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o观察 | 从早晨协商到午夜,山西的电力直接交易为何这么拼?

2017-04-07 eo 南方能源观察

全文3681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此阅读时间不包括天赋异禀、一目十行的同学)


本文首发于南方能源观察

微信号:energyobserver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eomagazine@126.com


eo记者 姜黎


“根据20日重点交易实际情况,结合发用电企业诉求,增加自主协商申报交易时间一天,具体申报时间为:2月24日9:00-24:00。”山西省经信委在首次重点交易双边协商之后发布了“补充安排”。


这交易时间也是破天 41 32480 41 13295 0 0 4450 0 0:00:07 0:00:02 0:00:05 4450了,一位业内人士感叹。一波三折的重点交易是发用电双方在复杂现实环境下的一场持久战。


2017年以来,山西已经进行了电解铝及大数据专场交易、年度重点交易、年度长协及4月普通交易等“4大种6小批”市场化交易。

根据《2017年山西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在交易机构完成注册的市场主体均可参与普通交易,以月度竞价模式进行;重点交易包括电解铝和大数据专场交易及电石、铁合金等高载能企业交易;长协交易意在支持煤电联营发电企业和下游高载能企业签订长期购售电协议。


“电解铝及大数据专场和重点交易中集中撮合那场的价格很低,其他交易价格都较高。”据eo记者了解,不同交易模式下,最高均价达到最低均价的1.6倍。


eo点评:

根据目前了解的市场规则及交易细节,eo记者有以下几点感触:

1、随着产业更迭,市场设计者微调思路,除了“死守过去”,似乎开始试着迎接新生事物

电解铝专场交易是大用户直购电时代留下的“遗产”,然而以往参与交易的电解铝企业已有3家经营不善,1家不容乐观,于是今年特地增加了2家大数据公司,但据闻大数据公司的议价能力仍不如电解铝企业。

2、多种交易错综复杂,市场因素往往使现实超出计划和预期,如何建立一个自主而活跃的市场是设计者的一道未解难题

年度重点交易一共进行了三次,其中第二次双边协商是在首次交易“低迷”的情况下临时组织的,可见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反复推动下,发用电双方才得以成交。下次还会这么幸运吗?

3、交易结束还是迷雾茫茫,现在的信息公开程度让人心好累

截至目前,官方仍未公布首次进场参与普通交易的售电公司的表现。有业内人士补充说,向市场主体公布的重点交易结果只包含成交对象,没有量价信息。

 

电解铝及大数据专场:像招标一样购电

这场交易中,成交电量约95亿千瓦时,均价在185元/兆瓦时-193元/兆瓦时之间,而山西省火电标杆电价为320.5元/兆瓦时。根据eo记者从相关主管部门了解的数据,该成交价格是截至目前山西进行的6次市场化交易中最低的一次。


2017年山西省网统调容量约达6282万千瓦,但平均用电负荷仅2000万千瓦时——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已不必赘述,而在专场交易中,如果按照申报限额计算,供需比达到9:1,“碾压”全国各地。


“购电像招标一样,用户有绝对优势。”


一位山西电厂的业内人士介绍,只有7家用户,其中5家是电解铝大厂,2家为大数据公司,而参与发电企业达109家,装机容量达4929万千瓦(含风电光伏),风电可以和火电打捆交易,电量按风火不超过1:5的原则进行,价格以匹配的发用电双方申报价格算数平均为准。


电解铝专场交易在山西已不是新鲜事。


山西省经信委印发的《2016年山西省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工作方案》指出:

“为发挥山西能源、铝土矿资源及区位优势,促进“煤一电一铝”循环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铝工业生产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及省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在2015年底前组织发电企业与电解铝企业进行专场直接交易,允许电解铝企业全电量参与交易,通过提高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最大限度降低电解铝企业用电成本。”


2017年的直接交易工作方案则指出:

“按照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关于完善用电政策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2462号)及我省推进铝工业转型升级、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对电解铝和大数据类企业,支持全电量参与电力直接交易。”


据相关业内人士介绍,早在2013年,电解铝用户就开始参与直购电,对此甚是熟悉,牢牢掌握着话语权。


只是,以前参与直接交易的大型电解铝用户有8家,现在有3家经营状况基本“不行”了,还有1家也快“不行”了,今年的专场交易多了百度云计算和太原联通2家做大数据的公司。


然而,有业内人士透露,大数据公司的成交价格不如电解铝低,具体数据并未对市场主体公布。


“逆天”的供需比和“老油条”用户是让发电企业“任由宰割”的外部原因,而从电厂的角度讲,电量和利润是各集团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以现在的煤炭形势,利润很难完成,只好退而求其次,纷纷选择完成电量指标。


当然,大规模的亏损发电必然也是难以接受的。为了保证交易能够顺利进行,规则设定该场交易发电企业不扣减基础电量。也就是说,成交部分是纯增量,只要有边际利润就可以争取,一位山西电厂的业内人士介绍。


重点交易:发用电双方“死磕”

在电解铝及大数据专场交易结束后,2月20日,山西又组织了2017年电力直接交易重点交易。根据相关通知,本批重点交易规模为117.47亿千瓦时,参与交易的用电企业42户,发电企业107户。


但当天只有7家电厂成交,总量约28.99亿千瓦时,还不到目标交易规模的1/4。


3天后,山西省经信委发布《关于2017年电力直接交易重点交易工作的补充安排》,这才有了从早晨交易到午夜的“壮举”。


根据山西省能监办发布的2013年大用户直接交易相关规则,双边协商没有成交的剩余电量要组织集中撮合交易,由经信委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实施。上述补充安排中调整了集中撮合时间,定为2月25日9:00-12:00。可见,第二次自主协商申报交易是临时增加的。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和电解铝专场不同,发电侧也是“强硬派”,都坚持280元/兆瓦时以上,大部分要300元/兆瓦时以上,而多数用户心理预期在240元/兆瓦时到250元/兆瓦时之间,双方僵持不下。


供方的态度为何突然强硬起来?


第一,根据规则,重点交易按5:1扣减基础电量,因而对发电企业来说,最低标准是重点交易中每卖5度电和发1度电的基础电量收益一样;第二,此时的煤价较2016年底翻了一番,山西北部地区的不含税价格达到500元/吨,南部则更高;第三,电解铝交易中成交的只有两家电厂:神华集团旗下的电厂和朔州热电,前者已基本拿够年度电量。


“神华集团在山西大多是坑口电厂,几乎不产生煤炭运费,而且还是自家煤矿,其下属电厂的煤价比山西最北部大同地区电厂的要低100元/吨左右。年初交易的时候,参与进来的发电企业很纠结,不拿电量完不成集团任务,拿了电量如果降价多了,一定会恶性亏损,而神华集团的量拿够后,市场竞争压力小了很多,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


此外,还有两条对发电企业的利空消息也造成了一定的侧面影响:年初国家发改委未调增标杆电价;交易日期附近有消息称国家准备让煤炭企业恢复276天工作制,继续降产能。


临时增加的第二轮双边协商最终成交59.65亿千瓦时,离目标电量只剩1/4了。


不过,两次双边协商的成交均价都在304元/兆瓦时左右,电厂的坚持奏效了。然而,25日的集中撮合交易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成交电量18.6亿千瓦时,价格竟降到了241.21元/兆瓦时,刚好满足多数用户的心理预期。


撮合交易与月度集中竞价交易相似,所有参与主体背对背在系统中报价、报量,系统再根据价格进行匹配。


从相关部门此后向市场主体公布的重点交易结果看,这一场成交的全部为同一发电集团旗下电厂。所有成交的17个用户中有10个(未公布具体电量数据)都是与一家2004年注册成立、一期工程2007年投产的热电厂完成的交易。


一位了解山西发电市场的人士分析,这其中不乏小机组、老电厂,单从成本角度考虑,以这个价格成交必然亏损。但为何在最后一刻破了“底线”?或许是资产负债率太高,已经到了贷款都很艰难的地步,一个电量合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融资难问题。

但这个说法截至记者发稿前并未得到当事人的认证。


普通交易:售电公司刚刚开张

山西省经信委3月15日发布《关于2017年电力直接交易普通交易工作安排》,参与2017年普通交易的市场主体包括发电企业106户,售电公司50户,用电企业197户,国家和省级园区内打捆企业281户。实行月度竞价撮合交易模式,发电企业按交易电量与基础电量5:2扣减基础电量,前期已达成重点交易但未达到交易上限的发电企业机组可继续参与本批交易,电量上限按比例折算。交易期限:2017年4-12月。


根据通知的时间安排,每月18日16:00前,售电公司向交易中心提交代理用电企业的交易委托协议,每月20日16:00,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次月交易规模、调度约束条件等信息,每月21日9:00-15:00,月度竞价直接交易开市。


也就是说,市场主体只有5天时间准备这个月的交易(内含一个周末)。因时间过于紧张,交易推迟了2天进行。


3月23日,山西举行了2017年首次月度集中竞价交易,106家发电企业,69家用户和30家售电公司参与,根据山西电力调度控制中心3月30日发布的校核报告,总成交电量为23.13亿千瓦时,成交均价与重点交易中的两次双边协商价格接近,在304元/兆瓦时左右。


这是山西省售电公司首次实质意义上参与交易。


据介绍,这30家售电公司中大多数和用户签约的保底成交价为310元/兆瓦时,少数签到300元/兆瓦时,最低签到290元/兆瓦时。如果按照低于保底价的价格成交,收益大多按照用户与售电公司7:3的原则分成。


从参与交易的数量来看,还有20家已经准入的售电公司尚未打响第一炮,而试水交易的售电公司单靠价差盈利空间也并不大。


一位长期关注各省电力市场化交易的业内人士感叹,从交易规则看,普通交易确实是最“普通”的,如果说目前最活跃的广东市场是“盛宴”,山西的售电公司仅仅是开张而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