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思维导图
38个内容
你学习了思维导图会在听课的时候使用吗?你可能会回答:“是的,我会用。一页掌控,一张图了解整体概貌。”
你的孩子学习了思维导图课堂上会使用吗?你可能会摇摇头,告诉我:“孩子不用,嫌画导图太麻烦。很多时候跟不上老师讲课。”他可能还会跟你说“用思维导图记上关键词,我复述不上内容,答题的时候表述不清楚。”
课堂上使用思维导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我们课程要预设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我们用多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即使是使用可视化的方法也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来使用。
如果是情节发展,就可以使用流程图,下面是《愚公移山》的情节发展图:
如果是做比较,最好的方式是双气泡图。下面是记叙文和传记的异同点。中间的圆圈里是共同点,他们都是以写人记事为主,都是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都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不同点分别在两边,并且一一对应。如:记叙文常用概述,而传记辅助以概述;记叙文多用具体描写,传记适用具体描写等等。如果使用思维导图作比较绘制起来就比较麻烦。
而在具体表示内容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时候,概念图会比思维导图更能体现之间的相互关系。Kinchin曾指出:“思维导图能促进快速的头脑风暴和进行简单概念的联结,而概念图是一个更能反映过程,并强调如何和为什么的联结。”
上图是关于《简·爱》的人物关系图,用概念图就能够清晰地看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会比思维导图更直观。
其次,和老师的授课风格有关。比如我们班的生物程老师是一个博学的老师,以讲为主,语速中等。按道理说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画出老师的讲课内容。但是,老师讲课内容和课本上差距很大,补充了大量的知识,多数学生无法快速梳理知识,当堂成图。如果遇到一个老师上课语速很快,内容又特别多,学生就更没有快速成图的反应时间和反应能力。只有当思维训练到一定的程度,绘制思维导图也训练到一定程度,随堂听记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学生的考试来说,很多时候关键词法还不能让他们有效复述课程内容。孩子的学习与成人的学习最大区别是孩子以记忆和理解为前提,成人以理解和运用为主,这样就使得孩子的学习只是记住关键词还远远不够,能够复述大意也不够,需要准确记忆和表达。
第一种用法就是主干思维导图,可以画在书上,相关知识的旁边。也可以画在即时贴上,贴在书上。
这个笔记就画在的相关知识的上面,是对书上内容的补充。复习的时候,对于律诗的“起承转合”的结构以及写作要求一目了然,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这个是贴在书上,对相关内容的分析。第一张图是学生自己先梳理知识,我们可以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画完后,学生自己先修改,然后老师帮助学生修改。红色部分就是修改过的内容。然后,学生就可以写到即时贴上,或者是一张纸上,贴到相关知识旁边。
第二种用法是在笔记本上画主干思维导图。这是一个学生真实的的生物课堂笔记,使用的是传统的笔记本。
我们会看到这份笔记里有完整的概念如对行为的解释,可能是没有来得及转化成导图的形式,或许是需要记住完整的概念。有主干式思维导图,还有循环图。在学习的初识阶段是比较合适的,可以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也便于学生跟上老师课程内容。
在传统笔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升级一下笔记本,使用方格笔记本。思维导图与方格笔记相遇,就会碰撞出不一样的学习效果,实现优势互补。
先来了解一下方格笔记,这种笔记是在日本东大笔记的基础上,我经过不断尝试,改良后适合中国的中学生及大学生使用的笔记术。这种笔记是会思考的笔记。
为什么说它是会思考的笔记呢?除了一般笔记的功能外,这个笔记还是大脑的健身房,起到了提升学生思维力的作用。
笔记本使用A4大小的方格本,格子颜色要浅一点。整个笔记分为四个区,标题区、板书区、发现区和总结区。标题区一分为二,左半部分写标题,右半部分写三条重点。本子的左边部分为板书区,满足学生大量书写的要求,主要写老师讲课的要点和板书内容。右边部分一分为二,是发现区和总结区。发现区写自己的思考,以及具体的解释说明,相关知识链接等等。总结区是对重点的图解化的总结以及难点的处理。
在做方格笔记时,我们上课只完成板书区,如果有想法或者疑问可以随后写在发现区,下课后复习内容的时候,如果还有想法可以记录在发现区。如果没有,可以空下来,等以后复习的时候随时填写自己的想法。留白是可以的,也是必须的。最后填写总结区和重点区。
我们来看两份笔记,一份语文笔记,一份数学笔记。
这是《藤野先生》的一篇笔记,在板书区,这位学生用了素色的思维导图,这是因为方格笔记的特点决定的。方格笔记基本上使用红、蓝、黑3种颜色的笔。她根据记录不同内容的需要,在板书区使用了思维导图流程图和括号图。发现区则是相关知识的链接以及自己的思考。在总结区,用思维导图画出了整篇课文的结构。这样的笔记充分体现了思维导图的优势,又弥补了思维导图的劣势。
这是一份数学笔记《一次函数的图象》,在板书区使用了矩阵图,在这里矩阵图的运用更恰当一些。而总结区的思维导图起到了梳理知识点的作用。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仅做传播分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V公号搜:大脑学习帮(Brainlearning)关注! 点亮“在看",给我鼓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