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之歌 | 残障融合主题摄影展总结
01
活动背景
“融合向未来”摄影比赛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于2022年3月4日即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之际发起。该活动旨在向公众展示儿童与青年眼中残障融合的图景,传达残障平等理念,并号召所有人携手共创一个安全、平等、友善、融合、共享的环境。“融合向未来”这一主题也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相呼应,共同传达了对融合、共享社会的不懈追求与美好展望。
残障融合是维护人权、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和平与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重要承诺。维护残障人士的权利,不仅关乎公正,也是对人类共同未来的投资。
02
展览序言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携手中方政府及相关合作伙伴,一直致力于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及相关实践,为残障儿童的发展提供全面的保护与支持。与此同时,我们也想了解,在年轻一代,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眼中,一个残障融合的世界意味着什么,无论他们自身残障与否。基于这一初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举办了“融合向未来”摄影比赛,旨在让更多儿童青少年通过摄影作品表达他们对“残障融合”理念的见解与观点。
2022年3月至4月,本次活动共收到来自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近600名儿童与青年提交的约1300幅摄影作品。其中,有超过30%的参与者是残障儿童或青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组建了一个评选委员会,由地方和国际组织中残障融合的积极倡导者、儿童权利专家和媒体人士组成,并对所有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了评选。
03
展览特点
儿童与青少年参与:
所有作品均由儿童和24周岁以下青少年拍摄。构建一个全龄友好、 融合共享的社会,我们需要聆听儿童与青少年的声音。
残障群体参与:
在作品征集过程以及最终展出的照片中,均有着不少来自残障儿童与青少年的作品。在创建融合社会的进程中,残障群体的声音、意见、畅想、感受都是必不可少的。
无障碍观展:
展方为每一幅摄影作品都制作了口述影像讲解,观展者只需要扫描展品右下方的二维码就可以收听有关作品画面及内涵的详细语音描述。口述影像讲解不仅会介绍作品的作者等基本信息,同时描述出作品的画面内容,有助于让视力障碍、认知障碍等所有有需要的人群更充分、便捷地了解展品。
04
活动回顾
志愿者们在讲解前认真观看摄影作品,结合图画以及自己对“残障融合“理念的理解,向以残联副主席为代表的观展者介绍摄影展展出的作品的特点及背后的理念。本次讲解分“体育,无边界” “在融合教育中绽放” “用心感受同一个世界”三个摄影展章节。
章节一:《体育,无边界》
以作品《残融未来》为例:
摄影作品中的老人正努力凑近电视荧幕观看冬奥会比赛的内容,以观众身份融入到体育中。这名老人年轻时是一名体育老师,晚年患有眼疾,双目接近完全失明的状态,是视障群体中的一员。残障状态是流动的,残障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很多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残障状态。我们需要打破的是外部障碍,而不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身心差异。
章节二:《在融合教育中绽放》
以作品《“融合教育”绘画课》为例:
这幅作品来自于一名特殊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他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融合教育理念的理解。摄影作品中有四个蜗牛,左下角那只蜗牛是残障儿童所画,其他三只蜗牛是普通儿童所画。四只蜗牛有同有不同,好似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的、和而不同的。在融合教育下,在融合无障碍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尽情地表达自己。
章节三:《用心感受同一个世界》
以作品《敬叶思》为例:
摄影作品中一个小小的甲虫歇息在小小的叶片上,作品的作者是一名听障青年,她发出这样一个疑问:“小小的叶子能为小小的甲虫挡住一片烈阳,那小小的我一定也能为别人做些什么吧?”我们会意识到,对于残障群体人生的条条框框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也想为这个社会做贡献,也想为这个世界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融合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贡献自己的力量。
05
志愿心得
我很荣幸能讲解本次残障融合主题摄影展。在活动中,我对“残障融合”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的,我们需要营造一个融合无障碍的环境,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岗位,去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而创造一个融合无障碍的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需要用心去打造。但现在大多数的“无障碍厕所”,对残障群体来说使用起来却障碍重重……一起融合向未来,我们在行动!
——数统学院 叶森
在光阴的流转中
残障融合绽放着光芒
不同的身影,同一的心声
平等与尊重的呼唤
社会的大家庭
应有包容和关爱
以爱之名,携手前行
更多相关推送
(点击链接即可获取原文)
来源 | 北京交通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团
文案 | 叶森
封面 | 李世超
排版 | 李世超
审核 | 刘佳铃 胡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