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一招,让你成为记忆高手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开会、听课、听报告,听的时候灵感不断,处处有启发——笔记记了满满一页,结果别人问你听了什么,一句话都想不起来。
两个领域的人坐在一起讲话——即使说的是同一句话,但常常是相互听不懂对方在说啥。有人喜欢从背景、起源开始讲,有人则需要听,你的重点是什么,观点是什么?两个人常常鸡同鸭讲。
今天我们面对的信息都太多了——有没有一种通用语言,能够抓住事情的本质,并且可以很容易表达出去?向客户、团队和商业伙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什么是视觉化思维?
视觉化思维(Visual thinking),就是把思维用视觉的形式呈现出来。视觉化思维的重点是思维,不是学画画、学艺术。
牛人都是视觉化思维的高手。
比如说,某手机公司出了一款目前市场上屏幕最大的手机。它的推荐语是——“屏幕有6.44英寸,比iPhone 6 Plus 还要大……”说的是很清楚吧,每一个数字我都知道,可就是没有概念,因为我没用过iPhone 6 Plus,你说比它大,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大。
对比一下,乔布斯在介绍iPod的时候是这么说的:“你们知道牛仔裤小口袋是用来干嘛的?”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了iPod。
在发布MacBook air的时候他说:“它是如此的轻薄,可以装进办公室里每天用的信封口袋里”。然后从最常用的商务的文件夹里拿出一台MacBook air演示给大家看。大家就秒懂了。
视觉比数字更加直观。
看过苹果发布会的人百分之九十的都会和朋友说:“你知道么?苹果出了一个随身听叫iPod,它可以放在牛仔裤的小口袋里;你知道么?苹果出了一款新电脑,用办公室里的信封口袋就能装下。”
估计没有人会跟朋友说:“你知道么?XX出了一款大屏手机,屏幕有6.44英寸。” 视觉化思维更加利于传播。
为什么视觉化如此神奇?
视觉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显示,人脑活动总量的近2/3都用于支持视觉功能。大约1/3的脑部神经元专门处理视觉信息,还有1/3的神经元同时处理视觉和其他感官信息,最后1/3的神经元处理剩下的各类信息。
所以当你给人说概念、理念的时候,如果没能启动对方的视觉——你就只打动了这个人的三分之一。
眼睛是一种思考器官。
思科的一份报告指出,当今网络上传输的全部数据中,90%为可视化数据。尽管绝大部分数据是可视化的,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让图像为己所用。
1. 更直观,视觉记忆更深刻
这个就不多说明了,就举几个例子吧。
钱学森用一张图概括了人类的知识体系。
诺贝尔奖获得者从1901年到2014年,按照不同国家,不同奖项的获奖人年龄做出的一张表,非常清晰地展
图解“无条件的爱”——很多时候这种抽象的概念一时半会说不清,其实用这3个符号,就能解释清楚。
2. 提升传播效果
1992年,阿特·希尔费曼遇到一个问题,他要让美国人民了解,一份中包爆米花含37克饱和脂肪酸,而美国农业部建议一顿正常饮食的量不得超过20克。一包爆米花几乎是成人一天所需要的饱和脂肪酸的量。
他是这样做的:
3. 提升思维
一个靠社会救济的单身妈妈,坐在咖啡馆里,画下几张场景图和时间轴……
——这是世界上最畅销小说系列《哈利·波特》最初的样子。
《哈利·波特》感觉光看都已经晕头转向了,只读一遍根本记不全剧情。难以想象写出这么一部小说需要怎样的脑回路。罗琳阿姨现在把秘密公布出来了。其实她只是用了一个特别简单的视觉化表格。
好的视觉框架能够很好地让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而且也相互支撑,写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好小说。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视觉化效应比比皆是。例如工程使用的“进度表”,高考使用的倒计时,都是视觉化手段。
今天我们谈谈如何用视觉化思维做笔记。
推荐你拿一个A4纸大小的方格本,横放,从左到右使用。
因为人眼是左右横向排列的,横向视野比纵向更加开阔。人的思考受眼睛构造影响,因此,横放理解速度更快,对信息把握程度更高。
好笔记的基本框架:
· 在笔记本顶部3-5厘米处留白,做标题和日期。
·
· 按照“事实——解释——行动”的黄金三分法记笔记。
·
· 行首对齐,利用多图、表等视觉工具。
·
基本结构:
示范:
三原则:
1.有结构
人的思考和行为受“框架”影响很大,框架本质上就是思考的套路,人脑的内存相当有限,需要把多线程任务拆分成一个单线程小任务。
商业讨论:事实-解释-行动 三分法
心理咨询:情绪-事实-意图 (Feeling – Fact - Foucs) 3F
来源:miss野百合 笔记整理术
2. 以问题为中心
学生时期的笔记是“积累知识”,而工作之后的笔记是“解决问题”。工作要求你做的不是收集信息,而是得出“一个结论”——工作中信息太多,从海量信息中抓重点,整理出框架后整理结论——关键是思考的能力。工作笔记是以问题为中心,为了“舍弃”而存在的。
所以,标题放到正中——然后持续比对你收到的信息——快速思考“是否和问题相关”。无关的都不要放。
3. 好奇停车场
当然,好奇的灵感也很重要——所以我有一个“好奇停车区”——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我就翻到停车场,写下来这个灵感,然后马上回到问题框架。
通过改变笔记本改变思路,通过改变思路改变未来。
V公号搜:大脑帮(Brainlearning)关注!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