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 | 清华大学建筑教育空间的变迁 | 起点:建筑教育空间(1)
清华大学建筑教育空间的变迁
The Evolution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Space in Tsinghua University
程晓喜/CHENG Xiaoxi
摘要:清华大学建筑学科自1946年由梁思成先生创建以来,已经历了70余年。在这70年中,主要教育教学空间三度搬迁,更随着建筑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转变经历了多次的内部调整,向着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清华大学,建筑教育空间
1 建筑教育空间建设的历史及发展沿革
1.1 体型环境论指导下的初创阶段
清华建筑教育起始于1946年,创办人是中国著名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先生。关于建筑教育,梁思成先生认为,“在课程方面,……国内数大学现在所用教学方法,即英美曾沿用数十年之法国Ecole des Beaux Arts(巴黎美术学院)式之教学法,颇嫌陈旧,过于着重派别形式,不近实际。今后课程宜参照德国Prof. Walter Gropius(格罗皮乌斯)所创之Bauhaus(包豪斯)方法,着重于实际方面,以工程地为实习场,设计与实施并重,以养成富有创造力之实用人才。”1)
旧水利馆二层平面
初建时期系馆借用了旧水利馆二层。旧水利馆建于1933年,位于清华学堂南侧,单层面积约900m2,空间方整。经过建筑系的布置,“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设计教室、素描教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以及土木实验室井然有序,兼具了巴黎美术学院式的图房(atelier)与包豪斯式的工作坊(workshop)。大教室为最早的4届学生共用,“四届同堂”,紧凑的教学空间使得师生关系紧密,其乐融融。后来在这4届总共74名学生中产生了众多在中国建筑界颇具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兴业帅才。
1949年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营建系(现称建筑工程学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中明确提出“体形环境论”的概念,提出了教学课程由文化及社会背景、学科及工程、表现技术、设计课程和综合研究5个类别组成,并加强实习和社会性课程;奠定了清华建筑教育的基础和框架。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清华建筑系师生大大增加,建筑系馆从旧水利馆迁至清华学堂。清华学堂是清华园中最早的二层西洋式建筑,一期建成于1911年,1916年大楼向东又进行了扩建,扩建后总建筑面积达4560m2。建筑平面为U字型单廊形式,每间教室室内空间虽然不大,但满足当时绘图、评图等教学活动富富有余。清华学堂建筑青砖红瓦,坡顶陡起,装饰典雅,门厅中的大楼梯气度不凡。这美好的空间环境对建筑学子无疑是一种无声的熏陶,在接待及各种活动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旧水利馆西立面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正值国家百废待兴的大建设时期,在实践的教学思想鼓励下,师生的实践工作异常丰富,从“建校”活动的校园建设,到参与国庆工程的重大项目,以及后来“三线建设”、各种城市住区建设等等,建筑系师生经常驻守现场,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教学空间从系馆延伸到各个“现场设计工作室”。
“文化大革命”期间,建筑学专业停办。1967年清华学堂的建筑系馆被查抄,部分图书资料丧失。
1971年10月,建筑工程系由清华学堂迁入中央主楼八至十层(最高层)。清华主楼开始设计于1955年,模仿莫斯科大学主楼的宏大格局,总体上分为西、中、东3段,总建筑面积83,000m2,东西两端总长近400m2,在当时是国内最大的教育建筑之一,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中央主楼部分主体为中走廊的“工字形”平面,长逾百米,进深近20m,单层面积约2500m2(十层约1000m2)。限于当时的社会条件,主楼工程进度缓慢,1966年决定中部建筑削减原设计,在十层临时封顶,开始使用。这被消减的两层直至1999年才重新添建完成。那时建筑系已经搬离主楼。
1.2 人居环境科学指导下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之后,作为清华建筑教育新时期的学术带头人,吴良镛先生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把人类聚居视为整体,把建筑、规划、景观三位一体视为主导专业,并融贯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及艺术等与人居环境相关的部分,形成开放的人居环境科学体系。
主楼作为一座通用教学楼,虽然不具备建筑学的专门性,但由于容纳了清华各主要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学科间的交叉互融具有先天的便利条件。建筑系在主楼中除常规使用普通教室、办公室外,还利用中间宽大的走廊举行各种评图和展览活动。顶层的教室被改作美术教室。主楼大台阶之下的一层则安放了净高和荷载要求较高的建筑物理实验室。主楼914房间是个能容纳100人的大教室,曾经举办过多场精彩的学术讲座,也给当年的校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0年代的清华大学中央主楼
1995年,清华大学建筑馆由梁銶琚先生捐资建成,成为清华大学主楼前新区的第一座院系楼(尚位于当时的东南门外)。建筑馆为U形平面的5层框架式建筑,分南、北、中3段。其中建筑学院使用中段和南段,总面积约11,000m2。从此,清华大学有了专为建筑学科打造的教学空间。以时任院长胡绍学教授领衔的设计小组按照建筑学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在这座建筑中布置了各种建筑学实用空间,包括展厅、120人报告厅、多功能厅、建筑专业图书馆、资料室(现营造学社纪念馆)、计算机房、美术教室、讲课教室、专业教室等等。
1.3 面向世界的新时期
21世纪以来,清华建筑教育面向世界,建立了“立足人居环境,探索中国特色,跻身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在营造文化氛围方面也积极探索构建面向世界的国际化建筑教育平台。学院学生总数,特别是研究生人数,大大增加,对教学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建筑学院在有限的空间内不断调整建筑馆内部布局和功能,以适应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2014年,由李晓东教授设计的建筑新馆在U形内院中落成,增加了约3000m2使用面积的同时,使建筑教学空间功能布局的进一步调整提升成为了可能。
建筑馆西立面
建筑馆(含新馆)首层平面(绘制:程晓喜)
建筑新馆立面局部(图片来源:李晓东)
2 设计教学空间模式演变
设计系列课是建筑院校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和课程体系的主干,设计专用教室则是建筑学专业所特有的教学场所,根据建筑设计课的教学需要,设计专用教室是学生进行设计绘图的场所,同时需要满足以小组(一般10~15人)、班(一般30人左右)或年级为单位的设计辅导、讨论和评图等教学活动的需求。专教空间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其中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的转变。
2.1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设计专用教室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通过几十年教学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设计课程系列,专教的布局与此紧密联系,相互适应。因此1995年建筑馆建成之初,专教的格局和借用主楼的时期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与其他学科的普通教室也非常相似,每间封闭教室容纳一个30人左右的教学班,前有黑板、侧墙和后墙有展示用的白板,只是中间摆放的课桌椅是专为建筑学配置的绘图桌和高脚凳。学生每人有一个固定座位,图桌可以安放A1甚至A0的图板,兼具水平放置以便渲染和倾斜放置以便制图的功能。此时,建筑学教学的模式仍主要沿用传统的师徒制进行经验性传授,教师多采用一对一、手把手的辅导。学生设计出图的方式则以手绘、渲染为主。另外,因为学生每天大量时间生活在专业教室中,个人物品也较其他专业为多,因此,专教靠近走廊的一侧配合走廊里的展示台做了收纳柜。当然柜体空间无法按学生人数分配,多数时候是多人合用的。
建筑学2000级1班在专教的合影
2.2 设计工具变化带来的空间变革
1990年代广泛兴起的研究性模型在设计过程中的大量介入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专业教室的空间布局,只是使原本简洁有序的空间日益杂乱。学院通过统一更换具有更多储物功能的绘图桌试图解决。而2000年后个人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则对建筑学教学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本世纪初,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启动了第一轮设计系列课程改革,在三年级设置了多元化的设计专题。教学过程中学生越来越多地依赖计算机查找资料,计算机建模、绘制表现图的模式也逐渐从高年级向低年级推进,使传统的手绘、教师一对一改图的辅导方式都难以为继。在物质空间层面,小组辅导、小组讨论日益频繁,对计算机屏幕展示功能的需求日益突显。传统“秧田式”的专教布局无法满足小组讲评、屏幕展示,甚至随着布局的逐渐杂乱,教师难以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座位。另一方面,当计算机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必备工具,每个学生的工位不仅要容纳传统制图工具,还要有容纳个人计算机的桌面。传统的绘图桌也无法满足二者同时使用的需求。系馆里集中式的计算机房则渐渐少人问津。
为了适应教学方法的变化,2003年,清华建筑馆里首次拆除了班级专教间的隔墙,利用走廊两侧柱子间的宽度布置了小组教学专用桌,设置了对应的大显示屏;而学生个人空间被压缩在近窗的区域内。为了保证学生私人物品的安全,大专教里给每个学生配备了小铁皮柜收藏物品。专教在墙面和隔断上都安装了软木,同时还设置了活动软木展板,可方便钉图和自由布置评图空间。学生则自发对这一开敞性的空间进行了改造,利用评图用的活动软木板划分个人空间,围合设计小组等等。2008年前后,学院又在个人学习空间与走廊的公共活动空间之间加装了2.2m高的软木板隔断,隔断上安装显示屏和刷卡门禁,使之前课堂小组讨论空间与个人日常使用空间相分离的格局进一步固定下来,同时方便各班级内部的管理。
2013年专教局部平面布置(绘制:程晓喜)
2.3 “4+2”成熟模式下的专教空间
经过过渡性阶段的种种尝试和探索,新的“4+2”本硕贯通教学体系日趋成熟,设计课教学方式趋于稳定。2013年开始,学院对专教空间重新进行了梳理,对应基础平台、专业平台、提高平台的课程体系架构,将三层大专教设为基础平台,供一二年级使用;四层大专教设为提高平台,供三四年级使用;五层大专教设为专业平台,供毕业班和研究生使用。三四层专教经过重新装修,可以满足3种模式的使用方式:
(1)自修模式,每个本科生固定一个座位,配备图桌、椅子、小储藏柜及对应的置物架,基本满足学生日常绘图、使用计算机、制作模型的个人工作需求以及图纸、模型和私人物品存放需求。
(2)小组授课模式:每柱跨间16个座位为一组,安排一张公用大桌,对应安放大显示屏,供小组授课和讨论使用。不上课的时候,周围座位的同学也可利用公用大桌开展制作大尺度模型等合作性的工作。
(3)评图模式:每柱跨间设置可推拉的活动百叶,百叶方便挂放各种尺寸的图纸。日常评图时,可以选择闭合单侧百叶挂图,师生集中在另一侧空间评图;在期中、期末的集中评图展示阶段则可以封闭走廊的空间成为布展的通道。这一空间的复合使用模式大大提高了专教空间的利用率,基本满足了当前本科设计课教学各个环节的需要。
五层专教的研讨教室(图片来源:和马町)
在五层提高平台专教的改造设计中,针对高年级研讨课程和合作设计增加的特点,进一步强调了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临窗的两侧通过可移动隔断布置了大小可变的10间研讨教室。其类似工业厂房的大门在金属框架上附阳光板,在关闭状态下可实现半透明的半私密效果,推拉敞开之后则体现出更强的公共性。利用原有的走廊空间,设计者和马町(Martijn de Geus)布置了一座“山”,爬山的阶梯可作为研讨教室扩大时的座位;“山上”的空间因层高有限私密性增加,成为学生“自由伸展”的场地,“山下”采光不足的黑“洞窟”中则容纳了“拍照盒子”“储物格子”等实用空间。这一空间同时也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近年来国际化教学成果的体现。设计者和马町来自荷兰,既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也是英文硕士项目的助教。而他对这一空间的设计权是通过面向师生的院内公开方案征集的方式取得的。
3 其他空间的使用和改造
除专教空间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近年发展中也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空间的营造。
北侧展厅布置
建筑馆展厅视线关系(绘制:程晓喜)
建筑新馆展厅等公共空间视线关系(绘制:程晓喜)
3.1 仪式感的评图空间
在清华建筑馆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门厅两侧的南北展厅。两展厅端头分别饰以中西柱式,是同学们毕业留念时最留恋的场景。这一两层通高的空间可以灵活布展,安排评图活动,直跑楼梯直达二层的同时,可以对展厅里的活动进行围观。其多功能的使用深受师生喜爱,建成20余年来始终保持了很高的利用率。
在2014年建成的新馆中,建筑馆展厅这一成功的空间范式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新馆展厅空间层次更加错落,地下层、首层、二层及其间的楼梯平台之间既互相独立又遥相呼应,在公共活动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特殊的评图空间为评图环节营造出一种思想盛会和节日仪典的氛围,具有强烈的内在心理暗示和象征性,具有彰显其神圣性的“仪式感”,对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2 专业化的模型建造和展示空间
模型制作是建筑学专业教育必不可少的辅助环节,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造型想象和动手能力,模型制作空间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体验各种材料和构造作法的设备和场所。2008年,学院扩建了建筑模型试验室,按不同模型材料的加工工艺划分空间,除了传统模型制作工具之外,各种新的数字加工设备由此也得以在同学们的日常设计作业中发挥功用。
2010年后,我们有意识地将系馆部分小尺度的更新机会留给学生实践。2011年的材料样板墙、2012年院刊展示墙、2013年休息空间、2014年一年级构造外墙、2015年新馆二层中庭的“斗拱亭”等等都是学生在构造课教师指导下完成的设计作业。新老馆之间的夹缝庭院也被景观系的教师设计为各种庭院材料做法的示范区。一座发展中的建筑系馆不再是静态的供人瞻仰的空间标本,而成为师生建筑实践的试验场。
2015年新馆中庭“斗拱亭”(摄影:程正雨)
3.3 自由的休闲交往空间
随着学科交叉、国际交往的发展,当前的建筑系馆已不再是分散的教学空间序列,而是完整的综合性教学场所,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开放性和公共性的特征。为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也一直尝试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零散的空余空间提升其公共性特点,增加服务性的自由休闲空间。
2016年学院70周年院庆之际,由建院79级校友捐资、在校学生为运作主体的咖啡厅在新馆地下一层正式开放。这里不仅是师生日常休闲的场所,更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场所。同时这里也兼具评图、会议、沙龙等多种功能。更有特色的是,这里新奇的咖啡卡座都是同学们建筑构造课实践的作品。
新馆地下咖啡厅(摄影:程正雨)
建筑教育空间是学生理解和体验空间的最方便、最直接的场所,会对启蒙中的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建筑教育空间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标准,是建筑学子学习设计的参照物。走过70年,清华建筑见证了建筑教育空间的发展,经历了从因陋就简向深思熟虑的转换;从无意识自发性到有意识目的性的转变;从追求完善结果到发现过程之美的转变。站在新百年起点的清华大学,正朝着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目标迈进,建筑学院的建筑教学空间也将向着这个方向不断改进。□
注释
1)引自1945年3月9日梁思成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信。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 匠人营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60年[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朱文一,刘健. 面向世界的清华建筑教育[J]. 城市建筑,2011(03): 12-14.
[3] 庄惟敏,单军,程晓青,钟舸,徐卫国. 清华建筑教育“4+2”本硕贯通教学体系中的设计课教学改革[J]. 城市建筑,2015(06): 20-23.
[4] 程晓青,吴新芳. 当代中国建筑学专业教学环境考察[J]. 世界建筑,2008(11): 22-24.
[5] 李晓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新馆[J]. 世界建筑,2014(04): 95.
[6] 李晓东,刘彦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馆改造[J]. 世界建筑,2006(05): 30-32.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信息中心提供
全文刊载于《世界建筑》201707期P28-35。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页面下方“阅读原文”购买2017/07期《世界建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