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学习》:一套颠覆常识的学习方法

大脑帮 2021-12-14

有人问: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呢?

简单说,跳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就是真正的学习,这样说大家一定不会满意,真正的学习一定是有着系统的方法论的。

学习行为发生的条件是先有危机感,现有的知识体系已经无法应对遇到的问题,这才是学习的开端。

开始真正的学习要有两项准备:

第一项是心态上的准备:承认、接受自己的浅陋。

通过危机感和挫败感承认自己知识结构的不足,就不要把注意力放到无知的焦虑中了,其实焦虑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内心承认不足就能将精力聚焦在我们能控制、能把握的学习行动中去。

第二项是确立明确、具体的目标:

确立的目标必须可行、具体,比如说:我要学习销售的技巧、我要学会PPT的制作、我要学习社群的运营方法等等,千万不要确立一些大而空的目标:我要学习商业运作,我要成为电脑高手,我要掌握互联网的社群技巧等。

目标明确、具体我们可以按部就班的拆解出学习计划,让我们的真正学习变得可能,否则,我们还会徘徊在旅游式的伪学习中。


下面正式进入学习步骤。

第一:根据目标搜集整理相关的知识或信息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想获得某方面的知识或信息太容易了,获得的渠道也很多,这里不再赘述,正因为得到的太容易,质量也肯定是良莠不齐,这时,选择就变得相当重要。

如何选择对我们最有用的东西呢?我的方法有三点:

一是找这个行业有影响力的精神领袖,出自他手或是他推荐的,相对靠谱;

二是成系统的专业知识,知识必须系统化,碎片化的知识只能是补充,对建立知识体系意义不大。

三是找到好书,将自己感兴趣或有价值的点延展开来,作主体阅读和专题研究。

第二:内化信息

找到知识,只是有了学习素材,这些知识和信息都是死的,并且还不是自己的。想据为已有,分三个步骤:

一是理解:根据自身原有知识体系,对感触深的多做外延,与原有体系点点相连,将它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是记忆:记忆是学习最原始的方法,当然不是死记,但最起码的关键词和关键理论是必须要记住的。

三是应用:光学了,没用过就不算学过。输入-内化-输出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涉入新知识,大脑内化,输出求反馈,根据反馈再有计划的输入,大脑内化后再输出,如此循环。输出的方法可以是笔记、分享稿、主题演讲稿等等。


最近看了《如何学习》这本书,《如何学习》是《纽约时报》科学记着尼迪克·特凯里的作品,书里的一些观点和方法颠覆了我们原有的认知,书中提出的学习方法和观念我们可以借鉴。

分心反而有助于学习,打个盹儿也有助于学习,在某门课程将要学完之前半途而废,其实并不是坏事。


因为这些快要完成的事情好额已经彻底完成的事情相比,停留在人类记忆中的时间更久,还有在学习新东西之前做个考试,会让你接下来的学习效果更好。

怎么感觉都是相反的,在我的认知里,都是先学习后考试,这里怎么就变成反着来了?

我们的大脑有些古怪,它更加看重有意义的事情,讨厌无聊、无趣、机械重复的东西。而且它存储信息不会按照先后顺序进行。

你可能在考试的前一周复习了某个考点,等你进了考场拿起笔看到这道题的时候,你突然发现,这该死题自己明明背过,怎么就是想不起来?这个时候脑子里竟然浮现了《庆余年》昨天27集的内容,还有《奇葩说》最新一期关于要不要冷冻起来的话题,情不自禁的在试卷上写下了自己的论点。

还有你还坚持认为”安静的学习环境“会让你学习效率更高吗?科学家们发现,经常频繁的更换学习的场所,学习效率反而更高,自习室、咖啡店、书店、图书馆、地铁上、办公室。

还有我们传统的观念里,学习一项技能需要抽出整块时间,就一个内容进行多次反复的练习效果才是最好的,结果科学家说:你又错了!好吧,事实上他们发现如果给大脑一整块的知识让它吸收,反而不如各种各样互相关联在一起的小块知识,更加高效轻松的被大脑吸收。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是打扰学习的最恶毒的敌人,包括懒惰、漠视、分心,其实也能成为帮助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这也和我们的大脑有些古怪是分不开的,合理的掌握这些小技巧,对于学习来说帮助会更大。

还有潜意识学习法,号称“不用动脑就能学会”,里面涉及的东西比较复杂,更多的是调动感官让我们的大脑主动的去摄取知识,这样的效果比被动式的学习更高效。

一些使用的小技巧

●如何利用遗忘让我们记得更牢:

在我们的认知中,遗忘绝对是学习的敌人,相信大家都对“遗忘”都有恐惧和焦虑,然而,本书作者本尼迪克特·凯里指出,适当的“忘记”可以提高记忆。记忆有两个能力,分别是储存能力和提取能力。

储存能力是学到的东西存储在大脑中。储存越多能力越强,永远不会减弱。从生物学角度看大脑能储存量级是几万TB级的;而提取能力,是指某项信息被提取到意识中的难易程度,光是存储不行,需要用的时候,还得能马上拿出来。

和储存能力相比,提取的记忆容量很小。感觉到自己记住的东西,是能提取出来的东西。越用记得越牢。总是用不到的,得不到强化,也就越难提取,就是被认为是遗忘的记忆。

科学家对脑行为研究得出:遗忘有两大正面意义。遗忘可以承担“垃圾信息过滤器”的功能,在不同环境中,遗忘还能帮大脑发挥一种类似肌肉锻炼的作用,先损耗,后增长。

大脑虽然总会“遗忘”一些内容,特别是经历一段时间后,经历一番困难重新回忆起这些记忆后,大脑会建立一个更稳固的记忆回路,让下一次提取记忆的速度更快。

●可以适当的给自己进行一些测试

自测可以说是功效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测试可以迫使你从几个可能的答案中选中正确的答案,并且让你马上就知道自己选对还是选错。

而且自测可以大大的延长我们的记忆时间、加深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你可以对着同时或者镜子背诵你之前记忆的一篇英语文章,或者尝试把学到的知识讲述给你的朋友和家人,这里和费曼学习法很像,可以结合在一起。


你可以在学习某一本书或者某一个章节之前,可以给自己做一个小测试,不会也不要紧,做完之后,你会对带着错误去学习,效果会更好,目的性也更强。

●如何用考试理论增强学习效果:

考试的作用,大家都明白:一个是衡量,另一个是选拔。学生时代的产物,成人学习若不是为了拿证是不需要也很反感考试的。考试会给人带来一种压力感。然而,作者提出,考试其实是一种特别高效的学习方法,考试能让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事半功倍。

为什么考试会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呢?考试的本质就是强迫你的大脑,从记忆中提取已经学过的知识或技能,这要求你付出的努力远比直接重读一遍要多得多。

更重要的是,记忆被提取的时候还会有额外的附加作用。心理学家勒迪革指出,把信息从脑海里“提取”出的过程中,这些信息还会被复制一份再储存起来,也会在神经网络中增加新的信息联结点。这样一来,这份额外的努力就加强了这些信息的储存和提取能力。所以说,心理学家把“考试”称作是“记忆提取练习”,它会让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

●“被打断”反而能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在学习和工作中,被人打断会非常恼火,然而处理复杂问题时,被打断可以增加更多创造力、工作效率会更高。原来,当一个人在全神贯注地完成某项工作时,一旦被打断,他会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内心还会产生完成这项工作的强烈渴望。

心理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强烈渴望的驱使下,大脑的感知力会充分调动感知、思维甚至心态,去关注身边的一切,以期完成最初的目标任务,脑海中会捕捉到各种与任务相关的信息。

就像上学时语文老师教我们的:拿到试卷先看看作文再从头开始做,等到写作文时,大脑在潜意识里已经构思好久了,是不是也算(故意)被打断。


●交替练习要优于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一直被提升到专业学习的高度,“10000小时定律“就是“刻意练习”的佐证。大家一直认为,刻意练习提倡的是更直接、更专精、更频繁的训练,更有助于人们掌握一项技能。

但本尼迪克特·凯里却提出不同的观点,不论是在掌握运动技巧,还是认知训练上,采用随机交替的练习方式,都能让大脑更好地做出面对意外挑战的准备,总体的应变能力大大提高。



●睡眠也可以帮助学习

睡眠有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筛选并巩固存入脑中的信息。深度睡眠期”(主要集中于前半夜的睡眠)对巩固数据信息类的记忆非常重要,包括名称、日期、公式、概念等。如果你要迎接一项注重记忆的考试,比如外语单词、人名与时间、化学结构等,那么备考前夜你最好能按照平时的时间上床睡觉,以充分保证前半夜的深度睡眠,然后早早起来再快速浏览一遍备考材料。


●复习时不要光看

一字一字地看一遍对你的学习不会有多少加深作用。给书上的公式或者文字划上荧光线也没多大作用。这两种做法都属于被动式学习,都容易使你产生科学家所说的“熟练度错觉”。反过来,你在看过一遍荧光笔划过的内容之后,合上笔记,再把它们默写出来,则能让你的记忆系统运转得更加费力,因此你的复习效果也就强多了


点击下方视频开始观看《如何学习》解读

[注:如需要《如何学习》电子书,请关注下面备用公众号:爱尚阅读会,回复:如何学习百度网盘下载。]

推荐阅读

如何提高学习力,高效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这12本书给你答案!

       关注大脑帮(Brainlearning),与你共成长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