用
✦
时间
4月21日(周四) 14:00—15:00
报告人
谈哲敏 院士
报告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动力气象委员会(ICDM)委员、国际THOPREX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共同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中国委员会主席、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Journa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Adv. Atmos. Science、《气象学报》《大气科学》等学术期刊编委。谈哲敏教授在大气边界层动力学、台风动力学和灾害性预测理论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研究成果,并在天气动力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为提高我国灾害性天气研究的国际地位、推动灾害性天气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报告摘要
热带气旋的路径、强度及尺度等的预测仍然挑战着人类;热带气旋强度与尺度之间存在何种约束关系?丰满度作为一个新的描述热带气旋风场半径大小配置参数为强度与尺度之间关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重要桥梁;热带气旋丰满度与强度密切相关:丰满度大小为与其对应的强度大小提供了一个上限,反过来,强度大小需要一定的丰满度下限来维持;丰满度可以作为热带气旋强度及其变化的新潜在预报量。
08
大气环境健康探索
✦
时间
4月21日(周四) 15:00—16:00
报告人
陈建民 教授
报告人简介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导,欧洲科学院院士(外籍)。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科技部)、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陆地生态系统-大气过程综合研究(iLEAPS)中国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 IUGG)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J. Geophys. Res.: Atmos》、《Sci. Total Environ.》副主编。研究方向主要有大气化学、大气多相化学机理、云-气溶胶相互作用等。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与重点支持项目、重大仪器(自由申请)、重点项目和教育部重点项目等项目。在Chem. Rev.、JACS、ES&T等发表SCI论文460余篇,2020年、2021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交叉领域)。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法国棕榈教育骑士勋章等荣誉。
报告摘要
随着全球急剧变暖导致气候异常、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人类的健康影响巨大。本报告从大气超细粒子与微米(含生物气溶胶)的大气气溶胶污染形成机制出发,结合团队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典型生物质燃烧、烟火燃放、燃煤电厂等重污染源排放毒性组分健康风险、烹饪油烟健康影响,大气二次反应形成和大气光敏化形成毒性污染物等新的研究方向,以及实时播报大气细颗粒物毒性组分与健康效应的可行性。
09
地球系统中的氧循环
✦
时间
4月22日(周五) 14:00—15:00
报告人
黄建平 院士
报告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兰州大学特聘教授, 专注于半干旱气候变化研究, 带领团队历经十余年建成了半干旱气候综合观测系统,并在半干旱气候变化及其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基础性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1篇被选为《Nature Climate Change》封面文章。部分成果获得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黄建平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首届“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首届“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工作奖”和“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
报告摘要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绝大多数生命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氧循环是唯一将地球系统中的各个圈层(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人类圈)紧密地联系起来物质循环。地球系统中的通过氧循环形成的不同时空尺度的跨圈层的耦合相互作用。氧是维持人类及多数生命体各项生理活动的第一需要,但由于其在大气中的巨大含量,氧气一直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事实上,工业革命以来大规模的化石燃料燃烧、人口增长、过度放牧、城市扩张等人类活动大大增加了氧气的消耗量,这使得长期维持的氧气收支平衡被打破,氧气亏损正在增大。大气氧气浓度以约4ppm/年的速度下滑,是二氧化碳浓度上升速度的2倍左右。若不尽快采取措施,本世纪末大气中氧气将每年减少约18ppm/年。虽然目前氧气浓度的下降,尚未对人类健康造成显著威胁,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呼吸的空气正悄然间发生巨大的变化,人类正在无情地消耗地球几十亿年进化过程中所累积的氧气,这些变化终将威胁人类的生存,应当引起科学界高度重视,并尽快拟定应对方案。
10
极端天气气候的变化、归因及其未来预估
✦
时间
4月22日(周五) 15:00—16:00
报告人
江志红 教授
报告人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气候诊断与预测、统计气候理论及其应用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Earth’s Future,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Journal of Climate, Environment Research Letters,Science Bulletin等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6部,研究成果被IPCC系列报告引用,作为主要作者参与了系列中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撰写,获得近10次教育部、江苏省、中国气象局等省部以上科技进步奖。现任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副主编、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等期刊编委。
报告摘要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增强,已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极端天气气候的变化也是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提出的七大重大科学挑战之一。报告围绕极端气候变化的检测诊断、模拟评估、归因分析以及未来预估四个方面,结合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解读及其相关研究,介绍涉及的科学问题和研究进展;并就极端气候研究面临的问题挑战及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和讨论。
腾讯会议ID:778 7192 7070
(入会参与可于报告后提问交流)
(扫码直接参会)
会议联系人:
章炎麟,zhangyanlin@nuist.edu.cn
025-58731022
技术支持:
何光鑫,ghe@nuist.edu.cn
025-58235553
谢瑶,xieyao0421@nuist.edu.cn
025-58235101
内容来自于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编辑:王星彭责编:丁涵泳审核:严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