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预制菜进校园应审慎

新学期刚刚开始,预制菜进校园的话题就频频引发热议。近日,就有网友爆料,某学校食堂使用预制菜料理包,都不用锅加热,直接热水烫一下就装盘端给学生。“预制菜是否新鲜有营养,添加剂是否超标,是否能够烧熟煮透……”事关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少家长及网民表示担心与质疑。


1

多地详细回应:

没有引进预制菜

有网友晒出学校家长群内发的“预制菜”订购信息,其中包括详细的菜单和配料表,菜单上清楚地标注着“预制菜”三个字,且配料表中不乏添加剂。

多地家长通过问政平台表达了担忧。

浙江湖州市民留言,请湖州市针对预制菜是否进校园给出明确态度。

9月14日,湖州市教育局答复称,湖州市要求学校食堂采购新鲜食材,目前没有预制菜进入校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图片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网

广东东莞,有家长投诉,其是当地某中学初一孩子家长,发现孩子们在学校都是吃预制菜,无法接受孩子们未来三年都吃这些食物。

滑动查看回应↓

东莞市南城街道9月12日回应称,该校食堂饭菜大部分选用新鲜食材烹煮,但如鸡腿(翅)、鸭腿(翅)、肉扒、肉丸类会选择冰鲜食品和冻品搭配。暂未发现学校食堂存在预制菜、外购熟食的问题。学校对于每天各批次食材,都会向配送单位索取检验合格票据,食品安全员还会对食材进行仔细查验,确保食材安全,在食品加工完成后,在进入配餐间前执行所有食品48小时留样制度,并且每天早中晚三餐都有学校校长行政和老师陪餐,确保第一时间了解师生就餐情况。

海南海口也有家长怀疑,幼儿园餐食的配送公司使用了预制菜冷冻食品等,还存在超远距离送餐。

滑动查看回应↓

海口市美兰区教育局9月13日解释称,为了降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更好的形成集约化、标准化的操作模式,我区幼儿园选择取得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体配餐资质认定的企业配餐。各幼儿园开学前已召开家长会告知家长配餐事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并严格落实园领导陪餐制度,同时不定期组织膳食委员会到配餐企业进行监督。从出锅到食用时间严格控制在4小时之内,所有餐品是按食用时间和路程的长短去确定炒菜和分餐以及装车配送的时间的,炒制好出锅后及时分餐到保温桶中及时装车运输,运输中能确保餐品中心温度在60℃以上。所有配送的菜品全部都是当天当餐制作当餐配送,并非预制菜。

此外,河南荥阳有网友提问,荥阳菖蒲路小学午餐来源是哪里?是预制菜还是食堂制作?餐盒是否达到食品安全级别?

滑动查看回应↓

9月14日,荥阳市教育局表示,荥阳市菖蒲路小学因无食堂,目前午餐来源于河南省千**餐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司资质:拥有员工1500余人,食品安检考核人员11人,专业培训技术等级厨师83人。在荥阳市中原西路与万山路交叉口向北500米路东建有标准的中央厨房,具备合法的校外配餐资质。学生午餐使用新鲜菜品由中央厨房现场制作后按照配餐要求由专人、专车送至学校,没有使用预制菜。餐盒能达到食品安全级别。

2

预制菜进校园

有两大风险需要考虑


光明网评论认为,预制菜能否进入校园,至少存在两大风险需要认真考虑,那就是菜品营养食品安全问题。只要这两大问题尚未解决,预制菜就决不能盲目进入校园。

据上海电视台报道,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厉曙光教授介绍,这两年预制菜很火,之前网上直播间都在卖各种各样的预制菜。只要符合相关法规标准,预制菜的安全性无需过度担忧,但安全未必健康,未成年人属于特殊群体,他们的食品安全更是要有别于普通成年人,应当更为审慎。

中国教育报通讯员胡攀学 摄

厉曙光教授表示,预制菜进入校园以后,多方面问题均会影响到其安全性,比如,从原料的选择到洗净切配,还有运输等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加强监管。此外,预制菜进学校后,食品包装材料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环节。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对于未成年学生而言,他们的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身体发育和健康,因此,在引入预制菜之前需要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估,检测是否符合学生营养要求。他说,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草率地引入校园必然会遭到学生家长的反对。

中国教育报通讯员陈旗海 摄


3

专家建议:

加强监管,推进校长负责制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2023年秋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强化秋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通知》指出,各地市场监管、教育部门要组织对校外供餐单位、学校食堂关键部位、关键设施设备、关键环节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要结合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要建立清单,实行台账管理,限期及时整改。

《通知》强调,各地教育部门要切实强化行业管理责任,加强对校外供餐单位和学校的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督促学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和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要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学校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统一组织招标,督促学校建立完善校外集中供餐、承包经营或委托经营准入、考核评价和退出管理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学生餐营养、安全、可口是最重要的。他表示,保障预制菜进校园的安全,需要建立健全学校学生餐配制管理制度体系,全链条监管预制菜的制售用,确保可溯源和达标与此同时,也要继续推进校长负责制,明确校长与学生共食预制菜。此外,还可以邀请家长代表参与监督,多提意见建议,避免预制菜不受监管而带来问题。


本文来源|综合自教育部官网、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上海电视台、光明网、上观新闻、央视网、中国市场监督报等

责任编辑|王佳实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下方图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中国教育报好老师APP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