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受够了记忆差的苦?
在情场上,很多人记不住名字记不住脸。联谊社交错失桃花,刚刚聊得火热,却记不住对方名字,导致对方顿时兴趣大减!
在学习和职场上,很多人记不住知识和要点。考前复习千万遍,考时大脑里一个要点都不见;学吐了,背忘了,该记的还有好几页,脑子里再也塞不下去怎么办?老板刚才说了啥?记住这条忘那条,不知道事情该怎么做你怎么办?
在生活里,很多人永远记不住东西落在哪。三天两头找资料,上次的文件放哪了?身份证、钱包和手机,每年必丢三选一…
恋爱告急!职场危险!钱财全失!想要锦鲤附体,你得先给自己的大脑做训练啦!
最近,读了一本日本记忆力大师池田义博的作品——《你不是记忆差,只是没找对方法》。
2013年,池田义博夺得日本记忆大赛冠军,并且在后两年持续称霸,成为日本记忆力第一人。2017年他再一次参赛并问鼎冠军,创下他人难以企及的屡战屡胜的记录,最终获得了“日本记忆力大师”的称号。
读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我们的各个感官对记忆来说至关重要,注意力和精神状态也会极大影响记忆,“3画圈记忆法”和“1分钟匹配法”实操性极强,1分钟训练就能帮你记住所有。而且,知道≠记住 ,记住≠记牢,记牢≠习惯。记忆力不是某种天赋,只要找对方法,提升记忆力就如同按菜谱做菜一样简单。
01. 记忆的根本在于“形象”,充分调动感官使目标更具体形象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
让三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记忆10张画的内容,第一组的孩子只给他们说画的内容,不让他们看画;第二组的孩子只让他们看画,不告诉他们画的内容;第三组的孩子既给他们看画,又给他们讲解。一段时间后,检查这三组孩子对这10张画的记忆情况。结果,第ー血记得最少,只有60%;第二组稍多,为70%;第三组记得最多,达到86%。
实验说明,学习时调动的感觉器官越多,记忆的效果就越好。
这是因为记忆分为“视觉符号记忆”以及“运动记忆”。“视觉符号记忆”是指只用眼睛看的默记,是大脑对视觉符号的记忆,这是一种遗忘速度较快的记忆方式。而“运动记忆”是指读、写和运动性的记亿,并不限于躯干、四肢的运动,也包括身体各局部肌肉的细微运动。音乐家可以不假思索地演奏一首完整的曲子,雕刻家可以娴熟准确地完成一件工艺品,莫不与运动记忆有关。“运动记忆”是一种遗忘速度较慢的记忆方式。所以,在学习中,要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运动等各个大脑中枢的积极性,协同记忆,这对于提高记忆质量效果显著。
1. 视觉记忆——大脑最喜欢色彩和形象
基于大脑的特性,相比之下,我们的大脑对文字和数字等并不敏感,而形象就好记得多。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还有热衷于做手账的原因。
主要介绍两种视觉记忆方法:一是,涂鸦;二是,以回忆的方式讲故事
(1)涂鸦
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在课本上涂涂画画,老师和家长看到后就会认为乱涂乱画是注意力不够集中的表现,但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来看,信手涂鸦却可以显著增强记忆力。
还记得之前川大医学生吴炳钢教科书级笔记走红网络的新闻,在他的笔记本上,除了工整的文字,还画上了如打印一般的人体内部结构示意图,从大脑结构图到心脏解剖,全部亲手绘画。因此,他也被网友称为“医学界的灵魂画手”。
吴炳钢笔记
吴炳钢笔记
有人认为这种方法太费时间。吴炳钢却认为是值得的,
“我是从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来看这个问题,如果单纯是为了考试,这个方法肯定是费时且不能容纳全部的知识,不能在短期内达到复习效果。但这件事是对长期有益的,因为临床医学的课程体系是前后相连的,从解剖学这样的基础课程到后面的内科学、外科学,学科间有很强的关联性,通过画图的方式记笔记,能把前面的基础打牢,后面就学得很快,记得也很快。
有时感觉自己的记忆稍微有点模糊,就会翻出画的笔记来看,看一下马上就懂了。”
我们所说的涂鸦法跟吴炳钢的笔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涂鸦起着引子的作用,有助于勾起回忆。
(2)以回忆的方式讲故事
假设我们被要求速记下列名词:火山、鲸、月亮、香蕉、金字塔、恐龙、蛋、足球、直升飞机、喇叭。
你会怎么记?
在学习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类似的无法亲身体验又不得不牢记的知识点,例如:“世界第一长河是尼罗河”“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等。虽然强制性的死记硬背也能记住,但学习效率太低。这时我们就可以把记忆要点编排成故事,以讲故事的方式加以记忆,用放电影的方式在脑海中展开。
比如,以上的这个案例,就可以构思成如下故事:
“给鲸的排气孔放上喇叭,吹响之后里面蹦出一个鸡蛋,正好撞上天上的直升飞机,鸡蛋一下子就碎了。飞行员大吃一惊,手中吃了一半的香蕉不由落下。地上的恐龙恰巧踩上香蕉皮,滑倒之时踢飞了一旁的足球。这脚球堪称势大力沉,把金字塔踢坏了一角。金字塔里的火山由此显现,喷射的岩浆把月亮都点燃了。”
这 10 个名词毫无共性和规律可言,我们把零散的名词串联成故事,在他们之间强行建立联系。一旦故事成形、朗朗上口,印象自然深刻,对大脑来说也更为好记。
2.嗅觉记忆——大脑对香味毫无抵抗力
我们或多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体验:
在闻到某种香味后,往昔的某个记忆也被唤醒。或是因为某种花香而想起故居庭院的阳台,或是街上似曾相识的香水味勾起对她的思念而怅然张望……
香味与记忆密切相关,原因在于大脑是综合管理气味、情感和记忆的器官。在学习时合理借助香味可以帮我们增强记忆。
诺 森 比 亚 大 学就曾做过一则实验:
研究员分别对两组实验对象展开记忆测试,唯一的区别在于其中一组实验对象是在闻过迷迭香之后再测。结果,闻香组的测试结果要比另一组高出六七成。
由此证明迷迭香可以明显增强记忆。
迷迭香价格实惠,平时可把迷迭香置于桌上的空气净化器内,营造清香弥漫的氛围。在有重要考试或比萨时,在纸巾上滴上几点,开始前抽空闻一闻香气。迷迭香具有增强记忆力的效果不假,而且本身清香四溢,闻之也令人神清气爽、焕然一新。
3.触觉记忆——“珠心算”与“空写”
学数学时,相信你一定听说过“珠心算”,即在脑海中模拟算盘继而计算。倘若我们留心观察进行珠心算演算的孩子,不难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在脑海中模拟打算盘,同时,手指也做着拨算盘的动作。珠心算的高手手指不动也可展开模拟演算,但对于初学者来说,用手指做出拨算盘动作的人占大多数。这是因为通过实际动作和触觉有助于加深脑海中打算盘的印象。
所以,身体的动作实为辅助记忆,有助于加深印象、增强记忆。
运用到我们自身,可以运用“空写”来辅助记忆“汉字”和“英文单词”。我们小时候可能都有“空写”的经历,空写就是对着空气比画。这种方法之所以效果更佳,是因为写下的字完全看不到。因为“空写”看不到字,那就和珠心算的默算明显有别。“空写”的人手上什么都没写,其实全部写在心中,通过动作唤醒记忆。
02. 注意力和精神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记忆力
我们有时候明明已经掌握了一些记忆技巧,但在一些特殊时段可能记忆力会有所差别,这可能就跟我们自身的注意力和精神状态有关。
当有重要的演讲比赛时,场下明明感觉准备充分、底气十足,到了讲台却战战兢兢、大脑空白;面对重要的考试,平时熟背的内容也会突然卡壳,不知从何下笔…
面对这些情形,可从物理手段、生理手段、心理手段等多管齐下,进行调节。当然,这之前离不开大量的训练。
1. 物理手段
(1)番茄钟——催生紧迫感
人们在看书时往往并不在意速度,假设赋予 1 小时阅读时间,可能会不知如何分配。但如果给时间设限,例如:“这一章要在 5分钟内看完”“这一卷要在 30 分钟内读完”……大脑的运转速度也大为增加,注意力会比平时更集中,记忆效果也会更好。
“番茄工作法”由费朗西斯科于1992年创立。简单来说就是:
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设置25分钟的时间(一个番茄时间)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短暂休息5分钟。
这样就能从人们注意力的持续性考虑出发,催生了学习紧迫感,增强记忆力。
(2)戴耳塞——集中注意力的开关
学习要尽可能多地步入“自我领域”,除了消音之外,还推荐大家戴耳塞。
学习前习惯了“戴耳塞”,就类似于体育明星在比赛前的“一系列固定动作”,固定套路动作的意义在于使训练时的表现在正式比赛时可以重现。把行为程序化和模式化,保持节奏、呼吸、心理状态的稳定,从而以平常心面对比赛,实现正常发挥。
通过平时的反复训练形成套路,就像巴甫洛夫反射实验的小狗一样,我们自动就能进入集中注意力的模式。
这同样适用于学习,戴耳塞的动作就可以作为切换到记忆模式的标志。遇到需要记忆的科目时,只要戴上耳塞,自身也就进入记忆模式。坚持养成习惯,大脑对此习以为常,每次戴上耳塞就会自动切换到记忆模式。
2. 生理手段
(1)关键时刻补“水”,增强大脑活力
研究表明,大脑的 80% 是水分,一旦大脑中水的比例发生变化,就会对我们理性分析的水平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学习时可以喝水或不含咖啡因的饮料。
假设学习中血糖大幅下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那么我们就需要补充葡萄糖。但是不能直接补充葡萄糖和甜味饮料,因为其中的糖分极易在短期内造成血糖急速升高,之后再急速下降。血糖急速下降会影响我们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
在此时,我们可以选用促使血糖缓慢上升的食物,例如:巴旦木、胡桃等坚果。一方面,坚果转换为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量较少,同时含有大量蛋白质。另一方面,坚果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为大脑保持活力提供重要营养。
强烈建议学习者们在学习时注意补“水”,在空腹时吃些“坚果”。
(2)3 点聚焦法”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明星击球手铃木一郎以出类拔萃的专注力名闻天下。面向中心区域持棒而立时,铃木一郎每次都是同一套动作。而他最后一个动作便是眯着眼睛凝视球棒的最上端。
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目光可以反映人心。假如心神不宁,视线就无法集中。因此,铃木一郎强行把目光聚焦一点是为了排除杂念、进入专注模式。
这一方法就可以引申为我们可以用来集中注意力的 “3 点聚焦法”(简单的一则例子就是用钢笔画三个点)。
首先,我们在纸上画三个保持适当的距离的点,让这三个点组成一个三角形。
然后,从顶点开始,以顺时针的方向,我们分别聚焦这三个点。此时最好采用“腹式呼吸法”,让我们的呼吸节奏与凝视的时间保持同步。“腹式呼吸法”, 有助于调节我们的神经,平心静气。
在我们聚焦第一个点时,可以慢慢默数到 3 并且吸气,在我们聚焦第二个点时,同样数到 3 并且屏气,最后在我们聚焦第三个点时缓缓数到 3 并呼气。反复演练几遍,我们的注意力就能得到显著提升。
(3)避免关键时刻失手的数心跳训练
人在紧张时容易心跳过快,我们的大脑由此陷入危机,思考能力也大为下降。
若我们能从一开始就沉着应战,即便我们因为紧张而心跳加快,至少也不会头脑空白、手忙脚乱。
所以,习惯在心跳很快的状态下学习,能让我们大脑习惯“处变不惊”。如此一来,即便正式比赛时我们的心跳速度慢不下来,由于大脑已经对此习以为常,我们依然可以保持镇定。
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办法:
首先,准备一个不高的台子或家中的某级台阶;然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反复上去和下来。目的在于模拟我们处于紧张状态时心跳加速的情形。当运动量加大,身体感到危机,于是身体相应调整心跳。
在心跳比平时稍快之后,就马上转入学习,切勿等待心跳回复平稳。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心跳数自然会回到正常值。
反复演练之后,我们的大脑也会对紧张时的身体状态“习以为常”。
3.心理手段——做好大脑热身,轻松引向“心流”
心理学家米哈利·奇克森特米哈伊曾提出“心流”的概念。它具体是指专注于眼前事物、心无旁骛、帮我们取得良好发挥效果的心理状态。在《心流》一书中,米哈利·奇克森特米哈伊将心流形容为“无聊又不安的境界,于挑战要求与自身水平完美匹配时涌现”。
若大家能通过一些准备活动把自身引向“心流”,这将帮我们把大脑调整到最佳状态。
我们就可以通过“百格计算”和“英语九九乘法表”来进行大脑热身运动。
(1)“百格计算”
具体来说,就是上方与左方的数字向下方和右方移动,如果公式为加法计算,则最终显示合计数。减法、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理,随着数字不断增加,计算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2)“英语九九乘法表”
九九乘法表人尽皆知、不足为奇,所以要用英语表现以加大难度。虽说是用英语表现,其实主要就是用英文诵读乘法表。比如,9x9=81 就是“Nine times nine is eighty one”。
这两个小技巧终究只是帮助大脑热身。正如之前所说,一旦大脑进入状态,我们便要立刻转入正式的学习。
03. 人人易学的简单记忆法——“三画圈反复速记法”和“1 分钟匹配”法
很多记忆方法会搞得过于复杂,人们对记忆法的耐心往往在接受前期就消耗殆尽。所以,好的记忆法往往越简单越好。以下就介绍两种人人都能学会的简单记忆法,分别是:“三画圈反复速记法”和“1 分钟匹配”法
1.提高学习效率的“三画圈反复速记法”
人的大脑基于新鲜刺激而持续进化。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大脑不断得到开发,人也变得越来越聪明。因为在潜移默化之中,我们的大脑悄然根据目标调整了自身状态。
(1) 划分区间,学习三遍。
这种学习法多适用于教材学习。首先,我们要把学习的范围切割为区间,为达到稳定的节奏,可以只按页码来切割内容。起步阶段我们可以只把范围设为 1 页。
首先在我们把第 1 页的内容学完之后,把页码圈起来,表示本页内容已学了一遍。
然后,我们要复习第 1 页的内容并再次给页码画圈。由此一来,第 1 页的页码被圈了两次,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页的学习。
在我们学完第 2 页后照例给页码画圈。此时,这一个圈也是提醒你复习前一页的标志。
总之,起始页连学两遍、画上两圈,然后学习下一页、画上一圈,再回到前一页的学习。按照这个顺序排列页码,即①→①→②→①→②→③→②→③→④→③……由此,既能持续推进学习,又能使每页学习 3 遍。一个圈是返回上一页学习的标志,两个圈是学习下一页的标志。
(2) 重视学习速度。
短时间内学完全部内容,而且各知识点学习 3 遍,这是该学习法的优点。因此,这种学习法把“速度”奉为第一要义。否则,随着复习次数增多,学习会变得费时费力,难以为继。
贯彻这则学习法还可以帮我们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往人们大多因为理解内容的潜意识限制了学习速度,这则学习法有助于我们打破精神枷锁,并且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随着阅读速度加快,我们的大脑也会做出相应调整。
(3)难点暂且搁置。
无论在复习中遇到多少绊脚石,绝不可就此停滞。倘若遇上不能迅速解开的难题,不妨先记在脑中,也保证了你的思维的活跃度不受影响。
想必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绞尽脑汁之后依然解不开某个难题……此时,不如将难题暂且搁置。一段时间后,我们的脑海中可能会突然灵光一现,答案自然浮出水面。
人类大脑的特别之处在于大脑会自动将我们记忆的对象,投入使用。对于注入的信息,大脑会在不知不觉中重新整理思路。
(4)第二轮从头到尾依次推进。
当我们把学习内容都学完一遍后,我们对知识点也有了大致把握。这就像盖房子时完成了整个房子的框架搭建,最主要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但为了提高学习完成度,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工这项学习法。通过第二轮和第三轮的学习作为补充,查漏补缺。
采用三画圈法循环往复,既可帮我们保证学习速度,又能让我们尽快完成一遍学习。
2.知识网络化的“1 分钟匹配”学习法
“1 分钟匹配”学习法,不局限于单项学习,而是注重知识点与其他项之间的联系。在大脑中进行全局性的梳理,是这条学习法的目的。
参考这则学习法完成后的图形类似于表述各事项关联性的地图,所以称之为“1 分钟匹配”。由于1 分钟匹配”的重点在于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所以在我们展开联想时不必写出完整的“文章”,只需记下“单词”即可。
完成“1 分钟匹配”学习法后,我们能获得一张帮我们俯瞰全局的知识网,各项之间的关系也一目了然。这能帮我们系统化理解需要记忆的内容。
以“动物”为例:
(1)首先,确定主要的关键点。
确定核心关键词,写在正中并画框
(2)其次,1 分钟手写关联词。
在关键点的四周写上关联词并画圈
(3)再次,词语之间用线连接。
想不出时可以画个空的圆圈,关联项连线,同类项画圈
(4)最后,完成知识点的关系图。
写完关联性后俯瞰全局、查漏补缺,继而完成头脑中信息的整理。
结语:
其实就像这本书书名说的,有时候“你不是记忆差,只是没找对方法”。
在这篇文章里,首先,介绍了各大感官对记忆的重要性,通过感官联动可以增强记忆力;其次,有时我们掌握了一些记忆的方法,或者相同的内容在一些特定时段,记忆力就会变差,这往往是由于你的精神状态不佳,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最后,给大家介绍了两种普适性的简单记忆法。希望大家都能通过“刻意练习”,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推荐阅读
如何提高学习力,高效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这12本书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