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总书记来过我学校之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篇:少年郎立凌云志 赤子心筑中国梦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天,总是让人铭记。从那天起,我们听到《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旋律便心潮澎湃;也是从那天起,我们清楚地知道,红领巾代表五星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是我们的尊严、骄傲和指引。
2014年5月30日,“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主题队日入队仪式,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迎着春光,有着130多年悠久历史的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校园正孕育着新一代少年儿童,一切都是那么朝气蓬勃。
和而不同,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擦亮底色
教学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海棠花开的四合院,美不胜收;踏入文化长廊,一幅幅精美的学生作品映入眼帘:彩塑京剧脸谱、刻印、剪纸、颖拓、国画……走进民族小学,一定会被古朴典雅的传统文化气息感染。
时光回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校参观时,也被学生们创作的传统文化作品吸引。彼时情境,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校长马万成记忆犹新:“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文化长廊,并在墨韵堂驻足许久。习近平总书记表扬学生们‘写得好’,并叮嘱说,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校长马万成(中)与学生们一起练习书法。学校供图
在马万成看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擦亮了民族小学的底色,“教师要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深深印刻在各民族学生心中”。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近年来,民族小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愈加浓厚。
立人书院的海棠花下,五年级的吴佳玥一边吟诵《玉兰》,一边跳起自编的民族舞;艺和工作坊里,十几个“非遗小小艺术家”在一起,有的颖拓,有的制作京剧脸谱;国音堂里,民乐团正在排练,几十种乐器奏响一曲《春华秋实》,令人陶醉……学校开设了非遗保护项目相关课程;全校师生都练毛笔字;还请来艺术大师授课、做讲座;就连石板路上,也刻有古诗词和名言警句。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民族小学的学生们从小便将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种在心田。
美髯一挂,京剧社团成员、六年级的白宇琦便起了范儿。“我喜欢《定军山》里黄忠计斩夏侯渊的故事,也喜欢《太白醉写》的唱词。学习京剧6年了,我觉得国粹对我的影响很大。高兴的时候,我在路上都忍不住唱起来,不开心也唱两句,一吊嗓子就豁然开朗了。”
民乐团中演奏二胡的仉思琪“第一次当首席”。“中国音乐的美让我沉醉。很多同龄的伙伴学的是钢琴、小提琴,而我学的是民族乐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感到特别自豪!”仉思琪说,“未来,我还想学古筝,还想挑战高胡、中胡、板胡,向更多人展示我们民族乐器的美。”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民族小学逐渐丰富民族教育的内涵。
民族小学的学生来自十几个不同民族,少数民族学生占比约15%。“民族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当下,还要着眼未来,放眼世界。”于是,马万成提出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底气;知晓少数民族文化,铸和气;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成大气”的“三气”精神,学校“和而不同,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要树立民族自信,拥有爱国之心,树立远大理想。教师要为学生扣上这样的第一颗扣子。”马万成说。
贴近童心,
立德树人要有意义+有意思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民族小学的学生,人人都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对于少年儿童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不会太抽象深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要适应少年儿童的年龄和特点”。
在座谈会上,作汇报的时任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德育主任窦丽娜深受启发。这些年,她与老师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为方向,不断探索。“答案是,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让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有意义。”如今已是民族小学教学副校长的窦丽娜说。
在民族小学,一场闯关大赛风靡全校。民族小学自编了一套《乐诵经典——小学生古诗文分级诵读读本》,对应12个关卡。学生自主选择闯几关,背诵相应的篇目,并且可以不断挑战新难度。“一边闯关一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提升自信心,孩子乐在其中。”五年级学生家长杨颖东说。
在民族小学,一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诗集》汇集童言童语。这是学生们创作的童谣诗集,写下他们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篇里,吕萌睿写道:“飞船玉兔号,登陆在太空。神勇翟志刚,漫步在月球。潜艇蛟龙号,千里潜深海。世界众国家,都在看中国。”“友善”篇里,彭海燕写道:“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牵得牢。”……
“每一首都朗朗上口。”发起童谣创作的语文教师杜景芝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来学校以后,全体师生都很受鼓舞。“所以我想到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鼓励他们以童谣的形式记录下来。一个学期过去,就集纳了一整本诗集。孩子们的创作让人非常惊喜。”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少先队辅导员李艳(中)正在组织大队委员们召开例会。本报记者 项佳楚 摄
在民族小学,一个个岗位成就一个个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儿童。食堂里,有小小监督员提醒同学们光盘行动、营养均衡;花坛边,“校园随手捡”团队的成员在行动。“假期到景区游玩,我也带着爸爸妈妈随手捡。”一名队员说罢又埋头干起来。
“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是民族小学实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个一”工程的缩影。“六个一”工程提出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笔好文章、一个好身体、一份好担当、一生好习惯的要求,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成长的点滴之中。
“爱玩”是童年的本色。“有意思+有意义”的探索,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小学变得水到渠成,更充满生机与活力。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的学生在进行足球比赛。本报记者 林焕新 摄
凝心聚力,
由这代少年儿童来圆中国梦
树立远大理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因此,民族小学的学生每年都要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自己的成长。
2018年,民族小学五(8)中队全体少先队员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回复的勉励语。作为写信的主笔之一,洪樱激动极了。“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始终牢记在心里。”如今已升入初三的洪樱说,“我要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将来当一名医生,帮助更多人。”
一个又一个年轻的梦想汇聚起来,便将构成中国梦的美丽图景。“当时书法社团的孩子请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梦’点上最后一笔,总书记对孩子们说,未来的中国要靠你们来建设,中国梦要靠你们来实现,这一笔还是由你们来点吧。”民族小学德育副校长徐威印象很深。
如今,这一笔已由学生点上。刚刚入队不久的二年级学生董尚铭说:“少先队员就要有远大志向。长大后我要成为一名眼科医生,做人类光明的使者。”大队委刘诗筠说:“我想当一名生物学家,发现新事物很有意思,发明新事物很了不起!”“我想当武术教练!”“我想当播音员!”
“少先队员不仅自己要立下志向,还要帮助其他伙伴都有理想目标,一起进步。”民族小学少先队辅导员李艳对队员们说。李艳介绍,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近年来少先队开展了一系列“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活动,比如每个中队轮流承办的升旗仪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进行自主设计,让每个队员都参与其中。
同时,民族小学将家庭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开办家长学校,让家长学习正确育儿观,邀请家长担任讲师,带学生们开阔眼界、了解社会。这样的讲座在疫情前每年多达四五百场。歼-10战斗机飞行员等各行各业楷模也陆续走进校园,让学生们感受榜样的力量。
8年来,民族小学全校教师、少先队、家长和社会各界形成合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为孩子们筑梦、圆梦、指引、护航。
又将迎来一个六一儿童节。“小孩子也有大志向,好学生就该做栋梁……”学生们唱起了他们最爱的校歌。“自古英雄出少年。未来,我们将继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万成说。
本文来源 | 中国教育报2022年5月16日第一版
特别报道组成员 | 中国教育报记者 林焕新 项佳楚
责任编辑 | 杜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