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星际穿越”书架解密:《万有引力之虹》,难以阅读的天书


电影《星际穿越》正在热映,Wired网站上贴出了9本书电影里出现的书:包括了斯蒂芬·金的《末日逼近》,简·奥斯丁的《爱玛》等,另外还有一本天书般难懂的文学经典——《万有引力之虹》,这是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最著名的作品,而出版时《纽约时报》书评曾以“近几十年最长、最难读、最有野心的书”为标题。2008年,译林社推出了该书中译本。



什么是“万有引力之虹”?



在品钦研究者但汉松看来,“品钦的小说通常被认为很挑读者,一个原因是其中涉猎的知识很渊博,读者应该是同时热爱文学,具有物理学(包括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火箭工程学,神学,乃至《易经》的知识,关心时事政治,对神秘主义有天然嗜好的人”。


到底有多大挑战,来看看这本书的内容介绍吧——


《万有引力之虹》像许多后现代主义小说一样,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全书由许多零散插曲和作者似是而非的议论构成,内容包括现代物理、火箭工程、高等数学、性心理学、变态性爱等等。小说的线索围绕着德国的V-2火箭展开。V-2火箭袭击伦敦,美国和英国情报机构都想弄到火箭的秘密。他们发现美国军官发生性行为的地方,往往是火箭的落点。于是开始对这问题进行研究,吸引和牵连了许多人,一位研究巴甫洛夫学说的军官甚至认为这个美国军官的头脑里有个支配生死的开关,决定利用他的感应能力,派他到敌后去刺探火箭秘密。随后小说又以不少篇幅描写了德国军官的性虐待狂和性变态,论述了科技和性欲总是结合在一起并向死亡发展的荒谬理论。小说还提出了“热寂说”,即宇宙中的热能散发完后会冷寂下来,整个世界将会冰冻,作者认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活动也能用“热寂”法则来解释,各种狂热在热能消耗光之后也都会冷寂,趋向死亡。


“万有引力之虹”是火箭发射后形成的弧线,火箭摧毁一切,作者认为它是死亡的象征,同时也是现代世界的象征,因而被用作书名。








一本“预告世界末日”的呓语?



厚达800余页、77万余字的《万有引力之虹》在美国乃至世界20世纪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在西方曾引起巨大争议,有人称它是当代文学的顶峰,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预告世界末日”的呓语。而各路文化名人虽在第一时间向读者强力推荐,与此同时,他们也承认阅读这样一部经典天书的巨大难度,就像当年的《尤利西斯》一样。


品钦语言的一个特征就是对英语语言的破坏,或者说革新,有时候句子非常之长,有时候又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汉语只能用注释来解释。但事实上《万有引力之虹》在美国也有非常详细注解的书,而西方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这书刚出来的时候,一些著名的书评写得都是“试读”,说明也读不下去。


小说分四个部分,“零之下”、“戈林赌场的休假”、“在占领区”和“反作用力”。故事发生在1944年圣诞节到1945年9月期间,主要情节是盟军追查德国人正在制造的威力惊人的导弹,美国中尉泰荣·斯洛索普的一张“性交地图”却出人意料地屡次与德国导弹的轰炸地点吻合。寻找,寻找,所有的人都在不停地寻找。


这本书的内容“从文艺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到数学、化学、物理学、弹道学、军事学,几乎无所不包;它的文体从哲学沉思、历史百科、间谍侦探到滑稽喜剧、歌曲民谣、乃至戏仿反讽,仿佛无所不能。小说包括73个场景,400多个人物,发生的故事遍及南北美洲、非洲、中亚、东欧和西欧,涉及的社会阶层包括盟军和轴心国的将军和士兵、科学家、政治家、持工、妓女乃至非洲土人,使用的语言包括英、法、德、拉丁和意大利语等等。”


而英国批评家托尼·坦纳(Tony Tanner)曾指出:“《万有引力之虹》的深奥与恢宏拒绝任何归纳和概括。”





曾参演过《辛普森一家》的品钦



托马斯·品钦代表作包括《拍卖第49批》、《V.》、《葡萄园》和《万有引力之虹》等。他成名后隐遁于世,流传出来的照片极少,他一直是近年被评论家提名诺贝尔奖的热门人物。他不公开抛头露面,但不介意出现在他热衷的节目中。2004年,他曾经参演《辛普森一家》系列,玛姬·辛普森在《我家有个疯婆子》一集中成了一个作家,出了一本小说,动画的品钦头戴牛皮纸袋,用他本人的声音念玛姬的小说封底上的“名作家推荐”:“托马斯·品钦喜欢这本书,就像他喜欢镜头一样。”


他将《万有引力之虹》题献给他的好友理查德·法里纳。理查德·法里纳是琼·贝兹的妹夫,和他的妻子一起是战后婴儿潮中重要的民谣歌手。他最先把“民谣过时了,我们要弹起电吉他”的理念传达给鲍勃·迪伦。法里纳很快改行写作,可惜的是在1966年死于摩托车事故。


不多的信息显示,品钦好像安于家庭生活,在90年代初,娶了经纪人做太太,生了一个儿子。有人说好矛盾啊,但如果真玩儿的那么疯,可能就写不出这么多大部头了。他的写作需要极大的科学知识量堆砌,背后蕴含的是理性的思考,其实他在每次下笔之前都要做大量的科学调研。



周璇 据网络信息综合整理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标题下方“译林出版社”可添加关注,阅读更多历史信息

或搜索微信公众号yilinpress

传播好书资讯,领悟名家智慧,分享阅读至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