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很多有才华的人过得并不如意?销量超千万《情商》如何阐述

大脑帮 2021-12-14

有一次,我在单位认识一位技术大牛。虽然他的级别已经比较高了,但是他的技术水平远超出他现在的级别。他已经好几年都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晋升了。有一段时间,他所在部门的经理去了别的单位,经理的岗位空了出来。我想这位大牛终于有机会升职了,因为当时整个部门都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和预想的并不一致。过了一段时间,公司从外地调来一位新的经理做部门领导。这件事以后,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很有才华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晋升,无论是技术岗还是管理岗。又过了半年,我对这位大牛更熟悉了一些。我发现这位同事虽然技术很厉害,但他负责的项目却没有很好地落地。虽然该同事对此非常痛心,但他一直认为这不是他的问题,他只是负责技术部分,对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应该他负责。

这些年见过的有才华但混得不够好的例子比比皆是,各有各的原因。从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要想成功,仅仅有才华是不够的。哪怕只是一名负责带领技术的工程师,也要懂一些如何领导和影响别人的方法。因为只有项目成功了,个人才能成功。

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3——影响你一生的工作情商中》一书中指出,通过他对精英和普通人士的调研,发现如果一位精英人士想要实现最佳业绩,除了核心技能,主动精神强,还需要具备: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影响力、同理心和社交能力等情感能力。只有当这几个方面全都到达一个临界点时,他们才会脱颖而出[1]。


这五个方面的情感能力具体指的是什么?

1. 影响力

影响别人的能力对一个人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单位的高层主管都是做销售出身,新东方的李笑来老师在新东方当英语老师之前是也做销售的。销售人员最核心的能力就是影响别人购买自己出售的产品,这个产品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有形或无形的存在。

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中介绍,如果你想影响别人,有两种主要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不求回报地给予别人帮助。很多人当付出时总是担心付出太多收不到回报,怕心里觉得委屈。因此有时不愿意主动付出,或者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心理学表明,人的心理是不会欠别人人情的。即使你不求回报,别人也不愿意欠你的人情。例如,一个女孩子的车抛锚在雪地里,无法动弹。她的一个邻居费了好大劲帮她把车修好,一起开回了家。不久,这个邻居来找她借车。虽然她的车非常新很不想借给他,但是她还是不好意思借给了这个青年。

第二种方法是,依据人们言行一致的心理,影响别人也影响自己。比如,美国的玩具公司在圣诞节会热卖玩具,但4,5月份是他们的淡季。为了让淡季也有好收益,玩具公司是这样干的。在圣诞节前,玩具公司会在电视上投放大量关于其核心产品的广告,假设该产品叫大头娃。于是,孩子们圣诞节的心愿就是有一个大头娃做新年礼物,家长也答应给他们买一个大头娃。但是在圣诞节时,玩具厂商仅投放少量的大头娃给各大商店,因此大部分家长都买不到大头娃,只能买一些玩具公司的其他替代品做礼物。到了4,5月份前,广告商再做一波大头娃的广告刺激需求,于是孩子们就开始像家长们要大头娃,因为他们承诺过买一个大头娃给孩子。于是,家长们在每年的4,5月份再一次出现在玩具店里。

对于自己而言,如果你想要影响自己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比如,一位女士想要戒烟,但是又担心自己意志薄弱。于是,她写了很多小纸条,纸条上写着,我要戒烟了,请大家监督我。她把这些纸条发给她最敬仰的人,与她关系最大的人。包括:她的领导,她的男友,她的亲戚等。每当她想抽烟时,一想起这些人,她就将戒烟坚持了下去[2]。


2. 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你能体会他人的需求和情感,达到共情。比如,见到混得不如你的同学,不要一通显摆自己的能耐。见到伤心的人,尽管你今天过得很不错,也不要眉开眼笑的不顾别人的痛苦。同理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难在哪里呢?要想达到同理心,那么一个人要能体会到另一个人的情绪和感受。但是,通常情况下两个人的背景是不同的,比如家庭、受教育程度、文化、年龄都是有一定差异的。两个不同的人,怎么能体会到对方的感受呢?曾经听到过一个比喻,人的情绪就像河流,或缓慢、或奔腾,或咆哮,或宁静。同理心做好的人,就像大海一样,能够包容接纳那些或缓或急河流。当这些河流并入大海后,就归于平静了。如果能达到大海那种包容万物的境界,同理心做好就容易了。

对于客户来说,同理心就像是你想象自己穿上用户的鞋子,走几步,体会用户脚上的痛点在哪里。在医疗领域,有研究发现医生很少有效倾听患者的倾诉,如果每个患者在看病前有四个问题要问,实际看病时只能问一个,而且患者平均讲话18秒就会被医生打断一次。调研发现,患者更容易信任那些善于了解他们情绪和痛苦的医生。而对那些对他们的苦痛无动于衷的医生,就不容易成为成功的医生[1]。


3.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对一个人至关重要。每个人除了向外看世界,还应该花时间向内看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一生花了大量时间研究认识自己。他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罗杰斯说:“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要想成为自己,先要感受自己,接纳自己,认识自己。

武志红在《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中介绍了自我的几个维度。每个人自我的稳定性分数越高,一个人越稳定越容易应对挫折和变化。自我的灵活度分数越高,面对变化就越容易即使调整。自我的疆界越大,舒适圈越大,伸展的空间越大,一个人的成就越大。自我的内在力量越大,越能爆发出蓬勃的生命力[3]。

自我意识犹如内心的晴雨表。当你在做一件事情时,即使你的头脑不断说服自己应该做这件事,大家都觉得你走这条路最合适。但是,如果你发现你的内心时常叹息,你也不觉得激动,那么这个工作可能就不是适合你的。


4. 自我调节

一位好的领导者都是善于倾听别人的谈话的。当他听到别人谈到很多负面的消息后,他依然能够平静自己的情绪,先把负面的事情放到一边,努力听完别人讲话,再进一步思考负面消息[1]。

当一个人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换到另一个环境时,也要进行自我调节。比如,一个原来在外企工作的人跳槽到一个国企工作,那么公司文化、流程、同事之间的关系等都需要重新适应。如果无法适应和调节,最终也只能离开。

5. 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如何与别人建立关系、如何对他人进行有效的激励、如何处理冲突、如何培养团队的凝聚力等。

如何和别人建立关系呢?定期的一些问候,喝个咖啡,吃个饭等都是不错的方式。与别人建立关系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你想和谁建立关系,都要花时间花心思在这段关系上。

一位管理者想招聘一位非常棒的专业人才,这个人在外地不一定会搬家来他这家公司。他了解到那位他想招聘的女士非常喜欢航海,于是就邀请她到当地的码头去转一转。同时,他了解到她的丈夫喜欢骑马,于是就把她的丈夫介绍给他的精通马术的朋友。在这之后,他才开始说服工作。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说服别人。花时间和别人建立关系决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必要的一步[1]。


临界点

上面这五方面要达到的临界点的值是多少呢?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中,这个临界点的值略有不同。在美国的百事可乐公司,如果领导者擅长这几种情感能力,有87%的人可以排入领导行列的前1/3。在欧洲,擅长情感表达的人有82%在公司名列前茅。在亚洲,这个86%的人会名列前茅[1]。

最后,愿大家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式,到达自己想到的地方

作者:傅有时,清华大学博士

关注大脑帮(Brainlearning),与你共同成长!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