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AT研究中心 | “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优胜方案公布
OCAT研究中心
“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
优胜方案为策展人何伊宁的
“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
“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是由OCAT研究中心发起的展览策划及研究项目。本项目旨在发掘与推进艺术研究项目的实施以及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展示,为当代艺术及艺术史领域的优秀学者和策展人提供实践机会与交流平台。
2018年,首届“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经过近三个月的方案征集,共收到18份完整的策划方案。根据项目的主旨,将展览的“研究性”放在首位,经执行馆长巫鸿先生领导的OCAT研究中心评选组初评,选出了五份入围方案,它们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巨大差异反映出当代中国艺术策展中的活跃思想和动能。OCAT研究中心为了给予优秀学者和策展人更多实践和交流的机会,遴选出的五份方案于2018年9月7日至11月30日在OCAT研究中心下层展厅进行公开展示。
“研究型展览”将艺术品、艺术家或艺术现象作为资料收集和研究阐述的对象,随之将分析和阐述的成果转化为视觉和空间的呈现。这类展览因此特别强调内容的详实、概念的明确、方法的严谨、展示的逻辑。它可说是艺术与学术的交汇:观众从展览中获得的对艺术的感知和理解,是作为研究者的策展人悉心工作的成果。
方案展示期间,OCAT研究中心组织了工作坊活动,执行馆长巫鸿先生及OCAT研究中心2018年度学者W.J.T.米切尔与五组策展人围绕各自的研究方案展开对话。通过听取五组策展人对各自方案的阐释,结合现场评委老师及公众的意见,以“研究型策展”为评选宗旨,选定策展人何伊宁的“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作为“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的优胜方案。该展览将于2019年3月在OCAT研究中心展厅呈现。
展览“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将聚焦中国当代摄影中运用摄影进入历史叙事的七个案例,试图通过对产生这种潮流的原因进行语境分析,考察诸位艺术家所运用的不同策略,并从不同角度来探索摄影在历史叙事中所提供的独特视角。
“研究型展览”是具有特殊性格和功能的一种艺术展览。作为兼顾艺术研究和展览的机构,OCAT研究中心从今年起把“研究型展览”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开发,旨在推进艺术与学术的结合,为当代艺术及艺术史领域的学者和策展人提供实践的机会与交流平台。2019年“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即将开启,OCAT研究中心期待收获更多研究深度突出、空间叙述生动的策展方案。
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
策展人:何伊宁
在近些年来全球摄影的叙事浪潮中,越来越多的摄影艺术家不再满足于对于当下现实的纪录,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或是对媒介本身的探寻,而是利用摄影这一媒介对历史中的个人故事、事件或片段进行探究,时常将档案、历史照片、文字和精心建构的图像融合起来,运用真实或虚构的叙事策略将观者的视角带向过去的某时某地,以及那些能说不能说的边缘。这类以叙事为主要线索的作品打破了传统新闻和纪实摄影中线性的故事讲述方式,而是运用丰富的视觉材料,用多元的叙事策略来拓宽传统摄影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局限性。
在探索图像叙事领域的摄影实践中,以历史面向的作品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历史中个人故事、事件或片段展开的作品既体现出摄影艺术家对历史考察的兴趣和急迫性,同时也体现出历史中丰富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摄影实践所开放的空间。从探索个人和家庭历史,到历史事件,再到讨论历史中的片段,甚至是反思照片作为历史叙事媒介的主题,这些摄影实践者们将自己视为考古学家,纷纷从不同叙事角度切入,在回顾、改写和重构历史的同时,延伸出他们对更具体、广泛文化的追溯。
本展览将聚焦中国当代摄影中运用摄影进入历史叙事的7个案例,试图通过对产生这种潮流的原因进行语境分析,考察诸位摄影艺术家所运用的不同策略,并从不同角度来探索摄影在历史叙事中所提供的独特视角。作为研究计划的一部分,展览的同时将通过组织圆桌论坛、与相关图像叙事理论的编译和写作、图片叙事工作坊以及总结性地出版物来推动这一研究地进程。
策展人
何伊宁
摄影史学者,策展人。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2010年开始从事摄影及视觉文化的写作、策展和翻译等工作。
她关注摄影作为一种出入艺术自由的实践,在回应和提出与历史和当下相关的社会议题时的有效性、多样性和跨学科性。何伊宁目前的学术研究多在艺术史、文化研究和其他跨学科框架下展开,方向包括“文化认知与摄影表征:1960年之后的英国摄影”(瑞象视点专栏2014-2016,《中国摄影》海外栏目专栏2015-2018)和正在进行的摄影叙事理论研究。
其策划的展览曾先后在国内及欧洲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空间和摄影节展出,包括“来自中国的50本当代摄影书”(2015,英国Format国际摄影节)、“虚构叙事的转向”(2016,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港口与影像:行动中的中国港城影像计划”(2017,中国港口博物馆)、第三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2018,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镇文化产业中心)等。出版物包括《英国摄影教室》《港口与影像》等;译著有《摄影与旅行》、《场所视角:风景摄影的理论与实践》(待出版)、《艺术与摄影》(待出版)、《做书的艺术家》(待出版)等。
何伊宁于2014年年初创办Go East Project,旨在通过博客、展览以及出版等方式向西方推广中国当代摄影,并帮助年轻摄影师搭建国际化的摄影平台,探索摄影的无限可能。自2016年起担任Brownie Art Photography艺术顾问。
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入围方案
何伊宁,“描绘历史:中国当代摄影中的历史叙事”(获选)
胡昊、刘张铂泷、聂小依,“重组/演绎:激活档案与公共记忆的当代艺术实践”
环形网管团队,“环形网吧”
莫万莉、邓圆也、林琳,“止物”
徐然,“凝视与被凝视的介入——来自社区摄影大赛的图像”
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
“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是由OCAT研究中心发起的展览策划及研究项目。OCAT研究中心自2015年开馆以来,组织策划了多场研究型展览,包括“记忆的灼痛”、“OCAT十年”、“关于展览的展览”、“大尾象:一小时、没空间、五回展”等,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活动,同时也长期关注当代艺术及展览文献的收集与整理。本项目旨在发掘与推进艺术研究项目的实施以及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展示,为当代艺术及艺术史领域的优秀学者和策展人提供实践机会与交流平台。
正在展出
元图像
时间:2018. 09.09 - 12.30
地点:OCAT研究中心
活动详情:OCAT研究中心年度展览预告 | 元图像
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方案入围展
时间:2018. 09.07- 11. 30
地点: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是OCAT当代艺术中心(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简称“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盈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还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展馆信息
开放时间:10:00-17:00 周二至周日
(逢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OCAT研究中心
(地铁7号线欢乐谷景区站B出口向北100米)
联系方式:+8610 6737 5618
展览垂询: info@ocatinstitute.org.cn
网址:www.ocatinstitute.org.cn
欢迎转发我们的信息至您的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