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远离低效勤奋陷阱:升级碎片思维、知识多面体、建立专家视角
萌萌已经有3年工作经验了,眼看着同龄人个个升职加薪,而自己却还拿着与毕业时差不多的薪水,她觉得特别焦虑。她认为多看书,多听课就能缓解焦虑,提升自己的能力,于是买了很多书,囤了很多课,可结果却事与愿违,工作能力并没有因此得到提升,自己反而越学越焦虑。
在了解过后,我发现她虽然爱学习,但是却陷入了一个学习误区。她买的书和课没问题,但是每个领域都浅尝辄止,整个学习状态非常混乱。比如她想提升写作能力,买了新媒体写作、剧本写作、电商文案等不同领域的书籍,每本书都有自己的写作套路,这本书作者给出的方式却被另一位作者当反面教材,她不知道自己该听谁的,有时按照作者的方法写文,反而被领导骂得狗血淋头。
大多数职场人士都有萌萌这样的困扰,想通过学习找到工作的捷径,可大量的学习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自己深陷知识焦虑,无法自拔。
罗振宇的一段话,形象的描述了知识焦虑的这种现象:“这些年,一见到书店我的心情就很沮丧,那么多书,那么多知识,我就是穷尽一生,每一天什么事都不干只看书也只能看到一个皮毛。所以你说能不绝望吗?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知识焦虑。”
知识是永远都学不完的,而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如果我们盲目的学习别人的方法,只会让自己变得更混乱。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学的知识很多,但是我们需要的知识很少,就像这个世界才子佳人很多,但属于你的只有一个。我们可以利用坎宁汉姆定律,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优质信息,让学习成果事半功倍。
一、逆向思维,获取真知
坎宁汉姆定律指的是想要获取答案的最佳方式不是提出一个问题,而是给出一个错误的答案,从而引出正确答案。
著名的麦肯锡公司团队在解决问题之前,会先初步了解行业的信息并作出最初假设,这些假设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的最终答案,而是一些有待证明的理论。如果假设是成立的,那就会成为最终的解决方法,如果答案是错误的,那它就是通往正确解决方案的路线图。
比如,萌萌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工作能力却一直没有得到提升,我们可以假设是她的学习态度有问题。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萌萌在学习时非常投入,也很认真做笔记,那么就排除了学习态度有问题这个错误的答案。接着我们可以假设是她的学习方式有问题,通过验证发现萌萌虽然学了很多知识,却一直无法运用到工作中,从而可以得出萌萌无法通过学习提升工作能力的原因是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然后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方式即可。
以错误答案为假设前提,是一种从全新角度看待问题的方式。一部侦探电影中资深的侦探都会先假设一个嫌疑人,然后通过不断地排查,洗清这位嫌疑人的罪名,从而揪出真正的凶手,这都是运用了坎宁汉姆定律。这种逆向思维的思考方式,通过排除一个个错误答案,最后才会得到我们想要的正确答案。
无论是职场还是学习,我们总会遇到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如果以正常的思考路径无法解决当下的问题,不妨采用坎宁汉姆定律,设定一个错误的答案,然后通过推翻这个错误,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无法提炼正确信息的根本原因
使用坎宁汉姆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规避错误,得出正确的方法。但想要更快地提升学习效率,减少错误的经验频率,我们应该先了解学习中屡次犯错的根本原因。
1、以偏概全
我们从小就背过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见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横面看,庐山是一座矮平的山岭,从侧面后,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欣赏到庐山不同的美,但无论我们身处在庐山的哪个角落,都无法将庐山的美尽收眼底。
从不同角度看庐山,对它的认知会完全不同。不同阶段学习知识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我们向别人传递的都是我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信息,并且理直气壮的将这些信息奉为真理。
这种现象被称为晕船效应,指人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易形成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觉现象,是因为人们掌握的信息比较片面,主要是依靠个人主观印象推断出的结果。这种结果会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偏见,导致不良后果。
萌萌的学习方法也是如此,她在阅读时总是会把作者的方法与技巧记录下来,并将这种方法视为“最佳”的学习方法,一旦她所认可的方法被另一位作者否定之后,她就会无所适从。这种行为正是由于认知偏差导致的不良影响,她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当成实践的唯一标准,而没有对该领域进行深入学习。
2、先入为主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一旦通过某种途径结识这个领域的导师,就会把他的观点当成教科书式的内容,对这位导师发表的专业知识深信不疑。
这种固有观念是在我们学生时代建立的,在读书时每门学科都会配备一位老师,我们会想当然的认为这位老师就是这门课程的权威代表,他能成为这门课的代表,那他一定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他所传授的知识一定是正确的。由于受固有观念的影响,我们成年后的学习也会始终围绕着某一个老师。除非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认识的升级,我们的择师标准才会发生改变,但之后的改变也会以第一位老师为基础。就像恋爱后,无论我们谈多少次恋爱,总会把对象与自己的初恋进行比较。
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锚定效应,指人们在对某人某事进行判断时,会受第一印象的支配先入为主,就像沉入海底的锚把人们的思想固定住了。
萌萌学习的范围涉及各个领域,但每个领域她只向其中的某一位老师学习,也是受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比如,她之前通过一本文案书加了这本书的作者,就一直关注这位作者的动态,这位作者宣传线上课,她立即下单;这位作者推销知识星球,她立马加入;这位作者开办训练营,她立刻报名……后来,萌萌才意识到,这位作者各种形式的课程,内容万变不离其宗,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只是在重复学习几个知识点而已。
3、知识碎片
我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都是作者根据几个概念结合自己的观点和经验组合而成。如果我们长时间关注某几位作者,学习他们消化过的知识,虽然在阅读中压力很小,每次都能感觉到自己获益匪浅,但长期处于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会令我们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
每位优秀的作者在作品中都有自己的个人特色和鲜明的观点,但在他们对立面的那些观点也并不是毫无道理的。一个人再优秀,他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是人就会有自己的思维盲区。
看过《奇葩说》的人应该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每次辩论时,站在对立面的选手为了捍卫自己的辩方,真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选手们个个观点新颖,角度独特,言辞锋利,台下的观众不停地在跑票。
难道这些观众没有自己的立场吗?当然不是!初始投票的就是他们的立场,之所以很容易动摇,是因为这些选手们说出了自己没有想到的观点,观众们是为了表示自己强烈认同这个观点而支持这位选手。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利波特”,不要倾尽一生去迷恋别人眼中的哈利波特。只有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你的心中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哈利波特形象。走出你的思维盲区,把所有的知识碎片继续打碎重组,形成你自己的认知体系,你才会获得飞跃式的成长。
三、利用坎宁汉姆定律,走出思维盲区
我们了解到之所以会陷入学习模式错误循环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建立了以偏概全的意识、养成了先入为主的习惯、陷入了知识碎片的魔咒。接下来我们利用坎宁汉姆定律,推翻错误的学习模式,建立有价值的知识体系。
1、由点及面思维模式,串联完整信息
我们身处于一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可知识和信息却在不断膨胀,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我们应利用所有可利用的碎片化时间,用以增长我们的见识以及了解这个世界的动向。
罗振宇说:“碎片化时间是一个基本事实,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练成一个本事,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拿到实实在在的知识。”
信息很多,碎片化时间却很少,我们该如何在短时间内掌握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首先,列出所有感兴趣的信息类别:根据坎宁汉姆定律,不要考虑任何因素,把所有你感兴趣的信息类别都列举出来,哪怕是你认为没有价值的信息,只要你能想到就写出来。比如:美妆、写作、时尚、宠物等……
然后,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类别并进行排列:对你所写的类别进行筛选,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与工作有关,第二类是与个人成长有关,第三类是与生活有关,按照5:3:2的比例分配你的碎片时间。比如萌萌的工作是文案,她50%的时间可以用来研究文案的写作方法和优秀作品,30%的时间可以提升其它能力,20%的时间用来了解当下的热点事件,追热点事件时不要抱着娱乐的心态,而要深入思考这件事对社会及自己所在行业会有什么影响。
最后,获取信息的手段要快准狠:专业领域的知识可以通过专业的分析网站和各大头部的新媒体获悉;成长和技能的热度,可以从各大知识类APP的数据中得知;社会热点事件可以通过百度、微博查看热搜榜单。了解某个事件不要只看某个作者的片面之词,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查看各个作者对此事的描述,获取完整的信息。
2、全方位深层解读,构建知识多面体
由点及面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快更完整的了解一件事,但要对这些事件进行剖析,需要更深入的思考,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专业书籍的力量,透过事件表象发现背后的本质。书籍是让我们系统了解一个行业门槛最低、最有效的方式。
我们每个人都具备阅读的能力,可是阅读的方式不同,会导致阅读结果天差地别。有的人通过阅读可以快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而有的人读再多的书也只是自欺欺人,毫无作用。同样通过阅读提升专业能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原因是我们大多数人依然保持传统的阅读习惯,想要了解某一个主题,通过这个主题寻找到一本书,然后从头读到尾,看完这本之后,再以同样的方式选择下一本书……如此反复,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收获甚微。
法国学者巴斯卡在三百年前说过:“书读得太快或太慢,都将一无所获。”
很多世界五百强的精英都在使用主题阅读法,针对某个主题同时阅读几本或十几本书,将阅读效能最大化。身为普通人的我们无法同时向多位行业大咖请教,通过阅读他们的书籍,可以从中研究每位专家对于某个主题不同的见解,在最短时间内把他们的学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我们可以运用坎宁汉姆定律进行主题阅读,提升我们读书效率:
第一步—确定自我认知:当你准备开始学习某个主题时,先思考一下自己对于这个主题的见解,并记录下来。比如你想学习阅读主题,你目前对阅读的了解可能有精读、泛读等。
第二步—确认主题书单:在豆瓣、知乎、读书APP中搜索关键字“阅读”,你可以选出很多书籍,再从这些书籍中选出几本口碑、评分都不错的。由于每个人的阅读基础都不同,在选书时一定要先看目录,通过目录判断这本书是不是适合现阶段的你。
第三步—明确主题章节:一本书会有很多章节,但你不需要从头到尾阅读一遍,你只需要从中挑选出与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的章节即可。你的目的如果是想提高阅读效率,那大脑皮层、阅读艺术类的章节就先过滤掉,直奔与你阅读目的相关的主题。
第四步—书中寻找答案:开始阅读前,围绕主题设想几个问题,带着解谜的心态去阅读,注意力会更加集中。问题的设想可以参照“2W1H万能框架”进行提问,what-了解这个方法是什么?why 了解这个方法为什么有效?how-如何使用这个方法?只要使用这个方法进行阅读,你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第五步提炼总结要点:每位作者对同一个主题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与见解,就像我们看奇葩说时,几位导师看待同一话题的角度完全不同,他们的经验也各不相同,所以阐述的内容也不同。在阅读一本书时,不要以自己的立场去选择观点,而是对每位作者的观点进行提炼总结并记录下来。我们可以借鉴《洋葱阅读法》中作者推荐使用“九宫格”记录法,如下图所示:表格中填入主题书籍的基本信息、每个方格中记录一位作者的观点,通过综合分析后,在旁边记录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九宫格笔记法
3、专家视角,知识体系不断升级
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学习与积累;我们从入门到专业,也不是掌握几个技巧就够了。想要让自己在行业领域类快速达到某个高度,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不断进行升级。
小马宋是营销界的文案大咖,他在《从锅炉工到创意总监》中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方式。他在十年内收集了两万个顶尖创意作品,然后分门别类的整理成十多个PPT,反复进行学习;他还收集了世界上最经典的文案,并手抄一遍,其中大部分文案能做到背诵或复述的程度。
虽然时代一直在变化,可能以往的方法技巧在如今不再适用,但从坎宁汉姆定律的角度来说,哪怕这些收藏不能为我们解决未来的问题,也能够帮我们规避掉很多风险。更何况,这些经典在如今还被行业视为教科书般存在,说明它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带着对行业知识的敬畏心和好奇心不断探索,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知识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显性知识,另一类是经验知识,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存储。
1.显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直接储存的知识,如摘抄书中的精彩片段,电影中的经典台词等,只要是你觉得对自己有用的知识都可以进行存储。我们可以采用这4种策略进行存储:
零存整取的便捷方式:选择方便存储的工具,如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碎片化存储的信息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全部内容,方便巩固学习。
构建一套知识架构:存储知识时利用金字塔由上到下的结构将信息进行分类,如文案可以分类为广告文案、海报文案等,再不断往下细分,做到查找信息时一目了然。
建立知识升级体系:按照类别进一步做等级划分,可以将其分为高中低三等,“高”代表这个行业的顶尖作品,“中”代表一些资深人士的优秀作品,“低”代表最符合目前的你参考借鉴的资料。随着认知不断升级,应不断整理“低”级作品。
制定审核制度:收藏知识时不要盲目收集,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收集门槛,筛选有价值的知识。如:收集经典作品、获奖作品、现象级作品…
2.经验性知识
经验性知识是指从自身以往的经验中进行学习,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著名的知识管理专家南希•迪克森提出四条收藏隐性知识的策略:
创造交流机会:与他人之间建立良好交流的学习氛围,在对外输出时,也能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如参加一些读书会和拆书活动。
定期复盘总结:定期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复盘,可以从目标-行动-结果-改善,这几方面进行复盘,复制成功的经验,改掉不足之处。
知识转移机制:将专业知识进行迁移,用以解决其它领域的难题,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以教为学式成长:学习到的知识如果不用就会被大脑遗忘,我们应当以高质量输出的形式把知识传递给有需要的人,可以通过写作、讲课等形式传播知识。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说:“专家和新手之间最基本的区别,可能是专家能够把更多的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
即使我们掌握了很多成功人士的方法与技巧,不代表我们就能成功。只有将学习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一遍一遍又一遍,在实践中获得反馈,在反馈中获得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才会成为我们成功的关键。
结语:
秋叶大叔说:“很多人把本该打磨才华和天赋的时间,浪费在为自己寻求一个最好的方向上了。通过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大部分人都坐在路边想这条路是否适合自己。”
成功路上唯一的捷径就是学习成功人的经验。我们可以利用坎宁汉姆定律使用逆向思维,以“错误”答案为前提,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经验,找到通过成功路上的路线图。
从入门到行业专家需要做好这三点:
1.由点及面的思维模式,从碎片化信息中还原完整事件,从事件表象中分析问题本质;
2.采用主题阅读的方式全方位深层解读主题,通过模拟“大咖座谈会”,与多位行业大咖深入交流,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3.建立专家视角,怀着对知识的敬畏心和好奇心不断探索未知区域,让知识体系不断升级。
其实,这个世界本没有专家,少数找到适合自己成长技巧并持续前行的人便成了专家。只要你一直保持向上成长的进度,下一个行业专家就是你!
V公号搜:大脑帮(Brainlearning)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