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对我来说,是条毛毛虫还是流动的河?
今年回家过年,团餐的时候,我的侄儿不小心打翻了面前的热饮料,身体本能的反应让他哭了起来,周围的大人马上就教育他:你是男子汉,哭哭啼啼的就没有女孩子会喜欢你了。
这句话,仿佛把我拉回了以前,曾经我也被这样教育过。
可哭不是人的本能吗?为什么还要分性别?性别仿佛在当时就在我身上注入。
小时候,我并不知道性别是什么意思,更别说它背后的含义。只是听到:男孩子要玩枪、小汽车、炮、变形金刚,不可以玩芭比娃娃、过家家;你要喜欢蓝色、黑色,红色、粉色是女孩子才能喜欢的颜色……这些或多或少都影响过我,在我身上留下一些印记。其中可能有一些是我们不喜欢的和排斥的,但它们也多少存在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让我们变成今天的样子。我以前并不知道,这些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很不舒服。
在这样的文化里,我觉得自己像一件不合格的商品,成为一些人口中不合格的男孩,被别人、被自己挑三拣四。我是一个情绪化的人,忍不住自己的泪水,不像其他男孩子那样喜欢玩具手枪,喜欢有些暴力色彩的东西。我也做不了特别刚强的举动,会被身边的小孩子叫娘娘腔,叫人妖,有些人恨不得我去死,有些人甚至只是觉得欺负我,自己就不是最弱的那一个,我在校园暴力的折磨下迎来了自己的青春期。
我在这样惶恐的时期,喜欢上了第一个男孩子,但我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我不敢告诉任何人,只敢默默的上网搜索资料,我第一次知道了两个词——“同性恋”和“跨性别”,第一次知道了有一个人叫金星,我看着她的故事,感到相似但也有所不同。
我身上有很多大家所谓的女人才具有的特点,我也经常听到:你要是个女人该多好?你为什么不是女生?但我又不认为自己是个完全的女人,我觉得自己不需要做性别重置手术,我也满意现在的身体。
不过我还是会想,是不是自己还是有些问题,不然大家为什么这样说?
直到大学的时候,我加入了社群,才清楚“指派性别”、“自我认同”、“性倾向”、“性别气质”和“社会性别”,这是五件不同的事,它们相关却不相同。同性恋和跨性别也不是病,是自然的。我这才开始释然,但是却还是不自信。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并没有经历过亲密关系,也没有多于一人的性经历。以前的经历让我觉得孤独,现在感受到伙伴的力量,就更加害怕回到孤独。我瞻前顾后、唯唯诺诺,把很多事都弄得一团糟。我总是"霸道"地维护着我现在拥有的,怕失去它,我知道这样可能欠妥,却也没有勇气做出大的改变。
就像那时,大家都批评我的侄儿,他更委屈了,但我却在害怕,不敢站起来帮他。但是在更多相似的场景里,大多数人都会和我一样,想的更多的也是自保而不是助人。
社会上从小教导我们的,关于性别的,在性别上覆盖的或蕴含在背后的文化,这些都是社会性别文化里的东西,我也知道,性别一开始就是被构建的,不同的文化对于性别有不一样的定义。我也在反思,当它让我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我为什么一定要去遵守它?我能不能说不?我有勇气对所有人说不吗?
我不认可这些给性别贴上的标签,我一直都想打破它!我觉得,在社会性别文化的要求下,我成为不了绝对的男性,也成为不了绝对的女性,我一直在中间的广阔地带游走。我认同酷儿理论的一些原理,我不绝对认可我出身时我被指派的男性的一切特征,也说服不了自己成为这个文化下一个绝对的女性。
如果按照跨性别的概念——不认可自己出生时候的性别,就是跨性别,那么我也可以说自己是一个跨性别者。我也一直觉得,跨性别跨越的不只是性别,不只是男与女,还有蕴含在性别背后的各种文化。
我想我更像酷儿,不太拘泥于二元性别的框架之中,我也不想给自己贴上这么多标签。
如果按二元性别的划分,我觉得自己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有人说《性别是条毛毛虫》,但对我而言,它就是一条流动的河,一直在我的身上流动着,改变着……就像我认识的这些多元性/别的朋友们一样,像水一样,富有生命力。
我在剧场扮演过跨性别,为了更好的走进这位跨性别女性,我去看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影片,也和一些跨性别的朋友进行了交流。ta们都告诉我,自己想跨越的是那道枷锁,想做的,是自己。《金星小姐》、《人生密密缝》、《丹麦女孩》、《女孩》……这些电影,让我感觉到,ta们柔软且自由、坚韧且善良。
通过演绎这个跨性别的角色,以及演出结束后和观众的交流,我发现大家对跨性别群体还不是很了解,就像前几年同性恋伙伴遇到的问题一样。虽然大家遇到的问题不尽相同,比如:激素、手术、改证件、婚姻及伦理关系,但是也有共同面对的困难,比如:就业、身份认同。
跨性别需要被看见,就像同性恋一样。只有了解了才有发言权,了解到大家的诉求,才能更好的解决社群内部的问题。
还有很多小伙伴,也需要被看见——比LGBT更边缘的性少数群体,如间性人、无性恋;少数群体内部的边缘人群,如:残障、老年人、少数民族、多重身份。ta们需要被尊重,ta们也有权利表达自己的需求。
看见是第一步,我也愿意去聆听、去转述,去更了解ta们。
我也一直在努力的找寻自己的颜色。在那个午后,当大人都走后,我过去安慰了我的侄儿。在拥抱的那个当下,我仿佛回到了过去,在鼓励曾经的自己。谢谢你,没有被打倒,他一定希望,未来大家可以不用因为性/别而被批评。
也谢谢你,耐心的读完,在你的生命体验里,一直在为自己上色。
撰文/予妙
编辑/罗预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