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都曾想像《半月谈》编辑部的样子。诞生于新华园,从改革开放风云际会之时走来,40年里,半月谈系列刊物已经出版1500多期。她的编辑部里究竟有怎样的一群人,有怎样的故事?寰宇风云笔下走,百姓忧乐心中装。在“我与半月谈之二”,小伙伴们想必已经看到了国内稿件从策划调研到编辑成稿的一些场景。今天,谈谈就请两位曾在半月谈任国际编辑的小伙伴,为大家倾情讲述那些与读者一起在国际报道的选题策划写作中看世界的故事。
2000年半月谈首次出版大开本刊物——第1、2期合刊,八位外国政要名人向本刊发表贺辞,向广大中国读者祝福新年新世纪
有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会因为一个选题,或者一篇稿子突然醒来,辗转反侧,夜不能眠。
我曾是半月谈的一员,和半月谈相伴走过十年。那段时光,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回忆。入职半月谈,是世纪交替前一年。那时,媒体行业正处于历史性转变的前夜,互联网刚刚冒头,纸媒依然红火,南方周末一纸风行,都市类媒体方兴未艾,参考消息和半月谈牢牢占据报纸和杂志发行量第一的位置。那个时候,我们管半月谈叫公开版,不叫谈谈,我们管编辑叫老师,不叫小编。那个时候,能成为半月谈的编辑,是很多文科生梦寐以求的一件事。
那时的半月谈锐意改革,编辑部力倡清新简约,力推调查研究,力撑为民发声。《三下东洼》被年轻的小伙伴们奉为调研散文的经典。杂志社编辑老师们高手云集,或激情澎湃,或厚重扎实,或睿智洞见,或质朴严谨,都成为我这个刚入社的年轻编辑仰望学习的榜样。一帮子年轻编辑思维活跃,敢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敢于直面互联网、市场化的冲击,敢于热议半月谈居安思危的转型路径。
那时的我,只是一个毫无文字经历的新手。惟有学习,加快成长,才不至于左支右绌,才能不负半月谈编辑的名头。
非常感谢当年引我入门的老师冯立冬。作为当时国际编辑室的主编,他先后招进王永前、我和李诗海。四个男人,老中青结合,组成谈史上空前绝后、队伍最为齐整的国际室,当时人称国际室四条汉子。冯老师在新华社参编部、国际部均有历练,沉稳亲和,经验丰富;永前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怀抱新闻理想,热情开朗;诗海北大毕业后在部队十年磨剑,严谨扎实。他们对我毫无保留,悉心指导,和他们一起共事的日子,真的是如沐春风,逍遥自如。但压力始终都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杂志的性质使然,半月谈的国际报道半个月一期,内部版一个月一期,提前半个月或一个月策划的选题,一般会在半个月或一个月后才会与读者见面,报什么选题,从哪个角度切入,怎样既有鲜度,还有深度,始终是困扰我的问题。二是内心的标准使然,一想到每一期杂志,都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读者传阅,我就不由自主地紧张,生怕留有瑕疵,损了杂志的形象,真的是自古文章无凭据,惟愿读者一点头。
压力大到什么程度呢?有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会因为一个选题,或者一篇稿子突然醒来,辗转反侧,夜不能眠。好在有人帮。置身于一群优秀的人身边,不自觉也会变得优秀起来。记得那时候,张正宪副总编辑会经常叫我过去,激情洋溢地跟我讨论稿子的写法。他总是鼓励我,工作要有饱满的激情,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要有平民情怀,要为万众生民鼓与呼。主编冯老师很随和,对稿件提出意见总是和风细雨,娓娓道来,他提倡的快刀切入、虎头豹尾的写作方法,到今天还在深深影响着我的文字工作。在半月谈,我的主业是国际报道,偶尔也会涉足环境、科技、文体之类的报道,这类报道与周清印合作较多。周清印人称周郎,北大才子。我有时觉得国际报道离现实太远,不如国内报道来得生动,他就带我一起做一些国内报道。2000年,在6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我们一起合作推出了《人类基因大解密》专题报道,被中科院评为当年度科星新闻奖文字类一等奖。2003年,中国社会对环境保护愈益重视,我就跨界在内部版开设了一个栏目“永远的家园”,这个栏目一直延续了多年。半月谈10年,我见证了整个21世纪00年代的全球风云变幻,也参与报道了那十年中国际最重大事件,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9•11、伊拉克战争、北京奥运会、国际金融危机……这10年,既是中国和平崛起艰难爬坡、负重前行的10年,也是一个年轻编辑挥洒青春汗水、从稚嫩到成熟的10年。这10年,包含了我对青春所有的美好想像,以及为这美好付出的所有努力。2009年,我离开半月谈,去了一家企业。2017年底,我背包南下,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2019年8月,赵利根在南宁为新入职员工做培训。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忘把在半月谈养成的习惯和理念带到哪里,严谨,唯实,平等,正直,自律,守时。虽然不再做新闻,但只要是文字,我都会按照在半月谈时的要求,提交之前最后再看一遍,确保已不再需要修改。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对得住自己曾经的“半月谈编辑”的名头。
只有这样,多年以后,跟小辈们喝酒,我才敢跟他们吹吹牛:“嗯,哥曾经是半月谈的编辑。”
作为和半月谈同龄的八零后,能够迈进半月谈的大门,我向来认为这是命运的眷顾,也是对个人努力的最好回馈。
20多年前,在中部某县中学简陋的阅览室中,一个从未出过县界的学生,手捧《半月谈》开始了对世界的畅想。一个个生动的标题、一篇篇鲜活的文字、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在少年脑子里形成了一幅幅丰满的画面,让少不更事的他眼里放出了期待未来的亮光。中学数年,少年跟着“苏北”的评论激情飞扬,跟着“王永前”的笔触探寻“科索沃和平之路”,跟着“张景媛”的目光探知墨西哥,跟着“李敬臣”的调查寻找“世贸组织推选总干事的前前后后”……从亚洲到欧洲,从美洲到非洲,从北极到南极,少年跟着《半月谈》的笔触渐渐有了“世界”“全球”的概念。那个时候,他不知道这些文章出自谁的手笔,出现在目录上那一个个人名只是神秘的所在;他更不敢想象十年之后,自己能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加入“中华第一刊”的团队,接触到这些“神秘人物”。
2009年,那个北京最美的季节,秋日和风吹散了夏日炎热,凉爽之中铺开了金黄色的画卷。故事中的少年带着敬畏之心、憧憬之情,踏进了半月谈的大门,开启了国际编辑的新征程。之后数年,他的工作、学习、生活与半月谈血脉相连、梦魂相牵,他体验着半月谈的喜怒哀乐,半月谈也写进了他的青春篇章。
作为和半月谈同龄的八零后,能够迈进半月谈的大门,我向来认为这是命运的眷顾,也是对个人努力的最好回馈。从世界观深受半月谈影响的读者,到置身半月谈引导读者“看世界”的编辑,我深知这份工作的神圣。因此,从选题策划、落实约稿、精编稿件、校对核样,任何一项工作我都争取做到最好;从服务读者到培养作者,每一项工作我都争取实现闭环的良好效果。数年时间里,我经手策划编辑数百篇稿件、约两百万字。从国际政治到经济总览,从国际社会到文化大观,从时事评论到他山之石,我努力将这些选题和文章演绎成一盘盘五彩缤纷的美食,呈给广大读者。虽不敢说影响了多少读者,但就我内心而言,自己确乎怀着一份对前辈的敬意、对品牌的敬畏。
回头来看,我庆幸自己在那些闪亮的日子里做出了足够的努力,更荣幸得到了领导与同事的充分认可。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加上无数欢乐的场景,令人钦佩的领导和战壕里那群可爱的人,都镌刻在我的生命中,如传说中的闻香玉,任岁月磨砺,仍奇香无比;又如一坛陈酿,在生命中发酵,越久越甘醇。那些奋进的抑或温暖的瞬间,成为永远的剪影。
如今,身为一名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就是要带领学生一起看世界、看懂世界。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成长的职业,他要跟上时代步伐。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传给学生一种奋进的精神。从少年到青年助我成长、与我同行的半月谈,今天依然是我的“枕边书”、“手中号”。我会将半月谈输送给我的营养传递给我的学生,帮助其成长、引导其进步。在这个文化大发展的时代,知识不再稀缺,但锐利的观点、深邃的思想、亲民的文风,依然使半月谈独具魅力!半月谈创刊40年了。回望来时路,几代人筚路蓝缕、为半月谈发展殚精竭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的半月谈,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众声喧哗中唱响党的好声音,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拓展前路。代表官方、不打官腔,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这是半月谈的特色,也是半月谈的初心。仍记得半月谈创刊“致读者”中的朴实话语:“通俗解释时事政策”,“力求做到政治性、知识性、趣味性三者结合,城乡共赏”,“一册在手,花时间不多,就可以知道天下大事”……这样的文风,不正是我们今天仍在努力追求的吗?
从八十年代第一个春天问世,到二十一世纪20年代开启,从改革开放春潮惊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半月谈伴随读者走过了不平凡的四十年。四十年里,半月谈从一眼泉水变为一口深井,沁润亿万读者的心田;四十年,半月谈从一条河流汇成一片汪洋,映照伟大时代的光芒。作为永远的半月谈人,真心祝愿半月谈的路越走越宽,与党和国家共辉煌!
我和半月谈03 | 这本书,他们为什么读了四十年?
我和半月谈04 | 那些获得半月谈奖学金的中学生,现在怎么样了?
我和半月谈05 | 我与谈谈的这十年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作者:赵利根 王鹏权
策划:许小丹
监制:孙爱东
主编:王新亚
责编:杨建楠
校对:尤立(实习生)秦黛新(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