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7个武侠人物,13亿册发行量,金庸这个超级IP是如何打造的?
<< 向右滑动查看金庸名句 >>
2018年10月30日,武侠泰斗金庸与世长辞,享年94岁,漫长的人生注定了其辉煌的成就,金庸离开的那一刻,我们别离了武侠传奇,那一刻别离了江湖争斗。17年间,金庸先生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作品,他用其中14部小说开头第一个字写了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12个字的背后是1427个人物,13亿册的发行量以及超过100部的影视剧翻拍。
自金庸武侠小说问世开始,一股武侠之风便开始吹向华夏大地,到如今已过去了六十多年,不得不说金庸的武侠给几代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而伴随着金庸武侠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于他的武侠世界并不仅仅停留于文字上的想象,更是留下了影像化的记忆。60余年来,他的作品历经无数版本,成为经久不衰的影视IP。纵观当下的影视市场,金庸武侠的影响力已然巨大,其经典著作《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等依然在不断翻拍,那么究竟什么原因让金庸的武侠有着如此大的魅力?
金庸武侠中的人物除人设别出心裁之外,又特别有血有肉,更加立体、多面,显得真实有感染力,让人在看到了每个人物的特殊性之余,还能引起情感的共鸣,与侠义相比,更吸引人的恰恰是各路高手骨子里的人性与丰富的情感,更使得刀光剑影的江湖之中多了几分人情味。
陈家洛——一面领袖,一面深情
他出身高贵却又平易近人,文武全才,风度翩翩,重情重义,有崇高理想,为国家民族甘愿牺牲个人幸福。
狄云——受尽冤屈,终偿所愿
遍尝世间辛酸的他,终于由一个土头土脑、憨直朴拙的傻小子变成一个有独立人格意识的人,他的确不是大侠,但他是一个懂得善恶的真英雄。
萧峰——执着专一,侠肝义胆
少林寺扫地僧的一句“宅心仁善,如此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道出了大侠萧峰的忠肝义胆和重情重义。
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近乎完美的侠义人设,对国家忠,对爱情贞,对朋友义,对子女爱,就连杨康这样的坏蛋死了,他也因此耿耿于怀。
令狐冲——自由潇洒,笑傲江湖
他一生但求逍遥自在,终与所爱之人相伴,偿了平生之愿,喜乐无已。
张无忌——情真意切,仁侠仗义
他这一生坦荡却总是受到别人的影响,被环境所支配而无法解脱束缚。张无忌从来只重视别人的好处,宽恕别人的缺点。
......
他的作品中共塑造了1427个人物,他给了我们一个江湖,让我们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也明白了江湖险恶冷暖自知。
金庸塑造的武侠文化很大意义上已经成为了这一代人们需要广为传播的模式,他代表着一种文化记忆和文化精神。作为新武侠的集大成者,金庸对历史学、民俗学以及人体物理学的考究更是到了细致入微的境地。其中既包括对地方语种的解构、对漠北人习性的考究,也包括对冰火岛季风的测量和对道家北斗阵的研究,其丰富的民俗知识和历史解构能力更为故事所用,让小说变得可信度十足,内涵深刻。
除了民族民俗知识,金庸小说对于武功和帮派的描绘更突显了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至阳至刚的降龙十八掌,灵动飘逸的凌波微步,至哀至悲的黯然销魂掌,江湖豪情侠气万丈,儿女情长爱憎分明。江湖侠义之间除了跌宕起伏的情节,深挖金庸先生的作品,不难发现其作品还呈现出了返璞归真和传统文化的真谛,例如《天龙八部》对于佛法的参思;《笑傲江湖》对政治斗争的隐喻;《鹿鼎记》的封建官场之争,以复杂的心理描绘解读中华文化几千年以来沉淀出来的人性塑造。
金庸的武侠打开了华人武侠文学创作领域的新局面,也让武侠成为了香港乃至大中华的一道门面,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
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了解金庸的渠道大多是通过改编影视剧来了解武侠文化,截止到现在华语电视圈加起来,已经拍出了9部《神雕侠侣》,8部《射雕英雄传》,7部《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鹿鼎记》、《书剑恩仇录》,5部《天龙八部》、《雪山飞狐》,4部《碧血剑》、《侠客行》。这些影视剧翻拍的背后体现出金庸小说为中国文化产业提供的丰富养料。
除了影视行业以外,近年来,游戏行业也热衷于将金庸的小说IP游戏化,其中搜狐畅游研发的《天龙八部online》网络客户端游戏和移动游戏已经成为网游金庸IP改编最为成功的典型,金庸小说的手游授权率也相当高,逐渐衍生出的金庸武侠IP正在成为中国经久不衰的文化精髓,从而得到更多并有利的推广与宣传,使得金庸的小说作品不但保留了70、80后这些老观众,还吸引了更多90、00后的新观众。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金庸作品所塑造的武侠垂直化、圈层化的内容消费和文化消费需求建立起了持久的商业模型,成就了经久不衰的热门IP。金庸先生对中国武侠文化的贡献必然是居功至伟的,虽然一代宗师的仙逝让人心痛,但是他留给后人丰富灿烂的文化宝库像一道光,激励着后人在武侠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