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品推介 | 唐景锋 《女王、主席与我》

“世界总是在变化。我们必须审视自己的内心,寻找那些不变的东西,比如忠诚、我们共同的过往以及对彼此的爱。透过这些东西,过去的真相得以永远延续。”

——罗纳德·巴斯



《女王、主席与我》

唐 景 锋   

这个项目从我为女儿们写的故事书开始。1977年,也就是中国政府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的五年前,我在香港出生。我们“港人”有着与大陆同胞很不一样的身份背景,毕竟我在学校唱的国歌是“天佑女王”。我一直知道我最后会定居英国。我父亲曾在英国念书,他总和我说,在香港回归中国后,我们也许再不会回去。


可最后他还是回香港了。事实上,他从未真正离开过。另一方面,我被送到英国上学,娶了一个苏格兰女孩,并在这里组建了家庭。在三种不同的文化中长大,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到底算不算中国人,或者说我究竟是谁?


我父亲的祖父是一名船员,1911年清朝灭亡后,为了能在相对稳定的英国殖民地获得了更好的工作机会,他从上海移民到了香港。我母亲的家族曾是中国南方地区的大地主。他们离开大陆来到了香港,很可能因此逃过了之后的一劫。两年来,我一直在追溯我的家族历史,试图找出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两个人是如何影响我的家族的。这个作品系列透过同样重要的新照片、老照片和文字,以我对家族往事的追忆为主题,把我与过去的香港重新联系起来,人性化地看待我的家族由香港最终落脚到英国这一过程之中所发生的一连串政治和社会巨变。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私人故事总是能够引起人们对自身家庭历史的讨论,不管他们来自哪里,或是什么种族背景。故事虽然发生在香港,但《女王、主席和我》这本艺术家书中却涉及到许多不同的话题,包括家庭、分离、移民、殖民主义和多元文化等等。


注:唐景锋的《女王、主席与我》即将由英国Dewi Lewis Publishing于近期出版。         


  • 展览现场 | 唐景锋,《女王、主席与我》,2009-2012,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和连州摄影博物馆提供


  • 展览现场 | 唐景锋,《女王、主席与我》,2009-2012,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和连州摄影博物馆提供

  • “家庭相册内页”   选自《女王、主席与我》,唐景锋

  • “宾南,1903年出生于上海。他的家庭原籍广东省唐家湾镇,后来因为经济原因移民到了上海。他的祖父在鸦片馆里为顾客准备抽鸦片所需的工具,27岁便去世了。他的父亲是一名水手,经常出海一次便离开好几个月。他母亲是一名严厉的女人,从被她划花的照片中可以看出他显然并不喜欢照片中的另一个女人。”   选自《女王、主席与我》,唐景锋

  • “800年前,早在唐氏和梁氏家族在现今的唐家湾定居之前,这边本被一片榕树林包围。某一天,有渔夫在去海边的路上注意到这棵看起来很像佛陀席特哈尔塔的树。当地的村民们开始对着树祈祷,并在树的周围献祭。后来,唐氏宗祠被选址在该树前面,至今依然屹立不倒。”   选自《女王、主席与我》 ,唐景锋

  • “香港,意为「带有香味的港口」,原为香港岛南面的一个小村落(现称香港仔),是英国人与本地渔民最先接触的地方之一,港口一开始被用作存放香料因而得名。南京条约签订后,整个岛屿被称为香港,英国人开始在北岸发展维多利亚港。”  选自《女王、主席与我》, 唐景锋

  • “二战爆发后,宾南的其中一个德国生意伙伴决定回国为纳粹党效命。另一个伙伴对希特勒的意识形态持反对态度,决定前往葡萄牙殖民地澳门。两人在战争结束后都没有返回香港,很有可能已经不在世上。最后宾南只能独自经营公司。”   选自《女王、主席与我》, 唐景锋

  • “宾南在1963年因其在香港公共服务领域作出的贡献而获得当时访港的爱丁堡公爵所授予的MBE(大英帝国员佐)勋章。但他的家人觉得他参与慈善工作只是为了在上流社会中获得名气,而不是为了帮助社会。 ”   选自《女王、主席与我》,唐景锋




唐景锋


1977年生于香港,在2003年始投身全职摄影师。他凭其首辑拍摄印度伤健儿童的专题相片夺得Luis Valtuena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Photography Award。及后致力与不同的非政府组织合作,题材涵盖了由女婴杀害到国际交际舞比赛等多种内容。他于2006年取得伦敦传媒学院纪实摄影硕士学位,并开始由其华裔及家族背景取得灵感,创作个人作品。《倘若天堂会下雨》探讨中国纸扎祭品传统,曾多次公开展出,包括在Compton Verney举办的个展。该作品被多个公共机构收藏,并由Kehrer Verlag于2011年结集出版。在作品《女皇,主席与我》中,他重访自身的根源,用视像故事书为形式,以其家族历史探讨香港及亚洲过去百年的离散史。该项目以传统中式茶居展示,并于四大洲巡回展出,包括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丹麦Galleri Image和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视觉艺术中心与英国布拉德福德Impressions Gallery。该作品的中国首展于2018年在连州摄影博物馆推出。该作品的艺术家书将于2019年由Dewi Lewis Publishing和连州摄影博物馆出版。唐景锋新近作品保留摄影的本质之余,同时在实践中融合装置和雕塑的元素,尝试超越不同媒介的界限。其作品于2014年二月在Identity艺术画廊展出。《颜姐》结合了新创作的影像,旧照片和混合媒介来追溯在他家里工作近四十年的“妈姐”麦颜玉,她也是中国最后一代自梳女。该作品为他赢得WMA大师摄影展奖项, 2017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刺点奖与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专家见面会奖。《颜姐》2018年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与中山美术馆展出。并将于2019年在芬兰赫尔辛基摄影博物馆和阿尔勒摄影节展出。该艺术家书将由假杂志出版计划出版。目前他的作品由纽约Jen Bekman Gallery及伦敦The Photographers' Gallery代理。




正在展出

展览开幕 & 研讨会 | 记忆寓所

展览活动 | 艺术家分享会 : 记忆回廊 I

开幕回顾 | 记忆寓所

作品推介 | 黎朗《1974》

OCAT研究中心 | “记忆寓所”第一期研讨会参考书目

“记忆寓所”研讨会 | 视觉叙事的再想象:历史、记忆与档案

OCAT研究中心 | “记忆寓所”第二期研讨会参考书目




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是OCAT当代艺术中心(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简称“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还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展馆信息

开放时间:10:00-17:00 周二至周日

(逢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OCAT研究中心

(地铁7号线欢乐谷景区站B出口向北100米)

联系方式:+8610 6737 5618

展览垂询: info@ocatinstitute.org.cn

网址:www.ocatinstitute.org.cn


欢迎转发我们的信息至您的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