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湿分开的“能好怎”

2015-07-23 孙敬华(等) 自然之友

昨天,我们通过微信问了读者这样两个关于垃圾分类的问题:


你家的垃圾有分类吗?

你家在做垃圾分类时,会把干湿垃圾分开的吗?


下面是截至到今天的答案:



和昨天提到的广州市黄埔区联和街道高达70%的垃圾干湿分开比例相比(了解请点这里),这个数字……应该还算是不错的(起码是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因为小编相信,关注自然之友微信公众号的朋友,大多是有一定环保意识并能够采取行动的……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只是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70%就可以称为“卓有成效”了吧。


投票数太少,不具备代表性?那没有投票的朋友还可以继续参与投票哦——




为什么要做垃圾分类?


世间万物,循环往复



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后释放出100多种有害气体,其中含大量致癌物;

各种病原性微生物、酸碱性污染物、重金属渗入地下水;

填埋处理的垃圾则会污染土壤,滋生出的有害微生物被植物吸收后,最终传递给人类。


而经过分类处理后,垃圾总量将减少2/3,最终被填埋或焚烧的只剩1/3。


事实上,“很多垃圾都是宝贵的资源”,如1吨废纸可造出850公斤好纸,节省300公斤木材,等于少砍17棵树;1吨废塑料瓶可回炼6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


为什么要把干湿垃圾分开?


干湿不分开,分类全白干


垃圾分类最关键的是“干湿分离”。因为厨余垃圾通常湿乎乎的,会污染其他可回收垃圾,对环境污染也最重。


而纸类,塑料类,电子电器类,玻璃类,金属类等都是可再利用的资源,应投入“可回收物”垃圾箱。


其他废弃食品袋(指被食品污染过的,干净的外包装袋可归为“可回收”)、废弃纸巾、坚果壳等则应投入“其他”垃圾箱,这些垃圾没有回收再利用价值,将被填埋或焚烧。


值得一提的是,废电池、过期药品、化妆品、旧灯管等危险物也应单独分装和投放,小区中应单独设置危险物品垃圾箱。



哪些垃圾是厨余垃圾?


不是在厨房里看到的都是厨余垃圾


菜叶菜帮、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都是厨余垃圾。但是不包括它们的包装哦!



厨余垃圾湿嗒嗒,怎么扔?


只要你愿意,一定有办法


有的城市比如北京,有3000多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基本已经覆盖全北京半数以上小区。这样的小区都有分类垃圾桶,你可以用塑料袋将厨余垃圾带下楼,然后将袋内的厨余垃圾丢入“厨余”垃圾桶中,然后将塑料袋放入“其他”垃圾桶。


在没有专门的“厨余”垃圾桶的小区,你可以把厨余装在单独的袋子里(请注意不要混入可回收或其他垃圾),避免污染公共垃圾桶中的可回收物,也能尽量减轻环卫保洁人员的工作量。


你还可以选择将家中产生的厨余垃圾用来堆肥,方法对了,不仅不会发臭,也可以迅速获得种花种菜的优质肥料。


获得自然之友厨余堆肥教程,请回复“堆肥”



不是都说分了也白分么?


也许,只是你没看见


这的确是我们“看得见的”现象。但是,也许还有我们“没看见的”情况?


很可能,你的社区里有人专门负责把垃圾桶中的厨余垃圾从其他垃圾中单独挑拣出来,而你并没看见;很可能,每天凌晨时分,市政的绿色厨余运输车来拉走这些分类好的厨余,而你也没看见。而大白天来运走混合垃圾的垃圾车,大家倒是经常看见。


于是,居民抱怨“分了也白分”,于是不再分类;而环卫工人抱怨“都是混合垃圾,只能混合拉走”。你怨我,我怨你,恶性循环。


何不试试从自己做起?



你可曾注意过“扒垃圾的人”?


他们脏了自己,帮了大家




你见到的“扒垃圾的人”,不一定是卖废品的,很可能,他们是小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别笑,这是一份严肃的工作!


其实,北京的每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都会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他们的职责是指导监督居民分类。但是!但是目前他们基本上变成了“二次分拣员”——监督居民难度太大,只能劝不能罚,弄不好还挨白眼儿,所以不如自己动手。


这些干着常人眼中“不体面工作”的“垃圾人”,有社区居民、居委会积极分子,更多的,是物业保洁员,甚至外聘的打工者。他们本来应该集中在居民扔垃圾的时段守在垃圾桶旁做指导,但现在却往往是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孤独地分拣:寻找分类较好的厨余垃圾袋,撕开,把厨余垃圾倒进单独的厨余桶,再把塑料袋扔进其他垃圾桶。而那些完全混合的垃圾袋,实在没可能徒手把湿乎乎的厨余重新分拣出来,就只能丢进其他垃圾桶了。


所以,如果每户居民能够自己把厨余垃圾分好类,“二次分拣员”只需“破袋”一步工序,就能把社区的厨余垃圾都收集好。



本文根据孙敬华、林莜竹、黄毅纶等作者相关文章编辑。



小编碎碎念

今天是周四,又一个“垃圾减量日”

不希望窗外建起垃圾焚烧厂、不希望脚下踩着垃圾填埋场,我们能做的是减少垃圾。

Reduce,不买可有可无的东西,不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尽量不买一次性使用的物品;

Reuse,物品重复使用,不要的捐赠出去,或寻找新的用途;

Recycle,垃圾是错放的资源,做好垃圾分类,让资源可以再生。

欢迎加入我们。



爱种花种菜?获取堆肥教程,请回复“堆肥”

雾霾侵袭,保护自己和家人,回复“雾霾”获取《公众防霾手册》


请点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一大波免费讲座、课程、植物/鸟类认知、生态旅行活动正在靠近!

了解详情请回复“活动”


(提示:以回复方式获取信息,请确保已关注认证公众号【自然之友】,并在自然之友微信对话框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