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沟通高手的说话之道:懂得如何清晰表达和倾听

益菲读书 大脑帮 2021-12-14

很多娱乐节目都有这样的游戏环节,叫做传声筒游戏。几个游戏者戴上高音量的耳机阻碍听觉。然后第一个人看一段话,然后通过语言或者动作传达给下一个人。除非这一组合非常有默契,否则他们是很难将一句话原原本本的传达到最后的。

其实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就算没有屏蔽掉听觉或者视觉,我们也未必能够把一句话一字不差的传到最后。这就是很多谣言横行的原因。

为什么一句话,那么难真实的传达出去呢?


因为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加上传达过程中的环境、语速、表达者的表达能力等等原因造成了信息错误。其实这种现象就和我们平时的沟通一样。说话的人不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听者不能正确的理解对方的意思。最后产生了沟通的障碍和分歧。

英国作者尼基·斯坦顿在《沟通圣经》这本书中将沟通非常全面的做出了解释。


尼基·斯坦顿表示,其实沟通的本质就是表达者通过某些方式(语言、文字等等)进行编码,接收者通过倾听的方式来解码。

可是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表达者没有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也就意味着编码失败。如果表达者表达的很清晰,但是接收者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表达者的意思,或者没有用心倾听对方的表达,那么接收者解码失败。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代表着这次的沟通失败了。

而沟通是双向的,我们每个人都既是表达者也是倾听者。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的是表达和倾听的双向能力。


一、如何成为一个清晰的表达者

1、给倾听者画像

古代人没有照相机,所以他们想找到一个人的时候,都会给这个人画像。画的越像,那么找到这个人的概率就越大。

其实沟通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们对倾听者了解的越多,那么我们越容易说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或者容易被接纳的观点。

所以我们也需要给自己的听众“画像”。

如果我们的沟通是针对某个人的,那么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性别、年龄、学历、生活背景等等信息。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那么我们说话的时候就会有针对性。

比如说,你对小孩子说话和对大人说话的语气态度都是不同的。而对于一个成熟男人和一个小萝莉说话的内容也不会一样。如果是一个外国人,刚一见面的时候,你一定会先问候他:“你好,见到你很高兴。”而肯定不会一上上来就问他:“你吃饭了吗?”

真是因为对于不同的人,我们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对一个人了解的越多,我们说出的话会更容易被他接受。

如果我们要表达的对象是一个群众,那么我们不可能去给每一个听众画像。但是我们可以了解这个群众的共性和特点。然后根据自己对他们的了解,找到他们的痛点和需求,然后针对这些内容来表达。

比如说,当你去给一所中学演讲的时候,你所要表达的内容一定是能够让学生们奋发图强的发言。并且告诉孩子们,以后的人生会是更加丰富多彩的,不要把某一次考试的失利就当做永久的失败。这样一段演讲内容之后,学生们会对未来充满期待,把眼界放的更远。

所以提前了解自己的听众,并且为他们详细的“画像”,会对我们的表达有一个充分的准备。


2确定表达意图

当我们给听众画好了像,对听众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针对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去制定自己的表达意图。也就是你说话的目的是什么?你希望能够达到一种怎样的效果或者结果?

在说话之前,制定出表达的意图,这就好像出去旅行的时候,先找一个目的地一样。所以无目的的漫游也很有趣,但是如果你的旅行是有时间限制的,那么你就无法享受无目的的漫游了。你必须要找到一个目的地,然后确定自己要去游玩几天。

说话也是一样,我们只有知道了自己的表达意图,我们才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图去思考表达的内容。

现在正在热播的《奇葩说第六季》就是这样。每一期都会有一个话题,然后两边根据这个话题持正反两方。每一方的辩手必须要知道自己持方的观点是什么,自己要表达内容要给观众们达到一种怎样的心理预期?他们只有先构建自己的表达意图,才能够在后面的辩论内容中植入更多有针对性的素材和案例。


3搭建逻辑框架

制定出表达意图之后,就要开始真正的构建表达内容了。表达的内容有长有短。如果只是一句话,那么比较容易。我们需要去不断的精简和凝练即可。但是如果是一个很长篇幅的话术,那么我们需要搭建出表达内容的逻辑框架,这样才能够让听众明白我们要表达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其实最简单的逻辑框架就是议论文的框架结构。先从一个中心论点开始,然后根据中心论点制定出几个分论点。而每个分论点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逻辑结构。比如说时间结构、演绎结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空间结构等等。

议论文的框架是最容易在脑海中快速形成清晰的逻辑结构的。所以这种结构非常适合需要快速做出表达的场合。比如说职场上的面试、老师的提问等等。

4找到能够说服对方的案例佐证

当我们制定了表达的意图,也搭建起来表达的逻辑框架。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充表达内容的“骨肉”。我们需要一些案例或者素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在我们提供案例的时候,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名人故事、专业数据、影视、书籍等等内容中寻找。

自己的亲身经历会比较引起别人的共鸣,但是你的经历必须是真实的,并且富有戏剧性或能够引发大众痛点的。千万不要举一些无关痛痒的故事。

而名人故事、专业数据、影视、书籍等内容中找到的素材和案例,会更有说服力。因为它们更具有权威性,而权威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比你自己的故事更有传播性。所以在选择素材和案例的时候,需要分辨自己听众的喜好,看他们会更喜好朴实的生活经历,还是更有权威性的故事,然后再做选择。

二、如何成为一个高效的倾听者

虽然表达者清晰的说出了自己的表达内容,但是如果听着没有很好的接收到表达者的信息,那么沟通也只是完成了一半。

人类并不是有了耳朵就会倾听。能够听见和能够听明白是两回事。

百度百科中说:“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所以倾听可以增进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并且能够有效的获得对方传达出来的信息。

那么如何才能够有效倾听呢?


1、把对方的话听完整

有的人听别人说话时候,不会认真的听完整。而是听到对方说的某一个词或者某一个句子之后,就以偏概全的去理解对方的观点。这样就会很容易造成解码失败。

所以倾听的基础是要尊重表达者,并且认真听完他的发言。

2、不要带有主观色彩去理解对方的话

如果我们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不好,那么当他说出一些话的时候,我们总认为很不受听。因为我们把对他的印象直接当成了对他表达内容的评价。其实这种倾听是不公正的,也是没有效的。

所以我们在倾听的时候,不要直接把自己对某个人的感情色彩带入对他话术的理解中,这样对于解码话术是有失偏颇的。当我们要听别人的表达内容时,请关注于他说话内容的本身,不要直接用自己的主观色彩去判定一段表达内容的色彩。

3、分析对方语言背后的情绪和深层含义

都说愤怒的人说出来的话,并不一定是发自真心的。其实很多人在带有情绪表达的时候,说出来的话都不一定是出自真心。尤其是两个人在吵架的时候。他们容易将自己的情绪带入表达的内容之中,做一些情绪发泄。或者有些人总是喜欢隐藏自己的内心,伪装出一些无所谓的样子,好让别人觉得他们很坚强。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高效的倾听者,请学会需分析情绪背后的语言含义,而不是直接去解码他表面上表达的内容。

想要获得深层的解码能力,我们不仅仅要关注他们说出来的语言,还要留心观察他们的非言语内容。比如说他们的表情、肢体动作、情绪等等。

很多家长在劝孩子快点写作业的时候,看到孩子嬉皮笑脸,都会觉得孩子非常没有上进心。其实有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正是因为他们过于敏感,所以才通过一些幼稚滑稽的态度去和家长对抗,让家长觉得他们是无所谓的。所以家长在倾听孩子的言语时,不要仅仅看这些表面的现象,要去看看他们是否对什么事情都没有上进心。如果你鼓励他们一次,他们知道开心,那么就和孩子好好的深入沟通一次,让他们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

家长可以多观察孩子一个人独处时候的表情、肢体动作等等。如果他们会有失落或者孤独的样子,那么他们的内心其实已经承受了很大压力了。请用心倾听他们的非语言。


戴尔·卡耐基说:“如果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致意倾听的人。”

.正是因为沟通很难,所以沟通才会成为一门学问。而且沟通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的技能。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

很多人觉得,交际之前,明白这些问题的人想必已经是沟通高手了。

其实懂得说什么、什么时候说、对谁说和怎么说,只能说明他是一个表达的高手。如果想要成为一个沟通的高手,那么他也必须要学会如何倾听。

《沟通圣经》这本书中,不仅仅解决了表达和倾听的问题,并且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综合解决了沟通问题。这是一本非常全面的“沟通圣经”。这本书帮你了解了沟通的本质,而你只有了解了沟通的本质,才能够成为一个高效的沟通者。

每天通过读书来让自己成长一点点,期望有一天,我也能够成为优秀的自己。欢迎关注益菲读书,和益菲一起成长。

关注大脑帮(Brainlearning),与你共成长!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