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抗“疫”日记丨陈彦凡:守护温州,保我岁月静好。











  MY我的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陈彦凡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前言




    陈彦凡 温医94届本科校友,98届硕士校友,中共党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呼吸内二支部书记,曾担任温附一新冠肺炎重症隔离病区641病区治疗组组长。
















“不平凡”的冬春之际


    2020年的冬春之际,对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来说都是不平凡的记忆。2月的温州成了全国新冠肺炎重点疫情地,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温州市重症及危重症救治定点单位每天接受从各县市转诊的危重患者数目也呈井喷式的上升,而我作为从事呼吸内科工作二十余年的老兵接受了医院的派遣,进入了隔离病房,承担起医疗组长的职责。

    2003年,我曾是第一批SARS隔离病房中的一员,也经历了甲流、禽流感等多次的疫情洗礼,虽然对这次疫情还缺少全面的了解和心理准备,但呼吸内科医生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场艰巨的抗击战,也是我们作为一名医生必须面对的现实和承担的职责

    进入隔离病房,我每天带领着年轻医生进行两次的巡房,每次都要4、5个小时,沉重的隔离服、密闭的N95口罩、视野模糊的护目镜让我每次的工作显得笨拙,思维断续凝固。但每天常规医疗处理和具有高风险的标本采集都需要有序进行,而重症及危重症患者随时的病情变化,更需要我密切观察和果敢处置。





















每一次的决断都是生死之间


    记得一位70多岁的女性重症患者,入院时呼吸困难较明显,我们给予了高流量吸氧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病情曾一度好转,但随即几天,患者却再次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加重。我们每天都守候在她床边,一边给予鼓励,一边思索医疗对策,看着患者清醒的意识、尚可的生命体征和呼吸费力的状态,我们极其纠结,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给患者带来的风险常伴随我们难以预料的结局,但临床医生的决断也常是患者生死的命签,经再三观察和评估,我们给以了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6天后,患者顺利脱机拔管,继而转为轻症、好转出院。

    在隔离病房,我们医疗小组从未因为担心高传染的风险而去放弃操作诊治,麻醉科医生的气管插管,呼吸科医生支气管镜操作、胸外科医生的ECMO安装,耳鼻喉科医生的气管切开,消化科医生的胃肠镜检查,护理小组CRRT的建立……,一项项的技术操作和措施都是有序进行,如同正常的诊治常规。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繁重工作,我们的3例患者顺利脱机拔管,1例患者ECMO脱机,20余位转为轻症,所有的成绩都是每一位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首批进入隔离病房的抗疫小分队每天满负荷的工作,6小时的护士轮班制,使大家脱下隔离服时,满身的汗水、脸面上深深的压痕,这些都是我们奋斗最好的见证。























因为我们是医生


    没有抱怨,没有退怯,有的只是对病毒的调侃和对患者病情好转的信心,有的只是相互的感染管理和鼓励,这一幅幅都是我们终生难以忘怀的画面。虽然我们没有冲锋到湖北前线,但我们守护着自己的家园,虽然我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我们都在尽所从事职业的职责!

    疫情渐趋平稳,生活重归有序,正像北京协和医院杜斌教授说的,所有的工作都不是一个英雄主义的行为,只是一个正常的需要,社会已经给我们职业很多的荣誉了,而我们只是把这份职业做好因为我们是医生!








···欢迎报考温州医科大学···


审核丨卢中秋

图文丨陈彦凡

编辑丨林文漪


更多精彩热文:

特别的团聚!超时空全家福连接援鄂温医大人!

温医大致高三学子的一封信:爱上医学, 对生命充满尊敬与好奇!

温医大3个新专业获教育部批准设置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