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出版社

其他

把书和知识都换新|2023年译林新书书单发布(文学下)

“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美国作家贝蒂·史密斯在《布鲁克林有棵树》中告诉了我们读书的意义: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知识如何改变人的修为与命运。你是否也在阅读中得到过生活的馈赠呢?阅读是一种认识自己的方式,你读过的每一行字,都见证着你的悲欢与成长。2023年,你有哪些读书计划?译林出版社2023年度新书书单第二期,好书继续!2月13—16日,连续4天,每日14:00直播!文学·原创1&2月已出版《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翻译名家、百岁老人杨苡的世纪回眸时代不是她的人生背景,她的人生就是时代本身
2023年2月14日
其他

把书和知识都换新|2023年译林新书书单发布(文学上)

《一间自己的房间》《世说新语》《伊索寓言》(新译本)《乌合之众》《人间草木:汪曾祺散文精选》《经典常谈》《诗经》《宋词》《论语》《古文观止》《中国寓言故事》《中国神话故事》文学·外国1&2月已出版
2023年2月13日
其他

马洛伊·山多尔,20世纪欧洲历史的记录者和省思者!

我耳闻目睹了欧洲,我亲身经历了一种文化……我就像一名从惨败的战役中幸存的讲述者语调沉重地说:我想要记住,我想要沉默。………………我本想沉默。但是后来我抵抗不住时间的呼唤,我知道,我不可以沉默。沉默——至少跟说话和写作一样——也是一种回答。
2023年1月6日
其他

儿童节,来一场超1200分钟的沉浸式侦探故事盛宴!

勇敢!智慧!热血!精彩绝伦的精品有声剧《大侦探福尔摩斯》全新来袭!超1200分钟沉浸式有声故事开启一场听觉盛宴带领孩子开启最强脑力!19世纪的英国伦敦,案件频发,机警睿智、充满正义感的大侦探福尔摩斯,联手好搭档华生,穿透重重迷雾,以细致观察和缜密推理,屡破奇案……
2022年6月1日
其他

卡尔维诺诞辰丨《最后来的是乌鸦》简体中文版首次问世

译林有赞店译林出版社天猫旗舰店独家现货,先睹为快
2021年10月15日
其他

这书难读?我成心的!

最危险的书,最难读的书,没有动荡的情节却字里行间机锋暗藏,本是“禁书”却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的荣光......这就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创作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百年纪念版《尤利西斯》|
2021年10月14日
其他

上线即售罄,这位波兰作家带你“飞向”索拉里斯星

在波兰,有这样一位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称赞他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学、最幽默的一位”;库尔特·冯内古特赞扬他“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都非常优秀,无人能出其右”;刘慈欣说他有着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根据他的作品改编成电影《飞向太空》,铸就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他的作品被译成52种语言,全球畅销4000余万册,是世界范围内拥有最广泛读者的科幻作家……这位被无数人誉为“无法超越”的作家,即为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波兰文坛最耀眼的科幻泰斗。2021年是莱姆诞辰百年,为纪念这位无与伦比的作家,中文世界首次整体出版了莱姆的六部代表作:《索拉里斯星》《未来学大会》《无敌号》《其主之声》《惨败》《伊甸》。作品集近日在多抓鱼上线,首发文章半小时阅读量即突破10w+,48小时内突破25w+。首批上线的莱姆文集被读者们秒空,当天预定到货通知的即有2000余人……创造了一个科幻迷和索拉里斯星粉的狂欢节。01无法被定义的大师以一己之力将波兰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是波兰著名作家、哲学家。1921年出生于波兰利沃夫(现乌克兰利沃夫)一个富有的医生家庭。当过汽车技工,获得过医学博士学位,还曾创立波兰宇航协会。他的作品多聚焦哲学主题,探讨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智慧的本质、外星交流,以及人类认知的局限等。1996年莱姆被授予波兰国家奖章“白鹰勋章”,波兰第一颗人造卫星也以他的名字命名。莱姆与爱犬Pegaz(1973年)莱姆的小说,无论是长篇还是短篇,总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他的小说主人公常被置于一个新奇的环境中:来回穿越的异时空,机器造反的世界,挤满各种奇怪生物的星球。但他钟情于这些程式,并不是因为他相信这类叙述所描画的场景,他也无意于描绘一个“真实的未来”,而是想用它们来建构和检验他自己的“文学模型”,然后借此去表达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看法。早在70年前,他就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虚拟现实和3D打印的出现,直言人类将遭遇人工智能和信息爆炸的挑战。
2021年8月6日
其他

这位“心理学界的牛顿”,时至今日依然非常迷人

你的朋友圈被网易云的“人格主导色测试”刷屏了吗?你是什么颜色呢?>这个测试自然不可太过当真,科学性也有存疑。10年前,《非诚勿扰》的嘉宾乐嘉凭借色彩性格学而走红。都2021年了,我们还是对这类测试乐此不疲。心理学从建立到现在不过百余年,如此短暂的历史,大众普及度却颇高:似乎人人都能说出一些心理词汇,俄狄浦斯情结,自我,潜意识,死本能,等等。而最初把心理学带入大众视野,并深刻影响和改变我们理解和讨论自己方式的,就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是谁?他是心理学史上最具创新性的思想家之一,他解决了医学上拒绝处理的难题。这位精神分析学科的先驱,最初是一名神经科医生。他提出,人们由潜意识的欲望和被压抑的记忆驱使,通过心理分析让人们意识到这两种动机,进而解决他们的问题。他将病人的隐形心理障碍显性化,使得医疗机构承认,心理障碍是真实存在的。弗洛伊德在《时代周刊》封面,从左至右依次为1924、1939、1956、1993
2021年5月27日
其他

春末夏初,用耳朵去西班牙享受狂野与浪漫

是塞万提斯写下不朽名作《堂吉诃德》的所在,也是弗朗西斯科·米拉雷斯书写《大城小爱》的地方;是仿佛永远无法完工的瑰丽建筑——圣家族大教堂的国度,也是奔牛节、弗拉门戈舞和海鲜饭的活色生香。欢迎跟随著名出版人、翻译家佘江涛先生,一起去往西班牙。这一次,让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这一场无限旖旎的欧洲春夏音乐会。在我眼里,西班牙音乐和法国音乐、意大利音乐属于一个谱系的,只是和人的本能释放、热情流露结合得更为紧密。除了感性而具象,色彩多变,感情浓郁之外,舞蹈感特别突出,充满生命力、野性、神秘。法雅(Falla)的《三角帽》《魔法师的爱情》两部舞剧充分体现了这些特性。西班牙19世纪的音乐特别以独奏吉他曲、钢琴曲,以及吉他协奏曲、钢琴协奏曲见长。西班牙涌现了一批世界最优秀的吉他演奏家,其中以安德列斯·塞戈维亚、那西索·叶佩斯、佩佩·罗梅罗最为著名。我们对西班牙音乐并不十分熟悉,它似乎处于西方音乐的边缘。不过,我们只要记住六位音乐家的名字——萨拉萨蒂(Sarasate)、阿尔贝尼斯(Albeniz)、格拉纳多斯(Granados)、法雅、图里纳(Turina)、罗德里戈(Rodrigo)——就可以进入西班牙音乐的世界。这里提供的音乐是最著名的西班牙管弦乐作品,或以西班牙为题的入门音乐。上半场法雅的《西班牙花园之夜》。此曲是钢琴协奏曲(1907—1915年,有说1906—1916年,耗时多年,和德彪西一样磨洋工),是法雅结识德彪西和拉威尔之后,以印象主义手法精雕细琢的西班牙风情的交响音画。由于注重音色和其变化,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管弦乐都有画面感和色彩感。法雅的早期创作深得西班牙最南部安达卢西亚的神韵,此曲就是采用那里的民间音乐而成,且三个乐章具有很鲜明的画面感和色彩感,把听众投入西班牙的花园夜景当中,如果对印象主义的各种绘画风格熟悉的听众,这首音乐超级催发通感。第一乐章《Generalife》。展示了著名的格拉纳达阿尔罕布拉宫附近阿拉伯王和王妃这座避暑别墅。全曲飘飘忽忽、朦朦胧胧,弥漫着神秘的异国情调。西班牙近代吉他之父泰雷加(Tarrega)为摩尔人留下的这座伟大宫殿写过著名的吉他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那西索·叶佩斯有精彩的演绎。第二乐章《远处的舞蹈》。东方神秘风格的舞蹈,展现印象主义风格十足的夜曲。第三乐章《在科尔多巴山的花园》。豪华的上半段令人想起摩尔人建立的阿拉伯时代的繁华,后半段是在废弃花园里的沉思:一切欣欣向荣终归沉寂。我不想让听众沉迷在德国音乐的哲学倾向当中,西班牙音乐要简单些:感官力和生命力。该作所采用的节奏、调式、旋律、配器都具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被认为是法雅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印象派作品的代表作,更是西班牙民族乐派进入成熟期的标志。罗德里戈的《阿兰胡埃斯协奏曲》。此曲是吉他协奏曲,作于1939年,是西班牙民族乐派的顶峰之作。阿兰胡埃斯在马德里附近,是16世纪许多王室的行宫所在,作曲家本意是描绘18世纪西班牙的宫廷,它融合了贵族和平民的气质,笼罩在艺术大师戈雅阴影下。但今人更多地从这位盲人音乐家和太太的爱情出发诠释此曲。三个乐章分别充满了西班牙式的热情、感伤、浪漫和奔放,尤其第二乐章的旋律优美得难以言喻,是盲人作曲家和其爱人的恋歌,以致有人干脆把此曲翻译成《阿兰胡埃斯之恋》。此曲已经成为西班牙民族音乐的标志,犹如捷克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下半场夏布里埃的《西班牙》。个人认为此曲是以西班牙为题的最流行的管弦乐曲,短小精悍、色彩斑斓,激情四射,充满了西班牙音乐和舞蹈的曲调。法国作曲家夏布里埃也因此在音乐会上经常出现而传世。法国第一号圆舞曲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Waldteufel)根据这首《西班牙》狂想曲的主题创作了《西班牙圆舞曲》,也十分流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西班牙随想曲》。这位作曲家可以说是俄罗斯的拉威尔,以配器技巧和管弦乐的丰富色彩而著称,此曲是他的作曲风格的突出体现。不要在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那里去寻找穆索尔斯基的深沉,他那里只有精彩的配器、绚烂的色彩、西班牙—俄罗斯—阿拉伯民族旋律的艺术升华。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阿尔贝尼斯也写过一首极为开阔舒展的《西班牙狂想曲》(钢琴协奏曲),图里纳也写过一首《交响狂想曲》(钢琴协奏曲),都充满了西班牙的味道。但论名气倒是最有西班牙味道的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因为母亲是西班牙巴斯克人,他有一半西班牙血统)写的《西班牙狂想曲》最为有名。听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音乐会后,我一直在想我们为何要用德奥音乐为音乐定义呢?音乐只要是想象力的产物,就难免有色彩、音画,以及文学—绘画—音乐的通感,就难免趋向标题音乐、交响诗、交响音画,只是音乐自由想象的空间宽广。为何一定要用德国的抽象、严谨、严肃、厚重来定义古典音乐呢?犹如西方是宽泛的词,至多是一个地理方位,美国不能为西方定义,欧洲任何一个国家不能为西方定义一样。东方也是如此。更多关于音乐的译林好书:
2021年5月18日
其他

把幽灵作为问题 | 《百年孤独》译者范晔眼中的“狐狸”·鲁尔福

熟悉拉美文学的读者都知道,马尔克斯与胡安·鲁尔福之间的渊源,《百年孤独》的经典开篇致敬了鲁尔福的代表作《佩德罗·巴拉莫》。胡安·鲁尔福开启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浪潮,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马尔克斯的文学导师。《百年孤独》中文版译者范晔,借危地马拉作家蒙特罗索的比喻,将胡安·鲁尔福喻为一只“狐狸”,一只“把幽灵作为问题”的“狐狸”。跟随范晔的文章,一起认识“狐狸”鲁尔福。“狐狸”的聪明与沉默有一天狐狸感到无聊和忧伤(以及没钱),就写了一本书。出版之后反响极好,被译成多种语言。他又写了第二本,比第一本还好,连很多美国教授都写了很多书来研究狐狸的书以及研究狐狸的书的书。狐狸自己觉得很满意,就没再写。但别的动物开始嘀嘀咕咕:狐狸是怎么了?每次见到狐狸的时候都会凑过去说:——您应该出书啊。——我已经出了两本了,狐狸说(神情满是疲倦)。——两本都非常精彩!所以您还得继续出啊。狐狸没说话,心里想:其实他们是等着看我写出一本糟糕的书来。但因为我是狐狸,我不干。于是他再没出书。这一则小故事出自危地马拉作家蒙特罗索(Augusto
2021年5月12日
其他

六十年后,为什么女人们还在为这两个男人互掐

大家好,我是Joy。作为一名人畜无害的海明威编辑,我一直和其他编辑相处很好,无论是陀思妥编辑、毛姆编辑还是卡尔维诺编辑……大家相安无事,谈笑风生。可是自从这个法语编辑做了一套特别照顾舔屏的加缪文集,不知道怎么回事,你想安安静静地当个好人都不行,也无法开展正常的工作。因为她不停地说加缪帅,并逼迫所有人承认加缪最帅。我就说了句海明威也很帅,她就每天用各种表情包枪毙我无数次……喏,就是这些表情甚至我们公正的译林豆瓣君说了句海明威帅,她就立刻冲上去进行胁迫,还企图进行贿赂、绑架勒索等不法行为,扰乱书友们的视听。请注意脑补身陷险境的译林豆瓣君的惨叫我说那好吧,我们就当着书友的面吵一架吧,看看到底谁不讲道理。我可从来没说过加缪不好,我高中读加缪的散文集《置于阳光与苦难之间》,那句“若没有生之绝望,怎么会有生之爱”强烈地震动了我的世界观。我也没有说过加缪不帅呀,我只是说,我不是太喜欢每天都把头梳得锃亮的男人。那你得承认,这世界上有人喜欢一天到晚穿呢子大衣,叼着根烟,皱着眉头的男人,也有人喜欢肌肉发达,满脸胡须,卷起袖子就能上去干架的野生爷们儿,对吧?没错你们都喜欢甜茶,但美国队长就没有粉丝了吗?这次吵架,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教育她一下,不能这么横,大家都有喜欢和夸奖别的作家的权利。我就要高调地夸一夸Papa。颜值海明威出生在伊利诺伊州的奥克帕克,父亲是一名内科医生,母亲是一名音乐教师。海明威的童年主要在瓦隆湖畔的农舍中度过,每日在自然中嬉戏玩耍。不得不说,野生的正太,确有特别的神采。五岁(也就是读幼儿园中班吧)自己去钓鱼,加缪五岁时候在干吗呢?打鱼不耽误读书,十一岁的海明威写了人生第一首诗。然后就长大了呀,鱼,更多的鱼。不得不说,阳光帅哥的笑容和肥美的鱼,我都很受用。能三下五除二给我从水里弄条鱼上来,利落地收拾干净烤得喷香,这是极让我欣赏的男性技能。无须摆拍,穿什么都好看,这是真实力,要啥呢子大衣。躺在病床上都笑得这么灿烂符合我对制服的完美想象。难得穿件西装,精英感扑面而来。凝视自己心爱的姑娘时,火花四溅。是不是觉得,人生有一次这样的定格,也可以了。就算是人到中年颜值下降,纯男的魅力仍在。我来说说这张被某人取笑的Papa泡澡照。我就特别喜欢这张Papa,很坦诚,很放松,有种看破人世的闲适自信。就是让你们看每一块肥肉,每一条皱纹,每一根白头发。有几个人能在这么老的时候泡在澡盆里很放松地让人拍呢?算了,在这一点上,我就不谈加缪了,毕竟这么有才华的人英年早逝是件很伤心的事儿,我比某人有武德。“没错,我确实留着白胡子,但是你凑近了看,就会发现我不是圣诞老人。”——海明威海明威的帅具有丰富的层次,幼年的纯,青年的俊,中年的浪,老年的萌,我都喜欢。艳福先说明下哈,我对于海明威的花心也不感冒,这边凡尔赛一下他的桃花,只不过是从侧面证明下他的魅力。Papa说,我最好的写作状态便是恋爱。这样的荷尔蒙海王,可能就是时刻需要恋爱的。啧啧,正宗的美版段正淳,适合恋爱,不适合当老公。不算读书时那些演习,Papa第一段恋情发生在1918年他在米兰参加一战时,这位名叫艾格尼丝·冯·库罗斯基的姑娘是战地医院的护士。海明威时年19岁,艾格尼丝比他大7岁,两人很快订婚,并决定在1919年结婚。然而当年3月,被派遣回美国的海明威接到艾格尼丝的信,称其已与一名意大利军官订婚。这次变故给海明威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一度让他十分消沉。海明威与艾格尼丝不过也就是在两年以后,海明威就邂逅了他的第一个妻子哈德莉·理查德森。哈德莉温柔顺从,是一位贤妻良母式的伴侣。海明威称,除了哈德莉,他没爱过其他女人(海王讲话就是这么动听)。《流动的盛宴》中,满是他与哈德莉双栖双飞、爱意绵绵的片段。海明威与哈德莉1927年,漂亮时髦又富有的《时尚》杂志编辑保琳·菲弗成功上位,夺人所爱,成为海明威的第二任妻子。她大大地改善了海明威的生活状况,让他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和游艇。海明威和保琳然而海明威似乎一直对于这段婚姻耿耿于怀,他曾经说过:“我的所有婚姻中,只有一段让我追悔莫及。”细细考量,他说的应该就是与保琳的婚姻。虽然保琳有求必应,竭尽所能地伺候丈夫,海明威却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几乎是赤裸裸地痛斥了这段多金却遗憾的婚姻。保琳56岁便英年早逝,据说是因为接到一个留名为海明威的电话而激动过度,导致脑肿瘤破裂,脑出血而死。海明威的第三个妻子玛莎·盖尔霍恩是位相当有声望的记者、作家,她根本不需要海明威的名声,所以她也是唯一个主动踹掉海明威的女人(干得漂亮!)。据说她因为嫌弃海明威生活邋遢,阉割了他所有的猫。不禁让人想起那个抛弃毕加索的女王,美丽的弗朗索瓦。
2021年5月7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从“别人家的孩子”到弑亲恶魔,她的双面人生藏着多少秘密?

这几天,译林君身边的朋友们讨论最多的,就是正在热播的家庭教育剧《小舍得》(多到微信推文都连着聊了两次)。蒋欣饰演的虎妈田雨岚,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用“小鞭子”追赶着五年级的儿子学习。作为鸡娃家长中的战斗机,她不仅对各种教育政策研究得细致入微,为了给孩子升学“加分”,报名游击式补习班、向班主任要班干部官职……各种实操更是试了个遍。她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等竞争式教育理念也能让人分分钟焦虑到窒息。看到田雨岚的儿子颜子悠,一个本来很开朗、有理想的小男孩,在母亲的高压管教下心理出了问题,甚至产生幻觉,译林君真是心疼得不要不要的。这也让译林君想起另外一个故事,故事里的父母也是控制欲很强,强烈地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完成阶层跨越。点击图片,预购本书故事被记录在《别人家的孩子》这本书里。不同于《小舍得》里开始抑郁的颜子悠,这个真实故事里的孩子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加拿大司法史上的一起离奇案件一个亚裔孩子的双面人生2010年11月8日晚10点多,加拿大多伦多地区一个越南华裔中产之家突然被三名歹徒闯入。歹徒在索要到小额钱财之后,现场实施了枪杀,母亲当场毙命,父亲侥幸未死,但余生饱受伤痛折磨。24岁的女儿珍妮弗则毫发未伤,旋即用手机报警。地下室案发现场(开庭时所示现场照片)这起残忍的凶杀案在当地引发了极大的震惊与轰动,该地区治安向来很好,案发前一年整个市仅有6起入室案,而入室杀人更是罕见。第二天,加拿大全国各大报纸头条都登出了骇人的标题,凶杀案的恐怖细节让有家有口的民众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警方迅速成立重案侦破小组,并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向全加拿大进行实况直播。当事人珍妮弗·潘记忆混乱,父亲潘汉辉昏迷不醒,看似脉络清晰的一场凶杀案事实上疑点重重:首先,从当事人背景来看,潘汉辉一家作风清白,既没有涉足赌博、贩毒等黑帮活动,也并非大富大贵,充其量只是一对勤恳工作的中产移民夫妇,平白无故怎么会被歹徒盯上呢?受害人潘汉辉、梁碧霞夫妇第二,从杀人动机来看,歹徒在这次行动中总共才抢劫了2000多加元,如果他们意在洗劫潘家财产,完全可以速战速决拿钱跑路,为什么要暴力行凶呢?第三,从案发现场来看,现场平静得很怪异,除了主卧和地下室外,其他地方看起来甚至井井有条。而且当天晚上潘家大门并未上锁。潘家一楼和通往二楼的楼梯(开庭时所示现场照片)第四,多轮讯问中,当事人珍妮弗对案发经过的细节讲述多次前后不一致。按照常理本应配合警方尽早找到杀害自己至亲的歹徒,但珍妮弗却表现得极度焦虑,一度在问讯现场紧张得呕吐,此后甚至拒绝接受警方讯问。图一,珍妮弗问及案件侦破,警探试图宽慰她图二,珍妮弗宣誓据实相告,绝无隐瞒
2021年4月30日
其他

你与天才只差一步:和丘成桐当面交流的机会来了!| 活动预告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柏拉图学院门前篆刻一条戒律:不懂几何者请勿入内。今天,一位世界顶级华人数学家发出了截然相反的呼吁:不懂几何者请不要离开!在他看来,数学是探索世界强而有力的工具,能够打破距离、语言、文化的隔膜,能够使国家富强以至长治久安。他,就是丘成桐,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纽约时报》在2006年10月17日报道刊登了对丘成桐的报道,标题即为:数学皇帝。从中国清苦少年,到举世瞩目的顶级数学家,丘成桐一生俯仰在数学这条奔腾的河流之中,追寻至真至美。而其中的艰辛与曲折,都一一记录在《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中。这本书从3月初出版以来,即被《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等列入月度榜单,并分别冲入当当新书榜第1名、京东传记销量榜第2名,一个月不到,已经实现了加印。这本书有何魅力?我们从中能得到怎样的人生启发?3月30日,在北京,丘成桐先生将直面读者,分享自己的新书以及人生智慧。现场的读者将有机会就如何培养兴趣、如何做学术、怎样读书、修身等问题当面向丘成桐先生提问,同世界顶级大脑亲身交流!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填写报名信息报名成功后将收到微信通知,3月29日22:00截止活动免费,限60人,需提前报名我们也将为来到现场的读者们特别提供带新书首发纪念章版《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购买服务,仅此一版,仅限当天。《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新书首发纪念章图样丘成桐当代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世界唯一一位包揽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沃尔夫奖、克拉福德奖、马塞尔•格罗斯曼奖四大科学奖的科学家,另外还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9年全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等大奖。他是哈佛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意大利Lincei科学院外籍院士、印度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数学成就有:卡拉比猜想、闵科夫斯基问题、正能量定理、埃尔米特—爱因斯坦度量、弗兰克尔猜想、镜像对称猜想等,影响遍及拓扑学、代数几何、广义相对论等数学和物理领域。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可以看看译林君之前写的《人生最大的荣耀,乃是屡败屡战》。嘉宾阵容杨乐
2021年3月25日
其他

人和人的差异,究竟在哪里?

越来越多的父母以网络刷题的知识让儿童补偿自己在考试教育的失败;无序而高密度的网课、作业、培训、考试正剥夺着儿童对知识的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发儿童的群体焦虑——躁狂——抑郁症;一些儿童和年轻人以不同的形式厌倦生命和放弃生命;不时泛起的情绪、人格、精神层面的心理障碍和障碍危机;……现如今,快速而高强度的学习和生活似乎使得现代人或多或少出现了“心理障碍”。而以上问题,都指向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健康的人格如何能实现?作为一位结构主义者,著名出版人、翻译家佘江涛先生相信生长必须有根、有框架,必须有主题、有方向:培养人格的目标是建立强大、丰富、整一的内在人格,规避情绪失控、人格分裂、精神崩溃,这是人类最艰难的行为。而在前不久的文章《读写听思,我们存于世界的方式》中,他也反复论述了“人格”的问题:人和人的人格差异在于:一是显性的、有限的、有意识的结构世界,二是,也是更重要的隐性的、无边无际的、无意识的结构世界。人和人的人格差异,究竟在哪里?人的力量,贯穿一生人和人的外在差异点甚多,年幼的时候被关注的是知识力,年轻的时候是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年时候是各种现实权力。对多数人而言,60岁前后的知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实权力的动能都将耗尽,特别是它们的社会象征意义对人对己也在滑落。任何人的差异最终“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集中体现在向死而生的人格力量和质量上。人生的舞台越来越暗了,聚光灯只聚焦于本真的我。人格的长成是热血、辛劳、汗水和眼泪的结果人格由四个层面组成:本能、本性、社会性、精神性。在不同的人那里,这四个层面还呈现出内外(内在人格和外在人格、面具——纯粹心理学意义上的,没有任何道德和政治意义上的含义)、深浅(无意识结构和有意识结构)的差异。它们一旦高度分化开来就会高度复杂,让人很难把握。人格的四个层面强大、丰富、整一的人是稀少的,需要先天和后天各种机缘的汇聚,需要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地培养。常态下培养几十年的人格,可能瞬间在关键时刻崩塌,人格的长成是热血、辛劳、汗水和眼泪的结果。人格越强大、丰富、整一,就越不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情绪失控、人格分裂、精神崩溃;大多数人多少都有不同等级和程度的心理障碍。从短期来看,内在人格和外在人格会有矛盾,但长期而言会趋向一致;面具是外在人格最社会化的一部分,是假性的外部人格。面具的些微痛苦在于戴不上去,绝对痛苦在于脱不下来,这两种痛苦都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尤其后者。显性的、有限的、有意识的表层结构世界是人格的海上冰山;隐性的、无边无际的、无意识的底层结构世界是人格的海底冰山。后者对人格的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底层结构,决定一生思考和实践的方式,犹如芯片和操作系统。一旦意识层面处理不了问题的时候,一定会调动无意识的力量。人生恰恰在于大多数重大遭遇都是意识层面无法解决的。无意识底层结构的培育、养成、质量对人格来说至关重要,也是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关键所在,它是战略武器库。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人格有多少来源于集体无意识,有多少来源于基因遗传,有多少来源于童年的经验,有多少来源于童年之后对社会关系的同化、顺应,有多少来源于各种形式的教育和文化,有多少来源于自我的修炼,最终人格来源的诸多要素哪一个占主导地位,各种来源的比例分配,一是因人而异,二是众说纷纭。人的经历是单程和隐秘程度不同的旅行,人也不是实验室的物品,我们无法对他们进行回溯、反复、封闭的实验,并进行定量分析;具体的人的生活经验、教育和文化,尤其是他的儿童期、他的遗传、他的集体无意识构成了一个复杂、独特的系统;人格层次,以及这些层次的内外和深浅关系复杂多端,对人格来源的认知,尤其涉及到具体的人都是想象比实际的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也是一切非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人格是个体性的、多重要素作用的结果,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个要素都值得重视。对人的探寻,永无止境心理学和哲学、文学的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互补的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它们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实验科学,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人,去猜测和寻找这个世界的面目、行为逻辑和价值。对人、对具体人的探究和发现是一场西西弗斯的劳动,不断循环,永无止境。就人的存在而言,人格是多重的、内在的、深层的东西,是根,是没有太多纠缠的孤立之物;人的其他——外部人格、知识、想象、创造、权力、金钱——是枝叶,大部分纠缠一体。根本的问题是根有多深,而不是枝叶有多繁茂。解决存在的诸多问题固然需要枝叶,但重大问题需要的是根,尤其在需要方向和定力的关键时刻。很多东西可有可无,可多可少,但健康的人格不可能无中生有,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个伴随一辈子的稀缺资源。相关阅读荣格精选集荣格毕生致力于分析心理学的探究,在与另一位大师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后,独自面对与深入无意识的孤独之旅。他提出了心理的终极目标,是自性化(individuation),将意识(自我)、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整合起来,即,自己要成为自己。他通过心灵原型意象的解释,帮助我们每个人去分析自己,理解自己,找到想要的自我。《哲学树》《精灵墨丘利》《炼金术之梦》《伊雍:自性现象学研究》《英雄与母亲》《心理学与炼金术》《移情心理学》《东方的智慧》
2021年3月22日
其他

从《茶花女》到诺奖热门,法语文学为何如此迷人?

说起法语文学,你会想到什么?是雨果笔下内心柔软高尚的钟楼怪人,波伏娃与萨特存在主义的爱情实验,杜拉斯小说里直白的欲望书写,侯麦咒语一般绵密的电影台词,还是身在外省乡村却一心向往巴黎的包法利夫人?法国导演侯麦电影剧照法语文学的特质似乎离不开浪漫、优雅、富于哲理……这些形容词。事实上,法语文学很早就打动了我们。我国最早一本翻译小说就是法语名著《茶花女》,当时严复写诗说:“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中国的男孩子看完都要断肠。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同时,法语文学也深受诺贝尔文学奖的青睐。罗曼·罗兰、加缪、萨特、勒·克莱齐奥……至今已有十几位以法语写作获得诺奖的文学家。法语文学为何如此迷人?这或许与法语写作的文学态度有关。弗吉尼亚大学法语教授约翰·D.莱昂斯在《法语文学》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杜·贝莱特别提倡一种观点——模仿主义,即法国作家应该有法国史诗、法国抒情诗等等,而非仅仅引进其他国家的作品……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为法国在面对主导全球模式的其他一切文化(如好莱坞)时,努力保持自己身份的早期体现。”不仅如此,法语文学的先锋之处,还表现在其较早的女性文学觉醒上。我们知道,从法国大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法国女性主义”,就是世界妇女运动的第一声。虽然仅仅几年后,那位发表《女权与女性公民权宣言》的女政治家就被送上断头台。今天,译林君将跟随莱昂斯教授的脚步,从《法语文学》一书中梳理出一些有关女性文学的代表片段,带你认识不一样的法语文学。中世纪法国的“罗曼史”最初,小说(roman)仅仅是对应拉丁语的一种指称古法语的方式,但是到了12世纪晚期,它开始指称一种故事类型,在这类故事中,孤胆英雄通过考验提升美德和自我认知,也是在这类故事中,对女性的爱慕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实上,在罗曼史传统中,女性被尊敬地描绘,并被给予极大的尊重,女性在其中的地位是罗曼史对最经典的范式引人注目的创新之一。“文艺复兴”后沙龙与文学女性的崛起“沙龙”一词本用来形容17世纪女性接待客人的私人会议场所,意思是床和附近墙壁之间的狭窄空间,客人可以站在或坐在那里与女主人交谈,而女主人仍然是躺着的。有两个这样的沙龙脱颖而出:朗布依埃侯爵夫人的蓝色房间和马德莱娜·斯屈代里的星期六。这些有教养的女性控制着她们邀请杰出男女嘉宾的空间,使沙龙成为以女性为中心的谈话场所,与男性作家可能单独见面的酒馆形成鲜明的区别。在这种环境下提倡的价值观包括免于包办婚姻和男女之间的友谊。17世纪的独立女性克莱芙王妃玛丽·马德莱娜·德·拉法耶特夫人的短篇小说《克莱芙王妃》(1678年匿名出版)通常被誉为最早的“心理小说”或“分析小说”之一,背景是上个世纪的瓦卢瓦宫廷。拉法耶特夫人主人公是一位无辜的年轻女子,她十六岁时随守寡的母亲来到巴黎并成为德·克莱芙亲王的妻子。她从母亲那里得到了关于她即将进入的世界的三条基本指令,其中第三条是对一个女人来说,幸福就是爱她的丈夫并得到他的爱。但事与愿违,王妃爱上了别人。她私下里向丈夫承认,同时对那个男人的名字保密,并承诺永远不会不忠——这一表白是小说出版时最令人震惊和最具争议的方面之一。直到亲王死去,她也没有再婚,就像下定了英雄般的决心。《克莱芙王妃》电影剧照对17世纪的女权主义者来说,一个女人决定独立,不再婚,并形成自己的行为理想,这至少和一个男性军事英雄的故事一样有趣。从母亲的教训开始,幸福的婚姻是女人唯一值得追求的目标,然而王妃以一个截然不同的成就终其一生。18世纪对男女不平等社会地位的质疑皮埃尔·肖代洛·德·拉克洛的书信体小说《危险的关系》是18世纪最持久的文学成就之一,一炮打响且具有持续广泛的吸引力(至少被改编成四部电影)。尽管主人公瓦尔蒙和梅尔特伊认为自己完全摆脱了宗教和道德的束缚,但他们需要修正外在表现以按照他们阶层的道德标准行事,而这套道德标准对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危险关系》剧照对瓦尔蒙来说,作为一个风流的男性,一个成功的女性捕手的公众声誉是自豪的源泉,对他几乎没有负面影响。但对梅尔特伊而言,情况大不相同。她需要不动声色地引诱,并且总是处在这样的境遇中:需要保持其作为一个虔诚的年轻寡妇的公众声誉。即使是她勾引的男人也必须不能让后者明白是她勾引了他们,而是必须相信是他们引诱了她。因此,社会赋予男女的不平等地位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与对腐败和游手好闲的贵族的描绘一起,代表了那个时代对社会习俗和教育的质疑。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以后身份认同的焦虑杜拉斯公爵夫人的短篇小说《欧丽卡》(1823),它既与奥兰普·德古热的反奴隶制及支持女性的作品有关,也与当今的女权主义和对非欧洲文化的兴趣有关。欧丽卡,是启蒙运动和一场不完全的大革命创造出来的怪物。故事讲述一名塞内加尔孤儿来到法国的故事,主人公欧丽卡两岁时被一位善良的殖民地总督收买为奴隶,并交给了他的姑妈,后者把她当成心爱的孩子抚养成人。欧丽卡过着幸福的生活,并接受了“完美的教育”,学习英语、意大利语、绘画,阅读最优秀的作家的作品。她知道自己是个“黑鬼”,但一点儿也不认为这是个缺点。每个人都觉得她迷人、优雅、美丽。对欧丽卡而言一切都很美好,直到有一天,她无意中听到她慷慨的赞助人和一位朋友的对话:“为了让她开心,我愿意做任何事,但当我想到她的处境时,我觉得毫无希望。从那时起,欧丽卡意识到她的种族使她无法在一个只有婚姻才能赋予地位、尊严和体面关系的社会里结婚。除了修道院,她在任何地方都格格不入,既不适于旧法国的、她在其中被抚养成人的白人贵族秩序,也不适于她的祖国塞内加尔,也不适于被认为是平等的民主社会。其实,仅仅从女性文学这一个切面,我们也能看出,“天性”“阶级”“人权”“平等”“自由”“抗争”等这些词汇是法语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作者:【美国】约翰·D.莱昂斯译者:宋旸定价:39.00元出版年月:2021年2月ISBN:
2021年3月12日
其他

人生最大的荣耀,乃是屡败屡战

丘成桐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气质,因为天赋异秉,更因为永不言败。从中国乡村少年,到举世瞩目的顶级数学家,他一生俯仰在数学这条奔腾的河流之中,追寻人生的至真至美。丘成桐是当代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是世界唯一一位包揽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克拉福德奖、马塞尔·格罗斯曼奖四项大奖的科学家。《纽约时报》2006年10月17日报道刊登了对丘成桐的报道,标题即为:数学皇帝。不过,这位被盛誉为“数学皇帝”的科学家并不是天生卓越,在《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中,记载了他早年生活的贫苦,求学时的顽劣——三年级时,班上40多名学生,他排第36名;也记载了他人生的至暗时刻——14岁时,因父亲猝然辞世,全家处于困厄的最深处:举家搬至猪圈旁,为了方便上学,他夜晚留宿父亲学生所办的小学的课桌上……有人称他是罕见的天才,他却说,我并不喜欢“天才”这名词,我相信坚持的力量,屡败屡进,未曾气馁。在他的自传中,我们得以走进顶级数学家的“最强大脑”,探寻成功密码,触摸人类智慧的边界。丘成桐谈新书:学问做得好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小事。视频来自梨视频,感谢梨视频友情支持。来自大佬的凝视~《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
2021年3月11日
其他

“这本小说无疑将成为一部经典” | 作家谈《背叛》

2021年以来,《背叛》先后入选深港书评2020年度十大好书、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2020年十大翻译好书。在这本书的豆瓣短评里,读者说这是“会写书的rapper”“不舍得卖给多抓鱼”“像在看一场巨长的脱口秀”……那么,作家们又如何看待《背叛》呢?在此前举办的几场读书分享会中,作家小白、张定浩、李伟长、胡桑、赵松围绕着小说,金句迭出,解读精彩。译林君整理了他们的发言,配合一张rap歌单食用更佳。在《背叛》作者保罗·比第的文学世界中,“音乐,是最完美的语言”。本书责编恰恰猫特别制作了《背叛》曲单,收录小说中提到的歌曲,阅读时配合使用,效果更佳。想收听完整曲单,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小白,作家,著有小说《封锁》《租界》《局点》等,随笔集《好色的哈姆雷特》《表演与偷窥》。小白:这是一场语言的狂欢《背叛》的作者保罗·比第作为一名黑人,一位黑人作家,并不是那种非常激进的黑人民权立场,实际上,他背叛了所有的立场。虽然小说看上去有一个清晰的框架,但它更像一场脱口秀。从头到尾,尤其是后半段,越讲越嗨,完全是语言的狂欢。它有点像郭德纲讲相声,一开始有个故事,到后来就变成一场语言的狂欢。有个评论说它像冯内古特和戴夫·查佩尔的合体,我们知道戴夫·查佩尔是美国著名的黑人脱口秀演员,是一个很有深度的脱口秀超级明星。《背叛》作为一本喜剧小说,就像脱口秀一样,读起来非常有意思。如果把它当成一场脱口秀来看的话,你除了笑,还接收到非常大量的信息,种族主义、反种族主义、后种族主义,或者社群主义、自由主义,或者美国法律体系,所有这些问题里面都提及。你看了综艺《脱口秀大会》,就知道中国这一代年轻人在想什么,关注什么。你看了这本书,就知道为什么美国现在有“黑命贵”这样的运动,知道他们是怎么看这些问题的。张定浩,诗人、作家、批评家,著有《孟子读法》《既见君子》《取瑟而歌》等,诗集《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等。张定浩:《背叛》是对自己共同体的冒犯小说家希望讲出一种真实,而这种真实其实是大多数人不愿意面对的,甚至说想要掩饰的。而讲述真实的很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小说,通过喜剧。一个人很难说服另一个人,但假如我给你讲个笑话,你笑了,就说明某种程度上你已经认可了这个笑话背后的某种逻辑。在这种笑声当中,你是在进行自我的反思。这就是喜剧的力量。《背叛》讽刺的不只是白人,还讽刺黑人自己,讽刺黑人知识分子。也就是说,所有的好的讽刺,它讽刺的对象是在我们内部,而不是说讽刺一个他者。讽刺他者,那是一个比较低级的或者失效的东西。因为这种在内部的讽刺,它要承担后果。我在我的内部,我在我的共同体,我开始讽刺自己人,我要承担“背叛”的后果,而这种承担后果的讽刺才是有力量的。所有的讽刺,其力量都来自对自己共同体的某种冒犯。李伟长,评论家,著有《珀金斯的帽子》《人世间多是辜负》。李伟长:《背叛》是马克·吐温的继承者《背叛》讲黑人文化、黑人文学、黑人政治,但在中国的文化语境当中,它还有大量其他的东西。可以说,它是一个脱口秀世界,以及附着在世界上的那些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是由经验、思维,由敏锐的感受组成的。我想这本书现在中国的读者那么喜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作者的这种讽刺的写作,他和我们聊到的幽默还是有点不一样的。讽刺是有对象的,有强大的对象,直接、明显的对象。《背叛》的讽刺艺术,让我想起一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到马克·吐温我们都非常清楚,传统的美式的讽刺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背叛》接近马克·吐温。面对现实困境,我有愤怒,但我用讽刺的方式来表达,所以《背叛》的作者应该可以说是继马克·吐温之后第二位卓越领会了美式讽刺艺术的作家。尝试朗读一下这本小说,你会感觉到一种快感,一种语言本身带来的快乐。胡桑,诗人、译者,著有诗集《赋形者》,评论集《隔渊望着人们》,散文集《在孟溪那边》,译有W.
2021年3月2日
其他

没有他们,中国当代文学版图是不完整的 | 译林年度好书

每一个中国人从小都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媒体形式的更新,少数民族的生活逐渐被熟悉,从服饰到歌舞,多样的美如同花朵在民族花园绽放。然而少数民族的文学在大多数读者眼中依然是神秘的。少数民族同胞们现在在写些什么,其实应该被更多人知道。因此,文学评论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主编的“文学共同体书系·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他们,中国当代文学版图是不完整的。在书评人许金晶看来,“这套文库以构建文学共同体的形式,在中国各民族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程中,发挥出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他发表在《文艺报》上的书评文章。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学在中国各民族交流融合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容小视的作用,译林出版社2020年推出何平主编的“文学共同体书系·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第一辑,一共9种书,收入了万玛才旦、扎西达娃、阿斯木、莫·哈斯巴根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彝族9位作家的作品,包括:阿云嘎《天上没有铁丝网》(哈森译)莫·哈斯巴根《有狼有歌的故乡》(哈森译)艾克拜尔·米吉提《我的苏莱曼不见了》阿拉提·阿斯木《珍珠玛瑙》扎西达娃《谜样的黄昏》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一个村庄的家》吉狄马加《迟到的挽歌》次仁罗布《强盗酒馆》万玛才旦《气球》这些作家不仅是各自民族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当代作家,而且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场域中也都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文学共同体书系·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收录的作品,以其各自的代表性中短篇小说、诗歌等为主,一方面能代表这五个民族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篇幅上又短小精悍,便于当代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阅读;一方面为这五个民族的读者管窥其最好的作家的经典作品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可能,更为重要的是,给其他各民族、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生活状态了解甚少的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沟通和交流的窗口。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套编选用心、设计小巧而精美的文库的问世,可谓善莫大焉。上述九种书当中,我对万玛才旦、扎西达娃、阿斯木和吉狄马加的作品集印象最为深刻。彝族作家吉狄马加的诗、文、画的精选集《迟到的挽歌》,充分展现了其“君子不器”的创作姿态,长诗格局开阔,演讲微言大义,绘画隽秀灵透,足见其文艺创作的特点与魅力。他的作品立足于彝族山区的自我生命体验,放眼于当代全球范围内的纷繁生态,而其关注与叙写的连接点则是自然、人性与人类生存境遇的永恒命题。《迟到的挽歌》中收录的手绘插画万玛才旦的《气球》一书收录的小说,在回旋式的对话描写与故事展现之中,充分展现作者对于身处现代化浪潮之下,在信仰与迷失、宿命与挣脱之间踌躇的藏人生活状态的还原。作者既对家乡和族人充满温情,也站在现代的立场上,对藏人社会在传统与现代、保守与革新、虔诚与放纵之间徘徊的状态,予以深刻呈现与反思。值得一提的是,拥有作家和导演双重身份的万玛才旦,书中多篇小说已经被改编成电影上映。考察这些故事在文字与影像中的不同呈现方式,同样是阅读本书的一大乐趣。电影《气球》剧照相比之下,同为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的《谜样的黄昏》则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艺术气质。作者对于语言的运用凝练、讲究而余韵丰富,探求其字里行间的丰富意向,对读者来说,是一种诗意悠远的阅读体验。扎西达娃非常擅长在正能量的生活与故事表达中,将藏族文明在传统与现代、信仰与迷失、虔诚与商业、情感与欲望之间的种种变迁纠葛展示无余,显现出高超的叙事技巧与知识分子式的现实关注。跟扎西达娃传递正能量的生活观类似,新疆维吾尔族知名作家阿斯木在《珍珠玛瑙》一书中,同样以正向价值观的表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阿斯木的小说用流畅而绵密的汉语,讲述新疆维吾尔族居民在当代中国社会里的生活状态,其中交织着民族特有的信仰、神话与幽默韵味。尽管小说清晰地表达出维吾尔族人在全球共同面临的现代化面前遭遇的种种异化与迷失,但作者用贯穿其中的劝喻式表达和充满亮色的结尾,寄托了对信仰与正向价值观的坚守。“文学共同体书系·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强调“多民族”这一概念,本身就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新体现。所谓多元,就是这些作品真实反映各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差异性的社会生活状态;所谓一体,就是这些作品清晰还原各民族共同面对的当代中国的历史变迁、发展任务与国家大政影响。因此正如文库的名称所反映的那样,我们无比期待这套文库以构建文学共同体的形式,在中国各民族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程中,发挥出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以上文字摘自许金晶《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出版以来,“文学共同体书系·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受到广泛认可,获得多方关注:译者哈森因翻译阿云嘎《天上没有铁丝网》,荣获骏马奖翻译奖,这是民族文学的国家级重量奖项;著名作家、导演万玛才旦《气球》的同名电影于11月20日在全国院线上映,该电影已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荣获多种口碑佳奖;小说《气球》更毫不逊色,荣获《花城》、《收获》、中国小说学会等多种年度奖项,可谓影视文学多面开花,交相辉映;藏族作家次仁罗布以朴实天然的文笔书写西藏,《强盗酒馆》中收录的《红尘慈悲》获第六届汪曾祺文学奖;文学的力量源自生活,更反哺现实,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今年,著名作家吉狄马加以诗人的担当与敏锐,创作了两首以抗疫为主题的长诗,也首次收录于本书系唯一一部诗文图集《迟到的挽歌》中。除此之外,书系中的其他几种也是各有特色:扎西达娃以先锋姿态崛起于文坛,写藏地的山川和拉萨街头的日常生活小景,以及新旧交替时代里形形色色的青年人,这些故事记录和反映着他们的精神真实;蒙古族代表作家阿云嘎与莫·哈斯巴根也风格迥异,前者以传统与现代的撕裂为切口,朴实内敛,冷峻悲切,书写“民族寓言”,为受工业文明侵蚀而流变的游牧文化献一曲悲情牧歌;后者以妙趣横生笔,重寻爱与包容的草原精神,发掘人性中永恒闪烁的亮点;来自新疆广袤大地的作家对这片土地则始终保持热情。哈萨克族代表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以日常生活为起点,颂扬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以诗意之境书写新疆大地的瑰丽热腾;维吾尔族作家阿拉提·阿斯木将寓言、故事、神话融于一体,以拟人、通感、夸张激发文字活力,借助现代意味的手段重塑传统精神;另一位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这个少小离开毡房牧场的哈萨克牧羊女,一种古老却动人的文字序列,呈现在她所描述的这些场景和事物中,如一帧帧自祖母手中继承下来的油画。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文学景观的真正魅力,很大程度上植根于多民族文学的和而不同与多样共生,在继承与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多民族文学逐渐成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国家值得骄傲的文化宝藏。本期编辑
2021年2月16日
其他

读写听思,我们存于世界的方式

思考使阅读结构化,写作使思考结构化。结构化并非是僵死的,是充满生命力的。对一个人而言,阅读、思考、写作推动其内在性不断建构、解构、重构,实现闭环,并可能开启新的闭环。
2021年2月3日
其他

徐风笔下民间的江南,再造了多义的江南,也续写了当代的江南

2017年初至2018年末,徐风在《钟山》杂志开辟了散文专栏“繁荒录”,作为自己的“转型之作”,欲以一种平白的中国话语,构建出一个有生命温度的古典人文江南,表现“江南文化的当下境遇”。“繁荒录”曾获第三届《钟山》文学奖。颁奖词这样写道:徐风以摇曳生姿的文字徐徐讲述着千年的江南文化风流,其系列作品在江南地带的一壶一茶一寺一碑一谣一人等风物人情的细节中,梳理出水乡江南的人文脉络。历史与现实,繁华与荒凉,道不尽的是江南源远流长的风骨品格、沧桑流韵。视野虽限于江南世情,笔力却深至人心魂魄。2020年3月,“繁荒录”由译林出版社结集出版,定名《江南繁荒录》。徐风在出版前对专栏文章再次进行组合替换调整,以更贴近江南文化的层层肌理。2020年10月24日,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钟山》杂志社、宜兴市委宣传部、译林出版社承办的《江南繁荒录》作品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以下为研讨会摘录。点击图片即可购买比文化散文更亲切,比乡贤散文更开阔:打开对江南想象的另一扇窗徐风这部作品的根据地为宜兴,那么宜兴是否能支撑起“江南”这个概念?在中国作协副主席、评论家阎晶明看来,宜兴在江南本就具有典型性,加之徐风有开阔的视野,这本书给他的感觉就是写江南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写中国的。徐风主要写宜兴,他生于斯长于斯,这使得他比我们印象中的文化散文有更多感情投入。
2021年1月29日
其他

绝版的五年里,我们究竟对这本九百页的天书做了什么?!

品钦神作终再版译者为此书放弃AI博士学位:生命之书,值得有时候,一本图书的出版其实并没有读者们想象得那么容易尤其是那种公认的极具挑战性的“大书”比如,下面这本被誉为超越人类智识的伟大小说——《万有引力之虹》是的,大概从我入职起,几乎每一年,都收到“催更信”。(看到这条,我也想哭)(忍不住口吐芬芳的读者)为何会“拖”这么久?只因那一份理想主义的光芒。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还是守约翻译《万有引力之虹》?《万有引力之虹》被奉为现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而刘慈欣把它列入骨灰级科幻小说中,“其实其内容很科幻,梦幻般的复杂情节中充满了物理学、火箭工程学、高等数学、心理学等科技元素,不过其后现代文学那凌乱晦涩的梦呓,以及八百多页的长度,是对阅读的一个考验”。这本有如神助完成的大百科全书,更是对译者的考验。译者张文宇,与品钦作品的结缘,始于《葡萄园》(Vineland)。他于1994年顺利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系任教,通过试译获得了为译林出版社翻译托马斯·品钦《葡萄园》一书的机会。2000年,《葡萄园》中译本出版。点击封面进入微信阅读“翻译这部并非品钦经典作品的长篇小说,使我的英语和汉语功底得到了进一步打磨,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也有了大幅增加。”《葡萄园》交稿后,张文宇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语言学研究,并由此进入逻辑学和计算语言学。一年后,他又考入厦大数学系“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方向攻读博士学位。就在年底,张文宇接到译林出版社邀约,希望他能翻译《万有引力之虹》。对这部小说,他关注已久,也心向往之,一个激动就签了合同。“原来想的是一箭双雕,博士学位与作品翻译兼得,后来却发现绝无可能,因为两面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当我修完了博士学位的全部课程,却发现《万有引力之虹》的翻译进展缓慢。”这时候,矛盾就来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与守约翻译《万有引力之虹》,二者不可得兼,该如何取舍?张文宇思之再三,最后认定:翻译《万有引力之虹》的机会只有一次,博士却可以再读。于是,他放弃了博士学业,开始全力以赴投入翻译工作。张文宇“在翻译《万有引力之虹》的过程中,我的不少爱好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作用。手相学和其他玄学的知识,对理解《万有引力之虹》也颇有帮助。帮助很大的,还有我对特异功能的熟悉和研究。中学时代的理科基础以及后来人工智能方面的学习,起到的作用则也很关键。”“不过,这些知识或技能也只能是有帮助,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大量的问题还要靠不断查找、研究、求证来解决。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我大量阅读过“后现代味”的小说,在很早的时候就获得了一种特别的审美感受力,容易对原作心领神会,表达起来也心中有底。”在张文宇的努力下,简体中文版《万有引力之虹》于2008年与读者们首次见面,成为继《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后译林社又一部里程碑式作品。它的出版,填补了中国翻译界存在已久的空白,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入选2009年“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万有引力之虹》2009年版封面绝版的五年里,他们在做什么?2020年,距离初版过去了12年,时间之轮越来越快地驶入五十年前品钦在书中预言的后现代社会。今天,再版和阅读这本书,对我们理解和警惕技术的发展,展望自身命运的走向,尤为重要。新版的《万有引力之虹》是译者张文宇在首版近十年的翻译之后,对译文做出的一次全面修订。没错,这本书的译者仍然是张文宇。有一些资深的书虫听到译者没有换,可能会下意识地皱眉头,表示不会再买或再看了。这部小说初次出版时反响不小,但批评的声音也很多。资深译者、南京大学教授但汉松表示,“当时我刚开始迷品钦,也在豆瓣上兴致勃勃参加了给译文挑刺的讨论。在品钦小组里,我们在第一章找出了不少翻译上的错误。很多读者也一致认为,之所以读不下去《万有引力之虹》,实在是因为翻译太差了。”但直到后来但汉松自己开始翻译《性本恶》,才更多地理解了张文宇的难处。2016年年底,《万有引力之虹》的责编找到但汉松,邀请他负责做全本译文的校对。“我临危受命去组一个校对的团队,有报酬,但极少,完全要靠热爱去驱动。找了豆瓣小组一些人,尤其是当时和我一起挑译文刺最凶的几个ID,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能理解。最后找我认识的有翻译功底的微博网友,找与我有私交的本系优秀研究生,找愿意一试身手的本系翻硕.....”最后他们拉出了一个团队,除了但汉松老师以外,还有蒋怡(也是Bleeding
2020年4月21日
其他

首版十二年,绝版五年,《万有引力之虹》重磅归来

《万有引力之虹》我们目前正处在品钦的时代,一个人造物和偏执狂的时代,被系统控制。——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的作者哈罗德·布鲁姆说的这位品钦,正是《万有引力之虹》的作者。《万有引力之虹》(精装)简介,真的并不重要《万有引力之虹》的故事发生在1944至1945年间。地点遍及欧洲、非洲、南北美洲、中亚。主人公,美国军官斯洛索普——他与每个能搞上床的女人发生性行为,并饶有兴趣地把发生地点绘制成地图,然后发现这些“用各种颜色星形贴纸”所标出的地方不久即被德军火箭轰炸。腾空升起的V-2火箭与男人的器官之间好像存在某种神秘的联系。“尖啸声划破了夜空。”小说的这句开头,被评论家看为二十世纪小说的代表性开头,堪比十九世纪文学巨著《白鲸》的那句开头:“叫我以实玛利好了”。问世,有如神助这是一部被称为“超越人类智识巅峰”的伟大小说。它结合了战争、技术狂、文化偏执狂、种族主义、情报和特务组织、共时性、火箭工程学和熵等庞杂主题。小说眼界极为开阔,往往别具风格地使用颇具幽默的夸张,并在对从物理、化学、数学、历史、宗教、音乐、文学和电影各领域中汲取的素材之处理上显示出惊人的博学。它的问世有如神助,在阅读它之前,你必须把自己也变成大百科全书。作者,谜一样的存在一部独特的书必定有一个独特的作者,而托马斯·品钦正是作家中“独特的一个”。有人说,诺贝尔文学奖应该是他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也应该是他的。智商190,16岁就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工程物理学,两年后在海军服兵役,退役后重回康奈尔大学,转系学习文学,师从纳博科夫。他还在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公司担任了两年技术作家,为波马克导弹计划的辅助单位写新闻通稿。他很可能从波音的档案馆中借用了大量关于V-2火箭的历史文档,用于创作《万有引力之虹》。1974年,他被授予美国全国图书奖,但拒绝领奖。成名后,他消失到如此彻底,以至于四十多年来,没有一张他的照片流传于世。甚至当有好事者去康奈尔的年级名册上查访旧档案时,竟然发现惟独品钦的那页上照片不翼而飞了。《辛普森一家》中的托马斯·品钦译者,舍弃学位和职称译者张文宇,也是一个“品钦”式的人物——厦门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涉及翻译学、美学、语言学、词典学、心理学等领域,还曾攻读人工智能博士,在古诗、声乐、器乐、球类运动、书法方面均有特长。张文宇十年磨剑,为翻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本书,丢掉了博士学位,错过评职称的机会。他没有后悔,继续花费八年时间逐字逐句修改译文,同时,与十五位专家学者一起校订打磨,译文全面升级。新版《万有引力之虹》译文全面升级高智商阅读,等待你来挑战2009年,《万有引力之虹》中文单行本出版,成为继《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后,译林出版社又一部里程碑式作品。它的出版,填补了中国翻译界存在已久的空白。《万有引力之虹》的阅读难度和重要性,使它正式开启了“挑战高智商阅读”这一阅读类型。对这个世界深刻的预言性和未来感,让它的分量和价值历久弥新。虽然迄今为止,没人敢说真正读懂了它,但也没人敢就此错过。《万有引力之虹》,2009年版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代言书2020年,离中文版首版已过去十二年,绝版也有五年。译文全面修订、校改的全译本重磅归来,这也是国内首次发行《万有引力之虹》的精装本。十多年来,《万有引力之虹》已发酵成为文学界的第一奇书,不断撩拨着阅读的挑战者,也一直在等待着未来真正的读者去挑战它。一个纷杂混乱、变幻不定的时代,需要一本伟大的、高于我们的书来定义。《万有引力之虹》,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代言书。《万有引力之虹》作者:
2020年4月11日
其他

预测下一秒的小装置,如何摧毁了人类的行动力?

《前路迢迢》这是一个警告。请仔细阅读。至此,你应该已经见过了预测器;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它的销量大概已有数百万了。允许我为尚未有幸目睹的人介绍一下。这是个小装置,尺寸犹如开车门的遥控器,上面只有一个按钮和一个偌大的绿色发光二极管。揿下按钮,绿灯闪烁。它的特殊之处在于:绿灯会在你揿下按钮的前一秒钟闪烁。大多数人说刚上手时就好像在玩什么奇怪的游戏,游戏目标是在看见闪光之后揿按钮,容易得很。但当你起意想打破规则时,却发现自己做不到。每次你想在看见闪光前揿按钮,闪光就会立刻出现,而无论你的动作有多快,也无法在亮光过后一秒钟内揿下按钮。如果你想等待闪光,打算在闪光过后再揿下按钮,那么闪光便永远不会出现。无论你做什么,总是先闪光后揿按钮。你无法愚弄预测器。“预测器的绿灯总会在你揿下按钮的前一秒钟闪烁。”插画来自
2020年4月10日
其他

不要只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也看一看别人家的父母

几乎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如影随形的对手,那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样样优秀,让人羡慕嫉妒。其实,“别人家的孩子”背后,必然有“别人家的父母”,因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人父母,其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如何为人父母?如何陪伴孩子成长?百年前鲁迅先生就曾说“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因为父母要“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孩子需要成长,父母也需要成长。为人父母是一件需要不断学习的事情,所以,不妨看看“别人家的父母”是如何做的,不妨看看初为人父的苗炜那一封封写给儿子的信。2016年8月24日,陪夫人在月子中心时,苗炜写下第一封给儿子大壮的信。这些年他陆陆续续写了三十八封,结成了一本集子——《给大壮的信》。点击图片阅读图书三十八封信,有长,有短,点点滴滴,回忆自己的成长,记录某些片段中的体验,唯愿孩子将来有一天,遇到某些麻烦的时候,可以透过这些记录,知道自己并不孤独。这些长长短短的信,围绕着四个主题词:智识、美、道德感、家,这也是大壮父母寄予孩子美好人生的四要素。回望这些信,苗炜说:“起初全是生命的喜悦,后来流露出了一些伤感,一些悲观。我遇到过一些委屈,也遇到过许多快乐,我没经过什么大事,不过看了几本文学书,我把书本上的经验和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讲给你,像打开积攒多年的宝贝盒子:儿子,过来,不怕你笑话,给你看看。”苗炜和大壮下面,和译林君一起读一段“别人家的爸爸”写给孩子的信吧。我是学着当爹,你妈也是学着当妈。我们要做传统的中国家庭里的儿女,同时学着做西式的讲究平等的父母。……有一本育儿书是这样说的,不要像一个木匠似的对待孩子,总想把他打造成一把椅子或者一个凳子,要当一个园丁,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任由他自在地成长。这就是所谓“木匠与园丁”的理论,老一辈人总是要当木匠,我小时候犯了什么错误,你爷爷就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我不会对你说这样的话,我希望你时刻都能感到家是安全的,父母是爱你的。遇到什么事,我们都会帮助你,不要有任何疑虑。当然,我也知道,你长大以后,有些事情不会和我们说了,有些东西会与我们的期待相反。不过说实话,我还不为这些焦虑,我现在每天都很高兴,听你学会了一个新词就高兴,跟你一起泡在浴缸里就很高兴。这是一种动物似的快感,人呢,和一群耗子也没什么区别,总要穿过迷宫,去找放在出口的蜜糖。……有一个电影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希望是个好东西,没准儿是最好的东西。我相信,在你的剧本里,你会写下成千上万的希望。但在这些信里,我一直避免使用“希望”这个词,因为不加控制的话,这个词就会被我用上一百次甚至更多。我的确是满怀希望的,每一个心底的希望,伴着更多无声的祈祷。生机勃勃又小心翼翼。“别人家的妈妈”,也就是“大壮妈”,也在信里寄托了对于孩子未来的期盼。一位英国老教授艾伦•麦克法兰,给他外孙女写了一本书,叫《给莉莉的信》,里面提到“万事非体验不为真”。他说:你几乎不可能想象爱情或饥饿是什么样的感觉,除非你亲身体验了它。我希望,当这类体验降临时,你手边有这本书,会带你把它们放进一个大语境,让你明白你并不孤独。你爸爸给你写这些信,也是这个意思。这些信里,会讲一些大道理。这些道理,有时看起来是矛盾的,比如要快乐地成长,可悲伤又不可避免,比如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又不用特别在乎他人。我估计你到了可以阅读的年纪,也不一定能看得懂你爸在说什么。他回述自己的成长,是想,或许将来有一天,你遇到某些麻烦的时候,可以透过他的体验,知道自己并不孤独。我们希望你能过一种智识的、审美的、有道德感的生活,这是我们能想象到的最好的生活。其实,《给大壮的信》不仅是给大壮的信,也是给所有孩子、所有父母和所有终将为人父母者的信。微博用户@PER_PER_PER在读完三十八封信之后,写下了一番感想:这本书,让我这个大龄未育女青年在万米高空戴着N95口罩泪流满面。要我说,如果作者真是掏心掏肺输出的内容,读者一定是感觉得到的。这本书积攒了太多澎湃的能量、沉郁的心情,老父亲沉沉浮浮多年获得的人生经验,迫不及待、厚积薄发地想输出给下一代,in
2020年4月9日
其他

???

这本书试图以林徽因和她的生命世界中所能观察到的复杂时代和价值选择为线索,勾勒民国初期留学归来,致力于家国建设、民族独立富强的一代知识分子群像,再现他们在剧变的、忧患的时代底下的命运轨迹,浮沉与思考。
2020年4月5日
其他

这套书,豆瓣平均评分8.8,梁文道、许知远、吴晓波、蒋方舟都爱看 | 译林年度好书

《自由论》是伯林最重要的一本书,在英国政治思想史上被誉为继弥尔顿《论出版自由》、穆勒《论自由》以后第三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伯林因此书表达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复兴古典自由主义价值的最重要思想家之一。
2020年1月20日
其他

“2019译林年度好书”揭晓

译林的编辑团队非常高素质,专业、敬业、细致、耐心。我过去在译林社出版一本书时,他们专门请了相关专家做审读,发现了不少错误。这在中国的出版界令人难忘、令我动容,在中国愿意这样做事,很了不起。
2020年1月9日
其他

他用了30年,来跨越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那堵墙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2019年8月15日
其他

时空穿梭派对——“神秘博士”主题轰趴

今年的上海书展,依旧是夏日炎炎。每年书展,可能就是大包小包去现场“挤”的状态。8月16日的夜晚,有位神秘的TA,向你发出邀请,坐上蓝盒子TARDIS:与众多TA的追随者一道,参加一场时空穿梭派对!TA是神秘博士宇宙中最后一位时间领主,拥有极高的智商和渊博的知识,濒临死亡时,会通过“重生”延续生命,并获得不同的长相和人格,目前为止,博士已经900多岁,历经12次重生,历任13任博士。这位时间领主和蓝盒子TARDIS,都源于英国BBC出品的国民科幻剧集《神秘博士》。神秘博士的追随者以Whovian之名而为人所知。《神秘博士》50周年是全世界whovian欢庆的盛事,除了电影特辑和各种庆祝活动,BBC特别邀请了尼尔·盖曼等12位畅销科幻书大咖为12位博士(50周年之际,第12任博士尚未重生)量身定做了12个故事,12段旅程。这12个故事汇编成《神秘博士:12位博士,12个故事》。译林出版社
2019年8月9日
其他

近代日本人如何看中国?12位作家学者联袂讲述

《热眼:近代日本人如何看中国》是由腾讯·大家联合布谷学社推出的一门音频课。12位大家作者,12本书,为你详细勾勒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眼里的中国。在社交网络的时代,似乎每个人都背上了一种沉重的知识负担。从宇宙黑洞到下水道规划,分门别类的真假知识,悉皆触手可得。相应地,我们最好什么都懂,但只要一点点就好。对此,我们最容易受到的诱惑是:只需要现成的结论。可是作为后来人,我们始终暴露在一种“历史的剧透”之中,学校教给我们的历史常识,那种简单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历史四件套,这时反倒可能成为阻碍我们深入历史情境的硬壳,比如凭借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十四年抗战这几个知识点,我们在谈资上就足够得到事实的满足和道德评判的满足了。日军在九一八事变后进入沈阳
2019年7月13日
其他

我花一个月读完了他的所有书,巨爽!

我感觉,西摩和穆丽尔的结婚,其实是一次自我纠正的尝试,所有格拉斯家的孩子都聪明、早慧,看不上大部分人类的愚蠢。但是,西摩同时又知道,世界最美的东西,正包含在世俗生活之中,所以她会夸穆丽尔的母亲勇敢。
2019年3月6日
其他

风险社会,所谓人生赢家,不过是暂时没输光

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齐格蒙·鲍曼,这三位社会学家被称为研究现代性问题的欧洲“三驾马车”,他们的著作《风险社会》《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大屠杀》都对现代性进行了具有冲击力的反思
2018年4月19日
其他

我看到叙利亚的悲伤,正捧着竖琴, 唱起无声的歌咏

几天前,一位在战争中幸存的老人,在满目疮痍的房间里听着唱片。这看似平静的画面之外,是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叙利亚。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与繁华的国家,如今山河破碎,数十万人被迫踏上逃亡之路。
2018年4月16日
其他

译林书讯 · 2018春 | 非虚构类

虚构类//点击文末右下角【原文链接】可下载完整版2018年书目福利时间在本期微信下方留言点赞前五名的评论可获*译林·悦读*笔记本和2018年最新书目各一本本期编辑:肥松
2018年1月11日
其他

译林书讯 · 2018春 | 虚构类

译藤泽晚年散文集。乡愁、童年、师友、日常风景、创作背后的故事……与小说作品对照而读,趣味加倍。可谓是藤泽文学世界的导览图。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女作家玛丽·诺顿“借东西的小人”系列(全五本)任溶溶等
2018年1月10日
其他

“至爱梵高”,请不要轻易说出口

提奥听过关于哥哥的那些流言和议论。人们叫他“疯子”。早在阿尔的那次意外之前,文森特还没进精神病院时,人们就已将他的艺术视为疯子的作品。一位评论家曾将其扭曲的造型、夸张的色彩描绘为“疯癫的产物”。
2017年12月8日
其他

集中所有火力打的一炮 | 阿乙唯一长篇《早上九点叫醒我》

事情源于阿乙读到的一本博尔赫斯访谈录。访谈中,博尔赫斯说,他准备写一篇短篇小说,题目叫《早上九点叫醒我》。阿乙找了一圈,没有发现这部小说,便用这句话——早上九点叫醒我——做了他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书名。
2017年11月18日
其他

所有的犯罪小说,都是为了给人生寻找动机

“再加上我自己是做警察,做了四五年警察,包括在警校里面经常就会发现一些尸体,还有法医会带着我们去看现场,就会觉得生和死见得太多了。写东西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写上去,好像很熟悉的样子。”
2017年9月20日
其他

关于爱国,你我可能都有一点点误解

当人把世界分成两个互不相容、不断争战的阵营,将自己本民族和所有其他民族对立,把后者视为自己不共戴天的敌人,就产生了与爱国主义截然不同的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
2017年7月13日
其他

难民该往何处去?| 评判之前你可能需要这些常识

其次,专门负责该公约执行情况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在实际当中确实也对移民的定义做了扩展,以涵盖那些虽被排除在外却仍然亟需保护的人,尽可能将“国内流离失所者”以及逃离自然灾害的人包括在内。
2017年6月23日
其他

人生的歧途,真的是从大学选错专业开始的吗?

‘牛津通识读本’丛书一定会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国民素质提供帮助,祝愿在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事业中,在所有渴求知识的人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生画卷的道路上,这套书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7年6月13日
其他

在中国,世界名著每卖出十本,必有四本是译林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对西方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研究颇深,译有《墓中回忆录》、《红与黑》、《恶之花》、《局外人》等多种名著,其中译林社出版的《加缪文集》获2012年傅雷翻译出版奖。
2017年5月17日
其他

一带一路,一群朋友,还有一本书

梳掉上面的绒毛,“然后,他们把解开织物、重新编织这两重任务交给了我们这边厢的女人。所以说,为了制成一件我们的贵妇人们公开展示其魅力的华服,需要多少辛勤劳作,还要到多么遥远的地方去劫掠一番”。
2017年5月16日
其他

这个周末,他、她,还有他,都在南京聊文学,约不约?

sisters》(《玉米》《玉秀》《玉秧》)获第四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平原》获法国《世界报》文学奖,《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7年5月12日
其他

李白爱喝的,究竟是什么酒

从那里开始,葡萄酒的生产在青铜时代完全成形,遍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地中海。饮用葡萄酒的证据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前的埃及坟墓,以及公元前2500年的希腊,远早于荷马笔下的英雄在“暗酒海”中航行。
2017年3月27日
其他

忘记那个人,你需要一辈子 |《廊桥遗梦》作者离世

但是我们往往倾向于对前者的可能性嗤之以鼻,给真挚的深情贴上自作多情的标签,这就使我们难以进入那种柔美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是理解弗朗西丝卡·约翰逊和罗伯特·金凯德的故事所必需的。
2017年3月13日
其他

还有什么比当NASA科学家更炫酷的事?

NASA科学任务委员会副主管托马斯·泽布臣说:“科学的一大重要使命,就是要回答‘我们在宇宙中是不是唯一的生命’这个问题,首次找到这么多颗位于宜居带的行星,向这个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17年3月3日
其他

我在春天等你|译林出版社2017年招聘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你们若恰好经过玄武门湖南路1号,请在此处静静停留,寒冬已逝,春暖花开,一场缘分期待你已久。
2017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