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想继续混吃等死,你必须摆脱做事被动的状态,重拾行动的动力

慕妤说 大脑帮 2021-12-14

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让你陷入到做事被动的状态当中,好像每天只有混吃等死似的?


有时你确实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但就是没有足够的动力或者意志去行动。你甚至还会很用心去思考:怎样才能够让自己停止这种被动呢?

你并不是一个人。

解决做事被动的状态,确实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挑战。但是想要从内到外解决到这个问题,我们就首先要清楚被动的产生机制。

而让我们陷入被动状态的,通常有三个主要原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你出现被动行为?

被动行为,很容易导致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陷入困境,因为我们做什么事都难以完成。

你当然可以抱怨自己。但这不会改变任何事情。有这种被动行为的人,他们生活里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对自己感到失望和痛苦。可是当失望和痛苦完,他们又会继续被动,任由时间继续流逝。

那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行为呢?被动行为可能来自多种不同的来源,但是最主要的三种原因。

  • 缺乏动力

缺乏动力,是导致被动的最常见原因。

在传统意义上,动机引发行动。当你有动力时,你自然就会有意愿去做某些事情。当你没有动力时,你就可懒则懒。

你可能会在某一天突然醒来,想去锻炼身体,因此而去了健身房锻炼。但在其他的日子里,你可能根本没有动力。结果,你无法完成锻炼。

也许你会觉得,没有动力,那就什么都不做就好啦!然而,想让我们一直都能够有动力去做事,这等同是一个“神话”,因为我们人类的“体质”,是没有办法永远都保持动力的。

即便那天你精神很好,即便那天你心情也不错,但你就是什么都不想做。这是十分常见的现象。那怎么办呢?

解决办法就是,通过行动去引导你的动力

不相信我吗?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生活经验,例如有些聚会其实你并不想参加,宁愿待在家里也不想出去。但是碍于面子问题,你还是去了。

然后没想到,这次聚会你居然跟其他朋友还玩得挺好的,回家的时候甚至还有一点意犹未尽。

或者一项工作你明明不想去做,但是你强迫自己行动起来。然后没想到,开始行动之后,你就产生一股冲劲想把事情完成了。

没错,动机有时会导致行动,但动机并不常有。相反,行动却可以带来动机。

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违反直觉,但是只要你在感到动力不足和消极时,一鼓作气让自己做点什么,你就会发现动机和生产力慢慢紧随其后了。


  • 缺乏目标的需求感

缺乏目标的需求感,同样会让我们陷入被动的状态,因为我们不知道做这些事,到底是为了啥。

由于对于目标并没有强烈的需求感,或者说,努力去做的那些事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太多的意义,于是很多人宁愿在一些毫无意义,不用怎么努力就能够做到的事情上,倾注大量的时间。诸如刷短视频,发呆,睡觉,玩手机等。

也就是说,想让自己能够完成要完成的目标,你就需要给这些目标,发现和创造有意义的需求。

想一想,我们每天上班的动力是什么?为了养家活口,为了买房买车,为了挣到更多的钱?不管是什么,这些都成为我们完成工作的目标需求感。

但工作以外的生活,例如你想提高自己的能力,你依然可以给自己创造这种有意义的目标,找到自己行动的需求感。

例如我近来正在学习视频制作方面的知识,我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我觉得,单靠写文章,是很难让我知识传播的影响力提高的,毕竟我不像其他账号,是团队运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为了让自己写文章这种付出更有意义,结合视频的方式去传播文章的内容,说不定会取得更好的结果。这就是我对目标的需求。

所以,就算我本身已经足够忙了,还是加上写文章、写书,现在还要抽时间学习视频制作,我也会有动力去做,而不是觉得繁琐。

找到你对于目标的需求感,你自然就有动力让自己行动起来了。


  • 分析瘫痪

什么是“分析瘫痪”呢?

就是当我们要做的事情,涉及到分析和思考这些步骤时,我们就很容易陷入瘫痪状态,导致被动行为。

例如你想学习拍摄视频,你可以通过书籍,网站,视频等方式去学习,但这些渠道,由于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我们不知道从哪里看起,从哪里学起,哪些资源才能够帮得到自己,于是你就陷入分析瘫痪了,什么都不想动。

很多时候,我们大脑设想的学习方式,都是“一蹴而就”,想着一看完一篇讲述提升沟通能力的文章,就可以立刻解决到自己的问题;看到一篇讲述自我成长的文章,就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脱胎换骨的改变。

但问题是,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我们需要对于看到、听到、学到的东西进行分析和思考,建立正确的实操步骤,然后一步一步掌握起来。

当我们无法100%保证某些事情从头到尾都能正常工作,然后再自己尝试,我们就会选择留在原地,什么都不做。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忘记所有这些。尽管你的大脑在很多事情上都表现得很出色,但是实际上,有时那种希望100%完成的欲望,会限制你的行动。因为它给你十个理由,说服你不应该这样做。

所以,选择相信的直觉吧!

当你想学习如何拍摄视频,你想到什么,就去学习什么,觉得看书可以学到某个技巧,就去看书;觉得这个技巧需要看视频学习,就找相关的视频学习,总之,先让自己亲身胡乱摸索一番,以此积累第一手直接的经验,然后再慢慢构建学习的步骤。

毕竟经验不仅是最棒的老师,而且是体验、学习和享受现实的最直接途径。


如何让自己从被动变成主动?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陷入被动了。

接下来,就需要探讨一下,有哪些方法,可以让你停止被动(消极的意义),找到自己的驱动力。

  • 1.给自己培养主动思维

很多人之所以无法主动起来,是因为习惯了被动,所以做什么都会从被动的状态出发,最终导致自己什么都不做不了。

而一个具有主动思维的人,他们首先会从思维上主动起来,然后从思维引导到自己的行为上,以上统下来激发自己行动。

也就是说,当你有了想法,准备行动时,如果一开始聚焦去思考:“我第一步可以做的行为是什么呢?”,那么这种“主动思维模式”,就会构建出让你更为主动的心理倾向。

“主动思维”,意味着你把行动的选择权交给了自己,而不是外界。当然,这个“主动思维”,一定要从简单的步骤入手,否则你就很容易受到“分析瘫痪”的影响了。

所以,如果你能够在开始行动之前,清楚知道事情的第一步是要做些什么,到底是打开电脑,还是拿出相机,还是拔出记忆卡等,只要你清楚第一步做些什么,你就很难因为思前想后而让自己一直拖延下去了。

不管你做什么事,最好在开始之前,从思维上就要减少行动的阻力。而一个减少阻力的常用方法,就是思考当下哪些事情,可以立刻让你上手做起来的。

有了这种主动思考的加持下,接下来你的行动,才会顺理成章地构建出来。


  • 2.找到行动的突破口

工作上的项目,任务、指标等,老板都已经对员工做好安排。所以员工每天到公司,就可以按照规划好的工作表做事。

但生活的项目,时间掌握在自己手上,就算我们给自己安排了满满当当的目标,我们都很难主动去完成。除非我们有一个行动的突破口。

很多人之所以一直安于现状,无法行动起来追逐目标,就是因为他们找不到一个突破口,或者缺乏一个突破口,让他们没有办法行动起来。

什么是“突破口”呢?

想象你在一个循环圈里走着,你怎么离开这个循环圈呢?是不是要挖一个口,让自己钻出来呢?只要你沿着这个突破口钻出来,你才能够让自己走到另外一个层面上,重塑自己。

而被动行为,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圈”,我们想走出被动的循环圈,就需要给自己构建一个行动的突破口。那怎么构建这个突破口呢?

答案就是,找一些跟目标相关,但难度又不大的事情,让自己沉浸其中做一做就行。

由于事情的难度不大,我们做起来就不用付出太多精力。然后当自己沉浸其中一段时间,根据前文所说的观点,通过行动构建动力,你慢慢就会积累到行动势能。

因为大脑刚开始接触一件陌生的事情时,多多少少都会有抗拒,但如果有一定挑战性又不会太困难,大脑就会乐于接受。一旦接受之后,构建出习惯路径,那么之后的坚持,就不会让你感到很吃力了。

例如你看到别人制作短视频好像很有意思的,你很想学,但又不知道能不能学到,那么你就可以按照这个方法去尝试一下,首先把自己拍的视频导入到电脑上,然后打开视频编辑软件,有了这个缺口,接下来就算你怎么拖延,你肯定都会完成这个小任务的。

总之,心里有了一个想法之后,不要一开始就担心自己做得好不好,而是先快速投入其中去学习,通过微小的步伐去实践,开辟一个突破口,积累行动势能,让自己每天付出很少的能力,就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 3.考虑未来并在当下行事

与上述观点密切相关,尽管你永远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但考虑一下未来的发展总是很有用的。

这些考虑包括:

  • 你想实现什么目标?

  • 你的一生想要怎么过?

  • 当出现什么障碍时,你要如何做才能避免这些障碍,有效地应对它们?

考虑所有这些问题以及你个人的其他问题,将为你采取行动提供良好的基础。

有了这些“提前设想”之后,你现在可以将所有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当前的时刻”。尽管考虑未来很重要,但是不要停留在那里,因为它不存在。

存在的只是现在,你只能照顾好眼前的事物。当你能够处理好当下的事情,你会发现自己的整个未来和生活将会慢慢构建出了。

从被动生活到积极生活,往往离不开这些做法。你已经阅读了这篇文章,知道了该怎么做,那么现在就去做吧!

你的新生活会因你而创造出来。

       关注大脑帮(Brainlearning),与你共成长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