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考立方体——家长小孩都能用的深度思维认知工具

大脑帮 2021-12-14

今天我们介绍的一个思维训练的小工具叫做Thingking Cube,翻译过来叫思考立方体。这个思考工具是依据大名鼎鼎的布鲁姆分类学(Bloom's Taxonomy)来设计的。

布鲁姆分类学

那么什么是布鲁姆分类学呢?这是一个坑巨大的问题。如果要详细讲解的话,估计要三四篇文章,以后有机会再详细展开说。今天只把和思考立法有关的一些内容简单介绍一下,算作背景。

布卢姆分类学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于1956年在芝加哥大学所提出的分类法,把教育者的教学目标分类,以便更有效的达成各个目标。该分类法一提出,就横扫美国教育界几十年,至今仍在教育理论界有着权威的地位。绝大部分学校和专业教师都被要求围绕这些维度来设计课程,以确保提高学生这些维度的能力。

根据布卢姆的理论析,知识可以分成以下三个范畴:

  • 认知范畴(Cognitive Domain)

  • 技巧范畴(Psychomotor Domain)

  • 态度范畴(Affective Domain)

布卢姆分类学的最终目标,是要鼓励教学者对教学的三个范畴都要有所聚焦,以达至全人(holistic)的教育


在三大范畴之中,和我们今天主题相关的,也和孩子们学习知识关联度最高的认知范畴,被继续划分为六个层级:

  • 知识 (Knowledge)

  • 理解 (Comprehension)

  • 应用 (Application)

  • 分析 (Analysis)

  • 综合 (Synthesis)

  • 评价 (Evaluation)

这是对小孩认知能力的层次划分,有点像马斯洛需求分层的感觉。越往上,难度越高。这六个层级的理论,在发表近50年后的2001年,做了细微的调整。一是用动词代替了上面的名词,二是交换了最顶上两层的位置,把综合 (Synthesis)改为了创新(Creative),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


以上是理论,举个例子对照来说:以小朋友吃的冰棍为例。

第一层:知识(识记):识别一个事物,或者从记忆中调出信息。这个阶段,认知还仅在信息层面。

看到冰棍,知道是可以吃的,知道它很甜,知道不抓紧吃会融化。

第二层:理解(了解):通过分类,推理,比较的方法来构产生意义(meaning),比上面的单纯“信息”又高一级。这时,脑里的不再是原始的信息,而是知识。

比如知道冰棍是由水和糖组成的,需要放在零度以下的地方,因为水在零度以下才能结冰为固体等。

第三层:应用:开展,执行或实施的过程。

知道了冰棍的这些必备条件,就可以通过创造条件来制作冰棍了,先把水和糖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到零度以下的地方。

第四层:分析:分解一个事物为零件,确定零件之间如何相互关联影响,或者零件如何关系到整体的结构或用途。

上面制作冰棍过程中,容器的形状、水和糖的混合程度、比例、降低到的温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最后冰棍的好吃程度。

第五层:评估:对价值和目的做出评价,并用一套科学的准则来支撑评估。

开始得出一些模型来对照实践结论研究理论,什么比例的水和糖混合出来最好吃,什么温度冻的速度最快,颜色最好看等等。

第六层:综合(创造)。即把各个元素结合到一起,通过规划重组来产生新的结构。

这些元素混合在一起,如果替换其中几个会得出什么?添加什么东西又能得出什么?这就是创造了,为什么同样是水、牛奶、糖和低温,有的只能出来冰棍,有的能出来冰激凌?这就是更高层级的创造。

从思维的高级低级和对应产生的价值来说:第1-2层是低阶的,3-4是中阶的,5-6是高阶的。


思考立方体

好了,在对布鲁姆分类法的认知范畴的六个层级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们就可以应用这个思考立方体小工具,来引导我们的日常学习思考方式了。它的样子如下:


显而易见,您能看到思考立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就对应着认知范畴的六个层次。并且,他们给这六个层次列出了引导式的具体扩展问题。分别是:

  • 知识(KNOW)

定义是什么?

有哪些部分?

有哪些些例子?

谁,什么,在哪里或什么时候?

写一些关于它的东西。

绘制并标注一个或多个组件。

你怎么能识别它?

  • 理解(COMPREHEND)

描述特征。

你把这个问题,概念,想法,原理与什么联系起来?

向班级解释这一点。

总结你所了解或已了解的内容。

你怎么能重述这个?

你能推断出什么?

  • 应用(APPLY)

为什么这很重要?

你怎么能将这些信息应用于新的情况?

你能从中预测什么?

这怎么可以修改?

这个怎么用?

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 分析(ANALYZE)

将其与其他东西进行比较或对比。

这与其他事情有什么关系?

它的特点是什么?

有哪些组成部分?

可以做些什么进一步的研究或工作?

  • 综合(SYNTHESIZE)

你怎么能在此基础上改出新的想法,实验?

你怎么能创造或设计新的东西?

你能预测或推断什么?

你怎么能向别人证明这一点?

可以添加哪些元素?

  • 评价(EVALUATE)

各种意见是什么,你觉得哪些是最重要的?

有什么证据支持这个问题,想法,概念,原则?

你能从这些信息中解释什么?

您可以使用什么标准来评估?

具体用法

思考立方体可以独立使用,也常用于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它其实也是一个引导孩子思考问题角度和方向的提示性工具。

老师可以通过投掷立方体,来让学生回答刚刚学习到的某个知识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或者使用立方体提问,来检验学生自己自学或阅读某个材料的吸收情况,等等。

在国外实际的教学研究中,思考立方体的引入,会让课堂提问和学生思考的行为,变得更加的有趣和互动。

研究表明,尤其是对男生而言,自己动手制作立方体,并且随机的得到提问的方向提示,会让他们觉得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主动感和趣味性。

而这六大递进式的思考能力和认识层次的训练,不仅值得孩子学习,也值得家长多训练自己的提问能力,才能和孩子达到更好的沟通和学习的促进。

知道不重要,尝试最重要,亲自和孩子试一试,用思维立方体来讲讲他刚刚看过的绘本,或者爸爸妈妈刚给他的新玩具,看看能有什么收获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