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绝大多数过失都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局限”带来的,而不是别人蓄意破坏的,更不是环境带来的。
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对抗自己认知局限的过程。人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世界的认知有缺陷。
富兰克林曾说过,世上有三样东西极其坚硬:钢铁,钻石,以及认识自己。对于人类而言认识自己恐怕是最难的事情了,但是最令人着迷的莫过于认识自己,探索自我,经典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去向何处?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真正认识自己,朋友圈里别人眼中的自己,自己眼中的自己,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因为不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我们往往选错行业;因为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欲望和情绪,我们往往陷入短视、无知、自私、冲动和自相矛盾中;因为不能真正认识自己,我们往往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糊里糊涂,庸庸碌碌。
其实,在我们世界的核心,对于我们而言,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真正的幸福感是什么?不是在于我们拥有多少,而是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我们拥有太多太多的东西,但我们依然很焦虑我们有很多的梦想想未实现,可是我们依然很迟钝,因为我们眼睛还不够大,心胸不够宽阔。
正确认识自己的选择路径,作为一个心智正常的人,我们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性别,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感受和记忆。我们很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给予我们的关注比实际要多。我们也倾向于认为我们的情绪总是表现得比实际情况更明显。
可能自我形象的激励“可能自我”是指我们可能是什么样子,可能成为什么样子,其实就是梦想中的自己。女生梦想中的自己大多数都是苗条,富有,能够充满热情地爱与被爱;男生梦想中的自己大多数是强壮,富有,能够充满激情地工作与生活。
美国著名脱口秀女主持人奥普拉的“可能自我”是不要超重的自己,富有的自己和健康的自己,这些可能的自我时时刻刻激励着她努力工作实现她想要的生活。
我们也应该充分地利用“可能自我”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计划未来,调整我们的行为,实现我们的目标,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
破壁思维的基本前提,藏传佛教的僧人花费极长的时间画彩沙画,但是在画过之后,一把摧毁掉在外人看来美得无与伦比的画作,有时候我们感到很惊讶,觉得不可思议,费尽心思去完成,又轻而易举地摧毁。在这个过程里面,摧毁自己最美心血的这种震撼,其实就是打破自我,在自我认知升级的过程中,我们恰恰需要的是这种勇气,无法打破自我,便无法重构自我。
在重构自我的过程,我们需要的恰恰一种勇气,一种打破自己固有思维的勇气,一种让自己置于异常痛苦中的勇气。想要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前提就是必须将自己像剥洋葱一样,打破自己的闭环,重构自己的闭环,戳破自己固有的认知细胞厚实的保护膜,吸收新的营养,接纳新的体系。
接纳不完美的自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在对自己人生总结时说到:“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先生坦承自己的人生并不完满,但正是这种不完满才是真正的人生。
《庄子·人间世》中说:“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生活中的琐事,很少有事情可以一帆风顺、完美圆满的。!南怀瑾先生说,这便是佛学中的通达智慧之理:娑婆世界,万事都有缺陷,谁也无法达到圆满。人世间做人做事之难,在于任何事都很少能有真正的圆满。
因此,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接纳万物的不完美。但是接纳不完美并不意味着自我满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正是做出改变的前提。
自我规划和管理是自我认知提升的重要工具。口号式的自我认知提升的确可以消除我们暂时的焦虑,掩盖渐渐凸显的自我认知与现状之间的差距和矛盾,对于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没有任何益处。
那如何避免陷入“口号式的自我认知提升”呢?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对于自我认知提升要有实实在在的方式方法进行自我规划和管理,比如对于自己职业兴趣和爱好的正确认知,我们可以使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工具,找出自己的偏好所在,有针对性地调整方向和目标。
比如我们可以采用滴答清单管理进行日常时间和事件的管理,理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避免陷入焦虑的恶性循环圈。
比如我们可以向周围的人说出我们的计划和目标,我们会发现,当我们对我们的目标广而告之之后,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督促着我们去实现目标。
一个人最终能够走多远,人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不是你目前拥有什么决定的,而是你对自我的认知提升决定的。给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坚实的支撑点,撬动更加美好的未来。
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当你的财富大于你的认知,社会有一万种方法收割你,直到你的认知和财富相匹配。
一个人,认知水平越低,往往越自以为是,在《庄子·秋水》里有这么一句话: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之所以说不要同井底之蛙聊大海,和夏天的虫子聊冰雪,是因为它们不曾见识过,没有经历体验过,所以你即使讲的都是实话,他们是不会听相信你说的。这就是认知局限造成的。在生活中,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
和一些人聊天,即使你拿出了特别有力的证据,即使你说得再中肯,但他就是不信你说的,坚持自己的观点,特别地固执。就比如一些深陷传销的人,你告诉他这是骗人的,他能和你急眼,认为你在挡他财路。
我在后台和文章的留言区经常见到这样一种人,你说要努力,要提升自己,他和你讲出身,讲努力没有用。
难道出身不好,家境不好,没有背景和资源,不是更应该努力奋斗吗?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越低,就会表现得越固执,越抗拒接受和学习,越自以为是,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
而越是如此,对世界的认识越局限,越不容易成长和进步,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人生就可能进入死局。
这也造成了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越优秀的人,越努力,越谦逊;越平庸的人,反而越自以为是,容易安于现状,为一点小成绩沾沾自喜。
认知的差距越大,层次差距也就越大,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不能持续成长是可怕的,也是致命的。
认知水平越低,越容易情绪失控。在影视剧里,在文学作品里,时常会出现这样一种人,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比如《水浒传》里宋江身边的「铁牛」李逵,动不动就要抡起双板斧砍人;再比如《三国演义》里的张飞,也是属于这种类型。这样的人有一个很明显的共性:一点就着的暴脾气,特别容易情绪失控。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里的「头脑简单」其实就是认知水平低。认知水平越低的人,对一件事的判断就会越局限和偏激,不会转弯和多方面考虑。
正因为如此,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比较简单粗暴,内心不爽,在行为上就立马反映出来,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相反,那些认知水平比较高的人,他们往往对遇到的事能做出全面而客观的判断,能够知晓利害关系,也因此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这也是一些人本事不大,脾气倒是不小,而还有一些人本事很大,却很温文尔雅,总是能够情绪稳定的原因。
情绪不稳定的人,情商肯定也不会高到哪里去,那么不管是事业还是生活,肯定也会受到影响,而且这影响往往还很大。
一个人固执偏激,自以为是,不肯学习和改变,情绪又不稳定的话,这样的人生,想想都比较可怕。所以说,认知水平低是一个人最致命的短板。
认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生的高度和层次,所以有空还是要多看书学习,多看看这个世界,多和有思想的人交流。请别再拿无知当个性了,这挺幼稚的!
纵使买彩票中巨奖,不懂投资乱投资一样亏得血本无归。同样是炒股,有人天纵奇才怎么买怎么涨,但绝大多数人都是买什么套牢什么。同样的骗术,受骗的肯定是没看新闻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永远无法阻止别人打你钱的主意,你能拥有多少财富,取决于你需要向提升认知交多少的学费。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同的是,认知越高的人,看事情就越客观,他们遵从本质和规律办事,负责操控世界的运转。而认知越低的人,看事情越主观,容易被表象迷惑,越容易有偏见,喜欢盲从,只能被操控。
在未来社会,就是“高认知”的人统治“低认知”的人,低认知的人永远都会被高认知的人收割。提升认知,才是阶层逆袭的根本,也是谨防被收割的根本。
时间是所有人最均衡的资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就,核心差异就是思想和认知,它们共同决定了一个人的贫富和幸福程度。思想比其他人高,你才可以做团队的老大。
打个比方,一家公司的老板,应该将个人最多的时间花在提升自我认知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企业家应注重“闻道”,天天去思考、学习,提高认知层次,创始人一定是靠思想和哲学领导企业,而不是靠比员工技能方面强多少。
“一技之事”,是较低层次的事情。较高一层的是“术”,即战术,更高一层的是“法”,即系统的打法,再高一层的是“道”,即本质和规律,比“道”还高一层的是“魂”,即思想、哲学和信仰。
靠“技”,人能挣几十万;靠“魂”,就可能做几万亿的生意。马云的“上三板斧”,使命、愿景、价值观,“下三板斧”,人才、组织、KPI,对应的正是上述这些层次结构。阿里巴巴几千亿美元的生意,靠的也正是这些。
中国只有有限个企业家能达到“魂”这一层次。华为的任正非任总能;马云不会写代码、不会卖货,但就是有思想,也能;腾讯的马化腾马主席,是层层通关、升到山顶的,也能。
一些和马云、马化腾同时代的企业家因为没有提升和进化自己,当时比腾讯还要大,比阿里还要好的企业开始落伍和陨落,还有一些企业家到今天,还事事亲力亲为,“一言不合”就亲自操刀,这应该改改。
次要的事务都交给团队、交给合伙人、交给员工去完成吧,企业创始人只需提升个人认知即可。那么,究竟什么是高认知?
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物物”,前一个“物”是动词,意思是立足于现实,驾驭外物;“物于物”,意思是超越于现实,不被外物左右。这告诉我们,不要被外在世界扭曲自己的心灵和本性,万物皆有表象和本质,找到问题的关键点,才能无往不胜,站在胜利的这一边。
为什么?其实,在我们今天的生活里,很多人越是面临重大的抉择,越会失手。他并不是失给了对手,而是失给了自己。败在自己的认知上,看不见,看不透,看不明白!“凡外重者内拙”,凡是看重表象的人,内心一定笨拙。
认知就像一坐监狱,我们的思维被牢牢的禁锢其中;人的思维被禁锢,人的视野就会变的狭隘,判断力和行动力都深受影响。
人的认知一旦被打开,思维就会彻底打开,不仅可以看到一个更加透彻而真实的世界,还可以轻而易举的引领大众。
无论是社交/恋爱还是创业/投资,只有高认知的人才能一眼看穿全局,而谁能先看穿全局,谁就能先主导全局。
就像《教父》里的那句话: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对于赚钱来说,永远都是内行人赚外行人的钱。而对于骗局来说,永远都是高认知的人能骗到低认知的人。
当一个人讲的每一句话,都不能超出你的认知范围的时候,他永远忽悠不了你。相反,当一个人讲的话,句句都让你如梦初醒,醍醐灌顶,那么你就很容易被他牵着走。
那么,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就一定有高认知吗?未必!很多读书读到博士的人,照样轻而易举被人骗,因为有文化并不一定有才华,有才华的人并不一定有智慧。认知的本质是智慧,它比知识高两个维度。
未来不是人赚钱,而是钱找人。财富永远都会流向最匹配他的人,就是那些高认知的人。
未来的社会,只靠产品已经不再能赚不到钱,因为随着人类生产效率的提高,未来有形产品的利润都会无限趋近于0,甚至是免费供给的,到一定程度之后,有形的产品都只是文化的附属,未来只有靠精神指引才能赚到钱。
因此,认知是未来社会的核心资本,认知就是未来社会的精神高地,无形的东西越来越能决定有形的东西。
掌控未来世界的,是一群高认知的人,他们不仅控制商业的未来,也掌控了生命的未来。包括大数据等等,都是他们保持高认知的工具。
“高认知”的人操控“低认知”的人,就像上帝操控人类一样,也像我们对付一群蚂蚁一样,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深刻阐述。
当然,高维认知的人,会利用掌握的资源和工具,不断迭代自己的认知,不断宣导自己的合理性,从而时刻占领人类的精神高地。
谁也永远赚不到超出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认知越高的人,看事情就越客观,他们遵从本质和规律办事,负责操控世界的运转。
认知越低的人,看事情越主观,容易被表象迷惑,越容易有偏见,喜欢盲从,只能被操控。
就像电影《教父》里的那句话:“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注定是不一样的命运。”
人的认知一旦得到突破,思维就会彻底打开,不仅可以看到一个更加透彻、真实的世界,还能一眼看到本质,瞬间抓到要点。更能驾驭生活,还可以轻而易举地引领大众。
经常有人说“没有深度思考,所有的勤奋努力都是扯淡”,同样的逻辑,认知不到位,所有的深度思考都是扯淡。怎么才能提高自己的认知呢?
首先就是学习,当我们的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能发现世界真实的逻辑。然而现在很多人,表面上是在学习,其实只不过是在找捷径而已。
他们总是企图能够找到一把万能钥匙,让自己不用思考/不假思索的就能把所有问题给解决了,哪怕多花钱也想去寻来这把钥匙。这不叫学习,这叫偷懒。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虽然花了很多钱参加了那么多培训,却依然改变不了丝毫的原因,他们到处上课的样子,只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提升认知和花钱没有任何关系,你可以花钱买别人的经验,却无法花钱让自己少走弯路。
认知的本质是智慧,它比才华高一个维度,而才华又比知识高一个维度。要想提高认知,只有知识还不够,还必须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
一个真正理性的人,必定懂得用感性的手段来化解难题。注意,不是解决,而是化解。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理性思维有太多的局限,而人是有灵性的动物,需要被感化。
人类理性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反过来回答吧,率性而为,心由所之,怒而盲动,不审时夺事,任欲望膨胀,贪婪不节制等等,都属于没有理性,失却了理性的行为,必然要招致恶果。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所提倡的心智品质,就是本文所说的反思。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所强调的反省式思维,也是本文所说的反思。斯坦诺维奇在《这才是心理学》中强调的实证研究的思维方式,也是本文所说的反思。
有能力进行深度反思的人,太少了。养成深度反思之习惯的人,更少。因为深度反思很花时间,它强调在证据不足时,先不下结论,不做评价。深度反思对思考者的知识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思考者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做出高水平的深度反思。
而且,深度反思是在追求真相,但真相并不总是让人舒心的。深度反思者还会经常发现自己以前搞错了什么事情。可大多数人更愿意相信自己非常聪明,从未搞错过什么事情。
理性本来的含义是指人的一种思维能力,即认识,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延伸到人的行为上,大意就是指合符一定道理,遵循一定规则的,慎重的,有节制的,思而后行,谋而后动的行为。
纵观历史,人类的理性行为也是很多的。如许多初定江山的开国之君,就深有智慧良谋,懂得经过战乱,已经民生彫蔽,于是就审时度事,节制自己的心欲,制定出一些与民休息,减租降赋的政策,让民生有所养,国力有所兴。
他们知道,这是稳定固保江山的基础,不由得你不做。而每遇灾荒旱涝之时,就应当开仓放粮,赈灾以抚恤民情,让民众有所感,生活有所系。这些都是国家层面的理性,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必将引发民怨,一旦民怨沸腾,就有危及江山社稷之虞。
当然,历史上也真的出现过反其道而行之的皇帝,如晋武帝司马炎。想当年,公元280年,这位西晋的开国皇帝,指挥20万大军南下长江,向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权发起了最后的攻击。20万大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长江北岸,没费多大力气就把吴国号称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打了个灰飞烟灭。
这可是惊天伟业之举,而司马炎也自度开创了惊天伟业,自认为历史上除了赢政、刘邦和刘秀,已无人堪与他相比,真可谓是前无古人了。于是踌躇满志,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可是,人家刘邦、刘秀都深知江山得之不易,保之更不易,因而不敢放松身心尽情享受,时时都处于如临深渊的状态。
这位开国皇帝司马炎则不一样了,他认为创下这份惊天伟业做什么呢,不就是放松心身尽情地享乐一番吗。现在外无强敌,海内太平,就应该日日升歌飘舞,时时美女醇酒。这晋武帝也想到就做到,不关心初创之国的事务治理,只在意收罗美女娇娃,巴不得齐聚天下尤物,好让他夜夜帐帏不虚。上行必有下效,在这个西晋王朝的治下,几乎到处都流行着比美斗富的风气,整个社会充斥着虚华浮躁的气息。
结果,这个西晋王朝的寿命也奇短,前后只维持了短短的37年就在各种内乱和外敌的侵扰下灭亡了。可以说,摧毁西晋王朝的主要原因,就是自上而下的奢靡无度,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反理性行为。
理性对于国家来说是重要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也是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做到理性,在做事和行为上,戒虚华浮躁,戒盲目跟风,凡事量力而行,先思而后行,不要只为了满足个人欲望而给自己造成难以承受的负担。
相反,过于执着自己的理智,以为理性能解决一切问题,这恰恰是不理性的。这种人根本就没去考虑别人的感受,纯粹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以自己的是为是,以别人的是为非。这种人理性的表象下是感性的本质。
每个人的智力,都有其局限性。每个人的理性,也都有其边界。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理性人”,如果人类果真有那么理性,经济学早就成为物理学的一个旁支了。而现代经济学早已发展了“有限理性”的概念,它承认人类行为并没有那么理性。
没有谁能只凭借思考就解决这世界上的一切问题。牛顿、爱因斯坦都不行,何况你我。所以,不要试图去想通一切问题,那样只会让自己陷入可怕的理性思维的沼泽。遇到想不通的问题怎么办呢?不要去想它,感受它就通了。
古时那些诗文写得最漂亮的人,没有一个是宅在书斋里皓首穷经的。他们要么寄情山水之间,要么纵横江湖之上。书上的东西都是死的,而生命是活生生的。他们一定要去亲身感受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看秋去春来,冰泮雁回,才能对人世间的诸种美好体验得无比真切。而不是枯心默坐,冥思玄想
从人偏重情感或理智方面,经过长期观察,我把人分理性和感性两种。理性的人逻辑思维较强,为人处世多从理智出发,不太受情感的牵绊,处理事务也是干脆利索。感性的人习惯处事先从情感出发,以情主导全局,当然并不是一点不理智。
在处理班级事务中,理智性的老师,能理性的从大局出发很快分出谁对谁错。感性老师处理学生矛盾,往往掺杂着太多情感的因素,不仅分出谁是谁非,还思考这个学生为什么犯错,用什么方式处理这件事更利于学生接受,他的后期反应怎样? 处理学生的问题时,情感占主导因素,贯穿处理事件的始终。
在人际交往中,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人处事方法也不同。比如走亲戚串门拿礼物,理性思维的人,能从自己出发,拿的礼物说得过去就行。而感性思维的人却考虑很多,不仅从自己观点思考,还从对方思考,从面子上思考,思考同去的其他客人,再去斟酌拿的礼物,让理性思维的人笑作:啰嗦。
在与人交谈中,感性思维的人比较敏感,常沉默,不敢发表自己的建议,喜欢附和别人的观点,谈问题也谈别人感兴趣的。太注重别人的评价,以别人的评价作为评自己的标准,有时陷入迷茫不知所措。常常太过谦虚不够自信,即使很优秀看到的也是自己的不足,认为自己还有很大努力的空间,太看重成败。而理性思维的人逻辑性强,能言善辩,很自信,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事有自己的看法,能从自己内心出发,能找准自己的方向,看到的多是自己的优点,能顺着优点一路向前,直至成功。
在写文章方面理性思维的人,思路清晰,无论怎样遣词造句总能让人一目了然的了解文章主旨,像清凉的风,刮过燥热的心,又像清清的泉水流淌。而感性思维的人写出的文章,有自己的主观因素在里面,文章像瀑布感情汹涌而下,而又情感四溅,又像弯弯的小溪绕来绕去才肯流向大海。理性思维的人诗词慷慨大方,文笔流畅,豪放,无所拘束,主题明朗。而感性思维的人写出的诗,或泪或笑,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不太清楚,那种情感跃然纸上,情感下面藏着的才是要表达的中心,剥开那辣眼的外皮,才能看透里面的内容。
理性思维的人会审时度势,权衡轻重,量力而行。感性思维的人太重感情,为人处世也多从感性出发,怕很多,怕别人不好的评价,怕惹人讨厌,怕别人生气,怕自己做错事,把别人交待的事,宁愿委屈自己也全力以赴。理性较明智,感性较犹豫。理性多从理智出发,不过多考虑情感因素。感性为人处世多从感情出发。理性的人办事严谨,逻辑缜密,更胜律师、法官等职务。感性的人心思细腻,善解人意,可能比较有生活情调,适合团队凝聚力建设。
感性、理性在一个人身上错综交杂,无论哪种思维多一些,都没有好坏之分。分清感性、理性思维是为了更好的看清自己,随时调整自己,让生活更舒心。
然而,理性,是人所具有的一种自觉意识与能力。探究自然,把握世界,追求“真”,是一种理性能力;研究社会,认识自己,崇尚“善”与“美”,也是一种理性能力。我们把前者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理性称为“科技理性”,将后者以社会人文为对象的理性称为“价值理性”。
二者之间具有内在关联。科技理性只有在价值理性的统摄下才能具有无害于人类的保障,而价值理性只有在科技理性的支撑下才能避免因愚昧带来的不幸。两种理性各具魅力,并且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共同构成了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理性能力。
然而,近代以来,理性天平出现了某种失衡——科技理性逐渐凸显,价值理性日渐式微,打破了理性天平的平衡状态。我们需要调适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间的张力,推动价值理性的复位,回归理性天平的本初,才能发挥理性作为一个整体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初始状态的合一,调适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间的张力,需要探求二者的原初关系,理顺其生发理路的内在逻辑。追本溯源,在人类早期古代朴素思维中,无论是古希腊的“善”还是东方儒学的“真善美”,都暗含了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初始合一的样态。
理性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与核心概念,有两个来源: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与阿那克萨哥拉的“努斯”。“逻各斯”即规律。赫拉克利特认为,自然界正是受制于“逻各斯”而运行,所以“逻各斯”也指人们把握规律、信奉秩序的逻辑思维,肯定了人类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努斯”则更侧重人类的心灵与精神生活。
阿那克萨哥拉认为,世界的本质在于心灵与思想,“努斯”能使人的灵魂超越束缚,追求无限自由。“逻各斯”对本质规律的探究与“努斯”对心灵自由的导引,构成了理性认识世界与追求超越的双重意义与功能。虽然古希腊文化尚未对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作出明确界定,但这两种理性思维与意蕴在先哲的论述中是合一的。
有人认为,东方儒学过度注重价值理性造成科技理性的缺失,实则不然。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在东方儒学传统中从未分离,这种文化智慧能够为解决理性困惑或危机找到出路。
东方儒家文化在高扬价值理性的同时,是包括科技理性在内的。当然不可否认,儒学文化系统中的科技理性是以价值理性为目的的,但这并不代表对科技理性的排斥。实际上,儒学在求“善”与“美”的同时包容了求“真”的成分。
比如,《易传》在“天人合一”价值基础上,究万物之理,内嵌着自然观、科学观与方法论。儒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还体现在“内圣外王”之道。
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与修心养性,正是通过“格物致知”实现的,可见“求知”是“求善”“求美”的途径。儒学文化秉持“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的信条,“德才皆具”诠释着德性与知性、价值与科学在儒学的统一。
因此,英国近代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认为,不应把传统的中国科学观视为近代科学一个失败的原型,孔子的哲学智慧像是现代科学的一种先觉。
近代以来的失衡,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原初的生发理路,在中西文化传统中的内在逻辑是统一的。二者共同构成了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两种思维方式。
然而,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对自然界征服能力的增强,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开始出现某种失衡,表现为科技理性的片面凸显与价值理性的日渐式微。
科技理性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等问题,探究自然规律这一“真”的领域,表达的是一种客观必然性,并通过主观能动性对其加以运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科技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创造了更优的生存条件。
如果没有科技理性的尊崇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可能还在落后与贫困中步履蹒跚。崇尚科技曾一度成为近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科学技术甚至几乎成为人类文明的代名词。
尤其在市场经济与资本逻辑的主导下,更是开启了张扬科技理性的时代,处处彰显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正如美国科技哲学家普特南指出,“科学的成功把哲学家们催眠到如此程度,以致我们认为,在我们愿意称之为科学的东西之外,根本无法设想知识和理性的可能性”。
与科技理性相对,价值理性主要回答的是世界“应当是什么”“怎样才更好”等问题,赋予世界以“善”与“美”,表达的是一种主观价值合理性。
科技与价值是理性天平的两端,科技理性的过度凸显带来了价值理性的式微。科技对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具有巨大作用,但我们不能滑入科技决定论的泥潭。科学技术并非万能,其在给人类带来便利、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困惑、苦恼。
比如,随着科技理性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增加,有些人会陷入无休止的物质欲望,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高贵与尊严;在缺少价值理性规导下,科技有可能成为盲目的力量,不顾自然生态,肆意征服、掠夺,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过多占有自然领地与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容易造成精神家园的荒芜与意义世界的干瘪。
卢梭对科技批判道,“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我们的科学和我们的艺术至臻于完善而越发腐败的”。海德格尔深刻反思现代科学技术对人存在意义的冲击,他质问道:“在技术千篇一律的世界文明的时代中,是否和如何还能有家园?”
调适理性天平的张力,科技理性探究的是自然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价值理性寻求的是人的主观价值合理性,人类的美好世界应是二者的合一,既要符合客观规律又要合乎人类自身需求,既要认识自然又要认识自己,在把握客观世界的同时关注人类的主观世界。这需要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共同发挥作用,塑造真善美的人类社会。
价值理性能够赋予科技理性以价值引导和合理规划,以“人的尺度”去把握“物的尺度”,通过对人性与生活真谛的把握引领人类发展的意义方向。我们要调适理性天平的张力,回拨科技理性的越位,推动价值理性的复位,恢复理性系统应有的平衡。
人的世界是客观存在与主观自在的统一,是客观自然规律世界与主观人生意义世界的合一。人们在认识与运用客观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是会自觉不自觉、或多或少地将自身的主观愿望投射进去。
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们往往会期待并追求合乎自身的目的,这个目的可以是物质的财富的、可以是精神的意义的,且常会需要去权衡与选择利弊、先后、大小等问题。这个过程不仅需要科技理性的支撑,还需要价值理性的引领。
科技理性无法充盈人的意义世界与精神家园,这需要依靠价值理性文化的熏陶。休谟认为,一切科学与人性总是有些关系,“几乎包括了一切需要我们研究的种种重要事情,或者说一切可以促进或装饰人类心灵的种种重要事情”。
托尔斯泰曾向科学领域寻找生活意义,遗憾的是,他发现生命只不过是微粒的暂时聚合,会随着微粒相互关系的消失而了结。所以,他得出结论:科学知识不仅不能给予生命意义,而且还会摧毁任何可能的意义。
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只有在相互融合中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与功能,二者的分离不仅会带来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文化分野,更会带来危机与风险。脱离科技理性支撑的价值理性犹如“空中楼阁”,会因地基不牢而坍塌。
而缺少价值理性引领的科技理性犹如“没有罗盘的舵手”,因方向不清而迷失。为避免“坍塌”与“迷失”现象,我们应秉持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相合一的理念,坚守科学人文精神,推动物质世界的创造与精神家园的构建。
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科技理性精神,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可以窄化为科技化,并不意味着人文价值理性就没有现代价值。
现代化建立在科技理性“动力工具”与价值理性“方向指南”的完整理性基础上,我们应以完整的理性文化把握实存的与应然的人类社会,从而以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互济共缔“真善美”的新时代。
理性,顾名思义就是头脑清醒,按符合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来处理事情。任何人都是经济人,都希望利益最大化,希望做的决策都符合理性。但这只是一个假设,在现实中很难实现,难免会有感性色彩成分存在。何为感性?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率性而为,跟着感觉走,按照情绪来做事情。
理性与感性这两种风格在职场中、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的人比较理性,做任何事情都以理性的思维方式来处理,给人的感觉比较冷,像一块铁,缺少人情味。而有的人做事情很感性,一会儿一个想法,给人感觉不靠谱,做事情没有章法,缺少安全感,让人摸不透。
所以,一般那些职业经理,要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不能走极端:完全理性,让人不敢靠近;完全感性,让人觉得不靠谱。既要做到让人觉得靠谱,又不失人情味,怎样才能拿捏好度呢?理性为第一位,感性为第二位,理性中不失感性。
如果把感性放在首位,感性高过理性,做事情就会少了标准,随意性很强,因为人是有情绪的,每时每刻的情绪都不一样。可能今天同样一件事情,看到张三顺眼,心情好,就用一种办法;看到李四,心情不好,就用另一种做法,结果可想而知。而把理性放在第一位,理性会控制感性,从而不会乱了方寸。
理性与感性的区别是什么?感性是生命的本能,生物的条件反射,是感性最初始化的形式,在生命形式的进化过程中,基于本能的感性,逐渐上升为理性,才有了生命形态的逐步完善。感性永远是理性的基础,离开了感性,也就谈不上理性。
所谓理性,就是基于感性,通过思考而升华的一种抽象的认知,它是对必然性的一种附合,分别为科学理性和哲学理性,前者是已经确认的结论,后者则是基于前者的预见。理性包括了思维本身的结论,也包括了以此为动机的行为判断。
世上的人,因为感性和理性程度的差别混沌地分为两大类,感性的人和理性的人。之所以混沌地区别就在于人类再高级也还是动物,不存在纯粹的感性和理性,当然也就找不出,纯粹感性或者理性的人。
感性主导的人,一般号称自己是为感觉活着,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主要依靠自己的感觉或者直觉,很少考虑条件的约束,因此表现得另类,但他们实际上,必须接受客观的限制所以谈不上纯粹的感性。
理性主导的人,遇事三思而后行,主动地接受了必然和社会的约束,并清醒地考虑了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很少出格,行为一般符合约定的规范。人类既然已经产生了社会,客观上个体就必须服从群体,所以理性的人,相对适应了环境,也是将来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个具体的人,怎样去归属自己,并不是简单的主观选择,归属是个客观的结果,它受制于一个人,业已形成的性格,所受教育的程度,思想观点的形成过程与结果,等等诸多方面,甚至经历中一些偶然性的东西都会对此产生重要的影响。
但这样说,并不是人类便完全被动了,只要形成的条件发生变化,归属是可能改变的,其实归属的划分,来就是一种混沌的结果,事实上它也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时候只要一个念头,一个人就可能改变自己,但这个念头,却不是轻易便自己跳出来的,它是一个人自我信服的理念,但偏偏人最难说服的就是自己。
从归属所造成的结果来分析,人类是需要理性的,因为感性的人,往往容易受伤,容易面对失败,甚至必然和社会的惩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客观条件的改变,理性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是发展预测得出的结论。
但这样的趋势,是不是也预示有一天,人们可以完全摆脱了感性的世界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不说,它甚至也是理性的结果,感性和理性,实际上就是这么个互为因果的关系。感性是人的器官直接对外界事物的反应程度;理性是人把握事物的本质,机制,规律;
感性是指感觉上的认知;理性是逻辑上的抽象与总结;感性是基于感觉,以感生情,以情生感的具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理性是基于事实,探索规律,揭示原理,包括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思维,遵循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规律;
感性含感觉、直观、表象等诸层次,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生动性、多样性等特点;理性含概念、判断、推理等诸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深刻性、统一性等特点;感性用以情感世界,属于艺术领域;理性用以客观世界,属于科学领域;感性追求的是美; 理性追求的是真;
感性如悟能,凭本能和直觉行事,是对外部事物的情绪化应对,使人显得晶莹剔透;理性如悟净,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遇事冷静、不冲动,使人理智、成熟;
感性需要理性的约束;理性需要感性的滋养;靠感性感知精彩世界,靠理性建造坚实的基石;人要勇敢,也要谨慎;要理性,也要感性,做个有多面性的人。
理性和感性我个人感觉应该和太极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要依靠理性和感性才能达到一种平衡,一种和谐。五五开刚好,感性过多,虽然更能和人相处,左右逢源,但是会失去主见。
理性过多,虽然遇事不慌不忙,有条有理,但是生活中可能不容易进人,难融入社会或者团队。做一个感性理性有度的人,在不丧失理智的前提下又和谐可人,这样才是刚刚好。
社会之中,很多人性格不同,风格自然也会不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什么导致心心相惜,相见恨晚,又是什么话不相投今天咱们闲聊一下。
咱们先说说性格,感性 生活之中朋友中肯定有个胖子,那么也肯定会有一个疯子,家住海边什么都管,拔刀相助 雷厉风行,这应该是我评论我生活中感性的朋友,感性是不是天生的?这个看看小孩子就知道了,随心而发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笑哭是我笑时候记忆中的事情了。
对于感性,我感觉家庭因素很重要,青春期算是对感情最好的表达了,当从小孩子慢慢长大懂事,家庭 学校 乃至社会这所大学慢慢熏陶,慢慢学习我们就慢慢从感性转换为理性,但是我们的感性是否会扔掉呢?只是你的表达方法会改变,变相的表达出来,所以朋友之间偶尔任性,可以谅解的陪它傻一会也很开心的啊。
曾经有人说了这样一句话:“感觉到的东西,我们并不能立马就能够体会,只有体会了的东西,才能够深刻的感觉。”
“感觉”是一种来自于情感的感性认知,这是对于事物表象的一个认识,而对于一个事物的体会,才是真正从本质去感受的智慧本源,这才是一种理性的认知。
很多人在生活中,总会陷入对一个事情表现的感性理解,通过表面的事物去评判一件事物的对错,但是从来没有真正从理性的角度去判断和理解一个事情。有一句诗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个人的感性认知,就是因为身在事物之中,想要全面的认识庐山的真面目,那就要跳出这一个思维之外,就是跳出自己的感性思维,避免被事物局限所迷惑。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族人特别崇拜一个东西叫“戈尔肖克”的东西,他们相信“戈尔肖克”就是最神圣的东西,“戈尔肖克”孕育了生命和大地万物,也是惩善扬恶的一个天平,也是保佑人们幸福的信仰,“戈尔肖克”简直是一种神圣。
但是后来突然有一天,一个对此感到厌恶的人,突然问:“什么是“戈尔肖克”呢,这个词究竟指的是什么?”
这一个问题突然惊醒了所有被“戈尔肖克”催眠的人,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对于这一个自认为最熟悉的词语竟然一无所知,因为没有人能形容“戈尔肖克”是一个物体,还是一种精神?
在《乌合之众》就说:一群人或许会失去理智的去信仰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经不住思考,经不住考验,在个人独立思考中这些东西甚至是不存在的,但是总有人盲目崇拜着。
为什么很多人对于那些盲目崇拜的信念毫不怀疑呢,因为他们非常熟悉,他们把这些东西当成了自己的习惯,从来没有深入的去研究。
他们信仰这一些东西,依靠的就是自己的感性理解,缺乏了对于事物的深入探讨,能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而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形成了一个只懂得感性思考的思维习惯,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是糟糕的开始。
因为他缺乏了对于事物真正深刻的理解,所以,不会正确的去运用智慧。在北宋时期,有一个人是哑巴,每当新知府上任的时候,他都带着一根木棒过来,官府以为这个人是疯子,就把他一顿毒打,又把他赶走了。
这一年,包拯上任,哑巴又来拿一根棍子过来,手下刚要打他的时候,包拯急忙拦住,就说:“这个人一定有冤情,要不然每次挨打,为何都带着棍子过来。”
但是这个哑巴也又不能说话,也不会写字,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于是包拯就吩咐衙门的人,不准打这个哑巴。
后来哑巴又带着棍子来了,包拯就让手下的人把猪血涂在哑巴身上,做出来一副打的很重的样子,然后把哑巴绑在街上游街示众,然后吩咐手底下的人说:“如果有人替哑巴喊冤就带回来。”
果然,在哑巴游街的时候,有一个老人大喊冤枉,手下就把老人带到了包拯身边。老人说:“哑巴是我们村的,他不会说话,但可以听见,他哥哥吞了他的万贯家产,把他赶出来了,他每年都用这种方法到衙门告状,但是每年都被人打了出来。”
后来包拯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还了哑巴一个清白。所有的感性认知,从表面看事物,都会对于事物产生误解,这就是一个人的愚昧。
能够抛开表象看本质,看到别人未曾理解的东西,这才是一个人的智慧,这也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认知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本来的规律,就要把自己的感情上升到理性,才能深刻的去理解。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就讨论过理性有哪些概念可以用于经验。理性给出的用于经验现象的范畴,就是知性概念,因为这些范畴的存在,经验现象才是可说出来,可计算的,“范畴”本身就是判断类型的分析。
当我们指着天上的月亮说“这是月亮”,“是”后面的月亮就变成了概念,而不是我们看见的那个“圆盘”,因为天上的月亮本身还可能有其他可能性。
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在不知道那个东西命名为月亮,或者人们在不知道“月亮的概念”的时候,人们对天上的月亮可以有多种称呼。
但不管是月亮还是白玉盘,都是以天上那个月亮的实际存在为前提的。把“月亮”的概念对应到天上的“白玉盘”一样的月亮,是判断力的工作。
判断力是一种区分能力,没有判断力,就不能进行区分,规则是知性给的,判断力把现象置于规则之下。
例如知性给出了月亮的白色、皎洁、圆形等规则,判断力把天上的月亮归之于“月亮”概念。
知性通过判断力关联到现象,人才能认识具体事物。判断力有两种:规定性的判断力和反思性的判断力。
前者是把特殊的东西置于普遍的东西之内,进行思维,例如做题的时候归类这属于哪一种题型。简单来说就是有了普遍的东西去判断特殊。
如果只有特殊的东西存在,而需要找到普遍的东西,这种判断就是反思性的判断力。审美判断力就是后者,也就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康德认为,人人都有判断力,但人与人之间的判断力却不相同,这种不同一方面是由于知识的多少与后天的训练,另一方面是由天赋决定的。
判断力是一种特殊的天赋,它根本不能被教导,而只能被训练。所以,判断力是一种所谓的天资的特质。
缺乏判断力,是没有学校能够弥补的,因为学校可以教人知识,可以教人规则,但正确地使用这些规则和知识的能力,必须是学习者自己所有的。
任何一个医生经过多年的学习,肯定已经掌握、积累了很多医学知识,但在实际看病的时候,如何把病人的形状归置在某一类疾病之下,却是医生的判断力使然,这种判断力不是由看病次数多的后天训练可以获得的。
律师也是一样,在律政剧里经常有很天才的律师用一个罕见的角度切入一个看似不可能赢的案子,用常理想不到的法律来打赢官司,也归于天赋的判断力。
比如说美,就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康德认为一个人认为一个东西美,是在没有功利的目的的前提下,实现了内在的合目的性。鉴赏判断不能掺杂利益和功利性,但作出鉴赏判断的人期待别人的认同。
如果他声称某种东西是美的,那么,他就在指望别人有同样的愉悦:他不是仅仅为自己,而且是为每个人作出判断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谈论美,就好像它是事物的一个属性似的。
鉴赏判断是一种关于美的评判的能力,而不是一种生产的能力。有很好的鉴赏判断的人,善于把美的对象评判为美的,但生产美的艺术,则需要天才,即艺术家。
所以康德应该会批评“你行你上”的论调,因为评价的能力和生产的能力本身就是两种能力,一个人也许不能自己上,但有很好的审美鉴赏,是有资格作出评价的。
艺术家之所以是天才,就在于能以一般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让某个东西展现出来,创造出合乎合目的性的作品。
圣经故事流传千年,只有达芬奇创作出《最后的晚餐》,丹麦王子复仇的故事流传已久,只有莎士比亚写成了《哈姆雷特》,流落荒岛、枪击情妇都是报纸的报道,而笛福、司汤达据此写成了《鲁滨逊漂流记》、《红与黑》。
科学是可以教授的,数学、物理都是通识课程,人人可学。艺术是无法教授的。“没有哪个荷马可以教人写诗”,因为艺术天才的判断力是天赋,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来的,更别说教给别人。
所以康德认为,通过知识的积累,科学可以稳步进步,但艺术却依靠时代的天才,这种天才因为不可传授,只能靠上天的安排,所以可能同一时期出很多艺术家,但可能一个世纪也没有天才出现。
艺术没有“进步”这一说。既然判断力是一种天赋,很大程度上是后天无法补救的,后天的训练只能对个人来说,提升判断力,但永远无法和那些有天赋的人相比。
所以有的人一出生,就比另一些人学到老还有天赋,这是没有道理可讲的。缺乏判断力,就是人们说的“愚蠢”。愚蠢不等于傻,因为不是智力上的缺陷。
愚蠢也不是无知,一个愚蠢的人可以后天学习很多知识、规则,但因为天生缺乏判断力,知识再多也无法保证他面对事物的时候作出正确判断,也无法保证他不误用这些知识。
一个博学的医生如果判断力有问题,也不会是一个好医生,他需要一个判断力好的人做辅助,在告诉他这是属于哪类疾病的前提下,运用他博学的医学知识来治病。
如果说医生缺乏判断力,倒霉的只是他遇见的病人个体,有一种人缺乏判断力,则会令群体倒霉,甚至危害整个社会。
这类人因为有强力的加持,一旦缺乏判断力,则会贻害无穷。《皇帝的新衣》里,国王是愚蠢的,但因为他是国王,所有人都要附和他的愚蠢。
而现实中不会有指出错误的小孩,国王的愚蠢也不是仅仅导致不穿衣服。虽然判断力很重要,但判断力也有应用范围,那就是经验-现象界。
判断力把现象归置于规则的能力,不能越界使用,一旦越界,就会产生康德说的“二律背反”,就是一种超验幻象,正反两面都能得到证明的命题。
例如“世界是否存在开端、时间、空间是否有界限,人有无自由,上帝是否存在”等等问题,都属于“二律背反”,因为回答“是”或“否”似乎都有道理,这种情况就是判断力越界的后果。
理性思维,理性是早熟的表现吗?头大啊 从初中开始,我就感觉早熟,他们幼稚 慢慢才懂理性,理性的人沉稳,闷 做事三四而后行,比较懂事,说了一堆垮了自己的话,但是理性永远建立的感性的基础之上,偶尔自己在家对着镜子,哈哈大笑 胡言乱语,面对之心朋友失去理智,通常一阵子属于白痴一族,随心所想 开心至极,理性我感觉说大一点,社会安稳 人与人交流最稳定的状态。感性状态就像喝多了的酒朋友,天上地下什么都能谈,所以做事理性,做人感性我是最向往的一种状态。
哲学家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高学历不代表有高认知,很多读书读到博士的人,照样轻而易举被人骗,因为有文化并不一定有才华,有才华的人并不一定有智慧。
认知的本质是智慧,智慧是一种辨别差异的能力,它比才华高一个维度,而才华又比知识高一个维度。
智慧,来自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不断学习,需要思考,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所以思考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一种认知能力。
认知这个词语经常听到有人说,顾名思义,认知其实就是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以及把知识经验转化成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体系和认知范畴。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而恰恰这种认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你能到达的高度。
认知是有边界和高度的,认知看似抽象,无法量化。其实,它是有一定边界和高度的!每个人从小到大,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会获得一些知识,经验,方法。这些在自己思想或生活实践中转化成你对人和事物的看法,观点和理解。
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将成为你解决问题,做很多事情的一套思维模式和方法。你将这些应用到你的生活各个方面。这就是你的认知水平以及边界。超出这个范畴的认知是不属于你的!
但是认知水平和认知范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和经验,不断实践,认知水平会得到提高,认知范畴也会逐步扩大。
认知是需要自我提高和不断扩大的,认知水平是可以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得到提高的。马克思说:实践出真知。其实,就是告诉人们,当你获取了知识和方法的时候,要不断实践。才能得到真正正确的答案。
在得到实践经验后这将转化为你的知识与经验积累起来。这就形成了你的认知。经过很多的知识获取以及实践积累你的认知水平也会不断提高,而在很多领域里不断获取知识经验就会扩大你的认知范畴。
认知的提高需要有原动力,认知水平的提升和范畴的扩大完全取决于人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而不断努力学习与实践总结靠什么呢?那就是提高认知水平的原动力。这个原动力就是求知欲。
因为有很高的求知欲,就会驱动你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和实践。从而提高认知的水平。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孔子的求知欲是很强大的!
认知水平决定了你人生高度,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中都要学习一些东西,上学要学习好,工作后要钻研业务知识,生活上要处理各种各样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能做的怎么样,做到什么程度,其实就取决于你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高,你就会做到很好;认知水平低,就会处处碰壁。出现各种问题。
有很多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孩子学习很多东西,比如说:给孩子送双语学校学习二种以上语言,给孩子报各种课外兴趣班,带孩子旅游增长知识和见识。
其实这些都是提高孩子认知水平的途径。让孩子更快更多的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竞争优势。
还有的家长想让孩子在某个领域里能成才,付出了很大的时间精力去培养。著名钢琴家朗朗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弹钢琴,为了孩子成才辞去了公安系统工作陪孩子到北京学习。最终成就了一个优秀的钢琴家。
认知水平贯穿于我们的一生,它无时不刻都在影响着你的生活,决定着你取得的成就。认知水平的提高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共勉!
如果您喜欢大脑帮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关注大脑帮(Brainlearning),与你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