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动辄被骗数万,老年人为啥容易被忽悠
反传销网6月13日讯:从保健品到P2P再到收藏品,坑害消费者的手段和渠道不断增加,但不变的是,受伤人群中总少不了老年人的身影。
为何老年人容易被忽悠?记者梳理了去年6月份以来,整整一年本报报道过的老年人遭遇消费投资陷阱的案件,以及工商消协等部门提供的典型案例,总结忽悠套路,看看这些套路如何正中老年人的软肋。
陷阱集中在保健品理财
记者梳理发现,自去年6月份以来,本报针对老年人消费投资陷阱的报道有十余篇,其中最主要的是保健品消费以及投资理财。其中购买保健品的案例中,主要是吃药后完全无效果甚至产生副作用;消费者退货难或者销售网点敛财后人去楼空。而涉及投资理财的案例往往都是商家卷钱跑路,投资收益难兑现甚至血本无归,形式涉及“0元购”“邮币卡”“收藏品”“众筹”等。
省消协发布的《2016年山东省老年人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显示,6成多老年人会选用保健品,然而32.6%的老年人对药品保健品骗局不了解,39.4%的老年人表示不了解投资理财骗局。
根据省消协统计,2016年,全省各级消协组织受理的医药及医疗用品类投诉由2015年的82件上升到2016年的96件,增长17.1%,主要集中在医疗器械和保健用品类。
“小恩小惠”建立联系
随着防范意识增强,直接通过电话等渠道忽悠人已经很难得逞。6月2日,《现代快报》报道,评测员按照“猜猜我是谁”“中奖诈骗”“积分兑换”三个剧本,打了45个“诈骗电话”,结果只唬住两位中老年人。“中奖率”这么低,为何还有如此多老年人被骗呢?记者梳理老年人受骗的报道发现,如今针对老年人的骗局往往采取“迂回战术”,先从看似有利无害的“免费午餐”开始。
免费体检、免费讲座,或者到场送10个鸡蛋、免费领纪念币……这一步的重点在于发掘潜在老人客户。通过“ 45 32561 45 14940 0 0 4460 0 0:00:07 0:00:03 0:00:04 4459免费午餐”套取老人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这在内部叫“收单”。
市民李女士从朋友那里听说了一个听讲座免费送鸡蛋的活动。“听一次讲座给六七个鸡蛋,带别人来听还给双份。”李女士觉得反正没什么损失,就于今年1月8日跟朋友一起去听了讲座。事后被忽悠买了保健品,交完钱药还没拿到,公司就人去楼空。
据一名内部人员介绍,老年人从众心理比较重,喜欢口口相传。“可鸡蛋不是送完就完事了。”该工作人员介绍,比如第一次给10个,第二次带人来就给20个,第三次给30个……数量越来越多,老年人也就积极主动地成为公司推销员。这样的传导方式性价比很高,而且利用熟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往往转化率也比较高。
“免费听个讲座,领点东西,又没什么损失。”很多人抱着这样的想法,却不知已经步入了别人的连环套。
“亲情攻势”套近乎
获取到老人联系方式后,就完成了收单。接下来需要和老人拉拢感情,更加细致地摸清老人身体、经济、家庭等状况,这一环节称为“做客情”。
讲座或赠礼虽然免费,服务却相当周到,往往有大量推销人员一对一服务。在街头经常能看到,讲座结束后,工作人员拎着礼品把老人送到公交车站,甚至是直接送回家,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已经把老人家底摸得一清二楚。
3月11日本报刊登了退休老夫妻被忽悠花3万元买下6盒醋饮品的报道。刘红老两口之所以被忽悠,很大程度是因为当初一名女孩介绍产品时痛哭流涕,说她的父母以前也是高血糖,但没有好药,说得声泪俱下。说着说着女孩直接跪在了地板上,老两口一下被感动了。
与老人建立联系,摸清家底,也是在筛选客户的过程,这一环节在内部叫做洗单。经过“重重考验”,剩下的就是最为核心的目标客户。
“大牌专家”来洗脑
“我们产品专供国家首长,这次是受中央指派到社区做公益。”“我们公司创始人是国家杰出青年,跟多个国家总统有合影。”不少老年人被这些唬人的名头给忽悠住了。而这些所谓的专家、青年才俊往往夸大其词,明明是保健食品却被夸成包治百病的神药。
去年6月,刘先生因免费旅游的名义被迫参加了某公司的讲座。专家推荐的“新发明”包治百病,尤其是刘先生患有的糖尿病,可谓药到病除。前期,工作人员套取到的老人身体状况资料,在这里刚好被用来“对症下药”。在这种洗脑式的推销下,很多老人心甘情愿地掏钱买产品。而从众心理下,很多老人看到别人掏钱,自己也忍不住下单。
为何骗局总能“一击即中”
事实上,近年来关于骗局的揭露越来越多,老人们的防范意识也越来越高。那么,为何这些套路总能“一击即中”?这是因为,这些套路恰好击中了老年人的软肋。
《报告》显示,48.2%的老年人表示购买保健品时会考虑“效果”,35.9%的老年人会考虑“安全无副作用”,33.4%的老年人会考虑“价格”,17.8%的老年人会考虑“品牌”。购买保健品,首先考虑疗效、价格、品牌等商品基础因素,而商家往往夸大其词,虚假宣传。保健品虚假宣传已连续多年成为投诉热点。
此外,免费的赠品、讲座、体检服务等,以及推销人员的服务,成为考量的重要因素。有22.7%的老年人表示自己平时是独自在家。由于儿女常年不在身边导致这部分老年人对于各类新生骗局的了解相对滞后,给了骗子可乘之机。许多推销员甚至一上门就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会帮老人做家务、陪聊,很容易打动老年人。
儿女应多关注父母消费需求
省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政策加强老年配套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单身和独居老人,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食品、药品监管和整治。针对金融市场,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准入监管力度,实现前端监管严把关,从源头进行监管;规范对保险公司、银行、投资公司的管理,强化对理财产品销售行为的管理和监督,避免出现只提利益不提风险的销售现象,避免误导老年人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储蓄、理财产品混淆。
此外,儿女要常回家看看,多关注父母的消费需求和身心健康。及时掌握父母消费需求,有条件的要亲自为父母采购。儿女要多关注老年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最新出现的针对老年人的各种骗局,并及时与父母沟通。
联系我们
电话:0794-4287069 0794-4229901 0794-4229902 QQ:1079427722 1079427733 1079428877 1079428866 微信:18677314625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抚州东站附近 官网:www.fcx114.com 邮箱:lingyun331800@126.com总编辑: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