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时代如何自救?掌握3点认知规律,缩短与高手之间的认知差距
《教父》马里奥曾说: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换句话说,人和人之间,看似摸不着看不透的认知差别,最终却导致两个人的成就差异可能超过一千倍。
而这个道理历史在一百多年前就告诉了我们答案,鸦片战争时期,大清帝国为什么输的那么惨?简单的来说,一群掌握着现代物理学认知的人,飘洋过海,打败了另一群信奉四书五经认知的人。其实就是两种层次认知差的结局,用现代的话说就叫:降维打击。
一.什么是认知差?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认知差
我们都知道,就先天而言,刚出生的孩子其实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一样的身体构造,一样的天真无邪,一样的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最终的结果也可谓是天差地别,有的人成了高手,而有的人只能是一般选手,而导致这种结果,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人脑认知的不同。
如果我们把人脑比作为电脑的话,在硬件基础差不多的情况下,能运作多好主要取决于软件系统,也就是操作系统,那么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称之为“认知”。既然电脑系统运作有高低之分,那么人脑认知也存在高低之分,有高低就会有差距,就会差生认知差,而这个认知差就是高手区别于普通选手最大的区别。
举个例子:
你去超市买一瓶矿泉水,超市老板说:“10块钱”,你肯定得吓一跳,“10块钱?什么水这么贵?”因为在你的认知里,矿泉水的价格就是2元。咱们换个场景,你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服务员说:“矿泉水10元”,而你却能坦然的接受,并且拧开瓶盖就喝。同样的水,同样的价格,而你对待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为何?因为在你的认知里,星级酒店水值10元。这就是人脑对于同样一件事情的认知产生了差距。
二.认知差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1.一个心理实验,环境改变认知
在美国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实验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有一家超市,这家超市有大门,也有侧门,这个侧门在一个巷子里。本地人因为对超市比较熟悉,为了方便,就骑车进入巷子,把自行车停在一边,走侧门进入了超市。实验人员就把提前印好的广告单页贴在了自行车的把手上,心理学家想测试看有多少人会把单页扔到地上,又有多少人会把单页带回家扔垃圾桶里。
当这个巷子很干净的时候,会有80%的人把单页带回家扔进垃圾桶。而当这个巷子的两面墙被涂满涂鸦,同时地上散落些垃圾的时候,这个数据就发生了逆转,把单页撕下来扔到地上的人大大的增加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整个实验过程中唯一改变的就是增加了涂鸦和垃圾,也就是环境发生了改变,在人们的认知里,认为涂鸦和垃圾跟废弃的东西有关,于是用不上的单页就属于废弃物,所以就仍在了地上。
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当环境发生改变,随之人的认知也会发生改变,进而改变了行为。
餐厅通过改变就餐环境,改变人们的认知,进而调整菜品单价,进而改变人们的就餐频次;
酒店通过豪华的装修,专业的服务形象,进而提高消费价格,增加用户尊贵感;
滴滴专车通过调整车辆档次,提高司机服务,统一着装,进而改变行程单价,提高消费粘性;
这些都是通过认知差来改变人们心理价位的现象,认识认知差,才会让我们消费的更明白,用好认知差,才会赚的更轻松一些。
所以,改变环境,改变认知!
2.一本书800元,价值改变认知
去年我参加一个培训,培训的老师在结束的时候拿出了一本书,是他自己写的,售价800元,当时一片哗然。我好奇的问了老师:“别人一本书才卖几十块钱,就连马云一本书也没超过100元啊,你卖800,是不是太贵了”。老师拿起话筒说:“如果你知道这本书的内容,线下课程收费是5000元,你还会觉得贵吗?”“如果你知道这本书帮助了我的学员多赚了50万,你还觉得800贵吗?”老师只用了2个反问,现场100本书就被疯抢一空。故事到此,我们来分析下这个过程,在我们正常人的认知里,书的定价就是几十元一本,而当老师把我们对普通书籍的认知提升到价值认知的时候,你就会觉得800元真的很值。
价格不是由产品决定的,而是有价值决定的。而价值本来就是自我的一个认知判定。当一个人认知比你高的时候,就会利用这个认知差来改变你的认知,进而产生了变现。
所以,改变价值,改变认知
3.一包红枣的故事,故事改变认知
有一次,我去看一个朋友,带了一包红枣,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我说:“这包红枣很贵,送给你尝尝”
他说:“红枣有什么贵的?到处都是”
我说:“这包红枣是我从马来西亚带回来的“
他说:“进口的啊,那可能要贵点”
我说:“不光是马来西亚的,而且是马来西亚最高的一座山上的”
他说:“高山红枣,可能更贵点”
我说:“不光是高山上的,而且每年产量只有2000包”
他说:“量产的啊,那很珍贵啊,应该不便宜”
我说:“不光每年只产2000包,而且其中有1000包是被马来政府预定的,只有1000包流通出来”
他说:“哇撒,限量款啊,一定很贵吧”
我说:”是的,贵!“
整个过程,红枣的本质没有改变,只是故事发生了改变,从而改变了人的认知。为什么故事可以改变认知呢?因为故事体现了一个个的场景,当人们进入场景之后,就会被场景所影响,进而改变了认知。
现在知道为什么大品牌都爱说故事了吧:
雅诗兰黛:“每一个女人都可以永远拥有美丽和时尚”(用了雅诗兰黛,就拥有美丽漂亮)
金伯利: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流传(一颗钻石,流传后代)
德芙:“DO YOU LOVE ME—-你爱我吗(爱我,送德芙给我)
会说故事的人最有影响力,因为他懂得通过故事改变别人的认知。
所以,改变故事,改变认知
既然认知差对我这么重要,那么很多人说,认知总是让人琢磨不透,我们总是喜欢事后诸葛亮,当事情发生之后了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要是早一点知道多好。是呀,我们怎么才能把自己的认知提升与别人差生认知差,好让我们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看的更透彻一点,活的更轻松一点呢?我们知道,万事万物大都有其规律可循,认知也不例外。我们和高手之间的认知差距,其实也是可以弥补的,掌握这3点认知规律,轻松提升认知差。
三.掌握3种认知规律,提升认知差
1.认知有顺序,传递信息以结果为导向
之前网上有个段子特别的火,说一个在校的女大学生,白天上课,晚上去KTV兼职上班,人们就会觉得这个学生堕落了。当有人这么说,一个在校的女大学生,晚上在KTV兼职上班,白天还攻读大学学历。人们就会觉得很励志。其实这两句话是一个意思,只是说话人突出的重点不同。为什么人们给出的认知却截然相反呢?这是因为我们的认知接受信息之后处理信息是有顺序的。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公司想通过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增加销售额,有两种方案:
方案1:这款产品,一个月内,卖出去一件提成1000块钱,卖不出去就拿不到
方案2:这里有10000块钱奖我先放在你抽屉里锁着,这款产品,一个月内,你卖出去一件就拿走1000,卖出去10件,10000块钱全部归你
哪种方案驱动力更大?显然是第二种,因为第二种突出的重点是既得的利益,不努力就会损失。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在心理学上这个情况叫规避损失效应。
规避损失效应——是指我们面对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时的快感
第一种方案大家的认知是这样的:反正卖了一件提1000,我努力卖,但是卖不出去也没什么损失。(没有损失)
而第二种方案是先给你1万,如果这个月他只卖出去3件,提成3000,在他的认知里就会认为自己损失了7000元,所以会更加努力的去卖。(有损失)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规避损失效应现象,在面对得到和损失时,人们首先选择避免损失,再去选择得到。因为失去的比得到的更让人抓狂。
正因为认知有顺序,所以当我们在表达的时候,你想得到什么结果,就要把相关信息重点突出,让对方优先加工这部分信息。而当我们接收信息的时候,就要分辨,信息的事实是什么,作者想传递的结果是又什么,千万不要把事实和对方的观点混淆。
2.认知有定势,思考问题更深一步
我们知道思维有定势,那么认知它也有定势,也有固定的习惯。
真正的高手都是跳出世界来看世界,跳出现象来看问题,否则很难有突破。
比如,你在刷朋友圈,突然出现一张海报配合一张二维码。请问,你的第一认知是什么?这是广告?是商品购买链接?是课程营销海报?还是报名链接呢?一大堆的固有定势就会出现,这个时候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划过,那么这条信息的传达效果就很差。但是有时候我们却会被一些信息吸引,并毫不犹豫的打开,这就是另外的一种定势了。比如10万+爆章,一些热点的新闻,你会没有任何防备的就点击进去看了。这就是人脑认知定势产生的结果。那么为什么认知有定势呢?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提出:
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
无意识的"系统1"(快决策):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
有意识的"系统2"(慢决策):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可见,我们大部分的决策其实都是采用了无意识的系统一在做决策。高手的厉害之处就是,不光知道这两种决策方式,而且还最大限度的去引导用户使用“系统1 ”(快决策)做决策,这就是跳出世界看世界。
没错,认知定势无处不在,一般选手如果不能认识到这点,就会做大量的徒劳的努力,比如现在的微商,发的朋友圈够多吧,效果呢?很差!那高手呢,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切换到用户毫不犹豫的就打开的定势内容上去。
所以我们要意识到,认知的定势每个人都存在,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特别是重要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浮于表面现象,而是要思考深一层,拨开现象看本质。
3.认知爱新鲜,面对新奇事物先分辨
马云提出“新零售”,京东和阿里提出“智能物流”,罗振宇提出一个“国名总时间”,是不是很新鲜。人的大脑很奇怪,总是对新鲜的认知充满好奇。但是人类又喜欢把同样的信息,同样的东西装在一个区域,因为大脑需要归纳和分类信息。而对于新事物,因为这是全新的东西,大脑里没有哪个已经存在的类别可以存放它,大脑就需要开辟一块新的区域来存放,所以大脑莫名的兴奋,并且尝试去记住它,大脑永远对于第一和唯一的东西记忆的非常清晰,就像大家都知道冠军是谁,但是亚军大部分人却不知道。这就是著名的首因效应现象:
首因效应,也称为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很多人不清楚,为什么会有人不断提出新概念?是因为,我们不想别人用他大脑里固有的认知来界定我,那样我就没有任何市场和特色了,如果别人说微商,那我就说社交电商,其实本质上,社交电商它还是微商,只是新瓶装旧酒罢了。
索罗斯说过: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那么当你看到一个新概念或者新事物的时候,是不是思考分辨一下这个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当你深刻的认知到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所谓的新事物新概念,可能就是换了身衣裳“伪装”了一下而已,因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结语:
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创业,都必须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你的成长就是认知升级的过程,有的人升级的很快,有的人升级的很慢,这就导致了人与人的差距逐渐拉大,财富也逐步拉大,而高手与普通选手的差距就在于认知差。用网上很流行的一段话来说明认知差:
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你能看见。
别人看见的东西,你不仅能看见,而且还认识。
别人认识的东西,你不仅认识,而且还会玩。
别人会玩的东西,你不仅会玩,而且还能玩好、玩出花样。
别人都争着抢着要玩,都想玩出花样的东西,你已经玩腻味了,于是果断离场。
如果我们可以早点知道这些认知的规律,是不是可以更快速的升级认知呢,甚至可以通过认知差去变现呢?或者最起码不至于被人利用认知差,白掏冤枉钱。什么叫迷茫时代做个明白人,说的就是升级认知,形成认知差,看的懂看的透这个世界。
思维时光
V公号搜:大脑学习帮(Brainlearning)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