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干货式"学习可能是低水平努力的伪学习

大脑帮 2021-12-14

我有一个朋友L,喜欢读书,与我阅读书方式不同的是,他习惯于听书或者直接看相关的拆书文章。用他的话说:书中知识大都遵循"二八法则",听书或者看拆书文无疑更有效率,别人会帮你直接总结好书中干货,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一本书的精华,读书效率大大提升。

我想,类似我朋友这样的学习方式在你我身边可能是当下大多数人的现状,这样的场景也屡见不鲜:

  • 演讲或者视频课程学习中,主讲者都会特别强调"纯干货分享";

  • 朋友圈的公众号里,一篇篇冠以"干货"之名的文章层出不穷。

越来越多人追求所谓的"干货式"学习法,这个词也因此被拔到了空前的高度。


什么是"干货"?

"干货"原本是指一种脱水后的食物,后来延伸到知识领域,指代那些没有掺杂任何空虚的内容,实用性很高的精华的方法论或知识。

我们之所以追捧"干货",是因为它满足几个特点:

  • 根据自身经验或者书中知识总结提炼而来,是他人检验过的智慧结晶。

  • 可以运用到个人实际情况中,对于我们当下的生活、工作、学习给与启发、建议或方法论的指导。

"干货",看起来是高价值凝练的精华知识,但你很可能在追逐这种方式中陷入一种低水平努力的伪学习状态。

用我朋友L读书的例子来说,他所推崇的不管是听书或者拆书文,确实把书中的精华知识高度凝练,省去了花费在80%的相对价值不高的知识里的时间。表面上单位时间内他的读书效率更高,但实际上未必有我对书中知识理解的透彻,掌握的牢固,思考的深远,延伸的更广。


为什么说"干货式"学习是低水平努力的伪学习?

1、不是知识的第一手来源

我们的认知效率低,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获取、接触到的知识不是第一手信息,都是为了传播方便而简化甚至极端化后的观点。

"一万小时定律"我们都听过,网上关于这样的干货文章更是比比皆是,它所宣扬的观点就是:任何如你我的平凡普通人,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持续努力的练习和不断积累,也可以变得卓越非凡,成为领域内的大师。

事实真是如此吗?

"一万小时定律"是出自一本叫《异类》的书,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各个领域内经过一万小时锤炼成为高手的案例,用以佐证观点。但事实,这个理论并非这本书的作者首创,追根溯源应该是出自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1993年发表的论文《刻意练习在专业获得中的作用》。因为彼时一万小时定律人尽皆知,被很多人极端的将成为高手的门槛与一个确定的时间挂钩。为了澄清人们的误解,埃里克森在2006年专门写了一本叫《刻意练习》的书,书中专门强调了成为大师并不与一个确定的时间有必然联系,而是与你对目标的认知与练习的方式有关。


如果你没有接触到出自作者的第一手信息,只是知道这个定律,很可能也像大多数人一样产生误读,甚至错误的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结果必然不会达到所期目标。

2、忽略了知识的适用边界

我们所接触到的知识一般都是有适用边界的,不考虑知识的适用范围很多时候会让我们陷入迷茫和矛盾。比如,在学生时代的应试教育中,我们会经常讲"木桶理论",即克服弱势学科的成绩来提升总体成绩;而在职场中,我们又要讲"长板理论",即发挥个人优势才能体现价值。看似对立矛盾的观点,其实是适用的场景和边界不同而已。

很多的"干货文"恰恰忽略了知识的适用边界。

我之前看到过关于《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的干货文,无不例外的都是对于书中拆书方法的精华提炼,告诉你怎样用于实践。很多人盲目的跟着总结的方法去练习,却发现并不是总有效果。原因就在于赵周老师这种拆书的读书方法,主要是针对致用实务类书籍,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强调把书中方法论转化为自己的应用之术,对于偏文学性的作品可能就不太适用。

当你对一本书进行整体阅读时,你会进入到作者编织的意境中去,对于书中的观点与方法论有整体的把握,对于其适用范围也会有基本的判断,才不致于产生片面的认知。


3、剥夺了你自我思考的权利

"干货式的学习"存在一个误区:获取到书中凝练的核心价值和精华部分就是学习。

学习能力的重要维度之一就是对照信息加工出上下文,加工成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而从一本书中摘出干货,其实就是一个逆向的过程,是去掉上下文把知识降解为信息。如果是自己做这事,多少有助于记忆,但若把别人九蒸九晒过后的"干货"还当宝贝收藏,痴迷于"干货式学习",那就是误入歧途了。

我们很多人读书学习无非是想自我提升,解决自己当前的一些问题。而一般书中的"干货"部分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经验、感悟思考和自我认知得出的知识的升华凝结,虽然看起来对人生成长有所裨益,却未必适合你。清楚你问题的只有你自己,有时候能给你收获,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可能正是书中别人忽略的非精华部分带给你的思考启发。

我们依赖所谓"干货",背后隐藏的其实是我们不愿意下功夫的残酷现实,将思考这一本来必不可少的过程交过别人,是太想从别人现成的经验里找到快速成功的功利心态。

经验加上反思,才是最重要的知识。未经历过你自己大脑分析、思考、整合的知识,必定不会长久,最终也不会属于你。


那么,要打破"干货式"学习的低水平勤奋的伪学习状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怎样提高认知效率

1、目标导向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不同的两本书,一本书是为了解决自己当下的某些问题去阅读,一本只是觉得好或者别人推荐便拿来阅读,结果就是那本为了解决特定问题达到特定目标的书籍我们更容易掌握,记忆的更牢固。

认知心理学上认为:提高认知效率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极强的目的性"。

目标导向的不同,决定了对于不同的书籍我们可以分配不同的资源。比如,你可以将自己的阅读分为认知性阅读、知识性阅读、娱乐性阅读。

认知性阅读主要是提升心智的认知能力,或是为解决我们当下的现实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一般难度比较大,需要配置更多的资源。

知识性阅读是为了增长见识,扩宽眼界,积累知识储备,说白了就是为了知道某事,一般学习的难度较小,资源配置上可以相对降低,可以根据知识的有用程度来决定自己学习的深度。

娱乐性阅读主要是为了放松情绪,陶冶情操,比较适合碎片化的时间,认知资源可以很低。

目标导向性学习的好处就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需求,分配不同资源,从而实现不同的认知回报。


2、及时反馈

《心流》中提到进入心流状态的核心条件是:目标具有挑战性;任务难度高于能力;集中注意力;获得及时反馈。

《刻意练习》中提到练习的四个核心要素是: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保持专注;即时的反馈;走出舒适区。

都提到了及时反馈。为什么及时反馈这么重要?

中国人讲"知行合一"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西方人有教育学家戴维·库伯的学习圈理论: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通俗讲就是:学习的起点是经验(知识),然后对经验(知识)进行反思,再系统化和理论化反思的结果,最后是实践,如此反复。

二者所倡导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将学习的效率高低和认知程度体现在知与行的相互关系上,这其中及时反馈都是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行动反馈对于所知进行检验,形成知识认知与实践提升的正向学习闭环。

比如当我们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时,我们通常是为了学习阅读的科学方法,根据书中的方法论指导,我们在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去,检验是否能有效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反馈、提升、完善,最后形成适合我们自己的一套系统性阅读方法。

这就是通过及时反馈,使知识与实践相互发挥作用,最后变为己用的过程。


3、知识的联结与延伸

互联网式的学习有一个最大的弊端:获取知识(信息)的碎片化。这就好比知识是存放在我们大脑里等待雕琢的金矿石,散作一团,如果不经过提炼萃取,就和普通石头无异,对我们发挥的效用很低。

我们对知识进行思考、分析、整合、实践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提炼的过程,把单一的知识点萃取成知识晶体,相似或相通的知识相互作用与联结,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当你大脑里的知识模型和分类足够多时,知识晶体就会按照模型自动存放,构建成强大的知识系统,这样才能将存放在我们大脑里的知识发挥出最大功效。

知识系统化的好处就是:一方面知识更加牢固,认知能力更高,方便自己随时调用;另一方面就是不同类型的知识可以相互作用,交叉延伸,形成新的思考和认知。



功利化的"干货式"学习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简单的将认知能力依赖于获取知识的高效率上。表面上看确实可以毫不费力的吸收到精华知识,获得短期内的愉悦感。但残酷的现实是:短期感受和长期收益往往是相悖的。即真正高价值高质量的知识获取往往在学习初期要经历吃力甚至是痛苦的一个过程,随着你投入的时间精力增多,配置更多的资源,不断的进行知识整合和自我反馈,会渐渐适应这个过程,从而真正实现认知能力的跃迁。

作者拾书达观 

  V公号搜:大脑学习帮(Brainlearning)关注!                      点亮“在看",给我鼓励一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