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覃力 | 中、日建筑空间组织异同

2016-12-06 深圳观筑 深圳观筑


中、日建筑空间组织异同


中国建筑的空间特征是什么?

日本建筑的空间特征是什么?

日本传统建筑在多大程度上学习了中国?

中日两国的传统建筑有什么不同?

要真正了解日本建筑,首先就要了解自己国家的建筑,再从对比中发现差异。在深化对中、日两国传统建筑的理解的同时,会发现很多东西是根深蒂固的,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的设计。


嘉宾:覃力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学科带头人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世界建筑导报》总编辑


大家好!近来很多人都对日本建筑感兴趣,网络上经常也有评论,说日本学习了很多中国的东西,日本建筑确实是学习了很多中国的东西,但是有些说法可能有点儿夸张。

比如前些日子,我在微信上看到有文章写日本的京都偷了中国的洛阳,日本京都的规划设计是按照洛阳做的,其实很多时候存在着一些误读。另外,也有对中日建筑之间的差异搞不清楚的情况,甚至国内一些专业杂志上,介绍中国建筑的文章中居然会用了日本建筑的图片,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在这里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中日建筑比较方面的事情。



这是日本的唐招提寺,很明显是学习中国唐代的建筑。



日本奈良的法隆寺,是目前世界上年代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比我们国内现存的木结构建筑南禅寺、佛光寺还要早。

这两组建筑很明显,无论从外在形象上还是从名称上都学习了中国,但是我们仔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这种学习是有选择的,并不是完全照搬。

比如法隆寺已经不是一个完全对称的建筑格局了,塔的位置在隋唐时期是不会这样偏置一方与另外一栋建筑对称地布置在大殿两侧的,塔在当时的寺院中都是重要的主体建筑,一般都会放在轴线上,所以这种学习还是有所取舍的。

“相像”之处没有问题,很多相同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关键是要找出不同点。

前面两张都是寺院,是佛教建筑。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从印度传到中国再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所以佛教建筑也与佛教一同从中国来到了日本。



但是,有没有日本本土的建筑呢?我们来看一下伊势神宫。伊势神宫是日本本土神道教的神社,有两块基地,但是一般不会同时有两组建筑存在,伊势神宫每隔二十年需要按照原貌重新翻建一次,所以两块基地上的建筑是交替存在的,一块基地上有建筑,另一块基地就是空地。这张照片是在翻建的过程后期还没有拆除旧建筑时拍的,是个特殊情况。

伊势神宫从开始建造到现在已经延续了一千多年,带有更多的日本本土建筑的色彩,和我们看到的佛教建筑明显不一样。




我们会发现伊势神宫跟前面的佛教建筑之间的重大差异是:之前的寺院建筑是座落在地面上的,而伊势神宫是被抬高架空起来的,木构架的做法及细节的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建筑感觉更加纯净。



日本建筑师伊东忠太曾经把亚洲地区的建筑分为三大类:游牧式,合院式、高床式。游牧居住方式主要指的是草原游牧民族的帐篷一类的建筑。中国建筑是属于合院式,典型的如四合院一类的建筑,这种院落式建筑从中国往西过西亚到罗马都很普遍。日本建筑则属于高床式居住,地面被抬高、架空,这类建筑并不只局限于日本,环太平洋地区许多国家的建筑都属于这个类型。




这是出云大社

伊势神宫是天皇的神社,出云大社是日本神道教的祖社,他们都是日本非常有名的建筑。

我们看到出云大社是从山花一面进入的,中国古建筑都是从建筑的正面进入,而且都是从中间进入,三开间、五开间一直到十一开间,都是从正面正中央进入。但是,环太平洋地区木构建筑的主入口却是开在山花面的,泰国佛寺入口也在山花一侧,夏威夷土著建筑的入口也是开在山花面,出云大社亦是如此,这和中国建筑是完全不同的。



 日本广岛的严岛神社


这几组典型日本建筑与中国建筑在建筑形象、材料的表达、乃至文化的根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我希望大家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不只是凭借想象去判断,接下来,我们还需要从空间组织的更深的层次上去探讨中日两国建筑的差异。

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先建立一个能够代表两国建筑空间特质的概念模型,如果我们把中国传统建筑进行抽象化、概念化的表述的话:那就是中国传统建筑是以合院为主的空间模式,四合院是其典型代表。

中国虽然国土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建筑形象有着很大差异。但是无论如何,都是以合院空间为组织模式,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院落中进行。 

日本建筑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建筑形象也存在着差异,其最为经典、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数寄屋


桂离宫里面的建筑


虽然数寄屋这一类建筑不像中国,一定要遵循一套严格的形制规范,但是我们还是比较容易判断的,简单地说现存的大部分居住类建筑、茶室等都属于这一类。




下面我们就从空间组织上,对中日两国的建筑进行比较研究。

中国的传统建筑是靠围合形成的,属于内向型的空间。由四面的墙体围合成建筑,再由四面的建筑围合成院落。整个城市,都是由一组组的内向院落形成街区,再由街区形成城市的。不仅居住建筑是这样,寺院、宫殿、衙署等建筑是同样,所以中国的城市也是内向型的。

中国的城市一般都建有城墙,城墙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唐代之前实行里坊制,里坊也是封闭空间,设有坊墙,所以中国的城市是由多重内向空间构成的,一重重的围合是其重要特征。甚至还有长城,把整个国家围合起来。



日本建筑的空间不是靠围合形成的,虽然也有墙壁,但不一定是四面围合,而且很多墙是灵活的轻质隔断,推拉门等等,可以随时打开、拆除。

日本建筑的空间是靠分割形成的,利隔断将一个大空间分隔成很多一间间的房间,而中国建筑是靠一个个同质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的,两者刚好相反。



我们看到的这个平面很典型,可以看到一个建筑被隔断分隔成许多大小不同的使用房间,房间与房间之间都是挨着的,但不是那种围合的感觉。

日本建筑不仅不是围合,就单体建筑来讲还是四面开放的,各个方向都可以开门出入,是外向型的。而中国的传统建筑基本上是三面墙体,一面开门和窗,特别是在北方地区。

从大的概念上来说,日本建筑特别是数寄屋一类的建筑,基本上都不会用到砖墙,除非和别人家的建筑挨在一起的时候,中间隔墙才会用到墙体,一般的情况下都是隔扇、推拉门等轻质隔断。

这些隔断随时可以打开,四面都可以开门、开窗和出入。

我们从这两组平面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中日两国建筑在空间形成的方式上是很不一样的。

中国不仅单体建筑是围合型的内向空间,整个城市也是如此,城市的四周都有城墙。反观日本,不仅单体建筑是开放的,而且城市也是开放的,没有我们那样的城墙。

在谈到“城”的时候大家不要望文生义,日本的城市与中国很不一样都没有城墙,日本的城是城主的住地,类似城墙那样的墙所包围的一组建筑只是城主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其中最高的建筑叫天守阁。但是,四周的居民区是不会用城墙围合起来的,居民区都是开放的,所以在日本,有个专用名词称这些居民区为“城下町”。



▲东京(江户)


▲大阪城


第一张是东京,中间是皇居。皇居过去也是封闭的城,原来是幕府将军在东京的住地,后返还给天皇。周围是居民住的地方。另外一张是大阪城,中间的天守阁是城主居住的地方,有多重城墙围绕着并不太大的一个区域。

网上有文章写京都是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洛阳,的确是有学习中国都城格局的地方,主要是方格网式的布局和中轴线。但是京都实际上仅建成了一部分,后来便再也没有按照原来理想的规划去进行建设了,如果拿现在的京都地图去和平安京时代的规划图去对比,是完全对不上的,连天皇住的地方都不一样,也没有形成中轴线。

最关键的地方是京都没有城墙,整个城市是开放的,和日本其他的城市一样。

这样看来很多说法是经不住推敲的。当然,京都有很多地名借用了洛阳,甚至日本过去去京都,都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做“上洛”,就像中国的“进京”一样,到京都去晋见天皇。其实这种现象和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有关,因为唐代前后的中国应该说是全盛时期,城市建设等各方面远远超过日本,所以日本很多地方学习借用中国的东西也很正常。就像现在中国也有一些地方叫“银座”,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中国的银座跟日本的银座不是一回事。

此外,第二个不同点是中国传统建筑是靠墙体围合来形成空间的,而日本传统建筑空间是靠地板来形成空间。



从中国到西亚和欧洲都是用墙体围合形成使用空间,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墙还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层面的追求,比如各种复杂的“马头墙”。建筑的形象也用墙来概括,例如“粉墙黛瓦”。但是日本是靠地板,哪怕没有墙壁,只要有地板就可以限定空间,所以日本人非常重视地板的作用。日本人称地板为“床”,汉字“床”指的是地板,千万别误解。

日本人日常的生活起居都在地板上进行,房间周围的隔扇可以拆卸。这个跟气候也有一定的关系,日本的气候条件比中国要好一些,毕竟是一个岛国,属于海洋性气候,夏天不会特别热,冬天也不会很冷,所以建筑适宜四面开放。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建筑都是比较开放的,所以对他们来讲地板就非常重要。

日本传统建筑的地面铺的是榻榻米,就是草席,我们的席子平常不用的时候会卷起来收藏,古代的席子铺在地上还会用席镇压住四个角。而日本的榻榻米是用木头做个方框,将草席绷在木框上,特别平整。而且榻榻米有固定尺寸,每块榻榻米都一样大。

虽然从南到北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一般来说一块榻榻米的尺寸是九十公分乘以一米八,而这个尺寸是正好是一个人躺在上面所占用的空间。这样一来,日本建筑空间的大小便由榻榻米的张数来确定,榻榻米对人的活动有一定的限定作用,所以塌塌米就成了日本建筑的空间模数,衡量建筑的大小,都是看有多少张席。这一点跟中国传统建筑很不一样,中国传统建筑肯定不会按照地面的尺寸,官式建筑是用斗口或者柱径作为模数。

因为一张席正好是一个人的尺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日本传统建筑是以人体尺度为建筑模数的。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生活习惯是习地而坐,每天都在地板上活动,因此地板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著名的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拍的电影被认为是很有日本味的电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会把摄影机降到地面的高度去拍摄,所以视角很不一样,影片呈现出来的效果非常有日本特质。



日本建筑空间还有一个很有特点的地方是所谓的灰空间—“缘侧”,缘侧是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有的时候可以开敞,而装上隔扇又能够封闭起来。日本的室内空间通过缘侧可以延伸到室外空间,

地板可以从屋内一直延续出来。日本人过去的起居生活也会在缘侧上进行,有的时候在缘侧还可以接待客人,如果天气好,也会坐在缘侧上欣赏外面的风景,所以,缘侧实际上是地板的延伸。


 京都玻璃茶室(吉冈德仁)


正因为如此,现在日本建筑师做的很多设计仍然非常看重地板,一栋建筑可以没有墙,但一定要有地板。比如吉冈德仁运用透明玻璃建成的茶室,就融合了日本传统建筑的空间概念和美学。



最后,日本建筑在空间组织上还有一个特点是非常灵活自由,没有轴线,也没有秩序严明的逻辑关系。

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组织是有序列、有次序感的,中轴对称的。比如四合院就有一条中轴线,左右厢房对称布置;建筑组群也一样,故宫有一条很长的轴线,整个北京城的中轴线长达7公里,轴线的两侧基本上都是均衡对称地布置建筑。然而日本建筑的平面是十分自由的,你看二条城建筑的平面根本描述不出来是个什么形状。很多日本住宅也是这种看不出逻辑关系的自由平面。当然,这并不是说它完全没有逻辑,而是说它不是清晰的欧几里得几何学意义上的逻辑关系。

日本传统建筑不仅仅平面自由灵活,立面开窗的变化也很多,许多建筑开窗的大小都不一样,几个面上窗户的形式、高低、大小也可以完全不一样。特别是茶室,有的时候同一个立面上窗户的高低、大小竟然都能不同,这一点与中国和西方建筑也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这种自由灵活而又不清晰不确定的空间组织方式在日本现代建筑中也经常可以见到。



金泽21世纪美术馆(妹岛和世+西泽立卫)


21世纪美术馆就传承了日本传统建筑的这种自由、灵活而又模糊不清的空间真谛,这里没有主从关系,周围都是玻璃,四面开放,可以从多个方向进出。展室的体块布置也自由多变,在这种非严整明确的逻辑结构之中,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到那种纵贯历史已经深入到骨髓之中的日本特色。


仙台媒体中心(伊东丰雄)


仙台媒体中心也是一座非常有日本特色的著名建筑,这座建筑的室内空间被伊东丰雄简化得只剩下了楼板,楼板四面是玻璃,里面的柱子也弱化掉了,室内没有一道隔墙,其空间形态有如漂浮在空中的一块块的地板,这跟前面所讲的日本人对地板的概念是一脉相通的。

当然,不只是妹岛和伊东丰雄,许多日本建筑师设计的建筑都具有这种骨子里的日本的特色。

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 我们只是从空间组织方面对中日两国的建筑进行了探讨,其实在结构做法上、材料应用上、文化表达上以及工艺制作上,中日两国的建筑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而只有当我们认清这些不同之后,才会更有利于我们从传统建筑中发掘有益的东西,摆脱从形象到形象的直接照搬才能够创造出更有中国特色的建筑。

  

问答环节

 

问1:如果从城墙再往前探究的话,原因是什么?跟中国与日本的歷史或者意识形态有什么关系?


答1:日本是一个岛国,战争的规模不像中国的这么宏大,人口也没中国这么多。日本战争比较激烈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战国时期,现在遗留下来的日本的城大部分都是在那时兴建的,就像刚才我讲到的,城主的家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墙围起来,是一个军事性的城堡。

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古代的城市有一定的军事职能,但是行政职能更加突出。汉代时,刘邦下令全国县以上的行政治所都要修筑城墙,从那之后,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城市都围有城墙或者说是没有没城墙的城市。中国的城墙有双重作用,不仅是抵御外敌入侵,更重要的一点的是管理城墙以内的居民,这是一种半军事化的管理。唐代以前还有坊墙,更是从管理的角度而不是从战争的角度兴建的。

 

问2:为什么日本获得普利茨克建筑奖或者是国际有名的建筑师比中国多?


答2: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状况跟中国有一个时间差。中国因为各种原因影响到建筑发展,所以相对来讲中国的现代建筑比日本落后一些。

不过中国现在已经追赶上来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得非常快,好建筑越来越多。如果有兴趣的话,建议仔细了解一下日本建筑的发展历程,再和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对比一下,就可以明白中国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因为现代建筑中日两国都是学习西方,都会有一个从引进、学习、消化到创造的发展过程。


观筑.微课堂往期热文推荐(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你跟最逼格的设计师,只差一个"微"距离

20年的经验告诉你“这件事不简单!"

观筑.微课堂回顾|纯粹建筑的思考与分享——冼剑雄

【专业帖】观筑.微课堂回顾NO.11 | 体验式办公建筑实践——王照明

【刘诗诗拍剧在天萌建筑馆】建筑就是对话的艺术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客服号]


Who Are We?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323qxst1m&width=500&height=375&auto=0


走进观筑


带上你的态度

展示属于你的思想维度


我在,等你!

欢迎交流,微信留言或致信guanzhusz@atuchina.com我们期待探讨。

本平台是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欢迎来信投稿或推荐内容。


关于我们
 
ATU.观筑

☆源自2010年, 以“成就建筑人的成就”为宗旨;

☆搭建建筑行业与社会大众的沟通桥梁,国内有影响力的行业交流平台;

☆立足“大建筑”和“大设计”的专业领域,线上线下活动覆盖全国;

☆一个面向公众的建筑学创新学堂,建筑师面对面交流的精神空间。

联系方式:0755-86250922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B2栋6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