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的父母从不会炫耀孩子的这4件事|国庆伴读

本文选自|萨提亚育儿
ID|satiryuer
作者|暖心
播音|武冰洁 
视觉设计|王荣佳、樊薇
栏目主持|杜润楠
前两天家庭聚会,侄子因为成绩一事与他妈妈大吵一架。
在饭桌上,侄子的妈妈一个劲地夸侄子考得好,甚至还在大家面前喋喋不休地说“孩子多优秀,平时多自觉”这样的话。
这时候,侄子在一旁很不高兴地说:“妈,你能不能别在大家面前讨论我的成绩,这样让我很不舒服。”
妈妈却不以为然,继续说:“怎么啦,说出来让大家高兴高兴有什么关系?”
这一下,侄儿直接发脾气了,生气地说:“我的考试成绩,又不是你的,你就这样每次都拿来炫耀,让人很讨厌。”
其实,这已经不是母子俩第一次在饭桌上吵架了,每一次只要侄子一考完试,他妈妈就特别喜欢拿出来炫耀,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
父母炫耀孩子什么,就容易让孩子失去什么,好的父母,从不会炫耀孩子的这几件事。

不炫耀孩子的成绩
邻居家的妈妈也特别喜欢炫耀孩子的成绩,她不仅把自己的儿子夸上天,还长篇大论地教别人怎么教育孩子。
有研究表明,过于在意孩子的成绩,并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
父母越炫耀,孩子的优越感越浓,内心也会慢慢滋生一种“我是最优秀的,别人都比不过我”的傲慢感;另一方面,孩子会为了保持这种优越感,时常绷紧神经,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
父母可以对孩子的好成绩加以奖励,也可以对孩子的差成绩加以鼓励,但千万不要以孩子的成绩来标榜自己的成功。
梁启超在对待孩子的学业上,有一句名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他要孩子们对待学业,不要只想着回报,而是耕耘好自己的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永远不要拿孩子的成绩找寻自我价值,而是通过孩子的成绩帮他守住初心,俯瞰未来。


不炫耀孩子的才艺
一到聚会,有的家长就会让孩子当众表演节目,如果孩子表现得好,父母特别有面子;如果孩子不愿意,父母就会数落孩子,最后强迫着孩子表演。
大多数孩子被迫表演时,出现的委屈、抗拒和怯懦是父母看不见的。
网上一位爸爸说过一句话得到很多网友点赞:
“一个人接触艺术,是好事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首先要懂得尊重自己,其次要懂得尊重艺术。”
对于孩子表演这件事也是如此,一切要从他的“初心”出发,孩子愿意,才能让他懂得如何去尊重艺术。

不炫耀孩子的“懂事”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是不一样的花朵。
一位老师让孩子们画苹果,有一个孩子画了一只蓝色的大苹果,老师看到后夸他:“画得真好!”
家长看到了很奇怪,问老师:“为什么不去纠正他错误的用色呢?”
老师回答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说不定他将来真的能培育出蓝色的苹果。”
孩子的“乖”更多地应该体现在生活规矩和行为道德上。
在思维层面上,要鼓励“不听话”。
作为父母,我们要给孩子认同感,让孩子感到被接纳;表达爱,无条件地爱孩子,让他可以乖巧,也可以任性。


不炫耀孩子的隐私
很多父母觉得,晒娃是记录成长;殊不知,这些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两种隐形伤害。
第一种:存在着泄露孩子姓名、相貌、健康信息、家庭信息的风险,或许会让孩子处于危险中。
孩子的隐私暴露得越多,越容易让孩子有危险。
第二种:对孩子不尊重,容易让孩子有自卑感。
一位网友说:
小时候,跟父母去串门,他们总爱到处说我在家里的糗事,每次我都想找个地洞躲起来。
拿我的事来开玩笑,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心理学上,孩子自从2岁起,就有了独立意识,3岁后,就逐渐有了羞耻心。
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不把他们的照片随便发送,这是一种保护。
孩子未来考多少分、走什么样的路,都是他们自己的剧本,父母只需要做到尊重、接纳、认可、关注和保护即可。



本文来源|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平台,需要请联系授权。
责任编辑|王佳实 杜润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下方图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中国教育报好老师APP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