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与名片——电影小镇文创峰会演讲
感谢杨总和安会长的邀请,我能与各位嘉宾朋友共享今天的盛事。
有缘千里来相会,我是从美国的电影小镇来的!那个小镇的名字叫“好莱坞”。不错,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好莱坞就是洛杉矶郊外的一个电影小镇。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她汇聚天下英才,现已成为世界电影产业的大本营。
我是一个北京生北京长的地道的北京人,而我现在也是一个早已定居在洛杉矶的美国公民。在我近30年的海外生活中,不管我身在何处,“北京”始终是我的一张个人名片。每次当我向外国友人出示这张名片时,我心中都禁不住有一份隐隐的自豪。
从我刚刚懂事起,我就戴着红领巾一遍一遍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因为我们知道太阳是从北京的天安门上升起的。
那个时候每次外国元首访问中国,不管是西哈努克亲王还是尼克松总统,都是跟我相关的事情。因为我要停下原有的课程,站到北京街道的两旁,手中挥舞小红旗,喊起“欢迎!欢迎!”—那么多年中,我知道我就代表着北京的形象,中国的形象。所以和外地长大的孩子可能很不一样,北京长大的孩子家国情怀是渗透到血脉中的。这一点等我出国以后就更是如此,谁要敢说北京不好,那我会跟他急!因为北京是我的故乡,北京就是我的名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幸运地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拿到美国奖学金攻读广播电视学位的人。两年硕士课程的学习让我了解了美国广播电视乃至电影相关的体系和运营方式。在南伊里诺大学毕业以后,我便定居在美国的洛杉矶—就是那个山上标着“好莱坞”的地方。从我定居在这个曾经的美国电影小镇边,我就更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由此我也从一个电影爱好者转换为电影从业者。
在那个现在已被誉为“世界电影大本营”的地方,我开始了自己美国的创业之路。一路走来,我也创造了一系列中国电影史上不容忽略的记录。不管是在美国共同创办了中美电影节,而后又独自创办了中美企业峰会,并且一年一次连续九届在峰会上举办高端的中美影视论坛,还有全球一千四百多华语导演参加的 “崔永元新锐导演计划”等等。除了电影的高端国际活动,我也在一线的片场打拼,电视剧,电影,纪录片,一部部作品下来我也成为地道的影视跨国制作的制片人。而七年前我又成为美国奥斯卡奖得主的签约经纪人。就这样一路奔走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而我一直定居的洛杉矶也就成为我名符其实的第二故乡。
随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北京也从享誉世界的历史遗迹的深处走出,长城、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都只是北京承载着古代文明的纪念,而鸟巢、水立方、中国大剧院则成为一张张北京新时代的名片。
记得大概是在一年多前,安钟岩会长告诉我在北京东边这个叫黑庄户的地方要建一个电影小镇。我听后止不住好一阵兴奋——就像当年西哈努克亲王来访中国一样——这是跟我有关的事呀!
起初是安会长,后来她又给我介绍了杨青山杨总,跟我多次交流了这个电影小镇的情况,而他俩也一再跟我确认——这是跟你有关的事啊!于是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就不停地思考着黑庄户这个叫做美丽乡村电影小镇的未来,也极度关注着她从合资、签约到注册、规划的进展。
凭着我和安会长的关系,凭着我对电影事业的热爱,我还不停地献计献策,调动着我的国际电影资源,一次次头脑风暴地策划着这个小镇应有的建筑设施和可能开展的各项活动。最近一次和安总杨总的会见中,我也听说小镇的设计规划中也采用了不少我当初的设想,譬如首映剧场,青年公寓等等。为此我相当高兴。因为从这个过程中我看到安总、杨总都是办实事的人。他们能把我那些空中楼阁一样的梦想,落实成了今天美丽乡村电影小镇的宏伟蓝图。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的就是像他们这样能做实事的人。没有这样的人,再美妙的梦想也只能永远是“梦”和“想”!
我说这些经历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事实——我虽然是远在国外生活的人,但从这个电影小镇规划的第一天起我就不是局外人。
当然仅仅参与规划是远远不够的,当小镇的一期规划已经完成,二期规划正在展开之际,以我在电影方面的资源和经验来说,我完全有条件做的更多!有齐鲁交通发展集团领导的助力,有黑庄户乡领导的合力,我有信心依据这个电影小镇打造一条中美电影合作的直通车,让美国电影的制作,发布,研讨甚至首映一步步落地美丽乡村电影小镇,让黑庄户连接好莱坞,让我的第一故乡北京与我的第二故乡洛杉矶紧紧相连。
在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愿借天下之势,造美丽家园。在一个人事业有成的年纪,也应该是他回馈家乡的最佳时机,所以我愿意出一份实实在在的力,助力北京电影小镇的规划、运营和发展。
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加以时日,美丽乡村电影小镇就可以打造成一张像水立方,国家大剧院一样的北京名片。我期待着那一天的早日到来!这就是源自我—一个北京生北京长的孩子心底的夙愿!
中美企业峰会主席
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