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弃治疗拖延症,你的行动力会提高很多

大脑帮 2021-12-14

“后天能做的事,就别赶着明天做了。”——马克吐温



这篇文章的内容,可能会改变你对拖延症的看法:


人们常常因为拖延而误了大事,所以想要摆脱拖延症,成为一个行动力超强的人。可是,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方法,建立多么清晰的目标,看了多少本终结拖延症的书,最后还是忍不住会拖延。


今天我要告诉你,真正会拖延的人,不仅不会一事无成,还会因为拖延而做成更多的事。


资深拖延人约翰·佩里,是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哲学教授。他拖延成精,居然拖了15年的时间,才写完这本只有139页的小书,书名为《拖拉一点也无妨》。


在书中,他分享了拖延给人带来的好处,并鼓励人们用拖延来战胜拖延


这个看似无厘头的观点,让约翰·佩里在2011年获得了“最搞笑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奖是对诺贝尔奖的模仿,专门颁发给那些“初看引人发笑,细想令人深思”的研究。


这本书一出版,就收到了大众的热捧,不少读者都写信给约翰·佩里,告诉他这本书是如何改变自己对拖延症的看法,让自己成为了一个能够利用拖延来做成事情的人。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书中的内容。


用拖延战胜拖延


在书中,拖延的全名叫“结构化拖延”,要理解词的意思,我们首先来看看小A的故事。


明天就是提交方案的截止日期,小A下定决心要在今天之内把方案做完。


可刚刚打开电脑,他就觉得桌面太乱了,影响工作的心情,不如先把桌面收拾一下。嗯,收拾之后看着舒服多了,怎么平时觉得收拾桌面那么痛苦呢。


等办公桌收拾好了,他又想到洗衣机刚刚洗好衣服,不如先把衣服晾了,不然放太久了可不好,于是又起身去晾衣服。


晾完了衣服,可以开始写方案了吗?不,刚刚看着外面天气很不错,心里又想着,不如带自己的宠物狗出去溜溜弯,它也好久没出门了。于是,你又遛狗去了。


然后打电话给朋友,刷抖音,看书,就是不写方案......一天过去了。


眼看着天就黑了,再不写方案就来不及了,小A只好熬夜把方案也做了。


你看,小A就是一个典型的结构化拖延者。


为了可以不写方案,他把其他不那么重要的事情都做了,最后受限于截止时间,他不得不把方案也做了。最后,他居然把所有事情都做了。


结构化拖延,就是指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只是不愿意做最重要、最消耗精力的那一件事。


为了逃避做这件事,人们会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哪怕是做其他的事情也无妨。因为工作的对立面不是休息,而是无聊。


大多数时间里,人们无法忍受无聊,会安排事情把自己的时间填满。


比如,一闲下来,我们就想着打开手机,哪怕上面没有提示消息的红点点,也暂时没有什么感兴趣的内容,我们也总想着要看些什么。


针对人们“不想做最重要的那件事,但总想着要做点什么”的心理,约翰·佩里提出了“结构化拖延法”:故意把看起来很重要(但其实没那么重要)的事情,排在第一位,而把其它没那么重要(但也有一定难度)的事情,排在后面,那么,为了不做第一重要的事,就会把第二、第三件事都做了。


比如,排在第一位是学英语,本来计划每天至少要用一个小时练习听力,一个小时练习阅读,但是英语枯燥,成效又慢,不如先把排在第二位的读一小时书,第三位的一小时运动先做了。


所以,只要你有良好的自我欺骗能力,合理安排工作顺序,就能激励自己去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借此逃避那些非常重要(其实说到底也没那么重要)的事情。


拖延带来的意外收获


一提到拖延,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不好的事情,比如错过了重要的机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无法改变现状等等。


但是你仔细想想,拖延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今年2月,我原本计划和朋友A去日本旅游,早在1月初,我就把签证办好了,而朋友A却迟迟没有行动。


眼看着还有10天就要到旅游的日子了,又临近春节,我催着他赶紧把签证办了。他这才不紧不慢地把材料快递到旅行社。


结果,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原因,日本开始拒绝中国游客入境,还未办理的签证和还没使用的机票都可以免费退款。


朋友因为拖延,没能办理签证,成功退款;而我却因为超强的行动力,就这样亏了签证的几百块钱。


你可能会觉得,这只是特例,大多数情况下,拖延都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约翰·佩里却认为,拖延会带来意外收获:有时候,排在清单首位的重要事情会自动取消。


有一次,斯坦福大学的系主任让他推荐几个候选人名单参加一个重要的演讲活动,他拖拉着没去做这件事,结果其他教授推荐了候选人,他反而不用做这件事情了。


当然,他不是要告诉你推卸自己的责任,好让别人去帮你做一些事,而是觉得你可以把机会让出来,给更想做这件事的人。


购物的时候,学会拖延也是一件好事,把你想买的东西放在购物车里,等一等,再等一等,也许有一天你就会发现,其实你并没有很想要买这件东西,反而省下了钱。


所以,对于结构化拖延者来说,适当地拖延,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候,它反而能够帮助你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真正有必要的事。


别幻想着把事情做完美


在《拖延心理学》一书中, 心理学博士简·博克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莱诺拉·袁分析了人们之所以会拖延,离不开这三个心理机制:

第一,本能反应:遇到东西就吃,困了就睡,遇到奇怪的东西就怕,遇到不舒服的环境就躲,人类才能够活到今天,所以,遇到一件困难的事情,我们拖是正常的;


第二,恐惧:因为害怕失败,所以迟迟不愿意行动,最对一件事,可以得到赞扬,但是一旦做错了,就要受到批评,不做,就不会犯错;


第三,完美主义:因为过度追求完美,所以深思熟虑,反而限制了自己,觉得怎么做都做不好,所以不行动。


在这三个心理机制中,本能反应和恐惧都刻在我们的基因里,很难改变,只能够通过锻炼理性思维和一些心理疗法来克服,而完美主义,却是后天才进化出来的,比较容易改变的坏习惯。


所以,我们就先从完美主义下手。


完美主义分为两种,一种是行动上的完美主义,他们会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不断用行动改进,最后获得一个接近完美的结果;第二种是思想上的完美主义,他们只是幻想着自己能够实现一种完美的状态,但就是不愿意去面对眼前这个还不完美的东西。


那些习惯拖延的人,就是思想上的完美主义者。


比如我今天要写这一篇文章,在还没动手之前,我就幻想自己怎么样深入浅出,击中人们的痛点,引发共鸣,顺利地写出一篇让读者看完以后深受启发、赞叹不已的文章。


结果,现实却是,我刚写了个开头,就怎么看都觉得不满意,心烦意乱,再也写不下去。“一定是今天没有灵感,还是改天再写吧。”


我们总是喜欢幻想一件事情能够达到完美,但是真正动手的时候,才发现这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深受打击,反而更不想做这件事了。


所以,别总是幻想着把事情做得完美,降低预期,先去行动。


做高效率的拖延者


如果你看到这里,那我相信你对“拖延症”已经有了全新的看法:

首先,拖延症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只是不愿意去做最重要的事;

其次,拖延不是只有坏处,适当地拖延有时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最后,拖延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习惯,没有必要因为拖延自责。


那么,知道了这些,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行动力,成为一个高效率的拖延者呢?


有以下三个技巧:

1.列出行动清单,让有价值的事情互相拖延:


很多时候我们列任务清单,会把重要且紧急的三件事都放在最前面,结果就是,因为难度太大,引发了我们的拖延欲望,为了逃避这三件事情,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去做,反而把时间浪费在各种娱乐上。


这时候,不如把一件很重要但是没那么紧急的事情放在第一位,然后把其他重要的事情排在后面,让它们之间互相拖延。这件事情不想做,就做那件事情,这就是结构化拖延法。


本质上也是在跟自己玩心理游戏。我有一个朋友是月光族,每次工资发下来,都忍不住买买买。但是她有一个习惯,每次拿到工资,就取出一部分现金,把它们藏在家里的很多地方,故意让自己想不起来钱在哪里。


这样做,等到真正需要用钱的时候,她知道,她也能找到钱,那些就是救命的钱。这个方法虽然改变不了她是月光族的事实,但是却能够帮她度过最困难的时刻。


有时候,懂得跟自己玩心眼,才能不被自己打败。


2.实在做不了就拖一下,直到最后期限:


拖延不全是坏事,有时候也会有意外的好处。那么,当一件事情无法得到进展的时候,那就心安理得地拖延一下。


之前跟大家分享过《混乱》这本书,里面提到,生活在混乱的环境中,人反而更有创造力。


当我们做一件事情遇到瓶颈,做不下去的时候,放下这件事情,拖延一下,反而有可能在别处找到解决办法。


最近朋友就跟我哭诉,因为失恋影响心情,什么都做不了,让他觉得很苦恼。我跟他说,只要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那就什么也别干。


很多人并不能够接受这种放弃治疗的方法,觉得你这不是要我自暴自弃吗?


其实不然,工作和学习,都需要状态,没有状态,即便强迫自己,也不会有效果。而其中最影响状态的因素,除了身体状况,就是情绪。


实在做不了就拖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也不要过度自责,等情绪平复,就能更快地完成一件事。


3.找一个行动力强的搭档


思想上的完美主义者,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迟迟不愿行动。这个时候,找一个行动力强的搭档,就能督促你行动。


在《乔布斯传》中,写了乔布斯和合伙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的故事:

那时,他们还没有创办苹果公司。乔布斯在一家电子游戏公司上班,当时公司领导若兰·布什内尔给乔布斯安排一项任务:用尽可能少的芯片开发《乒乓》这一游戏的单机版本,只要少于50块芯片,每少一个,就会获得一笔奖金。


乔布斯邀请沃兹帮忙,并提出两人平分收入。当时乔布斯对沃兹说,这个任务必须在4天之内完成。沃兹立刻反驳道,“这样一款游戏需要工程师耗尽几个月才能完成,那我办不到。”但是乔布斯并没有改变主意。


就这样,沃兹负责绘制设计图,乔布斯负责制作电路板,不眠不休,他们真的就在4天内完成了这个任务,而且最后只用了45块芯片。


在往后的日子里,乔布斯不止一次让工作团队在规定的时间里超额完成任务,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极其严厉的执行者。


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每一刻我们都在提高行动力,最终超越极限。


总结:

拖延症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拖延症。而那些高效率的拖延者,恰恰是利用了自己的拖延行为,而不是想尽办法去治疗它。

合理安排自己的任务清单,正视自己的拖延,不要过度自责,以及找一个行动力超强的合作伙伴,都能够让我们成为高效率的拖延者。


参考:书名:《拖拉一点也无妨》,作者:[美] 约翰·佩里,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7月

书名:《拖延心理学》,作者:[美] 简·博克 / [美] 莱诺拉·袁,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需要《拖拉一点也无妨》、《拖延心理学》电子书,请关注下面备用公众号:爱尚阅读会,回复:相应书名,即可百度网盘下载。]       关注大脑帮(Brainlearning),与你共成长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