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减负”要落到实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比啥都重要 | 两会伴读
主 播 | 武冰洁
文 | 杜润楠
栏目主持 | 杜润楠
“在这里听懂教育,
用声音直通两会”
欢迎收听今天的“两会伴读”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初夏五月,两会进行时,今天的“两会伴读”继续和您一起聚焦两会热点,畅谈教育话题。
在中教君前段时间做的两会教育话题调查中,有一个词备受老师们关注,不得不提,那就是“教师减负”。老师们非教学任务重历年来受到教育部门的关注,在今年两会上,也有代表委员再次呼吁为教师减负。
减负,究竟要减掉哪些“负担”?为了给教师减负、还时间给老师,国家以及教育部门都做出了哪些努力呢?
今天的“两会伴读”我们一起来关注。
教师减负,减的是哪些负担?
当下社会上有一种现象引起中教君的注意,一方面社会广泛呼吁给教师“减负”,另一方面却有家长认为“明明是家长越来越忙了,老师还有什么负要减?”您身边有没有这两种不同的声音?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昆明市五华区海源小学校长邓国谊提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教育深化改革,确实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
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为教师减负。
文件在赢得教师叫好的同时,也让部分家长产生困惑——给教师减负,减的究竟是什么?
“有些老师的工作内容真是‘多种多样’”
“老师要应付各种检查各种填表,还要组织各色节日和纪念日的活动。哎,现在有些老师的工作内容真是千奇百样。”一位老师在微博上写道。
2019年底,一位老师在网上发文,称经常有上级来检查卫生,学校要停课扫地;老师填写各种表格、资料,有时候甚至要占用备课时间。此文一出,引发不少教师共鸣。
一段时间以来,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不仅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给教师增加了额外负担。
教育部负责人曾呼吁:各种填表、各种考评、各种比赛、各种评估,压得有些老师喘不过气来,要把时间还给老师。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确保对中小学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并实行清单管理。
为了能让老师们“轻装上阵”,教育部仅在2019年这一年,就出台了一系列举措——
2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印发《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9年工作要点》,指出要营造教师安心静心从教环境;
5月21日,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召开2019年全国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会。会议强调,2019年,出台为中小学教师减负的文件,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科研;
这么多的政策出台,这么多为教师“减负”的呼声,就是为了还时间给老师,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教师“减负”不减“责”
减负不等于没有负担,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承担的职责,是正常、合理和必要的负担。
需要“减掉”的,是中小学教师不应承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
中教君身边有很多教师朋友,他们工作勤勤恳恳,对待学生认真负责,他们偶尔会喊累,但是“累”不是因为承担过多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他们认为因为教学工作而吃苦受点累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
我们社会需要这样的老师,我们的孩子需要这样的老师,为教师“减负”,是充分尊重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体现。
老师们,愿你们中的每一位都能轻装上阵,归来时教育初心依旧!
聚焦民生,关注教育,
两会看点,伴您耳畔。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
咱们下期再见!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教之声AP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