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轻松突破英语瓶颈
今天聊个经典问题:为什么学了很长时间英语,总也看不到效果?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大部分人都度过了16年的英语学习生涯。然而却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往往状况百出:比如,阅读时通过查辞典的方式来生硬理解每个单词;写作时依靠在学校学到的语法知识拼凑成句,毫无疑问,这样写出来的英语文章,欧美人可能根本看不懂;在口语的表达上,是不是也有很多人习惯性的从母语转成英语,然后说着说着就说不下去了?
有人说这是因为单词积累不够,有想法却不知道用什么词汇来表达;有人说这是缺乏使用英文的环境,所学与所用脱节;有人说这是因为紧张,不敢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使用者并不具备充分的英语基础,寄希望于语法和单词来弥补不足,却很难实现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的突破瓶颈,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呢?
在学习语言时,一般按照“简单而短”->“简单而长”->“难而长”这样的顺序学习。因为这是符合人的语言学习本能的学习方法,能使人们感到学习的快乐并且有效的坚持下去。
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中,只有阅读是有“捷径”可走的—那就是多读。详细分析、阅读难而长的句子的阅读方法叫做“精读”,把握句子大意不进行详细分析的阅读方法叫“泛读”。那什么是“多读”?就是进行大量的“泛读”。
迄今为止,许多英语老师都很推崇通过多读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英语阅读。然而,要打下夯实的英语基础,必须阅读总词汇量100万字左右的图书才行。这个阅读量相当于大人阅读的平装书的2500页,即大约为6-10本左右的书籍。
通过阅读来学习英语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大量的英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却还要面临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英语和中文的词义并非一一对应。英语和中文是多对单的关系,一个英文单词有很多种意思,在不同的词态和句子中都有不同的意思,有很多的时候,这些意思是完全不同且毫无联系。
如果你的阅读量比较少,很多时候会出来全部单词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这个句子说得是什么。就是单词量很大2万、3万或者更多,但阅读的少,也是一样不行。可能看一遍文章,大致的意思明白一下,但不敢叫真。如果在正常的商务活动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在学习语言时遇到阅读这个关口,会非常的痛苦。无数的人都只能硬着头皮,强迫自己不断的看书,翻字典。只有二十分之一或更少的人才能坚持下来,经过很长时间才能阅读原版的书籍。曾经看过一个调查结果,对几千个可以熟练阅读外文书籍(这里指的是第二语言,不包括母语)的人,花了多长时间才能看明白外文报纸和小说,70%的人都回答超过4年时间,20%多的人是在2-4之内,只有5%或更少的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一年之内就可以阅读小说和主流报纸。
通过阅读学习外语的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只有很少很少的人能坚持下来。其实,轻松的阅读的“诀窍”隐藏在:如何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英文书籍。
从选择合适的书籍开始
在阅读原著最好有2000、3000个英语单词的基础,在选择英文原著时要循序渐进。从简单易读的图画书开始大量阅读英语,逐渐一点一点地提高阅读的英语读物的等级,这种 方法追踪了儿童学习母语的自然过程。因此,任何人都可毫不费力地开始。
吸收量越多,英语能力就越能提高。就是说,如果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感到厌倦、痛苦,而能长时间快乐地坚持下去,英语能力就能有效提高。
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申,曾提出非常著名的“输入假说”理论:只有当大家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才能产生习得。
在选择书籍时优先选择难度水平适合自己、故事情节有趣的书籍,不要一开始就挑战难度过高的书籍。如果一开始就挑战水平高的图书,尽是些不懂的单词,就会感到故事情节如隐雾中,无法跟上故事情节的阅读,让人感到痛苦又毫无意义。如果理解不了故事情节,就会想是不是只是明白了单词的意思就能读懂整个故事,于是就想查字典。这样一来,就会又回到逐词逐句去抠的精读式的阅读方法。
事实上,那些非常想了解的单词,在反复出现后,其使用的条件和拼写方法会自然地留存在记忆里。在读书时,遇到不懂的单词,尽管你会“总觉得是这种意思”,但不要去管它,只管随着故事情节走即可。如果合上书后非常想弄明白单词的意思,再查字典。用这种方法阅读,一旦记住之后,印象就会非常深刻,很难忘记。
更多精彩内容:
①点击标题下的蓝色字体全脑魔法师一键关注我!
②微信公众号搜索:全脑魔法师(微信号搜索:Brainmfs)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