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你总是无法走出舒适区,让自己迈向更好?这是答案和建议

大脑帮 2021-12-14

你觉得现在自己是处于舒适区里面吗?你想不想走出来,让自己变得更好呢?


没有人不想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不管是变得更有钱,还是变得更有能力。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很想改变的你,却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每天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获得同样的结果呢?

怎么做才能够打破这种“重复现状”的循环日常?

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最好先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心理困境”。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心理?

人都有一种比较矛盾的心理:

既安于现状,不想牺牲太多去获取未知的成功;既厌倦现状,但又缺乏奋起行动改变的动力。然后时间就在这种“安于现状”和“很想改变”之间,日复一日地被浪费掉。

其实深挖其中的原因就不难理解,我们当前这个现状尽管不太满意,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然而是不是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方,却又未必。

你说你没有生活压力吗?肯定有;你说你不想要更好的生活吗?肯定想要。

可是,既然都已经适应了当前的生活,就先这样过着吧,毕竟不想再一次面对那种生活不稳定的挑战。

是的,想要改变,我们就必须要面对那种“不稳定”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会给我们带来不安感,心里对此没底。

而大多数人都是倾向于那种稳定而能够预料的生活,既然努力会带来“不稳定和无法预料”,那么就算有“很想改变”的念头,也只能一直放在心里,迟迟不去行动,能懒就懒!

由此,我们对于努力就会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在这种恐惧心理的支配下,不做,好像赶不上生活的脚步;做了,又似乎未必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两边都“不讨好”,焦虑感自然就来了。

为了解决这种焦虑感,很多人就在当前状况的路线上,重复做一些看似努力,但效果不是很大的事情。

例如接更多的工作,加更多的班,就算心里极不情愿。而有些人甚至觉得,上班的时候认真工作,就算是努力了,回到家一个“葛优瘫”后,就开始刷视频、看电视剧,打游戏。

因为这种努力方式,是稳定而且可以预料的,所以就算无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我们也会甘之如饴。

当然,心里还是会保持一种期盼,奢望将来的生活会因此变得更好。

但有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吗?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不管我们在舒适区里多么努力,我们能够获得改变的几率是微乎其微。

好比你学钢琴,每天只努力弹奏“两只老虎”这首歌曲,无论你投放多久的时间在上面,这首歌曲你弹奏得多么熟练,你依然还是无法真正学会弹钢琴。

在现状的舒适区上努力,只是正确的做事方式而已,但未必就是在做正确的事。我们需要在做正确的事情上,用正确的方式做事,这种走出舒适区的努力,才称得上是有效努力。

而要做到这点,前提是,你知道哪些是“正确的事”,什么是“有效努力”。

在正确的事情上做到有效努力

想要获得自己想要的那个结果,有两个因素非常重要:

1,持续的努力;

2,恰好的运气。

前者是构建成功的前提条件,后者则是让这个前提条件,能不能获得更好变现的决定性因素。

因为你只有持续的努力,却没有跟你努力相辅相成的运气,你获得的结果说不定会大打折扣。但如果你没有持续的努力,那么就算让你遇到恰好跟你努力相关的运气,你也没有能力把握到机会。

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所谓“准备”,就是你通过前期努力而积累下来的资本。有了这些资本,当机会来临之际,我们的努力就能够获得变现了。

当然,这个道理谁都懂。问题就在于,我们怎么识别自己的努力,到底是低效重复的努力,还是高效有用的努力?

这两者有一个很重要的分界点,就是把时间拉长去看,例如三年、五年,你重复当前的努力,会不会出现更好的结果?

如果没有,你再怎么努力也已经到达当前路线的尽头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那就说明,你已经在一种稳定的状态中,重复着低效的努力。

这时你就需要调整你努力的方向,选择一些正确的事情去做了。

换言之,低效努力会有如下特点:

  • 无论重复多久,结果都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 能够一眼就看到努力之后所获得的结果

  • 只需用稳定、保守的方式去努力就可以

而高效努力则是这样:

  • 努力之后,会对现状会有一个明显的改变

  • 能够得到一个预期不错,却无法确切预料到的结果

  • 需要结合不同的努力方式,甚至要努力得更进取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投资?

低效努力就好像买基金,相对稳定,风险小,而且一眼就看到大概所得的结果,你不用每天都去关注基金价格的变动。

而高效努力,就好像买股票,风险高,需要冒险,就算能够有一个不错的预期,也无法确切预料到最后的结果,于是你需要每天都盯着股票价格的变动。

这两种努力方式,都有优点和缺点,并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看你的对于未来的规划和自身价值观而定。但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只能选择高效努力这种做法了。

找到那件正确的事,然后付出有效的努力,这才是改变现状的最好做法。

为此,你需要打破限制你走出舒适区的三道无形的高墙。

打破限制你走出舒适区的高墙

基于上述的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限制我们走出舒适区,大概有三道无形的高墙:

第一,固定观念的高墙;

第二,恐惧心理的高墙;

第三,习惯化的高墙;

这三道高墙,在日常生活都会以不同的形式,“软禁”我们在舒适区里,从而让我们空有变好的想法,而迟迟无法行动起来。

只要我们能够针对性地打破这三道高墙,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那件正确的事情,再辅以有效的努力,那么我们才有可能让自己迈向更好的人生。

固定观念的高墙:更新你固化的观念,了解自我发展的可能性

所谓“固定观念”,指的就是那些符合自己认知和价值观,又不想去改变的思想

任何人都会有一些自己的固定观念。这些观念,有时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地把握眼前的世界,节省思考的时间。

如“喜欢赌博的人都不好”,那么你持有这个观念,在择偶时,就能够帮助你很好地辨别对象的好坏了。

但是,我们所拥有的观念并不都是正确的。如果某些不好的观念,长期形成了一种“执着的思想”,那么我们就很有可能被这种观念困住在某个小圈子里了。

比如“我学历不高,做什么都不可能成功的”,或者“我不擅长交际,没办法到外面闯世界”,甚至“别人说我没用,也许我真的是这么没用吧”等等。

这些固化的观念,会深入你的潜意识,导致你用符合这种观念的方式去行动。

可以说,大多数人的人生之所以受到限制,是因为我们将认知问题的视野,框定在一个狭窄的范围之内。还没尝试过,就跟自己说不可能;当机会来临之时,又常常觉得自己不够优秀。

但问题是,你有为此而努力做好准备吗?

所以,想要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你必须要更新你的这些固有的观念,然后以新的观念去行事。

怎么做呢?有三点:

1,对自己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2,拥有积极的心态,看问题要全面;

3,积累成功感,培养自信心;

问一问自己:你的专业、擅长领域是什么?在工作过程中,有哪些你想改变的事情?自己有什么兴趣爱好?做哪些事情时会更卖力?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获得哪些技能?

你越是能够了解自己,你就越能够找到自己想要改变的新方向;越是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你就越能够发现不同方面的发展可能性;你越是对自己有自信,那么你做什么事,都越有非成功不可的动力和意愿了。

有了新的做事方向之后,自然就能够走出舒适区,让自己进步。

恐惧心理的高墙:克服内心的恐惧,培养自我实现的勇气

虽然实现目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因为恐惧而止步,那么我们就更是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了。

总是怀揣着对失败的恐惧,遇到事情就刻意逃避;经常抱怨现在的状态,却又缺少改变的勇气;对未来茫然无措,一直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当然也曾试过迈出第一步,但事情还没有做出什么,就已经开始感到忐忑不安了。

这种状态下,我们是很难改变现状,让自己变得更好的。

那怎么克服这种恐惧感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运用心理疗法,把自己的恐惧心理写出来。

而需要写出来的内容,主要有三项:

1,使你感到害怕的东西或事情;

2,为什么会感到恐惧(给出根据);

3,事情不顺利的概率(0——100%)。

例如,如果你想换工作,但迟迟不去行动,那么你就可以写:

1,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新工作;

2,害怕辞掉工作后,又没有找到新工作的状态,没钱生活;

3,事情不顺利的概率,暂定为80%左右。

有了这些基础认识之后,接下来就要加上两个步骤:

A:能够顺利进行的概率和原因;

B:可以将顺利进行的概率提高10%的行为。

由于一开始你设定“事情不顺利的概率”是80%,所以事情进展顺利的概率自然就是“20%”,那想一想,为什么还有20%的概率,会顺利成功呢?

基于这个原因,你能不能把这个顺利进行的概率,再提高10%,变成30%,当然甚至更高了!例如提前多找几份工作,努力练好自己的面试技能等。

换言之,只要我们主动想办法去提高事情顺利进展的概率,不管是主动学习,请教别人,还是积累经验,做一些实质的事情,都能够克服到我们的恐惧。

习惯化的高墙:培养新的习惯,让自己走在新的道路上

真正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差距的,就是习惯。良好的习惯,无疑是让我们通向成功的捷径。

但一旦我们有了“习惯化的高墙”,想要改变身上那个固定行为模式,就不是那么简单容易了。

所以,想要彻底打破“习惯化的高墙”,我们就需要避重就轻,想办法绕过潜意识的抵抗,用巧劲在墙上挖洞。

关键做法就是“轻松”+“快乐”

走出舒适区,我们就需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努力的新方向、新目标,如“学习创业”,“增进口才”,“掌握新工作的技能”等,然后在这个新的方向里,建立坚持行动的机制,积累资本。

而要想要做到轻松,首先要记住三个训练原则:

第一,由易到难;

第二,循序渐进;

第三,反馈明确。

你需要把这件事拆分为一个个简单的任务,以此入手,今天做一个,明天做一个,后天做一个,循序渐进逐个击破,然后每完成一个任务,你都会有一个明确的反馈,积累成就感。

只要这个流程没有差错,一段时间之后,你就能够把想做的事,变成一种行动惯性。一旦进入行动惯性,接下来我们做的事情,就会存在“势能”,让我们一直做下去了。

具体执行步骤是:

(1)确定一件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

(2)每天预留一定的时间用在新方向上,不受到任何干扰;

(3)通过一个简单的任务开始做起来;

(4)尽量把注意力聚焦在手头上的工作,如有分心,立刻提醒自己拉回来;

(5)如果实在坚持不住,那就放弃或者做其他事情。

这像不像你在玩游戏、看电视剧时的状态?

在玩游戏时,你肯定会在游戏里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挑战,而这些挑战通常都是由易到难的。

当你从一个简单的任务开始做起时,由于容易入手,你很快就会获得了一个即时反馈,好比刚开始不懂得怎么操作,然后你学会了操作的技巧,在这种积极反馈的引领下,你就很容易陷入其中。

这样玩了三到五天之后,你自然就看到自己的一些改变。

同样,你在坚持培养习惯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一机制。把要做的事情,切分为几个15分钟的小任务,每天完成两到三个,由易到难,你很容易坚持的。

按照这种做法,我们的目标做起来就会有“轻松”和“快乐”的感觉。最后,这个习惯,就会被你培养出来了。

运用新的“习惯化行为”去做事,不知不觉间,我们就能够打破高墙,走出舒适区,让自己无形中变得更好了。

       关注大脑帮(Brainlearning),与你共成长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