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结婚23年甜蜜依旧,她道出了婚姻幸福的秘诀

Miss 柳 潘幸知 2018-10-09

文/幸知在线特约作者 Miss 柳


一度很讨厌那些在朋友圈秀恩爱的人。

 

爱不爱,自己知道就好,何必晒出来让全世界点赞?

 

后来,认识了一对结婚十多年的夫妻。

 

他俩是我见过秀恩爱秀得最高调、最频繁的——今天早餐尝试了什么新花样,昨天傍晚挽着手散步时路边栀子花又开了几朵,无论多琐细的事情,他们都乐此不疲地记录下来。

 

时不时还会晒出一两张合照,神情像热恋中的少男少女。

 

来参加朋友聚会,相视而笑时,眼睛里是满满的温柔。



把爱活出来,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状态吧。

 

看着他们,会忍不住开始琢磨:同样是结婚,为什么有的人一路波折,有的人平淡如水,有的人却特别幸福?

 

其实,那些特别幸福的婚姻有着明显的共同点,而且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难以复制。

 

大方表达“需求感”

 

你敢大大方方地告诉你的另一半,你很需要他吗?

 

前段时间,歌手林依轮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二十三年,一个老婆,俩儿子,一只鸟,一匹狗,一条我……幸福就这么简单。


简单几个字,羡煞无数网友。

 

那天是他结婚23周年纪念日。这句略显直男的情话,实际上是回复妻子西华在稍早一点时发的微博——


夫妻就像这两片粽叶,红色的姻缘绳系着粘粘糯糯的一家人,粽子里所有的滋味儿可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23年了,依然快乐,谢谢你。



简直是甜到发腻。

 

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特别幸福的夫妻,在表达爱的时候都很大方。他们不仅会坦诚地告诉对方“我爱你”,还会毫不吝啬地表达更多,比如:

 

  • 你很重要。

  • 有你的陪伴,我很幸福。

 

一言以蔽之,就是“我很需要你”。

 

而感情相对平淡甚至冷漠的夫妻,即使心里很依恋对方,也很少愿意表达类似的感受。不仅如此,他们还找出各种借口来拒绝表达。

 

表面上有多理性多强硬,心里就有多害怕。

 

他们在害怕什么呢?害怕被拒绝。

 

亲密关系常常引发心理层面的“退行”。


也就是说,我们在外面可能成熟理性,但一回到家里,面对朝夕相处的伴侣,就很容易直接切换到“婴儿模式”,希望对方可以无条件地包容我们,并且感知、照顾到我们的情绪。


处于“婴儿模式”中的人是非常敏感的,如果伴侣没能很好地回应,就会感觉非常受伤。


人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受过几次伤之后,为了避免再被拒绝,我们干脆什么都不表达了,免得又把最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对方面前。


 

总有姑娘自豪地宣称,我是一个很独立的人,根本不需要爱情和婚姻。

 

每次听到这话,心里就一惊——又是一个给自己筑起了厚厚高墙的人。

 

“不要表现出太强的需求感”这句话,如今被很多人奉为金句。

 

理想的感情状态,似乎就是保持高冷,然后享受对方的追逐、宠溺,付出的情感资源越少,性价比就越高。

 

很多人相信:如果对方看出我有多需要他,我就完了。

 

问题是,没有了需求,不暴露脆弱,也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亲密。

 

在刀枪不入的状态下,你的姿势是防卫性的,心也几乎完全封闭,没有办法与别人建立信任、默契的关系。

 

总是忙着自我防卫,哪还有时间去爱。

 

同时,“需要”不等于“依赖”。


“需要”指的是,你的存在让我感觉很快乐,我想要和你一起创造幸福的体验。

 

“依赖”指的是,我的幸福全都仰仗你了,你得对我负责。



向伴侣表达“我很需要你”,可以极大地提升对方的自我价值感。

 

多使用这样真诚又暖心的语句,即使对方一开始不好意思直接回应,也一样会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变得柔软。



有觉知地付出

 

婚姻不幸福的人,经常会说一句话:我付出的比他多太多,亏死了。

 

我把这叫作“赚赔心理”

 

赚赔心理很简单,就是把婚姻当成一场交易,打着爱的旗号,锱铢必较地计算着付出与回报。

 

  • 我付出得太多,所以我赔本了。

  • 他付出的很少,所以他赚翻了。

 

太在意得失,永远都觉得自己更委屈。

 

因为,我们会对自己的付出进行夸大、美化,拼命地给它升值,对伴侣的付出,不是视而不见,就是贬低、鄙视。

 

习惯了这样的操作之后,很容易得到一个悲伤的结论:在这场婚姻中,只有我在付出,他一点也不在乎我。

 

于是,“我为了这个家付出那么多”就成为了夫妻吵架的经典台词。

 

除了用“付出感”来营造高尚的自我形象,还有人会把“付出”当成一种谋略。

 

比如,最近就有人问我,怎样才能“诱导”老公付出多一点。她的如意算盘是:男人付出越多,就越不舍得放下,婚姻就越稳固。

 

计较赚和赔,婚姻终会进入相互算计的死循环。

 

幸福的婚姻,真的没这么复杂。

 

比如开头说到的那对夫妻,十多年以前,他们一个在北京,是一家500强企业里最年轻的高管,风光无限;一个在南方不知名的小城市里,经营着自己的茶舍,日子平淡如水。

 

一次意外的契机,他们通过网络认识,一见如故,谈起了异地恋。再后来,男人辞掉了前途似锦的工作,去了那个陌生的小城,和她朝夕相守。

 

这么重量级的付出,够感天动地了吧。

 

但他说起往事,却轻描淡写:有她的地方,才是我的家。这是心甘情愿,也是为了我自己,谈不上什么付出。

 

简单纯粹的人,婚姻幸福的概率比较高。


 

如果他抱定了“为了你,我连前途都放弃了”的念头,要求妻子给出等值的回报,一分一毫斤斤计较,那么,这场婚姻只能在怨念和内疚之中慢慢耗竭。

 

把“我为你付出”还原成“我自愿付出”,可以清理掉婚姻中的大多数烦恼。

 

毕竟,你的所有付出,说到底都是为了自己——为了给创造美好的婚姻、为了获得更高质量的爱、为了被理解被接纳……

 

所以,用不着那么苦大仇深。

 

你付出,是因为你心里有爱,并且愿意把爱给到你的另一半。

 

如果暂时不那么情愿,你可以选择少付出或者不付出,完全自由。

 

把你的付出,视为你对他的心意;把他的付出,看作他对你的心意。

 

请尊重所有的心意,不要把它们当成交易筹码。

 

“赚赔心理”只会让你觉得自己特别可怜,却无法解决婚姻中的实际问题。

 

而有觉知地付出,却可以提升你创造和感受幸福的能力。


 

扮演好“情人”与“朋友”的角色

 

只要愿意,我们可以找出无数个不结婚的理由,比如:

 

  • 婚后出轨概率太大。

  • 一个人也可以搞定所有事。

  • 我能养活自己,还过得很不错。

  • 我就喜欢单身的状态。

 

所以,婚姻到底有什么用?

 

说实话,在这个时代,婚姻真的没什么用,也没有百分百的必要。

 

身为女性,我们再也不需要通过婚姻来寻找长期饭票或是一个合法的身份,婚姻的实用价值大不如前。

 

不过,从那些幸福的夫妻身上,我看到了婚姻更深层的意义——与另一个人分享生命。

 

第一个层次,是分享志趣。

 

共同的兴趣爱好,是感情的催化剂。

 

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自然而然地进入放松、敞开的状态,感情交流也会变得更加顺畅。

 

认识一对爱好陶艺的夫妻,他们每个周末都会抽出时间一起制陶,一边打磨着作品,一边泡着茶,不急不慢地聊天。

 

作品真的很一般,但坐在他们旁边,感觉空气里都泛着让人安心的甜意。


 

第二个层次,是分享生命故事和深层感受。

 

有个朋友说,她刚刚结婚那阵子,其实是有些失望的,琐事扑面而来,再也不能自由自在。

 

直到结婚第二年的春节,跟着丈夫一起回了趟老家。

 

他带着她到处转,去看他上过的小学,最喜欢的小吃店,逃课去过的网吧……听着他回忆往事,一会儿叹息,一会儿大笑,她忽然觉得,自己真正进入了他的生命之中,理解了他。

 

而这种温柔、接纳的沟通氛围,也被他们成功延续了下来,一起营造出了让彼此都舒服的婚姻状态。

 

很喜欢经典老歌《天长地久》里的一句歌词:一生的情人,永远的朋友。

 

在幸福的婚姻中,夫妻不仅仅是亲人或法律意义上的伴侣,还应该是“情人”与“朋友”。

 

情人,意味着关系中要有激情,一起分享让彼此都心潮澎湃的美好事物。

 

朋友,意味着要有一份很深的理解和共情,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来相处。

 

这样的婚姻,没有机械化的责任义务束缚,只有道法自然的心灵相通。

 

既有趣,又能滋养彼此。

 

一起创造丰富、美好、积极向上的体验,正是幸福婚姻的共同特质。

 

作者简介:Miss柳,厦门大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占星师,塔罗师,撰稿人,享受动荡世界的90后双子座。微信公众号:Miss柳的小宇宙


或许你还想看:

在婚姻里忍气吞声,是会忍出乳腺癌的

“活了40多年,我不知道自信是什么”

杀婚姻于无形的,竟是这几件小事

潘幸知

携手  千位情感咨询师

百位婚姻律师

为你的婚姻和成长保驾护航

长按二维码联系情感分析师 ↓

夫妻沟通|出轨|冷暴力修复

性和谐|离婚适应|自我成长

 

预 约 付 费 咨 询

请 联 系 微 信 号

xingzhizaixian28


嘿!宝贝,点击阅读原文,有个人成长的秘密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