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爱》是我们摄制的一部讲述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收养六个中国残疾弃婴的影片。我们在去年就定好了该片在今年巡回全球各电影节,终极目标为冲击明年奥斯卡最佳短纪录片单元。
这部28分钟的小制作影片虽然没能像一些纪录片那样展示宏大的历史题材,但她从一个美国家庭一次又一次漂洋过海到万里之外的中国收养回没爹没妈的残疾孩子讲起,娓娓道来了“两个世界,一个家庭”的故事。展示出那种可歌可泣的人间大爱。从今年一月起,《完美的爱》冲击奥斯卡的旅程就正式开始了。她只要做到如下两条中的任何一条即可入围明年奥斯卡的竞争——1,在全球61个奥斯卡认可的电影节获得最佳纪录片奖;2,在纽约或洛杉矶的商业院线上映一周。每年都有约100部纪录片入围奥斯卡评选。然后晋级“短名单”(入选前20),接下来再看是否能被提名,最终才看谁能胜出拿到那座小金人。在这条漫长的冲奥之旅中,我们必须一丝不苟,步步为营。如攀登珠峰一样在雪山上走好上行的每一步。业内人士都懂得,纪录片和故事片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她无法通过明星效应来吸引人观看。换句话说,没有什么观众会因为听到一部纪录片的名字或看到文字介绍就有欲望去买票观影。对于非重大历史题材或非当下社会热点的片子就更是如此。
一句话——一部纪录片要想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就都要靠制片方主动推广。我们这部《完美的爱》也不例外。另外一个方面,电影节主办方的运作上也有一个潜规则——不情愿给那些主创人员不到现场的影片颁奖。这不仅是因为让人感觉主办方没有面子,同时还因为如果颁出一批没有领奖人的奖项,电影节的气氛的也会大打折扣。这个潜规则对于那些现场才宣布获奖结果的电影节来说就更具可操作性。也就是说,对于质量差不多的影片,主办方可以看哪部片子的主创人员亲临现场后再决定花落谁家。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所以我们去年制定本片整体推广方案时就知道我们必须身体力行地尽量出席每一个入围的电影节。这样才能不失时机地打造我们片子的影响力。当然了,前提条件就是影片要先入围电影节。也就是当电影节组委会给你发出了入围通知后,你才能安排前往出席的工作。早在去年中我们就已筛选出了有短纪录片评选单元的全世界总共162个正规的电影节,然后一个不落地进行申请。这是一项耗时耗力又需要一丝不苟做到位的专业工作。负责本片宣发的制片人凯文在自己工作室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标识记录,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一旦一个电影节的申请开放,他就马上按照相应的规定把申请包交上。全年一共50多个星期,162个电影节,平均每周三个多。这浩繁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但凯文却被冲奥激励着不知疲倦地工作。用他的话来说,他的工作室就是一个战斗室(War room)。
作者与宣发负责制片人凯文在《完美的爱》的首映式上合影我们剧组的主创人员也就随时随刻地听着他从前线传来的消息——是不是又有哪个电影节通知我们入围了。今年一月刚开始我们就知道了世界最著名的独立制片人的电影节圣丹斯我们没能入围。遗憾之余我去问究竟。凯文说,你知道今年有多少部影片申报圣丹斯电影节吗?——一万五千多部!我的妈!这么多片子电影节评委怎么看得过来?我完全无法想象。是的,随着拍摄技术的日益普及,制作短纪录片的门槛也越来越低。所以电影节上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在那些知名的电影节,最终能胜出获奖的片子现在已变成万里挑一!还好,我们的片子也不断有喜讯从凯文那个战斗室传来——平均每周能有大概两个电影节入围。于是我们前往电影节的推广之旅也就越来越密地排开了。三月,凯文告诉我们影片又在威尔士的电影节入围了。他毫不犹豫地就订好了前行的机票。完全是一副能够拿下此奖的样子。那是因为他对这个电影节有一份特殊的情感——4年前也是我们4人合作的一部短纪录片来《面向长城》就在此电影节一举拿下了最佳纪录短片奖和整个电影节的全场最佳影片奖。由此凯文也结识了该电影节的创办人和主席。那次告别前电影节主席再三叮嘱他:“感谢你们的光临。下次再有作品时可一定别忘了往我们电影节送。”就这样,我们做出决定,本片的三个制片人加上导演一同飞往欧洲,出席威尔士这个完全不知名的小镇举办的电影节。订机票前那个叫做CBFF的电影节就传来了进一步的消息——我们的《完美的爱》已与另外三部影片一起获得了最佳短纪录片提名。所以她距离最终获奖只有一步之遥了。我看着凯文定下的此趟行程,除去路上时间不算,我们要在那个小镇待4天。我就问道:“有必要待这么多天吗?”凯文说:“第一天晕头转向要倒时差,还要和电影节主席见面。第二三天要观看一下我们的竞争对手——同被提名的另外那三部影片,第四天就是颁奖典礼。你说能减掉哪天?”好吧,那我们就从电影节开幕的第一天就抵达现场,会见其负责人。这样也可以在潜规则的竞争中我们也能先声夺人。十个小时的直飞抵达伦敦希斯罗机场,再租上车马不停蹄地开上4个多小时,我们就来到了这个滨海的威尔士小镇。《完美的爱》三位制片人在CBFF电影节上
凯文对这个没人听过的小电影节的重视还有一个原因——这个电影节是英国奥斯卡(BAFTA)——英国电影演艺学院认可的电影节。换句话说,只要在这个电影节获得最佳纪录片奖,就自然入围英国奥斯卡的评选。当然,英国奥斯卡与美国奥斯卡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入围影片的制片人或导演至少有一人是英国国籍。而这一点就使《完美的爱》与英国奥斯卡无缘——我们三个制片人和一个导演无一是英国国籍。这样一比较就看出美国奥斯卡开放的心态。她面向全世界,不分国籍。只要电影优秀,任何国籍的人都可登上最高领奖台。难怪只有美国奥斯卡才称得上是世界电影人的盛典。果不其然,CBFF电影节主席对我们一行人格外热情。见到他时,他立即停下手中的事对我们一一问候和致意。最后还不忘了详细地指导我们在哪个位置停车才方便而省钱。这不由得又使我们增加了一份此次获奖的信心。第一天临休息前,凯文再次嘱咐我们。明天上午十一点观看我们的竞争对手——另一部提名影片,名为《不可征服》。他还补充说:“我已经详细看过另外三部提名影片的介绍,只有这一部构成对我们的威胁。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第二天观影,还没等《不可征服》放完我们就都放松了——这部片子与我们影片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走出剧场后,制片人荷兰莉说:这种退伍军人励志的故事毫无新意,到处都可以见到。而且明明是纪录片却拍得像故事片,演员的表演也太夸张了。凯文说得更直接:“如果这部片子获奖,我们的片子落选,那我会感觉受到了侮辱。”随后凯文去电影节工作处领到了本次电影节的宣传册。封面上印的竟然是我们团队人的照片那是4年前凯文他们来参加这个电影节时的现场照。
我们几人都非常兴奋,这种安排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待遇如此与众不同?第三天组委会安排的是《完美的爱》专场展映。我们一行4人准时出席。一进场就发现电影节主席携夫人在场内就座。这是啥意思?难道他还没看过我们的影片?不可能啊?或者是他看过以后觉得影片精彩,才陪着还没看过该片的夫人来再看一遍?这情景可没发生在别的提名影片的观摩中。这是我第二次坐在电影院内观赏我们自己的影片。随着影片情节的展开,我们在现场直接感受到了观众的反馈——有欢笑、有泪水。——要知道,这也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放片时没有出现的场景。终于来到了颁奖典礼这一天。CBFF电影节的颁奖典礼采取的是金球奖颁奖模式——整个活动实际就是一场晚会,所有嘉宾以餐桌的方式排座位。大家先是共进晚餐,嘉宾相互交流,然后是短暂的音乐表演,之后再进行颁奖。组委会通知我们一行4人,在典礼上我们被安排在现场最重要的一桌。不仅是第一排中间的位置,而且本次电影节最重要的嘉宾包括市长、副市长还有主持人都与我们同桌。——这是什么暗示?本次电影节一共有15个单项奖,所有其他的提名人士嘉宾都被放在更不重要的桌上,还有什么比这个安排更说明问题吗?这难道不是获奖影片的主创才有的待遇?我们4人听到这消息时都止不住会心一笑。颁奖盛典前的几个小时我都在为登台领奖的那一时刻准备。首先是精力,因为来欧洲几天时差并没有倒好,我要努力睡上一会儿,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然后就是准备颁奖后的致谢词。要知道我虽然以前获过多种奖项,但这将是第一次在现场公布获奖结果。并且我要走上台去领奖后用英文致谢,全程还将在网上直播。所以还是先把要说什么想清楚理顺了为好。晚上七点前,我们4人终于男士西装革履,女士一袭长裙,个个光鲜亮丽地走进了电影节颁奖典礼现场。
入场后我环视四周,发现上百名嘉宾中只有我一个是中国人。
典礼主持人自豪地介绍说,这个电影节虽然只有十二年的历史,但今年已经有来自65个国家的800部影片参选。我们还没入座,就见本市市长和副市长笑意盈盈地向我们这桌走来。他们胸前佩戴的那装饰格外引人注目。那看似镀金的链子足足得有一斤重。很显然,他们对这个活动非常重视,所以才愿意精心打扮,隆重亮相。
在与市长的交流中我们看得出市长对自己这个小城的历史无比自豪。不断提到剧场边上的教堂建于一二几几年,不远处的图书馆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他听说我们对于在本地开车要右舵驾驶很不适应时,便说:“下次再来提前让我知道。我来开车带你们出游。”桌上的美酒佳肴我们毫无兴趣,歌唱表演我也觉得一般且冗长。我们一心只等着快点来到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的时刻。当坐在我身边的制片人荷兰莉看到我在手机上调出已拟好的获奖致谢词时赶紧嘱咐——拿完奖杯后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单独讲两句话。但一定要简短……终于,来到了主持人揭晓最佳短纪录片的获奖。跟奥斯卡颁奖的程序一样,几部获提名的影片被剪辑出片段,放映在大屏幕上。主持人接着说:“今年获得最佳短纪录片的电影是——《流泪的花瓶》!”——什么?竟然不是我们《完美的爱》?这一刻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会是主持人搞错了吧?我们4人脸上都没有任何表情,但我知道我们没有一个人不惊讶的,也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这个现实。来回几十个小时的国际旅程,跑到这样一个鸟不下蛋的无名小镇,竟然是为别人陪跑?我看看就坐在不远处的电影节主席,他的脸上没有任何异样。接下来再看着每一个单项的获奖者登台领奖,个个喜笑颜开地致谢、留影,我心里真有些不是滋味。而且打败我们获奖的那部片子是个什么故事?沉闷而无新意。然而这就是现实。我们满心期待的这个奖项花落别家。这一趟辛辛苦苦的欧洲之旅只能空手而归。颁奖盛典结束了,电影节的执行主席走过来向我们表示抱歉,并送给我们一瓶包装精致的酒说是补偿一下。
我知道我们一行人都非常失望。没有一个人想到我们会带着这样一个结果回家。就在这时我突然想到了我们的初衷,我们在全球推广这部影片是不是为了弘扬本片主人公的那种大爱?难道只是为了获一个电影节的奖项?——是的。别忘初心。只要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获奖,那我们就没有输!并且永远也不会输!当然,我可以告诉所有关心本片的人的是,本文落笔时已是2023年的第21周。至此《完美的爱》已在全球19个电影节上获得了21个奖项。她保持着平均一周获一个奖的节奏。另外,我们的脚步也没有停止,不管今后再荣获多少奖项,也不管在多少个电影节落选,我们都会坚定不移地执行我们既定的全球推广计划。因为我们不是在为电影某一项荣誉,而是在为人类的一种爱而奔走。只是多少年后,有多少人会理解我们在冲奥之旅的这一年,我们摄制组一行4人会不远万里跑到欧洲这个不知名的小城,只为这个影片能更好地得到传播?中美慈爱基金会会长
《完美的爱》制片人
沈群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